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信使2023年第4期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 ●非洲成为教育技术发展的沃土 ●爱沙尼亚,转向发展数字技术的先行者 ●阿根廷:用算法解决辍学问题 ●采访斯图尔特·J. 拉塞尔(StuartJ.Russell):“我们永远需要教师” 嘉宾 采访弗兰凯蒂安 (Frankétienne):“创作是一场永不停步的历险” 订阅印刷版本 144元/年(共4期)288元/两年(共8期)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普天 徳胜大厦主楼4层中译出版社有限公司电话:(010)68359101邮编:100088 免费订阅电子版本 https://courier.unesco.org/zh/subscribe 关注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信使》微信公众平台 阅读并分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开放获取出版政策,积极鼓励其传播和使用。 2023年第4期1948年创刊 《信使》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出版,季刊,旨在通过分享对国际相关事务的观点来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愿景。 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信使》出版作出资助。 主管:马蒂厄·盖维尔主编:阿涅丝·巴尔东 副主编:卡特琳娜·马尔可洛娃责任编辑:陈晓蓉 推广:蕾蒂西亚·凯西编辑: ·中文:陈晓蓉,中译出版社有限公司 ·英语:阿努利那·萨沃莱宁 吉娜·道布尔迪(校对) ·法语:克里斯汀·赫尔姆(校对) ·西班牙语:劳拉·贝尔德霍 ·阿拉伯语:法特西·本·哈吉·亚西亚 ·俄语:玛丽娜·雅尔采娃 数字编辑:米拉·伊布拉欣莫娃图片编辑:达尼卡·比耶利亚茨翻译助理:埃莱娜·梅南托 行政及编辑助理:卡洛丽娜·罗兰·奥尔特加 制作:埃里克·弗罗格(高级制作助理)翻译(中文):中国对外翻译有限公司设计:杰奎琳·根索伦-布洛赫 封面插图:西尔维·塞尔普里克 印刷: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UNESCO 实习生:王文瑾合作出版版本: ·加泰罗尼亚语:让-米歇尔·阿门戈尔 ·世界语:陈吉 咨询与版权问题:courier@unesco.org 7,placedeFontenoy,75352Paris07SP,France ©UNESCO2023 使用条款:本刊经“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国际政府组织(CC-BY-SA3.0IGO)”授权(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3.0/igo/)可开放获取。若引用该期刊内容,需接受并遵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放获取资料库的使用条款(https://zh.unesco.org/open-access/terms-use-ccbysa-en)。 现授权限仅为文字内容,若使用图片,需事先申请许可。 期刊所载内容若涉及任何国家、领土、城市或地区当局的合法地位,以及涉及边界界定,皆不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观点。 所刊文章为作者观点,未必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观点,本组织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单位:中译出版社有限公司 总编辑:乔卫兵执行主编:刘永淳编辑部主任:刘香玲责任编辑:刘香玲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普天 徳胜大厦主楼4层中译出版社有限公司 100088 电话:(010)68359101(发行部) 68359719(编辑部) 邮箱:huangli@ctph.com.cn国内总发行:北京市邮政局 国外发行: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电话:00861064258884 邮箱:export@cnpiec.com.cn国内统一刊号:CN10-1517/C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064 国际标准刊号(电子版):e-ISSN2220-3583 定价:36.00元 社论 自2022年末,ChatGPT让生成式人工智能进入公众视野以来,许多记者和教育部长都曾问我:“数字技术对教育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 广角 2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 人工智能在学校中的应用须置于监管之下..4 本·威廉姆森(BenWilliamson) 非洲成为教育技术发展的沃土7 弗朗索瓦·休谟-费尔卡塔吉(FrançoisHume-Ferkatadji) “我认为人工智能是一种补充工具,而且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工具。”10 采访萨尔·可汗(SalKhan) 在中国,利用在线工具提升偏远地区的教育水平13 苏鹏 “教师的工作可能会改变,但我们永远需要教师。”15 采访斯图尔特·J.拉塞尔(StuartJ.Russell) 爱沙尼亚,转向发展数字技术的先行者18 玛丽埃尔·维图罗(MarielleVitureau) 阿根廷:用算法解决辍学问题20 纳塔利娅·派斯(NataliaPáez) 22 聚焦 克劳迪·斯鲁本镜头下的明媚冬日22 34 观点 聆听自然34 布莱恩·C.·皮亚诺夫斯基(BryanC.Pijanowski) 38 嘉宾 “创作是一场永不停步的历险。”38 采访弗兰凯蒂安(Frankétienne) 42 深度阅读 揭开数字世界中仇恨言论的面纱42 答案是复杂的。技术变革势不可挡:600年前,印刷媒体彻底改变了知识传播的方式。广播、电视、个人电脑、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都曾为教育开辟新天地,但同时也引发了担忧。我们需要对每一种干扰进行仔细评估,以确保它们有益于教师与学习者。 数字技术提供的机会是切实的。它能触及最被边缘化的学习者、残疾学习者以及来自语言、文化少数群体的学习者。数字技术还可以促进个性化学习,提高学校系统的灵活性。此外,它还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能够创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然而,危险也如影随形。每一种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加剧数字贫困。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全球有 31%的学生无法进行线上学习,这一数字令人震惊。错误信 息与仇恨言论的传播日益猖獗,而线上资源忽略了95%的现存人类语言。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模仿人类生成文本、图像、视频、音乐和编写软件代码的能力,它甚至迫使我们要重新定义人类智能的独特性,对我们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甚至为什么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不仅要关注这些技术在当下的发展,还要展望未来20年或30年可能会发生什么。如果我们既要让年轻人为人机社会做好准备,又不想因为外包某些认知功能而损害人类的心智,那我们该如何做好平衡呢?我们不能让整整一代人成为实验对象。 数字创新可以也必须以保护人的能动性为设计初衷。正因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敦促相关组织在制定法规、教师培训和课程时,要保持谨慎,保护我们的学习者与教育系统。正如我们在《2023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2023GlobalMonitoringEducationReport)中所说:在某些情况下,某些技术可以支持某些学习。技术绝不能取代训练有素的人类教师,因为人类教师还肩负着指导学生作为个体和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为了向所有人释放数字机遇带来的希望,我们必须在包容、公平、高质量和无障碍原则的指导下,以自己的方式引导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斯特凡尼娅·詹尼尼(StefaniaGiannini) 广角 ©SylvieSerprix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创作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2023年10—12月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 “就在世界各国的教育领域经历巨变的时候,一种教学现象不仅引起了专业人士的注意,也受到了非专业人士的关注。”这里所说的创新是指人工智能吗?抑或是指在课堂上使用增强现实技术?都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杂志上的这篇文章讲的是“教学机器”。这是美国开发出来的一套程序,用于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于1965年3月。 由此可见,关于计算机在学习中能起到什么作用的思考,并不算新鲜。无论人们的态度是褒是贬,科技正在日益融入学校,至少在工业化国家是这样的。数字技术学习游戏、线上辅导和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学生的现实生活场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只是加速了这一发展趋势,促进了非洲等地数字化教育服务公司(“教育科技公司”)的崛起。 然而,在一名教师同时为一群学生授课这条基本原则面前,无论多么尖端的技术都没能打破陈规。人工智能有可能改变游戏规则。ChatGPT和智能教程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出现,是否意味着众望所期的革命已经开始了?总之,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学习中的应用,给教育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3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所强调的那样,这些新工具可以为学生,特别可以为残疾学生和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新工具在这方面的作用确实不可估量,但由此也引发了关于数字鸿沟、数据保密性,以及国际大公司在这一领域占尽优势等问题。目前,保障措施仍然缺失。 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当务之急是制定相关法规,确保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且符合学生的最大利益。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23年9月发布了首份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和研究中的应用指南》(GuidanceforgenerativeAIineducationandresearch),旨在解决这些技术造成的干扰。《指南》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的其他工具进行了补充,包括《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Recommen-dationontheEthicsofArtificialIntelligence)和2021年发布的《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制定者指南》(AIandeducation:guidanceforpolicy-makers)。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3 广角 人工智能在学校中的应用须置于监管之下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必须接受监督和独立风险评估。本·威廉姆森认为,唯有如此,学校才能不负使命,培养学生具备思辨能力,使其成长为未来的公民。 本·威廉姆森 (BenWilliamson) 本·威廉姆森,英国爱丁堡大学数字化教育研究中心高级讲师兼联合主任,著有 《教育中的大数据:学习、政策和实践的数字化未来》(BigDatainEducation:TheDigitalFutureofLearning,PolicyandPractice) (2017年)和 《算法、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数字化》 (DigitalisationofEducationintheEraofAlgorithms,AutomationandArtificialIntelligence)(将于2024年出版)。 目前,一项全球性的人工智能实验正在多所学校推进。自ChatGPT于2022年底发布以来,其他“大语言模型”纷纷迅速跟进,媒体上充斥着大量关于人工智能可能对教育产生的影响的报道。不少人对此忧心忡忡。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程序进入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事务助理总干事斯蒂芬妮亚·詹尼尼 (StefaniaGiannini)撰文道:“在缺乏控制、规则或法规的情况下,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融入教育系统。” 詹尼尼直言不讳地指出:“教育的职能在于保护和促进发展与学习,因此它承担着一项特殊的义务,即敏锐地认识到人工智能的相关风险,包括已知的和刚刚出现的风险。但我们对这些风险往往视而不见。” 事实上,人们极少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教育界要了解相关风险,需要得到更好的支持,还需要采取措施更好地保护学校免受人工智能可能造成的伤害。 机器教学 关于人工智能的诸多风险和危害已有 关于人工智能和教育的观点往往忽视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以公民身份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性 广泛报道,其中包括因训练系统采用陈旧的数据集而导致的偏见和歧视。这些问题都很严重,学校和政府有充分的理由质疑关于人工智能的种种夸张表述。此外,教育还面临着更加具体的挑战。 教师所承担的角色是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一。对于人工智能前景持乐观态度的人往往会说,人工智能不会用机器人辅导员来取代教师。他们主张,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教师节省时间,减少工作 量,并且可以承担多种日常工作。采用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