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重卡经济性凸显,刺激天然气重卡渗透率创新高 2023年1-9月天然气重卡国内销量累计9.5万辆,同比增长362%,占国内总销量20.2%,同比提升14.7pct。其中,9月份销量2.4万辆,渗透率创历史新高40.6%。今年以来,国内LNG价格持续下探,天然气重卡经济性得以凸显。若天然气重卡平均百公里气耗33kg,柴油重卡平均百公里油耗28.1kg,运营里程约为20万公里/年,柴油重卡尿素费用2万元/年。在当前LNG价格为5.05元/kg,柴油价格为8.07元/kg的条件下,天然气重卡每年可比柴油重卡节省约12万元。 柴油-LNG价差或维持高位,助力天然气重卡渗透率持续提升 欧佩克减产、俄罗斯禁止柴油等出口,国际原油或将持续去库存,油价维持高位的可能性较大。国内LNG价格,主要受国内供需和国际LNG现货价格影响。随着各地启动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LNG价格在小幅回升之后或将逐渐趋稳。我们预计,23-25年国内天然气重卡销量可达15.5/24.8/39.9万辆,渗透率约为23.9%/31.0%/38.0%。 量价齐升,有望带动天然气重卡产业链整体扩容 天然气重卡终端售价较柴油重卡贵5-10万元不等,价差主要来自天然气重卡替换、增配的特有零部件。例如,天然气发动机内部代替传统喷油嘴的天然气喷射气轨、尾气处理系统贵金属含量更多的催化剂、代替普通油罐的车载LNG供气系统等。我们认为随着零部件单车价值量的提升,有望给产业链带来利润增量。 投资建议 重卡行业整体低迷,天然气重卡凭借其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经济性优势销量逆势上涨,预计未来天然气重卡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此外,天然气重卡相较柴油重卡需增配许多特有零部件,整车价值量相较柴油车贵5-10万元不等,全产业链或将迎来量价齐升的行业性机会。 整车领域重点推荐中国重汽;上游产业链领域重点推荐潍柴动力、银轮股份、菱电电控、隆盛科技,建议关注致远新能、中自科技。 风险提示:柴油-天然气价差缩小;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行业复苏不及预期等。 重点推荐标的 投资聚焦 当前来看,天然气重卡凭借其全生命周期成本相较燃油重卡更具优势的特点,在运输费用较低迷的环境下能保证下游用户实现盈利。短期内柴油-LNG价差下行区间有限,将有效支撑天然气重卡渗透率不断提升。 核心逻辑 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运输行业较为低迷,从业者面临成本上行、收入下滑的双重压力。当前,柴油-LNG价差创近年来的历史新高,天然气重卡经济性凸显,在重卡行业终端销量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逆势上涨。本篇报告,我们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天然气和柴油重卡进行了成本测算,分析了在不同柴油、LNG价格的组合下,哪种车型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多的利润。此外,我们还对天然气重卡上游产业链进行了梳理,看好后续天然气发动机、喷射气轨总成、天然气EGR冷却器、尾气处理催化剂和车载LNG供气系统等上游零部件受益于天然气重卡销量释放。 创新之处 对国内天然气供需结构进行梳理,分析我国天然气的定价机制,看好后续柴油-天然气价差继续维持高位波动,支撑天然气重卡经济性长期处于优势地位。 通过场景分析,探寻在不同天然气、柴油的价格组合下,天然气-柴油重卡价差回收周期,利于后续持续跟踪,识别投资机会。 投资看点 根据我们测算,目前天然气-柴油重卡价差的回收周期在5.1-10.1个月(约150-300天)之间,行驶里程约为8.5-16.8万公里。从燃料成本角度来看,LNG/柴油价格比小于85%时,天然气重卡的燃料成本更具优势。 随着天然气重卡销量趋势长期向好,受益于天然气重卡比柴油重卡贵5-10万元,天然气重卡上游产业链有望迎来增量市场。 1.为什么今年天然气货车旺销? 2023年前9月天然气重卡占比创历史新高。2023年1-9月天然气重卡国内销量9.5万辆,同比增长362%,占国内总销量20.2%,同比提升14.7pct。从历史数据看,天然气重卡销量波动较大,2016-2020年整体呈提升趋势,此前占销量比例最高达到8.8%(2020年),单月月销最高达到31599辆,占比24.8%(2019年6月,主要是当年7月天然气重卡开始执行国六标准,抢装因素影响)。因此,2023年前9月天然气重卡表现从绝对值来说已恢复到仅次于2020年历史较高水平,且占比已经创下历史新高,9月单月达到40.6%,如果按照批发量计算,占比达到27.8%。 CNG轻卡销量同样增长,而且趋势持续向上。和重卡不同,轻卡主要使用CNG(压缩天然气),而非LNG(液化天然气),主要差别在于压缩天然气以常温加压以气态存在,而液化天然气是以超低温(-162℃)常压以液态存在。CNG是高压储存,罐体短,数量少,适合于200-500公里的短途,因此更多在轻卡上使用。2023年前9月CNG轻卡销量超过5万台,占比在国内销量(不含皮卡)达到4.7%,同样达到历史新高。 图表1:天然气重卡销量 图表2:天然气轻卡国内销量 LNG重卡渗透率提升呈区域性特点。从9月份各省渗透率来看,排名靠前的省份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与华中、华南地区有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是这些渗透率高的地区:1)天然气产能较为丰富或靠近进口管道气干线,LNG零售价格较低,天然气重卡的经济性更加凸显;2)天然气管网更成熟,加气站数量较多;3)大部分重卡用户从事资源运输,拥有稳定的货源。 图表3:2023年1-9月各省份LNG重卡渗透率 1.1油气价差或为主因 本轮天然气货车旺销原因主要是油气价差扩大带来经济性。今年以来油气价差大于4000元/吨,超过2016年以来的最高值3667元/吨。油气价差扩大意味使用天然气运营成本更低,过去油气价差上下波动大,最低甚至为负,导致卡车司机对天然气卡车使用前景不明朗。进入2021年之后,油气价差的低位相较之前上了一个台阶,基本在1000元/吨以上,因此在今年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司机会更愿意购买天然气重卡。 油气价差与天然气重卡渗透率有显著相关性。油气价差的新高一般领先于天然气重卡渗透率的提升,当油气价差超过2200元/吨,几乎都会刺激一轮天然气重卡渗透率的上涨行情。油气价差在高位保持的时间越久,对渗透率提升的刺激程度越高。 从历史数据来看,油气价差大部分时间都在均值+1个标准差和-1个标准差之间运行。 目前油气价差已突破2016年以来的历史高位,有望抬高油气价差运行中枢,长期利好天然气重卡。 图表4:2013-2023国内LNG、柴油价格走势 图表5:今年以来油气价差不断扩大 1.2从全生命周期成本看LNG重卡的经济性 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购买价格+使用成本 购置成本方面,国六版本LNG重卡与柴油重卡的价差一般在5-10万元。以一汽解放J6P重卡经典版为代表,510马力6X4的LNG重卡售价为42.68万元,520马力的6X4牵引车售价为33.11万元。 使用成本方面,假定柴油和LNG重卡百公里能耗分别为33L柴油和33kg天然气,年运营里程20万公里。按照柴油密度 850kg/m ³换算,每百公里需消耗柴油28.1kg,LNG 33kg。当LNG价格/柴油价格(均为每公斤价格)为85%时,两者燃料成本持平。 从历史价格来看,柴油和LNG单位差价一般在1.0-3.0元/kg,LNG零售价格约为3.0-5.0/kg(不考虑极端情况)。 图表6:2013年-2022年LNG/柴油价格比 图表7:LNG重卡VS柴油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 基于上述假设,当前(LNG价格约为5.05元/kg,柴油-LNG价差约为3.02元/kg)回收5-10万元的LNG重卡-柴油重卡价差需约5.1-10.1个月(约150-300天),行驶里程约8.5-16.8万公里。 图表8:LNG-柴油重卡价差为10万元的回本周期(月) 2.天然气需求增长稳定,供给结构不断改善 2.1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大,工业需求占比持续提升 近十年来,中国的天然气表观消费量都维持在较高增速。2012年-2022年,10年间的CAGR高达9.67%。2022年还受新冠病毒疫情冲击、经济疲软等因素影响,根据《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3)》,全国天然气消费量3646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2%; 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8.4%,较21年下降0.5pct。 从消费的行业结构来看:2022年,工业燃料、城镇燃气消费、天然气发电、化工用气分别占比42%/33%/17%/8%;相较2018年的38.6%/33.9%/17.3%/10.2%变化不大,工业燃料需求占比提升3.4pct,城镇燃料、发电用气和化工用气分别下降0.9pct/0.3pct/2.2pct。 图表9: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亿立方) 图表10:2018-2022我国天然气消费行业结构(%) 2.2国内天然气如何定价? 中国LNG产业链流程为:LNG进口/国产气田生产→抵达港口接收站完成接收储存→再气化→管网运输→各省份接收站→配气公司输送→终端用户。目前,中国接收站出厂价和液化厂出厂价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定价。 中国管道天然气产业链流程为:管道天然气进口/国产气田生产→跨省管网运输→各省份接收站→配气公司输送→终端用户。目前,中国管道天然气出厂价实施政府指导定价。 图表11:中国天然气产业链价格形成机制 2.2.1进口管道气来源较为稳定,结构持续优化 天然气管道具有建设规划周期长、投资规模大、供气影响因素复杂等特点。一般通过签署照付不议的长期协议(20-40年),合同内容包含交易规模、交易价格以及入股管道建设的资金份额。中国目前拥有三条天然气进口管道:1)中国—中亚:A、B、C三线并列,D线正在建设。分别经中国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新疆伊尔克什坦口岸入境后与西气东输二、三线管道相连,目的地为中国东部地区;2)中国—俄罗斯:经中国黑龙江省黑河市入境,运输管道途径全国9个省份,目的地主要为长三角及京津冀地区;3)中国—缅甸:经中国云南省瑞丽市入境,主要保障中国西南地区的天然气消费。 图表12:我国进口管道气分国家(亿立方米) 图表13:我国进口天然气管道 2.2.2进口LNG以长期协议为主导,进口来源国集中度较高 LNG进口分为长期协议和现货采购两种方式,长期协议约占2/3,现货采购方式占比较小。现货价格由国际市场供需决定,短期合同价格与进口管道气价挂钩,中长期合同与国际油价挂钩,一般会有3-6个月的延后期。许多长期协议都是在原油价格较高的背景下签订的,因此时有LNG进口价高于现货价格的现象发生。为满足国内季节性天然气需求,经常通过现货交易方式外采LNG进行补充,其计价主要与国际现货价格指数和欧洲期货价格挂钩,易受国际天然气市场波动的影响。 澳大利亚、卡塔尔、马来西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为中国进口LNG的前五大来源国 。2022年 , 前五大进口来源国占中国进口LNG的86.97%, 分别为301.57/216.6/101.69/89.77/51.68亿元 ,分别占当年进口LNG总额的34.45%/24.74%/11.62%/10.25%/5.90%。2022年受俄乌战争影响,俄罗斯的天然气受欧洲制裁,因此俄罗斯在我国进口液化天然气中的比重不断攀升。 图表14:中国进口液化天然气主要国家(亿立方米) 图表15:2022年中国液化天然气(LNG)分国家占比(%) 综上,国内LNG价格主要由国内供需关系与国际LNG现货价格所影响,幅度与影响程度不同年份差异较大。从历史来看,1)2016年以前,LNG/柴油价格比较为稳定,LNG与柴油价格同步波动;2)2017年,我国天然气行业出现跨越式发展:主体能源地位得到确认,支持政策不断出台。市场化改革遇上了工业生产、燃气发电、化工等领域用气需求的快速增长,叠加煤改气需求增量较大,供需缺口扩大。区域性LNG价格一度达到1万元/吨以上。3)2020年疫情期间,国际海运成本上升(LNG“照付不议”一般为离岸价格),导致LNG市场价(基于到岸价格)随之上升;4)22年俄乌战争冲突导致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