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大自然保护协会]:生境花园设计师手册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生境花园设计师手册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生境花园设计师手册

致谢 生境花园,始于一粒种子在众多力量的帮助下成长起来 它 将带着我们对城市最美好的期望努力生长,开花结果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Thoughtheroadaheadisdangerousanddifficult, wecanonlyachieveourgoalswithconstantefforts. Wemustpressaheadwithasenseofperseverancetoexpectabetterfuture 在此 衷心感谢以下机构和伙伴对生境花园的支持(排名不分先后) 上海市长宁区城市更新和低碳项目管理中心上海市长宁区生态环境保护局 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市长宁区各街道及社区合作伙伴以及支持生境花园项目的其他合作伙伴 目录 前言2 1.总则4 2.名词解释6 3.五个基本原则8 4.场地调查10 5.生境花园功能区12 6.生境花园的要素设计16 7.运营维护24 附录 附录一——上海生境花园案例29 附录二——虹旭生境花园30 附录三——常馨生境花园36 附表142 附表244 附表348 前言 2017年,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启动了上海生境花园项目,致力于与合作伙伴们一起打造多功能的绿色空间和社区花园,为城市生物多样性提供更多的栖息地,让花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同时也提升生态空间品质,让自然融入花园,为周边居民提供日常生活里可以亲近的自然。 2020年5月开始,上海长宁区城市更新和低碳项目管理中心与TNC就长宁区推广社区生境花园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包括点位的选择、专业指导等。TNC对长宁社区生境花园项目的大力支持,使长宁生境花园从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示范得以成功实践,并开创了一种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模式。 我们希望以“生境花园”为倡导,探索打造多功能的绿色空间,让城市更绿更具活力,为城市野生动物提供更多更高品质的栖息环境,并且通过不断织密的生境花园网络,打通栖息地的关键节点和廊道,从而改善和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同时,“生境花园”作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Solution,NbS)”理念指导下的实践项目,能够增加城市的韧性,辅助城市以自适应来以响应未来的不确定性扰动,包括慢性的气候变暖压力和急性极端灾害天气的扰动。另外,“生境花园”可以提升高品质绿色空间的通达性,满足居民对自然的渴望及对社区生态品质的追求,让周边的居民乐享绿色空间所带来的生态福利,从而提升公众对城市自然要素和生态价值的认知。 在未来,生境花园项目在打造最佳示范点基础上,将更加重视生境花园理念与设计方法的传播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生境花园的原则和工具,推动城市生境花园网络的形成,让更多的城市绿色空间都能完善生境功能,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帮助城市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园城市。这也是编写这本手册的初衷。 人们对城市绿色空间的生态功能和潜力的认知一直在进步,本手册也将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发展。如有不足,敬请指正。 1总则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人口密度急速增长,不可避免地导致生态空间破碎化和部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损坏了部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了能够引导城市建设者建造更多高品质的多功能性的城市绿地,增加城市的生态韧性,辅助城市以自适应来以响应未来的不确定性扰动(包括气候变化、极端灾害、流行疾病的扰动),TNC已经在上海打造了多个生境花园项目示范点。本手册是为了让更多的专业人士了解和使用生境花园的原则和方法而编制的。 本手册适用于中国境内生境花园的新建、扩建、改建和修复的设计。 1.1 1.2 本手册属于设计指导文件,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安全、设施类的设计内容还需要符合国家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1.3 本手册用于指导高密度城市范围内小型绿地(能够弥补和链接生态廊道及斑块,补充城市生态功能)的建设,包括但不限于社区、学校、公共绿地。 2名词解释 生境花园 HabitatGarden 将“生境”和“花园”融合在一起的、具有栖息地功能的绿地空间。既能为野生动物提供食源、水源和庇护所等生存要素,又具有观赏休憩、绿色碳汇、雨水调蓄、自然教育、健康疗愈功能。 本地植物 NativePlant 指非人为引种,而是某一区域内原有天然分布的植物。本地植物长期生长在自然分布区内,对本区域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有较强适应性。 入侵植物 InvasivePlant 由于人类活动有意或无意地、或是偶然事件的结果,导致其出现在历史上已知自然范围之外的区域的植物称为外来植物。若外来植物通过归化迅速建立可繁殖的种群,并抢夺本地植物的资源和空间,造成其他本地植物的减少和灭绝,导致生态失衡,给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则称为入侵植物。 植物群落 PlantCommunity 植物群落结构 PlantCommunity Structure 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植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形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并具有特定功能的集合。 指植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结构。Odum将群落结构分为8类:分层结构(包括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苔藓层和层间植物)、水平结构、时间格局(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食物网、生殖组合(亲代-子代组合及植物的无性系)、社会行为(群落中动物的社会行为)、协同活动关系、随机因素。 传粉生物 Pollinator 能够帮助植物进行异花传粉的生物媒介。主要包括昆虫、蜗牛、鸟、蝙蝠和猴类等,其中传粉昆虫种类最繁多。在昆虫纲中,主要有4个目(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有传粉作用。 食源 FoodSource 食物来源。在城市项目中,通常是指供给野生动物食用的植物植株及其果实、种子,也包括昆虫等无脊椎动物。全面系统的食物结构能够在不同季节为生物提供丰富的食源。 水源 WaterSource 既指野生动物的饮用水,也包括为鸟类、昆虫等提供必需的沐浴以维持其基本生理功能的水源,也包括为两栖类动物等提供生存必需的水域。 动物庇护所 AnimalShelter 是指野生动物为躲避极端天气或者天敌等而需要的藏匿之所。同样,捕食者也需要庇护所作为捕食时的掩体。水、植物、枯树等均可以提供庇护功能。 寄主植物 ParasitePlant 寄生物或者病原物赖以生存的植物。在本手册中特指传粉昆虫幼虫赖以生存的植物。 昆虫屋 BugHotel 采用自然材料,如枯树枝和树干、树皮等制作,帮助昆虫栖息、繁殖、越冬。昆虫屋制作的简易步骤:通过用木板/隔板打造小型置物架,再往格子中填补不同材质的材料,如稻草、泥土、枯树叶树枝、中空的植物茎等等,制造不同大小的空隙以满足不同昆虫的生境需要。 蚯蚓塔 WormCompost 一根插在地上的不透明的倒L型长管(埋入地下的管长30cm左右,并在管壁上打孔)。人们在管内投放畜禽粪便和植物茎叶,蚯蚓通过地下管壁上的小孔进入管内,取食并分解有机废弃物,产生优质的蚓粪和消化液,为土壤提供肥力,保证植物生长。 堆肥 Compost 又称堆肥处理。指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有控制地促进固体有机废物中的可降解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生物化学过程。通过堆肥产生的有机肥所含营养物质比较丰富,且肥效长而稳定,有利于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能增加土壤保水、保温、透气、保肥的能力。本手册是指以杂草、树叶、有机生活垃圾、餐厨垃圾为主要原料的堆肥。 3五个基本原则 3.1使用本地植物 以本地植物为主构建植物群落和城市景观有如下优势: (1)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趋势下,本地植物和园艺品种相比,具有高适应性、稳定性和抗逆性; (2)本地植物可以起到“生物库”的功能,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3)应用本地植物构建生境花园,在提高绿化质量的同时,还能形成浓郁的本地传统景观,区别于千篇一律的园艺造景,实现景观文化的本土鲜明化。 3.2杜绝外来入侵植物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生物入侵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第二大威胁。入侵植物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及传播能力强等特点,在新环境中没有天敌,将极大地排挤环境中的原生种,破坏当地生 态平衡,对本地自然、经济以及文化都造成严重的影响。 3.3丰富植物群落结构 群落结构是群落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一种体现。乔-灌-草搭配的复合植物群落能有 效改善城市热岛效应、降低空气细菌含量、减少灌溉用水等。丰富的植物群落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多样的食物和生存环境。 3.4减少农药化肥使用 在城市环境中过多使用农药、化肥,会对动物(尤其是传粉昆虫)、和人(尤其是儿童)产生很大的危害。同时,农药化肥还通过雨水径流、食物链传播等途径,影响更广泛的环境和生物。 3.5提供辅助的食物、水源或庇护所 食物、水源和庇护所是动物生存所必需的。 生境花园通过种植本地植物、建设多功能水景等来满足城市野生动物的上述需求。由于城市绿地有面积、位置、使用要求等条件限制,可能无法完全满足野生动物对栖息地的需求,则可根据周边环境特征人为地放置一些功能设施,如喂食器、鸟浴盆、昆虫屋等,为野生动物提供更适宜的生存环境。 9 4场地调查 4.1场地调查记录 生境花园场地要选择有一定生态价值的,在区域内具有较好的生态连接功能,并对周边生态功能有补充的空间。优先利用闲置空间。 在设计之前,需对建设场地进行调查。包括区域背景调查和场地详细调查。 区域背景调查是从中观尺度收集场地历史、自然和人文资料,总结得出场地的结构性特征和要素性特征。 场地详细调查包括生态环境调查和社会文化调查。 4.1.1生态环境调查 和自然环境相关的要素均需包括在这一项工作内,具体内容见附表1。识别并了解自然要素,才能够因地制宜地建造最合适的生境花园。 4.1.2社会文化调查 生境花园是内嵌在城市内的花园,因此需兼顾城市居民对绿色空间的功能需求。由于城市居民组成的多样性,需求也是多样的,甚至出现需求矛盾。这一阶段的调研工作,要甄别需求并从中筛选核心需求,在后续设计中予以满足。 生境花园社会文化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见附表2),收集信息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4.2场地综合评估 根据前期的场地调查结果,结合可持续设计措施,形成对场地建设生境花园的综合评估报告。内容包括场地关键生境要素和特征、建设目标和关键策略。 4.2.1关键生境要素和特征 因为地理位置和使用现状的不同,每个场地内存在的生态问题和社会需求千差万别。在综合评估报告里,必须对这些问题有详实的分析,并根据建设生境花园的目标,识别出关键要素和关键特征。 4.2.2建设目标 基于前期环境要素和特征的结论,结合场地建设生境花园的需求,提出符合场地现实情况的可持续建设目标。该目标提出的核心依据是: •生境花园建设的五个原则 •场地生态环境调查报告和社会文化报告 •项目建设预算 4.2.3关键策略 根据设立的目标以及现场限制条件,提出针对性的、可落地实施的可持续策略。生境花园的设计将围绕这些策略,将绿色空间的生态功能艺术化、生态设施美观化,从而达到建设生境花园的目标。 5生境花园功能区 生境花园作为具有生态服务功能和社区服务功能的绿地,有区别于其他传统景观绿地 的功能需求,这些功能根据不同的特性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内。这些区域就称为生境花园功能区。 根据功能的侧重点不同,功能区分为三类,分别是生境保护区(以下简称“生境区”)、互动观察区(以下简称“观察区”)、休闲科普区(以下简称“休闲区”)。其中生境区是必要功能区,观察区和休闲区是可选功能区。生境区应维持相对的独立性,可选功能区的人为活动不能对生境区产生干扰。 每个区域具体功能内容见表1。 表1.生境花园功能区内容列表 5.1生境保护区 此区域是生境花园的生态核心区,包含关键生境要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