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瑞技术调研纪要 企业文化:公司成立于2005年,2008年就成为了华为的供应商,2013年成为一级供应商。 研发能力:主要在新能源、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半导体、屏幕面板这五个领域做测试自动化方案。技术团队:1)结构设计有156人,公司觉得真正的产品都是器械组成的;2)电子工程,做电路板设计,包括电路设计和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比如阿里下MCU这些嵌入式软件;3)软件视觉团队,是基于PC端的软件开发;4)电气工程,更多是跟强电相关的,比如大型的机械手臂。 产品信息:1)核心技术;2)工艺创新;3)测试平台4)非标设备5)精密定制6)散热器。第一是防水气密性。第二是功能,经常客户产品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手表类的厂商,测试压力比较大,常规压力达不到,所以自己研发的这种策略的量程适应范围更广。传统设备里屏幕和摄像头是很精细的连接器,传统测试是生产线竞争,公司把它布成一起,顺利可以做到60万以上,我们可以做到99.7%,非常适合大批量的销 售。在研发阶段做稳定性、可靠性、信号完整性的测试。一个产品可能寿命得做到50万,做到10万很方便产品大批量生产。胶水要做到3个0.05毫米。传统的车在设置面很多的时候周期会加工很久,通过技术可以变成小文件。电子产品在生产线上面都在经过组装检测,通过各种工位保证产品细节。液冷设备,首先保证液冷管道的利用性,所以要做保障测试,还要做排水,保证运输。 交付:生产设备、检测设备 Q&A: Q:公司一直和华为关系很好,现在华为有很大的一个变化,从手机再到华为生活服务器这边的布局,对于公司业务有什么样的一个影响? A:三烨公司专注于提供一站式热管理解决方案,主要涉及特种散热器和热管理产品。我之前参加了华为的会议,主题是关于华为未来三到五年的产业布局,其中涉及到鲲鹏生态和昇腾生态的相关数据。总体来看,华为技术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将在ICT业务稳健发展。他们将业务划分为几个大的模块,包括ICT、终端、计算和能源。其中,ICT表现稳健,终端逐渐回归。尽管芯片方面存在一些限制,但华为已经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突破了瓶颈。在计算和能源领域,特别是涉及智能汽车的部分,将迅速发展。他们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了多年的准备工作,并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鲲鹏生态和昇腾生态都属于在计算这一块的业务,是数据库的建设。数据库分为几个大类,第一是用于通用算力的比较基础的数据库,第二是现阶段非常火爆的AI算力,第三是用于国防科研这一块。鲲鹏生态主要应用于基础算力,昇腾生态是用来处理AI算力。华为宏观经济分析办公室给出一些数据,在2023到2028年,在AI这一块的市场需求是万亿级别的,截止到2028年,市场的总容量应该在1.8万亿美元。平均每两年,我们市场需求要增加750倍,而我们的供给只能做到三倍,说明市场和需求有200倍的差距,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我们用的手机和电脑叫个人终端,里面都涉及到芯片,芯片的算力越来越高,网络的通讯速度越来越快是基于芯片的运算速度。芯片运算速度越高,它的功耗越大。电变成了热,热需要处理,前景很大。 华为新成立的公司叫数字能源,涉及几个大的业务是光伏逆电、智能电动、数据中心。去年它的营收是488.8亿,年增长幅度大概是34%,未来五年可能维持这样一个增长速度。 Q:给华为做热管理的公司很多,我们公司跟他们的一个区别? A:华为有6家供应商,我们是唯二的两家内资。不管是几家,我们都有50%–55%的成本,未来我们两三年我一定要做TOP2、TOP3,这是目标,通过加大产能投入,研发。核心优势是多品种、小批量、服务好、效率高。 Q:液冷的订单跟服务器的量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A:我们是以柜为单位,一柜通常有8、16张卡,一张卡配1、4、8这种。驾驶量不好讲,分类很多,用英伟达的芯片,一柜通常200-300万。 Q:在华为的收入里面,有多少比例来自于手机相关、汽车相关等? A:三烨科技在6月完成收购,能并的只有两个月多,他们占比很少,应该在明年的华为占比里面会相应大幅的提升,今年占比对我们整体的营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手机前三季度和去年的收入基本上是持平的。华为整个占比去年25%-30%,今年公司对华为的占比没有太明显的变化。大的增长要看芯片的供应量,比如芯片能安全释放,会带来很大增长。公司新建的工艺研究院和技术研究院都是来匹配华为技术的。 Q:华为比较强势,有什么核心竞争力能保证未来的订单,比如五年、十年后? A:做治具的很多,但占比80-90%,纯做治具上市的公司不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品质、技术、适应华为小批量多种类快速交付方式。 公司是逆行者,在公司把投入到华为的研发人员抽走的时候,公司在19年4季度,多投入了四五十个研发人员,参与了华为手机以外的很多个产品线的研发设计,给他们做制程方案、测试。在手机没有大量增长的情况下,前三季度营收是比去年全年要高百分之十几,增长部分来源是在过去两三年里面,在手机以外的业务投入了一些资源所带来的价值。 公司近年在技术端的投入,是为芯片相关的一些新技术或新工艺的资源储备。在行业熟悉度、技术的积累和投入、交付保障上,公司做了很多工作。 Q:液冷这一块的产品,除了提到的这些设施设备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产品? A:热的业务布局,是看到大算力时代带来的产品的散热水平。唯二的内资是国产替代,机会点是它在华为这种主流客户已经取得了规模订单,大概一年七八千万左右,但实际上这块的需求是10个亿左右。公司用产品做液冷测试的方案,有技术协同和统计定位协同。 Q:液冷散热器是不是在GPU上面的散热器? A:最直观的理解是这种散热,未来有空间的散热。风扇有下一步规划。 Q:华为液冷的方案对2024年的需求很大,但最终方案没有确定,为明年准备产能的话,大概是往什么方面去? A:目前,华为在这个领域采用了两种主要的冷却方法,分别是流道式和浸泡式。流道式冷却方案已经相对成熟,但效率仍然有一定限制。与之不同的是,浸泡式冷却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需要更多时间来成熟,因为它对产品系统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 未来,浸泡式冷却技术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趋势,但需要更多时间来实现。浸泡式冷却是一种将服务器置于液体冷却介质中的方法。这一领域可能会在未来迎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 求。 Q:特种散热器,这个特种是怎么理解,和液冷还有短道式的散热区别? A:普通散热器指的是低端平台类产品,无需焊接装配,也不包括核心导热器件。与之不同的是,高端特种散热器则包括其他类型的散热解决方案。 特种散热器下有风冷、液冷。 Q:产品在打样,Q4和明年投标情况有没有指引? A:华为最先提出液冷服务器,这几年受制于芯片,前两周有几千万。中兴验证进度慢一点,中科曙光还没有进展。中兴通信是下订单,几百万。华为液冷今年确认是一两千万。 Q:刚刚7000-8000万订单有多少是风冷,有多少是液冷? A:以风冷为主,液冷比较新,量没起来。很难拆分,数字能源这一块基本上全是风冷,计算会涉及部分液冷。 Q:我们的订单/生产周期大概多久? A:新产品同样下去一般是30-45天,周四以后基本上交付周期是30天。 Q:回款怎么样? A:华为对供应商还是非常友好的,基本上有些部门75天,有些部门90天。 Q:未来的产业业务发展方向? A:大客户依赖。华为以外的业务增长是非常快的。只是液冷,我们是独家。 Q:一台分层服务器液冷方案的话,大概要做? A:大概2-5万之间,方案不一样设计不一样,区别很大。液冷加风冷占了16%。 Q:预控制器测试设备是什么产品,应用于汽车这一块,未来市场空间有多少? A:目前是比亚迪,我们一直给它做电子相关,今年5月车灯等一系列测试,今年4、5千万。Q:服务器做风冷,一台大概多少? A:涉及到我们的谈判,最便宜的三五千的,贵的有接近两万的。 Q:最近几年公司收入营收也就是40多亿,未来增长在哪? A:在近几年新客户开发所需的研发投入的情况下,公司还能维持营收和利润,很了不起。17年底华为占比80%多,华为的占比现在已经在 20%,可能明年有可能会控在20%以内,其他业务增长很快,公司有大客户。毛利下降是因为很多研发投入。 前五大客户是,华为、立讯、富士康、比亚迪、荣耀。产品是非标的。 产能没有问题,放量很容易。 除深圳外,华东有一家控股公司。 数字通信和无线通讯在产品里总比例比较高,数据中心比例不是特别高,20%左右。 Q:液冷去年相关几百万,如果按两三万均价,大概是几百台。如果有几万台的需求,产能能提升多少? A:只能说模组大概的话,每个月5-10万套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