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3年10月26日,新和成发布2023年三季报,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10.12亿元,同比下跌7.54%;归母净利润为21.01亿元,同比下跌30.22%;扣非净利润为19.51亿元,同比下跌33.37%。对应公司3Q23营业总收入为35.94亿元,环比下滑5.59%;归母净利润为6.18亿元,环比下滑26.44%。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营养品价格下跌导致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承压。公司前三季度总体销售毛利率为33.55%,较去年同期下跌4.34pcts。公司前三季度财务费用同比上升89.15%,主要系汇兑收益同比减少所致;销售费用同比上涨26.20%;研发费用同比上涨5.13%。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出现下跌,净利率为19.24%,较去年同期减少6.15pcts,主要是因为营养品板块价格波动导致收入降低,且费用率上涨。3Q23归母净利润为6.18亿元,环比下滑26.44%。我们认为公司业绩环比下滑,一方面是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另一个方面是来自财务费用的影响,环比2Q23,财务费用增加1.69亿元(3Q23: 0.81亿元vs 2Q23:-0.88亿元)。 公司前三季度现金流有所减少。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性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26.25亿元,同比上涨3.87%。投资性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28.70亿元,同比减少74.84%。 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2.93亿元, 同比减少185.32%,系偿还银行借款所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6.98亿元,同比下滑32.22%。应收账款同比减少5.75%,应收账款周转率上涨,由2022年同期的4.63次变为4.66次。存货同比上涨0.94%,存货周转率下降,由2022年同期的2.02次变为1.76次。 维生素业务短期承压,中长期无需过度悲观。据iFind数据,截至2023-10-26,2023年国内维生素A/维生素E/D3/生物素/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泛酸钙产品市场均价分别为87/73/58/42/100/133/20/115元/千克,较2022年均价分别-81/-12/-18/-16元/+8/+6/-8/-154千克。公司维生素A、E、C等维生素类产品价格下跌,收入和利润短期承压。我们认为受到猪价低迷的影响,短期维生素类产品需求承压,价格低迷,展望未来,我们随着消费逐步复苏,维生素类产品需求有望向好,维生素业务短期承压,中长期无需过度悲观。分品种来看,我们认为短期内维生素E行业无新增产能,无新进入者,行业格局好,价格仍有望处于景气周期,并具备继续上涨可能,利好公司业绩稳定。我们认为维生素A价格已处于历史底部区间,短期震荡。 蛋氨酸价格反弹,产能继续扩张。产能扩张压力下,2023年上半年蛋氨酸价格出现明显下跌,进入3季度,赢创宣布在2023年四季度及2024年上半年减产蛋氨酸,蛋氨酸价格出现反弹,据iFind数据,国内蛋氨酸1-3Q23均价分别为18265/16913/18166元/吨,我们认为蛋氨酸价格出现反弹,短期有望维持。公司蛋氨酸产能持续扩张,15万吨蛋氨酸装置在3Q23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与镇海炼化合资建设的18万吨液体蛋氨酸已开工建设。我们认为公司蛋氨酸具有较好成本优势,产能持续扩张,具备较好成长性。 创新驱动成长。营养品板块:我们认为公司储备项目多,技术难度大,具有较高壁垒。公司15万吨/年蛋氨酸项目,3万吨/年牛磺酸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营养品板块未来有望实现维生素单体全品类覆盖,并积极布局人用营养品市场。香精香料板块:我们认为新产品有望持续投放,公司未来拓展香料品种种类,形成多品种、全系列。新材料板块我们认为公司己二腈、HDI、异佛尔酮二胺(IPDA)、多聚体项目逐步进入建设阶段,己二腈-尼龙66、己二腈-HDI、异佛尔酮二胺-IPDI、多聚体等产品市场容量大,行业格局好,新材料板块有望成为公司重要增长点,并有望在未来几年逐步投产。生物制造方面:我们认为公司在合成生物学方向持续布局,黑龙江基地玉米深加工全产业链具备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同时公司注重创新菌种和工艺,打造生物制造能力,需持续关注公司后续产品布局。 控股股东拟增持公司股份。控股股东新和成控股公司计划自2023年10月26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股份的金额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本次增持计划不设价格区间。我们认为公司大股东对于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具有信心,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67.75/205.58/246.2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55/44.17/58.6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9/1.43/1.90,当前股价对应的PE倍数分别为18X、12X、9X。我们基于以下三个方面,1)维生素产品价格有望回升,蛋氨酸产品价格出现反弹; 2)营养品及香料香精板块成长性良好;3)新材料业务稳步推进,新建项目投产后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看好公司未来业务成长性、以及新材料与生物制造新产品拓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环境保护政策变化风险;宏观经济及地缘政治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