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卫生健康统计公告,看医药行业的投资机会 2023年10月12日,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从公报的信息看,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支出稳步增长,2022年卫生总费用初步推算为84846.7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7%,占比稳步提升,医疗支出费用在稳步增加,国内医药市场持续扩容。 从医疗机构端看,卫生资源总量在提升,民营医疗市场发展持续向好。2022年我国医疗机构总数量上升至1,032,918个,较2021年增加1,983个,其中基层医疗机构数量逐年增加,近5年来占医疗机构总数量比例维持在95%左右,2022年基层医疗机构数量达979768家。医院数量2022年增至36,976家,其中公立医院11746家,较2021年减少58家;民营医院25,230家,较2021年增加464家,我国医疗资源在结构上的变化趋势一直在延续,民营医院数量稳步增长,数量占比在提升,民营医疗市场发展持续向好。 从医疗费用上看,门诊及住院人均医药费用略微提升,药占比整体呈下降态势。 2022年医院次均门诊费用342.7元,药费占门诊医药费比例达38.0%,较2021年增加0.6%,次均住院费用10860.6元,药费占住院医药费比例达24.3%,较2021年下降0.8%。2011-2022年门诊用药费用逐步在增加,住院药费整体逐步减少,药费占门诊和住院医药费比例均呈现下降态势。我们认为,医药费用变化趋势主要受集采、医保谈判等政策逐步落地执行的影响,处方药外流的趋势有望持续,院外医药市场的发展逐步向好,我们看好药店等院外市场的长期稳健增长。 本周医药生物上涨2%,子板块疫苗涨幅最多 本周整体趋于平稳,疫苗板块上涨最多,为6.37%,原料药上涨5.41%,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上涨4.99%,医疗耗材板块上涨2.78%,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上涨2.68%,血液制品板块上涨2.35%,化学制剂板块上涨1.95%,医药流通1.12%,医疗设备0.94%,体外诊断板块上涨0.83%,医院上涨0.79%,中药板块下跌1.13%,线下药店板块下跌3.55%。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CXO:药明康德、诺思格、普蕊斯;科研服务:皓元医药、毕得医药、昊帆生物;制药及生物制品:东诚药业、人福医药、华东医药、九典制药、博雅生物;中药:太极集团、羚锐制药;医疗服务:国际医学、美年健康、锦欣生殖、盈康生命、迪安诊断、希玛眼科;医疗器械: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戴维医疗、采纳股份、华兰股份、可孚医疗;零售药店:益丰药房、健之佳。 受益标的:CXO:凯莱英、诺泰生物;科研服务:药康生物、诺唯赞;制药及生物制品:恒瑞医药、贝达药业、恩华药业、科伦药业、迈威生物、荣昌生物、科伦药业;中药:片仔癀、康恩贝;零售药店:大参林;医疗服务:爱尔眼科; 医疗器械:联影医疗、华大智造、微创机器人、润达医疗。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及预期,行业黑天鹅事件。 1、从全国卫生健康统计公告,看医药行业长期投资机会 全国卫生健康总费用支出稳步增长,个人医疗负担减轻。2023年10月12日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从公报的信息看,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支出稳步增长,2022年卫生总费用初步推算为84,846.7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7%,占比稳步提升。其中,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卫生支出费用为23916.4亿元、38015.8亿元和22914.5亿元,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分别为28.2%、44.8%和27.0%。整体来看,社会卫生支出占比较去年持平,个人卫生支出比例缩减,个人医疗卫生负担减轻,侧面反映了我国医疗控费等举措的有效性,在提升患者医疗保障待遇、减轻就医负担等方面不断取得成果。 图1:2022年全国卫生总费用支出稳步提升 图2:2022年个人卫生支出比例缩减,医疗负担减轻 卫生资源总量在提升,民营医疗市场发展持续向好。公报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医疗机构总数量上升至1,032,918个,较2021年增加1,983个,其中基层医疗机构数量逐年增加,近5年来占医疗机构总数量比例维持在95%左右,2022年基层医疗机构数量达979,768家。医院数量2022年增至36,976家,其中公立医院11746家,较2021年减少58家;民营医院25,230家,较2021年增加464家,我国医疗资源在结构上的变化趋势一直在延续,民营医院数量稳步增长,数量占比在提升,民营医疗市场发展持续向好。 图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稳定 图4:民营医院数量逐年增加,市场蓬勃发展 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增加,专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22年我国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1,165.8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43.5万人,同比增长3.44%,注册护士522.4万人,同比增长4.08%,人员供给稳步增长。执业(助理)医师队伍的扩大不仅提高了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还有望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此外,乡镇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也在持续增长,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在逐步增强。 图5:卫生技术人员数量逐年增加(单位:万人) 图6:乡镇卫生技术人员数量持续增长 总就诊人次整体平稳,稳步推进医疗服务下沉。2022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就诊人次84.2亿,较2021年小幅度下滑0.6%,整体基本持平。其中,医院就诊人次38.2亿,较2021年减少0.6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人次42.7亿,较2021年增加0.2亿人次,近3年均在稳步增加,医疗服务逐步下沉基层。同时,随着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患者信任度提高,有望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和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带动基层医疗市场不断扩容。 图7:2022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就诊人次整体平稳 图8:2022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人次增加 门诊及住院人均医药费用略微提升,药占比整体呈下降态势。2022年医院次均门诊费用342.7元,药费占门诊医药费比例达38.0%,较2021年增加0.6%,次均住院费用10860.6元,药费占住院医药费比例达24.3%,较2021年下降0.8%。2011-2022年门诊用药费用逐步在增加,住院药费整体逐步减少,药费占门诊和住院医药费比例均呈现下降态势。我们认为,医药费用变化趋势主要受集采、医保谈判等政策逐步落地执行的影响。同时,处方药外流的趋势有望持续,院外医药市场的发展逐步向好,我们看好药店等院外市场的长期可持续的成长。 表1:2011-2022年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次均医药费用占比呈降低态势 2、本周医药生物上涨2%,子板块疫苗涨幅最多 2.1、板块行情:医药生物上涨2%,跑赢沪深300指数2.71pct 从月度数据来看,2023年初至今医药生物在7月开始回升,8月由于行业政策变化下滑,9月中旬又由于政策引导开始回升,本周医药生物上涨2%,跑赢沪深300指数2.71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13位。 图9:9月中旬医药生物指数有所回升(单位:%) 图10:本周医药生物上涨2%,跑赢沪深300指数2.71pct(单位:%) 2.2、子板块行情:疫苗板块涨幅最大,线下药店板块下跌最大 2023年10月9日至10月13日,本周整体趋于平稳,疫苗板块上涨最多,为6.37%,原料药上涨5.41%,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上涨4.99%,医疗耗材板块上涨2.78%,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上涨2.68%,血液制品板块上涨2.35%,化学制剂板块上涨1.95%,医药流通1.12%,医疗设备0.94%,体外诊断板块上涨0.83%,医院上涨0.79%,中药板块下跌1.13%,线下药店板块跌幅居前,为3.55%。 图11:本周整体趋于平稳,疫苗板块涨幅最大 表2:9月以来化学制药板块反弹幅度最大 表3:子板块中个股涨跌幅(%)前5 3、后续子板块展望 制药及生物制品:供给端,国内创新药大品种迭出,并陆续进入商业化阶段。 政策端,2023年7月28日,上海市印发《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进一步在支付端鼓励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发展。同时,广东省、河北省、北京市陆续发布文件,做好医保药品单独支付保障工作,在支付端进一步为企业提供便利。我们认为,随着创新药商业化的推进,相关企业可以快速回收现金,进而有望促进后续的在研管线的开发,逐步进入良性发展阶段。我们看好创新药板块性的机会,并重点推荐有望在2023年医保谈判中受益的标的。 创新药产业链:整体分化明显,海外需求逐步企稳,国内需求有待改善,关注以海外客户为主并且商业化项目贡献主要收入的标的,重点推荐一体化龙头、临床CRO及仿制药CRO结构性机会,关注多肽产业新增量。科研服务整体分化明显,海外需求相对健康,国内需求有待改善,重点推荐海外占比高及科研客户占比高的标的,关注2023H2板块利润端逐步恢复。 医疗设备更看个股机会(部分标的2022Q3低基数),建议关注医学影像设备和血透设备赛道。高值耗材为手术诊疗恢复的直接受益板块,骨科、血液净化、神外、普外、心内外等或迎来强势诊疗恢复和集采共振。低值耗材目前仍有去库存影响,产能提升速度有待加快,关注已完成去库存且订单体量较大的标的。IVD诊疗持续复苏同迎估值修复,医疗反腐影响较弱,预计Q3诊疗强相关体外诊断个股业绩有望延续Q2高增速。 中药6月至今回调明显,目前PE处于行业中等水平,看好下半年院外渠道积极拓展、业绩稳定增长的个股。 医疗服务经历上半年回调后目前已企稳,关注具备较强阿尔法属性的体检、面临Q3旺季的眼科、经营稳健的严肃医疗,以及IVF、康复等之前受损严重目前反弹明显的赛道。 零售药店赛道建议关注个股机会,看好具有大并购项目落地预期,以及估值性价比突出的标的。 推荐标的:CXO:药明康德、诺思格、普蕊斯;科研服务:皓元医药、毕得医药、昊帆生物;制药及生物制品:东诚药业、人福医药、华东医药、九典制药、博雅生物;中药:太极集团、羚锐制药;医疗服务:国际医学、美年健康、锦欣生殖、盈康生命、迪安诊断、希玛眼科;医疗器械: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戴维医疗、采纳股份华兰股份、可孚医疗;零售药店:益丰药房、健之佳。 受益标的:CXO:凯莱英、诺泰生物;科研服务:药康生物、诺唯赞;制药及生物制品:恒瑞医药、贝达药业、恩华药业、科伦药业、迈威生物、荣昌生物、科伦药业;中药:片仔癀、康恩贝;零售药店:大参林;医疗服务:爱尔眼科;医疗器械:联影医疗、华大智造、微创机器人、润达医疗。 4、风险提示 政策执行不及预期,行业黑天鹅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