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提质蓄势前行中国银行业2023年 上半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目录 引言1 一、2023年上半年经济和金融形势回顾3 二、2023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业绩分析11 1.盈利能力分析12 2.资产情况分析23 3.负债情况分析44 4.资本情况分析49 三、2023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业务观察57 1.高质量支持实体经济向好,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稳中提质58 2.零售业务稳定增长,智能风控持续强化,个人客户资产65 规模再迈新台阶 3.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持续变化,配套政策陆续出台,80 信用风险仍处于出清阶段 四、热点话题探讨91 1.2023年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控体系建设 2.金融机构反欺诈管理体系建设思路 3.金融科技开源技术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4.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建设及实践分享 5.商业银行绿色资产智能管理体系建设 6.金融机构负责任投资方法与实践 7.浅析金融业超自动化应用趋势 8.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管理机制优化提升工作路径 9.后疫情时代银行业对不良资产的税务管理挑战与应对 92 101 108 114 124 128 134 140 145 联系人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研究中心介绍 153 154 稳中提质蓄势前行|引言 引言 银行业的发展状况与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息息相关。2023年是落实二十大战略部署、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远超预期,中国银行业2023年上半年面临的挑战也是空前的。从国际上来看,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景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未见明显缓和,欧美经济体仍处于加息周期,通胀尚未恢复至正常水平,美国和欧洲的多家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引发对于全球金融稳定性的担忧。从国内来看,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复苏的力度和进度未达预期,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仍面临较大阻力,外需下降、内需不足、就业承压、预期转弱、投资放缓,地方政府债务和房地产业蕴含的风险亟待化解,这些不利的外部环境为中国银行业2023年上半年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实现良好经营业绩和股东回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在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之下,中国银行业充分发挥经济和金融稳定“压舱石”功能,服务实体经济,严守资产质量,化解金融风险,推进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交出了一份难能可贵的答卷。全行业资产规模继续保持10%以上的平均增速,贷款增量再创新高,企业中长期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投放力度持续加大,对于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续提升。资产质量保持稳健,不良贷款率稳中有降,拨备覆盖率稳中有升,资本充足率保持在高位,维持坚强的风险抵补能力。继续实现净利润的正增长,主要收益率指标保持在良好水平,盈利能力总体保持稳定。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创新持续推进,手机银行和线上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银行经营的数字化、平台化、生态化程度持续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再上新的台阶。 中国银行业2023年上半年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面临的挑战亦不容忽视。资产规模快速扩张态势不可能长期持续,经济复苏前景的不确定性将给银行的信用风险控制和化解工作带来巨大压力。息差持续收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需求持续走弱,理财产品规模进一步下降,财富管理业务增长乏力,营业收入保持正增长难度加大。主要盈利指标增长放缓,资本充足率指标承受下降压力,亟需探索多样化的资本补充途径。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投资风险尚未充分释放,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整体上升,存量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下调对于银行营收和利润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随着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围绕存款的同业竞争日趋加剧,需要银行实施 更为积极主动的负债管理,以维持核心资金来源的稳定性,支撑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 展望2023年下半年,中国银行业的发展面临众多有利因素和条件。随着国际地缘政治风险趋于缓解,欧美发达经济体加息周期走向尾声,国内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协同发力,外需下降、内需不足、投资乏力的局面有望扭转,对于银行各项金融服务的需求亦有望回升。随着政治局定调“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监管机构接连推出包括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规范股份减持行为等“政策组合拳”,资本市场有望恢复走强,带动中国银行业金融投资、理财产品、财富管理等业务的拓展。随着各级政府稳楼市政策的落实和见效,消费者购房信心逐步恢复,房地产市场发展重新步入正轨,中国银行业房地产贷款的资产质量风险有望逐步化解。随着可持续发展和责任投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绿色金融、绿色投资、气候风险应对、ESG信息披露等领域取得先行者优势的银行,有望开辟金融业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模式,实现银行业自身的永续经营和基业长青。 本报告涵盖了2023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及金融形势回顾、上市银行业绩分析、上市银行业务观察、行业热点话题探讨等共四个章节。报告以国内具有代表性的12家商业银行为样本,通过系统分析中国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资产情况、负债情况和资本实力,梳理并观察其业务发展情况、经营模式及监管环境变化,进而展现中国银行业在2023年上半年取得的成就并展望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报告亦选取了6家境外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分析,提供全球视野的洞察,以了解并吸取优秀国际同业的实践经验。 同时,本报告深度解析了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控、金融机构反欺诈管理、金融科技开源技术风险管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绿色资产智能管理、金融机构负责任投资、金融业超自动化应用、洗钱风险管理机制、后疫情时代银行业对不良资产的税务管理挑战与应对等重点和热点话题,为银行破局难题、抓住机遇提供独到的见解与洞察,以及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我们相信,这份研究报告将会为银行从业者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与热点、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稳中提质蓄势前行|引言 境内外18家银行列示如下: 表1:12家境内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境内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邮储银行”)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业银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浦发银行”)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银行”)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光大银行”)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银行”) 表2:6家境外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以下简称 “境外银行”) 摩根大通集团(“摩根大通”)美国银行集团(“美国银行”)富国银行集团(“富国银行”)花旗集团(“花旗银行”)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汇丰银行”) 日本三菱日联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三菱日联”) 注: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为提高可比性,本报告选取日本三菱日联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主体进行分析,其年度财年为每年度截至3月31日,中期报告为每年度截至9月30日。 本报告的数据资料,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上述银行公布的半年度/年度报告。境外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按照各期末汇率折算、利润表数据按照各半年平均汇率折算。除了特殊说明外,本刊列示的平均指标均为样本的算数平均指标。 2 稳中提质蓄势前行|2023年上半年经济和金融形势回顾 稳中提质蓄势前行|2023年上半年经济和金融形势回顾 2023年上半年 经济和金融形势回顾 一 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仍存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较为波折。根据2023年7月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从前期3.5%的估计值下降至最新的估计值3.0%。上半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为抗击通胀采取的加息政策持续影响经济活动,硅谷银行、瑞士信贷等事件引发金融市场剧烈波动,而地缘政治冲突风险仍未见缓和,或进一步影响全球经济秩序。不过,随着主要经济体通胀水平回落,衰退和滞胀风险正逐步减小,美国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另外,印度等新兴市场今年增长势头良好,将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活力。 中国疫后经济总体恢复向好,内需不足值得重视 2022年底疫情防控放开后,今年中国经济总体恢复向好,在经历了一季度的强势反弹后,从二季度开始复苏势头逐步回落,2023年6月末GDP累计同比增长5.5%。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一方面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有关,另一方面,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心态还是较为浓厚,在一、二季度的央行城镇储户的问卷调查中,选择“更多储蓄占比”的储户接近六成;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截至2023年6月末累计增长3.8%,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9%,而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表现较好,分别实现7.2%和6.0%的增速,高技术产业投资业增长较快,达到12.5%;此外,受外部需求下降、去年外贸表现强势和人民币贬值的影响,截至2023年6月末出口金额(以美元计)累计收窄3.2%。整体来看,国内需求不足,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仍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挑战。 3 稳中提质蓄势前行|2023年上半年经济和金融形势回顾 稳中提质蓄势前行|2023年上半年经济和金融形势回顾 图1:中国经济及三驾马车增速情况 4.8 3.9 6.3 2.9 4.5 0.4 25% 20% 15% 10% 5% 0% -5% -10% 2022-01 2022-02 2022-03 2022-04 2022-05 2022-06 2022-07 2022-08 2022-09 2022-10 2022-11 2022-12 2023-01 2023-02 2023-03 2023-04 2023-05 2023-06 -15% 数据来源:Wind GDP:不变价:当季同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出口金额:当月同比 4 近期对于“中国是否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热议也层出不穷。“资产负债表衰退”这一概念由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于90年代提出,用来解释日本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后,企业和居民为减少债务而主动降低投资和消费的现象;因此日本政府不得不推出财政刺激政策来扩大投资,日本央行也实施了多年的超宽松货币政策。 我们认为,现在的中国与当年的日本截然不同。日本房地产泡沫部分是由日元在广场协议后被迫升值导致的,促使日本央行大幅降息来减小日元升值压力,而这一宽松政策进一步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行为。与90年代日本相比,中国房地产市场现在面临的困境并不同:中国超高的储蓄率和被抑制的住房改善需求,房价全面崩盘的情况并不会出现。今年以来中国央行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容忍度更高,暗示中国不太可能重蹈日本汇率政策的覆辙。 宏观调控应聚焦激发最终需求 下一步,宏观政策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激发居民消费动力,并重新点燃企业家的市场信心。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指出,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 考虑到目前国内通胀持续走低、以及青年失业率较高,我们建议财政调控政策应该更加聚焦于激发最终需求上,从而避免出现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压缩工业利润的情况。在货币政策方面,预计中国央行可能继续引导利率下降,并容忍汇率波动。过去 一年来,利差扩大和地缘政治因素导致美元持续走高;随着美联储的紧缩周期走向尾声,美元强势表现很可能告一段落,这将使中国的货币政策有更大空间。降息有助于减轻地方政府和高负债的开发商所面临的金融压力,而最近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暗示了中央财政可能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力度。然而,激发民间投资最终还是需要在融资方面进行一系列根本性变革,注册制改革在此方面有望发挥巨大作用。 总体而言,只要下半年经济增速达到4.6%,全年仍很有望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随着近期中央出台“民营经济31条”、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并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相信短期内中国经济运行好转、内生动力增强的态势将更为明朗。 货币宽松逐渐回落,社融存量增速创新低 疫情防控放开以来,需求仍在修复、经济复苏也并不稳固。因此,2023年上半年,人民银行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