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基于健康的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方法及在上海实践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基于健康的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方法及在上海实践

基于健康的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方法及在上海实践

基于健康的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方法及在上海实践 Developmentofhealth-orientedstandardsofambientairquality: MethodologytosetanditspracticeinShanghai,China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3.5.12 SchoolofPublicHealth,FudanUniversityMay12th,2023 !ƒ#$ !"#$%&$ģ()*$+anh/012an342135n789$%&$ģ()*$5h4n:4n;<4/012an342135n =>?$%&@AB$C"DEFGHIJ$K<nLMan0/Nh44O535n PQ$RSTUV$ģ()*$n<1M/012an342135n ABOUTTHEAUTHORS Wa<2XnLYanZ[:X04NNX:Z\12an]n<^4:N<_MZ+anh/012an342135n `4n;<4ah4nZ[:X04NNX:Z\12an]n<^4:N<_MZ5h4n:4n;<4/012an342135nb<nLMan\1Z[:X04NNX:cd4^4dN4n<X:4nL<n44:ZehanLha<fn^<:XnO4n_adgXn<_X:<nLa4n_4:ZK<nLMan0/Nh44O535n h14i<1Zj1n<X:`4N4a:5h4:Z\12an]n<^4:N<_MZn<1M/012an342135n & kTUlģ()*mno$lqrstuvwxtyz[ ACKNOWLEDGEMENT ThisreportisaproductofFudanUniversityandisfundedbyEnergyFoundationChina. 目录 研究背景1 1.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直接借鉴WHO指南1 2.我国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1 3.WHO及其他国家逐步收紧空气质量指南/标准2 4.我国缺少地方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 项目执行情况4 1.研究目的4 2.研究内容4 3.项目考核指标4 4.项目完成情况5 第一章国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经验6 1.WHO《全球空气质量指南》制/修订经验6 1.1制定准则的范围与关键问题6 1.2对相关研究证据进行系统综述7 1.3文献检测策略8 1.4评估系统综述研究证据的确定性12 1.5形成空气质量标准值14 2.美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经验18 2.1现况18 2.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定流程19 3.其他国家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经验23 3.1加拿大23 3.2欧盟24 3.3日本24 4.地方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经验26 4.1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空气质量标准现况26 4.2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28 第二章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工作流程及方法31 1.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发展及现状31 1.1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演变过程31 1.2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原则与思路33 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订工作过程34 1.4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方法的不足35 2.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工作流程及方法建议37 2.1基于健康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工作流程37 2.2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具体方法—以PM2.5为例38 第三章PM2.5健康研究证据科学评估46 1.我国PM2.5健康研究证据科学评估46 1.1前言46 1.2方法48 1.3结果52 1.4结论68 2.上海地区PM2.5健康研究进展71 2.1上海地区PM2.5短期暴露健康研究进展71 2.2上海地区PM2.5长期暴露健康研究进展74 参考文献76 第四章上海市PM2.5暴露评估82 1.上海市PM2.5浓度历史变化趋势82 1.1上海市PM2.5浓度年均值的历史变化趋势82 1.2上海市PM2.5浓度日均值的历史变化趋势85 2.上海市2022年PM2.5污染水平现状86 参考文献87 第五章上海市PM2.5相关的死亡负担和经济健康损失评估89 1.数据与方法90 1.1数据收集90 1.2归因死亡数评估90 1.3健康经济损失评估91 1.4不同PM2.5控制目标的影响评估91 1.5不确定性分析91 2.结果与讨论91 2.1上海市各区基本信息91 2.2上海市各区PM2.5污染相关的死亡负担和健康经济损失92 2.3不同PM2.5控制目标的影响95 2.4与其他研究的比较95 3.结论99 参考文献100 第六章专家访谈综述104 1.访谈问题设置104 2.专家访谈总结104 阶段性研究成果小结109 1.主要研究结论/成果109 2.研究创新点109 研究背景 1.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直接借鉴WHO指南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指在一定平均时间内,环境空气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人、其他生物或生态系统)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或影响很小的最大剂量或浓度。我国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于1982年首次发布,1996年第一次修订,2012年第二次修订。2012年修订标准时,重点关注调整污染物项目、限值、统计要求等一系列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从2013年1月1日首批城市开始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实施时间已经接近10年,期间针对21项监测标准进行了修改。中国工程院专题评估表明,标准内容总体科学、可行,在引领环境管理、促进空气质量改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尚未形成体系,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方法和流程主要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年来,我国的大气污染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为适应新时期环境空气质量管理需求,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科学化、精准化水平,统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修订。需要结合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研究主要大气污染物相关的人群健康效应,并进一步探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方法,为确立方法体系提供支撑。 2.我国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中国于2013年至今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举措,大气污染问题得到了大幅改善。以颗粒物PM2.5、PM10为例,中国基本达到了WHO 《全球空气质量标准指南》(2005年)过渡阶段IT-1要求,但距离实现WHO《空气质量标准指南》的指导值水平依然任重道远。2012-2017年间,我国人口老龄化导致PM2.5相关死亡人数增加了34万,大幅抵消了空气质量改善带来的保护效益相关死亡人数减少41万。其次,欧美等国家经过长年污染治理和相关产业转移,空气质量水平达到或接近WHO《全球空气质量标准指南》(2005年),然而在上述地区仍能观测到低浓度空气污染暴露的健康危害,因此有必要加严标准,进一步保护人群健康。 2020年,中国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给我国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提供了巨大驱动力。有研究估算,如果我国在2060年完成低碳能源转型,并采取积极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全国人群PM2.5年均暴露水平将达到8μg/m3左右,78%的人群PM2.5年均暴露水平低于10μg/m3。在此基础上,有必要更新我国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3.WHO及其他国家逐步收紧空气质量指南/标准 自1987年开始,WHO定期发布基于健康的《全球空气质量指南》,上一个版本更新于2005年,近年来,环境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们基于真实世界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对于空气污染如何影响人类健康有了更清晰和全面的认识。研究证据表明,空气污染暴露可伤害儿童呼吸系统发育、诱发呼吸道感染和加剧哮喘,还可会增加成人患肺癌、缺血性心脏病、卒中等致死性疾病的风险,并可能与慢阻肺、糖尿病和退行性神经疾病存在关联。 近年来,在老龄化、世界经济两极化、气候变化等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保护人类社会的健康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为进一步降低环境大气污染物的全球公共健康风险,2021年,WHO基于500余篇学术论文提供的科学证据,修订并发布了《全球空气质量标准指南(2021年)》。指南文件涵盖了PM2.5、PM10、O3、NO2、SO2、CO等六种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指导值水平和过渡阶段目标值,前者为基于科学研究结果判断的人群暴露于空气污染引致健康风险的空气污染最低浓度值,后者基于不同空气污染浓度下健康影响的风险水平,为制定空气质量管理阶段性目标提供参考。《全球空气质量标准指南》适用于室内和室外环境,但是不适用于特定职业环境。 基于低浓度水平健康影响的新证据,收紧了PM2.5、PM10的长期暴露指标—年均目标值,其中PM2.5年均目标值由10µg/m³下调到5µg/m³。根据全球多中心的研究述,调整了24小时浓度水平与年均浓度水平的比率并更新了PM2.5、PM10的24小时目标值。全球尚未有国家能够全面达到《全球空气质量指南》(AQG)的目标要求。根据世卫组织的快速分析结果,如果将2016年的PM2.5水平降低到新的AQG水平5µg/m³,全球与PM2.5相关的过早死亡人数将减少近80%。中国于2013年至今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举措,大幅改善了 大气污染。以颗粒物PM2.5、PM10为例,中国基本达到了《全球空气质量标准指南(2005年)》过渡阶段IT1要求,但距离实现《全球空气质量标准指南(2005年)》指导值水平依然任重道远。在我国“双碳”战略的背景下,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也应该向AQG靠拢,适当收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4.我国缺少地方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目前,我国各个地区实行统一的国家标准。伴随着中国自2013年以来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现行标准对于大部分已达标城市而言不再具有强有力的引领作用,以深圳为代表的领先城市已经先行对标欧盟标准,设置了更有野心的空气质量管理目标。生态环境部表示“十四五”期间的空气质量浓度改善目标考虑设置为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要下降10%,也超过了现行标准限值要求的目标强度。 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高,空气质量改善明显的城市之一,有必要在综合考虑上海地区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等实际情况条件下,推行更加严格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敦促上海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空气污染,促进经济增长模式、产业结构和技术的转型与升级,推动清洁能源使用和绿色经济发展。这些举措与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致力于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高度一致,有助于该目标的实现。上海试点的成功经验若能推广到全国,促进全国各个地方根据各地自身情况“一地一策”地进行空气质量控制,将有望带来更大的环境、健康和经济收益。 项目执行情况 1.研究目的 以PM2.5为例,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方法,为后续标准制/修订提供技术支持。 提出上海地区本地化标准建议,推动现阶段上海PM2.5分级标准出台,进而促进上海地区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居民健康得到充分保护。 2.研究内容 总结国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的方法学经验,评估我国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适用性及存在的问题; 基于我国环境健康领域研究成果,以PM2.5为例,绘制我国空气污染与健康关系的暴露—反应曲线,对我国目前的标准制修订政策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并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的方法学及工作流程; 遵循提出的方法学及工作流程,提出全国PM2.5水平基准的建议值; 选取上海作为试点城市,结合上海本地的PM2.5与健康的暴露-反应曲线和当前的空气质量现状,经过严格的健康风险评估程序,同时考虑上海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和可接受的风险,提出上海地区PM2.5分级标准的建议值并评估其适用性。 3.项目考核指标 总结WHO制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指南》的方法学经验; 总结我国环境空气污染健康研究成果,梳理我国当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工作流程,提出我国本土化工作流程和方法学,形成政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