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峰电子:老牌薄膜电容厂商。铜峰电子是一家从事薄膜电容器、薄膜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具有技术与研发、一体化产业链、品牌等优势,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通讯、电网、轨道交通、工业控制和新能源等行业。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4.04%),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45.41%); 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3.38%),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8.09%)。 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薄膜电容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新能源电容器主要应用于交直流滤波、新能源汽车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新兴下游行业的高速发展,薄膜电容器及其上游原材料的市场需求正加速释放。 新能源用超薄型薄膜材料市场前景广阔,国内薄膜材料产能不足。从产业链格局来看,我国虽是世界上最大的薄膜电容器生产国,但中高端领域的配套能力较为薄弱,全球薄膜电容产业链的高端领域基本被国外企业所垄断,特别是核心原材料超薄型聚丙烯薄膜的产能严重不足,长期依赖进口。目前,国内仅有包括公司在内的少数几家薄膜厂商能够生产超薄型聚丙烯薄膜,产能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 具备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募资扩产薄膜材料项目。2023年8月公司定增募集资金4亿元,用于新能源用超薄型薄膜材料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发行价格为6.98元/股,由公司控股股东大江投资等7名发行对象认购。公司具备电容器用聚丙烯光膜—金属化薄膜—薄膜电容器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截至2022年,公司拥有6条聚丙烯薄膜材料生产线、2条聚酯薄膜材料生产线、13台金属化镀膜设备、多条薄膜电容器生产线。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手薄膜材料订单约为1,000吨,其中5μm以下占比约50%,订单饱和。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测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20、1.69、2.03亿元,对应PE为41x、29x、24x。公司为国内领先的薄膜电容及聚丙烯薄膜材料生产商,薄膜材料募投项目进展顺利,有望带动材料及电容业务高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聚丙烯颗粒价格波动风险,新项目建设风险。 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1、铜峰电子:老牌薄膜电容厂商 1.1、公司概述:老牌薄膜电容厂商,具备一体化产业链优势 公司概述:老牌薄膜电容厂商。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铜峰电子)是一家从事薄膜电容器、薄膜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具有技术与研发、一体化产业链、品牌等优势。铜峰电子的前身为1952年成立的铜陵被服生产合作社,后更名为铜陵市服装厂。1990年9月,企业更名为铜陵市薄膜电容总厂。2006年,公司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2.58亿元。2013年,公司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7.56亿元,实施新能源用薄膜材料和智能电网用新型薄膜材料技改项目,发展高端电工薄膜。2021年7月15日,公司决定投资建设新能源用超薄型薄膜材料项目、新能源汽车用电容器项目、直流电网输电用电容器项目。 产品结构:公司具备电容器用聚丙烯光膜—金属化薄膜—薄膜电容器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薄膜电容器用介质薄膜材料主要为聚酯薄膜和聚丙烯薄膜,以聚丙烯薄膜为主。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新兴下游行业的高速发展,薄膜电容器及其上游原材料的市场需求正加速释放。薄膜电容器行业发展的新旧动能正处在转换阶段,下游应用市场的新兴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随着国家在新能源领域、智能电网建设、电气化铁路建设等方面的加大投入,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工业控制技术推进,高端薄膜电容器市场未来仍会稳步增长。 图1:铜峰电子产品矩阵 1.2、股权结构:铜陵市国资委控股,股权结构稳定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铜陵市国资委控股。公司第一大股东为铜陵大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铜陵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占铜峰电子股权比重为20.73%,股权结构稳定。 图2:公司股权结构(截至2023年8月) 1.3、财务分析:受益新能源行业增长,薄膜材料业务高速增长 近三年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稳定增长。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4.04%),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45.41%)。2022年,下游光伏、工控、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市场需求强劲,驱动业绩增长。2019-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8.22/8.47/10亿元,同比增速为-7.1%/+3.0%/+18.1%; 实现归母净利润-1.53/0.08/0.51亿元,盈利能力逐步提升。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3.38%),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8.09%)。 图3:2015-2023H1年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4:2015-2023H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公司营收拆分: (1)电子级薄膜材料:受益于下游行业客户需求的增长,公司电子级薄膜材料2022年业务收入4.8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由2020年的37.41%提升至2022年的46.44%,2020年至2022年公司电子级薄膜材料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4.61%,呈现较快增长趋势。目前国内薄膜材料在中高端领域的配套能力较薄弱,核心原材料超薄型聚丙烯薄膜的产能严重不足。未来新能源领域需求将会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薄膜电容器市场的增长将带动聚丙烯薄膜市场的快速增长。 (2)电容器:薄膜电容行业正在从过去家电、照明为主的需求驱动,向新能源车、光伏、风电需求驱动转换。2022年电容器业务收入4.09亿元,约占公司营收比重为39.33%,是公司重要的成长驱动力。 (3)再生树脂:近两年再生树脂业务不断发展,2022年营收0.34亿元,占比为3.27%,未来有望驱动公司经营业绩提升。 图5:2022年营收中电容器及薄膜材料占比超过85% 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26.04%,同比上升5.61pct;净利润率为7.86%,同比上升2.83pct。公司费用率控制良好,2016-2022年公司费用率整体呈下行趋势。 2022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40%、8.08%、4.27%、-0.39%,期间费用中管理费用占较大比重。 图6:2015-2023H1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 图7:2016-2023H1公司费用率 2、行业分析:新能源高景气带动薄膜电容高增长 2.1、行业概况:薄膜电容适配新能源领域需求 电容器作为三大基础被动元件之一,应用领域广泛,在电子元器件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电容器基本结构由两块极板构成,用绝缘介质将两极板隔开,在两极板上各引出一根引脚,与电压正极相连的金属极板将呈现一定量的正电荷,而与电压负极相连的金属极板将呈现相等量的负电荷,两个金属极板之间就会形成一个静电场,电容是以电场能的形式储存电能量,因此电容器又被称为“容纳电荷的容器”。除储能之外,电容器广泛应用于通交流隔直流、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电路等各个方面。 图8:电容器简易示意图 图9:薄膜电容纵断面结构示意图 电容器根据材质不同,可分为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钽电解电容器和薄膜电容器等。(1)陶瓷电容器是以陶瓷为介质的电容器,其有高耐压、频率特性好、体积小等优势。陶瓷电容器容量小,适用于高频电路中,如振荡器、手机等通信电路;(2)铝电解电容器是以铝氧化膜为介质的电容器,因其体积小、容量大、价格低等优势,在中高压大容量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如电源电路、变频电路、逆变器等;(3)钽电解电容器是以钽氧化膜为电解质的电容器,漏电流极小、贮存性好、寿命长、体积小,在要求高的电路中代替铝电解电容;(4)薄膜电容因无极性、高耐压、高耐温等特点,在滤波、交直流转换、直流支撑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随着新能源的兴起,下游市场广阔,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表1:各类电容器主要性能及主要应用领域对比 图10:主要电容器电压和电容情况对比 薄膜电容主要应用领域从传统的照明、家电逐渐向光伏、风电、新能源车转换。 因具有以下特点,薄膜电容高度适配新能源方向: (1)耐高温、耐高压,且介质损耗低,可以抑制产品自身的发热,实现节能化,适用于高温高压、大电流场景; (2)敏锐的高频特性,过滤效果卓越,能够消除电压中的脉动,吸收电压波峰,消除电压波谷; (3)自愈性、安全性、可靠性,当电介质发生缺陷或击穿,相应位置的金属化镀层能够在电弧作用下瞬间挥发,使电容器的两极再次形成短路恢复工作。因此,薄膜电容广泛应用于家电、照明、通讯、工控、风光储和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 图11:薄膜电容产业链 根据中国塑协流延薄膜专委会数据,2022年我国薄膜电容器市场规模达220亿元,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薄膜电容器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300亿元。 图12:2016-2023E年全国薄膜电容器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全球薄膜电容器市场竞争格局分散,行业格局比较多元。2022年,全球薄膜电容器市场前五企业市场份额达40%。其中,松下市占率为9%,基美占比8%,法拉电子占比8%,尼吉康占比8%,TDK-EPCOS占比7%。 图13:2022年全球薄膜电容器市场份额情况 2.2、薄膜材料:日系厂商居领先地位 薄膜电容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基膜(以聚丙烯膜PP、聚酯膜PET为主)、金属箔、外包装树脂、有色金属、引线及引片等。制造工艺分为传统工艺与金属化膜工艺: (1)传统工艺:将金属箔作为电极,将其与基膜从两端重叠后,卷绕成圆筒状构造为电容器;(2)金属化膜工艺:将铝或锌材蒸镀到基膜表面产生一层金属膜作为电极,后续类似传统卷绕等工艺制成电容器。目前主流制造工艺是将金属化膜卷绕成薄膜电容,基膜与蒸镀技术成为影响薄膜电容质量与性能的关键要素。 图14:薄膜电容产业链 图15:薄膜电容器工艺流程图 基膜是薄膜电容器核心原材料。基膜为薄膜电容最重要的原材料,根据塑料薄膜种类不同又被分别称为聚酯(PET)电容、聚丙烯(PP)电容、聚苯硫醚(PPS)电容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电容等,常用的是PET电容和PP电容。 (1)家电照明领域:PET电容因价格较低、介电常数高且体积相对较小等优势,被用于传统家电、照明等领域之中; (2)新能源领域:PP电容器可提供400V或更高的额定电压且具有良好的高频特性、自愈性和可靠性,因此满足工业领域和新能源领域的要求,行业发展的新旧动能正处于转换期,未来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表2:不同介质薄膜电容比较 聚丙烯薄膜、聚酯薄膜是分别以聚丙烯粒子、聚酯切片作为原材料生产的两种不同的电介质基膜,且通常需要通过真空蒸镀工艺在薄膜表面附着一层金属,加工为金属化薄膜,从而作为薄膜电容器的原材料。 图16:聚丙烯薄膜、聚酯薄膜区别 全球基膜市场:目前高端基膜中日系厂商占据明显优势,日本东丽、美国杜邦和日本三菱株式会社是全球优质的基膜供应商。 (1)东丽:截至2022年,日本东丽在全球六国共设厂七处负责生产聚酯薄膜(PET),年产能共计39.99万吨;三处设厂生产聚丙烯薄膜(PP),年产能共计10.59万吨; (2)杜邦帝人:全球领先的PET和PEN聚酯薄膜供应商,2022年全球共设厂六处,具备超过20亿平方米的生产能力; (3)三菱化学:世界上最大的聚酯薄膜(PET)供应商之一,2021年,全球聚酯膜市占率约为5%。公司仍保持扩产,2021年公告将投资约1.1亿欧元建设一条新聚酯薄膜生产线,届时将提高2.7万吨聚酯薄膜产能。 表3:电容器用PET膜 国内基膜市场:国内新能源用聚丙烯薄膜主要依赖进口,国内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厂商较少。行业内主厂商纷纷提出不同程度的产能扩充规划,产品市场空间广阔、市场需求旺盛。 2.3、下游需求:新能源市场增量大 2.3.1、新能源车:应用场景丰富 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来看,薄膜电容器主要用于逆变器、车载充电(OBC)和充电桩。 图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