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总结:中国加速推进“双碳”行动,需要加大绿色投融资。2021年,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工具,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鼓励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2022年,《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将重点支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等。然而,与预期相反,当前绿色投资还存在巨大缺口。根据预测,2021-2050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将需要174139487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在“双碳”目标下,绿色投融资进展主要体现在公共资金、金融市场、财税、地方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和碳市场等方面。其中,2020年以来,农林水支出和资源税出现显著增长,而节能环保支出和环境保护税规模则保持相对平稳甚至小幅下降。在地方财政方面,广东省、河北省、江苏省、北京市、河南省累计环境保护支出较多,四川省、江苏省、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累计农林水事务支出较多。在新增专项债方面,2021年至2022年,新增地方债重点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置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棚改等安居工程,投向农林水利和生态环保的新增专项债约占10%左右。在绿色信贷方面,截至2022年末,绿色贷款余额为25000亿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绿色、节能环保产业升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