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源证券]:百年变局与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百年变局与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

2023-09-05开源证券李***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百年变局与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

证券研究报告 百年变局与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 姓名何宁(分析师) 证书编号:S0790522110002 邮箱:hening@kysec.cn 2023年9月5日 核心观点 百年之变、转型之路、政策之帆。 2023年疫后经济非典型复苏,仍存在结构性供需失衡。地产投资驱动经济活动的研究范式趋于失效,那么,中国经济如何转型、新动能是什么?本文 从百年之变、转型之路、政策之帆三条主线出发,与诸位探讨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 一、主线一:百年之变,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大国角力 1.百年之前:大西洋两岸国际力量对比调整变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国逐渐成为全球新的经济主导力量。各国之间关税壁垒高企,国内市场是产业革命实现的重要基础。美德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现代企业制度发端于此,促进了新技术的发明应用,促成各国综合实力消长。2.百年变局:太平洋两岸主要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当前世界局势与百年前相比较,既有相似(科技突破、贸易壁垒提升等),亦有不同(均重视科技研发、经济调控手段完善)。在百年变局下,我们需要统筹发展与安全,依托全国统一大市场、新兴产业、企业创新,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二、主线二:转型之路,服务业+产业升级打造“经济新均衡” 1.逻辑与历史:服务业+产业升级的理论依据。我们认为“经济新均衡”需要服务业+产业双足并进。一方面,扩大消费和发展现代化服务业,从人口 红利由量转质、老龄化加深、地产挤出效应削弱来看,未来5-10年居民消费支出空间广阔。另一方面,发展高端制造业,实现产业的转移升级。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大规模产业转移具有一定共性,如劳动力成本具有收敛性;产业转移包含两阶段,第一阶段为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第二阶段为中高端制造业转移,并对应“科技立国”战略。如有印度、东南亚等有足够体量、劳动力成本合适的经济体来承接我国产业外迁,将有助于我国经济转型。 2.现实与未来:转移升级,行则将至。(1)我国服务业保持扩张,但现代服务业的“量”与“质”均待提高。结构看,我国服务业扩张主要是金融、 批零、房地产;质量看,2020年我国住宿餐饮、商务服务、信息业的增加值率与美国有较大差距。(2)我国制造业持续升级,但中高端制造技术与 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伴随着“人口红利”向“工程师红利”转变,我国中高端制造业发展迅猛,相关行业企业营收、利润加速增长。但生物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产品仍较依赖进口;中高端制造业总产值占比对比日本、韩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我国产业外迁进程:阶段Ⅰ稳步行进,阶段Ⅱ仍需提速。我国向东南亚转移劳动密集型和中低技术产业,同时保有计算机通信电子等高技术产业的出口优势。挑战在于印度为我国进入阶段Ⅱ、突破2万美元的潜在重要助力,但中印关系复杂,替代方案在于“短期东南亚、关注中亚市场的发展潜能”。 三、主线三:政策之帆,财政、产业、制度保驾护航 1.发达国家转型时期政策复盘:财政和产业政策尤为重要。发达国家转型时期财政与产业政策发挥更重要作用,同时完善的教育和创新制度为结构切 换提供基础。美国利用供给侧改革、减税与产业政策为新经济兴起提供条件;日本淘汰落后产能,政府扩大补贴与扶持新兴产业;德国依托产业政策与创新制度推动转型。 2.国内政策仍有可为,积极财政与产业立法。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供给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已 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展望未来,可继续扩大财政支出,支持新兴产业;调整财政收入结构,优化税收来源;产业政策继续加大对科技和中小企业支持,加强产业立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开放。 四、经济数据预测和资产价格表现 国内:短期股好于债,关注周期板块;长期关注科技、消费、债券。 海外:资产价格波动性趋于收敛。短期美股>美债>原油>美元>黄金;再往后:美债>美股>原油>美元>黄金。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中国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目录 CONTENTS 0 引言:百年之变、转型之路、政策之帆 1 主线一:百年之变,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大国角力 2 主线二:转型之路,服务业+产业升级打造“经济新均衡” 3 主线三:政策之帆,财政、产业、制度保驾护航 4 经济数据预测和资产价格表现 5 风险提示 •2023年疫后经济运行呈现非典型复苏,2023年上半年GDP同比5.5%,总体较2022年恢复但也存在不足,如工业生产修复疲弱, 物价指数偏低运行,地产需求下降。服务业快速恢复的同时也暴露了其供给的相对不足,短期经济仍面临结构性供需失衡。 •从周期的角度来看,本轮库存周期被明显熨平(自2022年6月以来主动去库存已持续了14个月、远超历史平均水平)。历史上三次“扩内需”均通过扩投资提振经济,共性在于总需求政策发力+地产周期反转。但本轮呈现非典型复苏,地产周期失位。随着总人口规模和经济活动人口占比均见顶回落,城镇化放缓,投资性需求进入下行通道。因此,地产投资驱动长链条经济活 动的研究范式趋于失效。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现实且重要的问题:在经济动能切换和中长期转型进程中,新动能从何而来? 中国如何进行经济转型? 工业生产持续疲弱 % 25 20 15 10 5 0 -5 库存周期明显熨平 % 35 30 25 20 15 10 5 0 -5 2007-122010-122013-122016-122019-122022-12 中国: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 数据来源: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2021年计算两年复合增速 1996-112003-042009-092016-022022-07 名义库存:同比实际库存:同比 数据来源: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 •本文将围绕百年变局和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展开讨论。全文从三条主线出发,进行回顾、对比与展望,与诸位探讨。 •主线一,百年之变。回望百年之前,美德等国抓住机会赶超英国,大西洋两岸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调整。着眼百年变局,中国应如何发展?太平洋两岸又在发生着哪些新的故事? •主线二,转型之路。一方面,中国的居民消费、服务业发展仍有较大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复盘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的4次较大规模产业转移,我们发现国际间存在产业转移、升级“两阶段”特征。由此,我们可探索通过产业转移、升级+服务业扩张来实现“经 济新均衡”。 •主线三,政策之帆。本部分通过回顾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转型时期的政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对于中国转型时期政策的建议和思考。其中,较为重要的是财政扩张、产业政策、制度保障等。 目录 0 CONTENTS 引言:百年之变、转型之路、政策之帆 1 主线一:百年之变,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大国角力 2 主线二:转型之路,服务业+产业升级打造“经济新均衡” 3 主线三:政策之帆,财政、产业、制度保驾护航 4 经济数据预测和资产价格表现 5 风险提示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钢铁、电气、汽车等行业逐渐成为世界工业的主导,美德 等国由于抓住了相关的技术革命,工业生产能力与经济实力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逐渐超过英国,成为全球新的经济主 导力量,国际力量对比在大西洋两岸发生了明显调整。 图: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GDP增长最快(1990年国际元) 亿元 法国 德国 英国 美国 20,000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2008:《世界经济千年统计》,北京大学出版社、开源证券研究所 从制造业产出来看,可以更清楚的观察到不同国家工业实力的起落。 •根据PaulBairoch(1982)的研究,在1750年至1860年期间,英国凭借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其制造业产出占全球的 比重从不到2%快速上升至19.9%,并在1880年达至22.9%,成为当时全球制造业产出最高的国家。 •但随着新兴产业革命的发展,英国制造业产出占比开始逐渐回落,在1900年时下降至18.5%,同期美国制造业占比则上升至23.6%,至1913年,英国制造业占比进一步降低至13.6%,不仅低于美国,还低于德国的14.8%。此外,除去制造业产出总量低于美国外,在1913年,英国的人均制造业产出也已经低于美国,同德国之间的差距也在被不断缩小。 图:19世纪末美德制造业产出占全球比重超过英国图3:1913年美国人均制造业产出已经超过英国 法国 德国 英国 美国 %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75018001830186018801900191319281938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法国 德国 英国 美国 175018001830186018801900191319281938 数据来源:PaulBairoch,1982,InternationalIndustrialLevelsfrom1750to1980、开源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PaulBairoch,1982,InternationalIndustrialLevelsfrom1750to1980、开源证券研究所,注:以1913年英国水平为100 1.2国际总体形势&贸易环境 世界局势总体稳定,但平衡与均势在逐渐变化。同时关税壁垒高企,国内市场是产业革命实现的重要基础。 •在19世纪中后期,世界局势总体稳定。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全球逐渐参与以英国为中心的贸易往来;其次运输和通信系统的大规模改进,使工业技术在全球快速传播;最后大国之间并没有再发生任何长时间的大规模战争。 •在19世纪中至20世纪初,欧洲各国贸易政策经历了保护主义—自由主义—保护主义的转变,随着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初现端倪,为了应对英国产品的威胁,德国于1879年7月制定了新的关税法,标志欧洲开始从自由贸易转向保护主义。美国在1861年南北战争开始后关税一直呈上升状态。随着各国转向保护主义,1892-1914年间爆发了很多关税战,但美德依旧实现了 产业的顺利升级,这除了当时英国还坚持自由贸易,让美德可以将自身的工业产品销往英国之外,其国内人口增长带动的国内市场扩大,是其产业革命能够实现的重要基础。 (%) 欧洲各阶段关税政策出口 GNP 工业 农业 保护主义阶段3.5 1.7 2.7 -0.8 英国自由主义阶段6 1.5 2.3 -0.9 欧洲自由主义阶段3.8 1.7 1.8 0.5 转向保护主义阶段2.9 1.2 2.2 0.9 保护主义阶段 (1890/1892-1913)3.5 2.4 3.2 1.8 表:欧洲不同关税政策阶段及各部门的年增长率 (1830-1844/1846) (1844/1846-1858/1860) (1858/1860-1877/1879) (1877/1879-1890/1892) 万人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数据来源:马赛厄斯、波拉德主编,2004:《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八卷》,经济科学出版社、开源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MaddisonProjectDatabase(MPD)2020、开源证券研究所 1820 1826 1832 1838 1844 1850 1856 1862 1868 1874 1880 1886 1892 1898 1904 1910 1916 1922 1928 1934 1940 1946 0 图:主要西方国家人口增长变动情况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1.3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弯道超车” •英国为巩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在19世纪前期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向其它国家及殖民地大量出口商品,因此如蒸汽机、棉纺织工业等虽然在全球出现扩散,但考虑到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