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研究报告 ——政策市场双驱动,药品零售稳中有升 概览标签:医药流通、医药、医药零售、医药电商、DTP药房、药房托管、处方外流、药品加成、两票制、4+7、带量采购、非处方药、O2O、B2C、国药股份、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 医药流通:医药流通是指连接上游医药生产厂家和下游经销商以及终端客户的一项经营活动,主要是从上游厂家采购货物,然后批发给下游经销商,或直接出售给医院、药店等零售终端客户的药品流通过程。商品流通的一般渠道可分为两个环节,批发往往具有量大、毛利润低的特点,而零售业务则具有高毛利、高销售费用的特点。 医药电商:医药电商即医药电子商务,是指以医疗机构、医药公司、银行、医药生产商、医药信息服务提供商、第三方机构等以赢利为目的的市场经济主体,凭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主要是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医药产品交换及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为。 DTP药房:即Direct-To-Patient,又称为高值新特药直送平台,是直接面向患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专业服务的药房。是指零售药店获得医药工业药品的经销/代理权,患者在医院开取处方后,药房根据处方以患者或家属指定的时间和地点送药上门,并且关心和追踪患者的用药进展,提供用药咨询等专业服务。DTP药店具有高坪效、高人效、低毛利率以及品规少等特点。 药房托管:药房托管是指医疗机构通过契约形式,在药房的所有权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将其药房交由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并能够承担相应风险的医药企业进行有偿的经营和管理,明晰医院药房所有者、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证医院药房财产保值增值并创造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活动。 电子处方外流:电子处方流转是指系统连接医院,并将院内处方以电子化的形式同步流转至院外的指定零售药房,随后患者可通过该电子处方内的信息向指定实体药房及电商平台处购买到包括处方药在内的相关医药商品的过程。 两票制:“两票制”是指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以“两票”替代目前常见的七票、八票,减少流通环节的层层盘剥,并且每个品种的一级经销商不得超过2个。 带量采购:带量采购是指在招标公告中,会公示所需的采购量,投标过程中,除了要考虑价格,还要考虑你能否承担起相应的生产能量。 GSP:GSP即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作为质量保证程序之一部分而不时发出的指引及规定,以确保医药分销企业的药品销售符合该等指引及规定。 GMP:GMP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大力推行药品GMP,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降低各种差错的发生,是提高药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 ,一般公众凭自我判断,按照药品标签及使用说明就可自行使用。非处方药在美国又称为柜台发售药品,即OTC药。 一票制:“一票制”是指医疗机构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药品生产企业与配送企业结算配送费用,即在药品流通环节只开一次票(指增值税发票)。旨在打破固有利益分配格局,挤出药品流通环节中间商的差价。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市场概述——基本概念与分类 医药流通是指连接上游医药生产厂家和下游经销商以及终端客户的一项经营活动,主要是从上游厂家采购货物,然后批发给下游经销商,或直接出售给医院、药店等零售终端客户的药品流通过程。商品流通的一般渠道可分为两个环节,批发往往具有量大、毛利润低的特点,而零售业务则具有高毛利、高销售费用的特点。 •批发环节:主要是药品、器械市场的流通渠道,也是由生产商通过配送商销售给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药店的过程,这之中也可能伴随一级经销商向下级经销商销售的环节。随着近几年我国医药流通市场结构、渠道布局及供应链关系的改变,减少了流通环节的层级,促进企业提升整体运营质量,行业规模效应逐渐凸显。 •零售业务:则是零售药店通过向经销商或者直接向厂家购进药品,并将药品销售给个人消费者的过程。 西药、中成药 医疗器械 中药饮片 保健品 医药工业 批发端 零售端 消费者 医疗机构 医药流通示意图 医药流通业务分类 药品配送业务是配送,毛利润相对较低,占比最大。按上市时间划分,进一步可以分为普药及新特药。后者一般配送毛利一般比前者高10%-20%。 器械配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纯器械配送,还有一种是器械代理模式。后者在器械配送基础上,还承担了前期的销售咨询以及后期的安装培训以及手术跟台,因此毛利润会远高于药品配送。 中药饮片属于农产品,由于上游产量不稳定,同时运输和储存易受到环境因素等影响,因此配送企业对产品质量把关更为严格,配送难度大导致了饮片流通环节的毛利率较高。 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第3.1条将保健食品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 的。” 资料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资料来源:商务部,行行查研究中心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历程——伴随经济发展,历经多次变革 我国医药商业在历经多次变革浪潮,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医药局、二级三级批发站架构,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医药总公司和各地医药公司的架构,再到“两票制”改革后出现的全国性几大龙头和地方龙头共存的整体格局变迁。 •第一阶段:1950年-1983年计划经济阶段 我国医药流通业实行计划医药分销体系,中国医药局(CFDA的前身)通过中国医药公司下设6个一级批发站,全国各省直辖市设立二级批发站,市地县设立三级批发站。一级批发站向二级批发站调拨药品,二级批发站再向三级批发站分销药品,最后药品进入零售终端医院及药店。 •第二阶段:1983年-2000年区域竞争阶段 各省市的二级批发站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区域性流通企业,上海医药、南京医药等上市向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这一阶段医药商业运行状况即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产品 第一阶段 计划经济阶段 (1950-1983) •包销包购,医药批发体制高度集中 •政府严格把控药品流通,分级逐级调拨 •国有控股企业比重达90%以上 我国医疗流通发展历程 第二阶段 区域竞争阶段 (1983-2000) •销售渠道开始多元化 •政府放开医药流通,大量区域性流通企业涌现 •外部竞争小,整体运营效率仍然低下 第三阶段 多元化竞争阶段 (2000-2017) •民营资本及外资进入医药流通领域 •行业内兼并重组现象频出 •逐渐向买方市场倾斜 重复多;企业集约度低、利润率低、管理效率低。 •第三阶段:2000年-2017年多元化竞争阶段 未来第四阶段 此阶段是我国医药商业当前正处于的阶段。2000年以后,随着医药商业流通领域的开放,民营资本和外商资本开始进入,新的商业模式也开始出现,产业内兼并重组风起云涌,行业内兼并收购形成3家全国性的公司以及10多家区域性的公司。 •第四阶段:2017年至今“两票制”改革阶段 “两票制”是指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减少流通环节的层 层盘剥,并且每个品种的一级经销商不得超过两个,以期进一步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服务导向阶段 (未来趋势) •通过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服务模式推动业务增长 •医药电商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两票制”改革期 (2017年至今) •从药厂卖到医院最多只能有“两票”流通环节 •行业内市场集中度大为提高,市场由少数大企业主导 医药流通行业产业链可分为三大环节,产业链上游是药品等生产厂商,根据销售产品的不同主要有七大类医药产品的生产厂商;产业链中游为医药流通核心环节,医药批发企业主要负责产品的采购、仓储、管理和销售,医药批发企业通过医药零售企业间接或直接将医药产品流通至医药产品的终端市场,包括医院、各类疾控等医疗机构,以及零售药店、第三方终端等;产业链的下游则是医药产品的消费市场,包括各类病患以及其他一般消费者。 中游 医药流通环节 一级代理商 二级代理商 医药批发 医药零售 终端市场 医院 零售药店 第三方终端 康复中心 保健中心 养老机构 卫生防疫系统 各级疾控机构 •医药流通产业链上游 产业链上游是药品及医疗器材的研发生产厂商,根据其销售产品的不同主要分为七大类医药产品的生产厂商,分别是西药类、中成药类、中药材类、医疗器械类、化学试剂类、玻璃仪器类以及其他类。 •医药流通产业链中游 产业链中游包括医药批发企业及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零售终端,医药批发企业主要负责医药产品的采购、仓储、管理和销售; 零售终端市场包括医院、零售药店、第三方终端、康复中心、保健中心等。在中游医药流通领域,医药批发代表企业有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等;医药零售代表企业有国大药房、大参林、老百姓、益丰药房、同仁堂等企业。 •医药流通产业链下游 产业链下游是医药产品的消费市场,包括各类病患以及其他一般消费者。在医药工业发达,医药流通下游需求较大的华 东及华南地区,医药流通行业企业更为集中,资源更为丰富。 上游 医药相关产品供应西药类 中成药类中药材类医疗器械类化学试剂类玻璃仪器类 其他类 医药流通行业产业链 下游 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 行政干预财政补贴 商业保险 社保目录外用药解决高昂医药费报销型医疗保险赔偿型医疗保险 患者 非病患消费者 医药商业是医药行业的子行业之一,是专门从事医药商品经营活动的独立经济分支,主要负责药品在市场上的流通。医药流通行业主要商业模式可分为批发模式、零售模式和各类新型流通模式三类。批发毛利率较低,其中又分为纯销、快批和调拨等;零售毛利率较高,药品零售企业一般就是所谓的零售药店,是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患者)的商品流通环节,也是药品流通的最终环节。 医药制造企业 医药流通行业批发、零售模式流程图 医药流通企业 DTP 直销 第三终端 医药制造企业给经过直销商/ 予零售药店经销直销员销售 /代理权直销 其他医药 流通企业 医疗机构零售药店 公立基层医疗终端 批发模式 医药流通行业主要经营模式 纯销 二级及以上规模医院 批发 调拨 下游医药流通企业 快批 二级以下医院、诊所等市场终端 零售 个人消费者 经营模式销售对象 单店/连锁 零售 零售 个人消费者 零售模式 批发模式即分销模式,是指批量将药品和医疗器械销售给直接接触消费者的最后销售环节(包括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基层医疗机构等)或下游分销商。根据销售对象的不同,批发模式可进一步区分为以下几类: •医院直销:即医药生产企业或医药流通企业将药品供应至直销商,再由直销商供应至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等零售终端。针对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的纯销业务须严格 执行“两票制”的要求,其本质为医院配送及垫资,毛利率低于针对其他民营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的纯销业务。 •商业调拨:是指医药流通企业之间的药品销售业务,即医药流通企业作为上游医药生产企业的经销/代理商,将采购的药品销售给其他医药流通企业。商业调拨本质为不同医药流通企业之间的渠道补充,其毛利率及终端掌控能力均低于纯销业务,但其资金周转速度更高、渠道建设成本更低。 •第三终端:又称基药终端,是指针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公立基层医疗终端以及个体诊所的药品销售业务。随着公立医院全面改革的深化以及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第三终端是目前销售增长最快的终端,未来市场份额也将持续提升。此外,由于渠道下沉、分散等特点,第三终端目前也是各互联网医药企业积极布局的市场。 批发业务模式 调拨模式 纯销和调拨优劣势比较 医药分销商 医 药生产企业 医院 医药流通企业 直销模式 零售 药店 终端 DTP模式 (对药店) 分类纯销调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