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盛证券]:3D感知技术领军者,多年布局打造“机器之眼”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3D感知技术领军者,多年布局打造“机器之眼”

2023-08-28张一鸣、何鲁丽国盛证券
3D感知技术领军者,多年布局打造“机器之眼”

奥比中光为国内领先的3D视觉感知整体技术方案提供商。公司自2013年成立起,就致力于在万物互联时代为智能终端打造“机器之眼”,是国内率先开展3D视觉感知技术系统性研发,自主研发一系列深度引擎数字芯片及多种专用感光模拟芯片并实现3D视觉传感器产业化应用的少数企业之一,也是全球少数几家全面布局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的公司,产品布局3D传感器、消费级应用设备和工业级应用设备,多款产品销量已过百万,全球合作客户已超1000家。 全栈式技术研发能+全领域技术布局,护城河深厚。横向来看,公司以全领域技术布局作为路线布局,研发涵盖了结构光、iToF、双目、dToF、Lidar和工业三维测量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可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协同发展。 纵向来看,公司以全栈式技术研发为牵引,从底层技术到上层不同应用场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设计、芯片设计、光学系统、软件开发、应用算法和量产等技术,基本覆盖了从产品研发到产品量产的全周期流程,具备极高的技术壁垒。 原有下游客户稳固,人形机器人与3D打印等新兴产业再赋能。公司下游客户遍布生物识别、AIOT、消费电子、工业三维测量等领域,其中服务机器人、刷脸支付、智能门锁等客户合作深入且稳定。新兴产业中人形机器人厂商中优必选、宇树、小米等都采用了3D视觉方案,未来有望与多家厂商合作,机器人身上采用的机器人视觉方案相比工业视觉对应用算法和深度引擎芯片等要求较高,公司硬核实力蓄势待发。此外,公司针对3D打印中扫描建模和实时检测打印过程中单层模型的精度问题提供了手持3D扫描仪和激光轮廓仪等产品,目前已和3D打印设备领域营收第一梯队的客户创想三维形成战略合作,有望快速放量。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E/2024E/2025E营收分别为4.90/7.51/12.22亿元,yoy为+40.0%/53.2%/62.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0.34/2.22亿元,yoy为+43.1%/120.8%/544.7%。公司2022年尚未盈利,但未来成长空间广阔,适用于PS估值,公司对应的2023E/2024E/2025E的PS为24.60/16.05/9.86,具备估值优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下游进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财务指标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一、公司概况:国内3D视觉感知技术龙头企业 1.1以3D视觉感知技术为核心,为多领域客户提供整体技术方案 国内3D感知技术龙头企业,致力于在万物互联时代为智能终端打造“机器人之眼”。公司成立于2013年,于2022年在科创板上市,是国内率先开展3D视觉感知技术系统性研发,自主研发一系列深度引擎数字芯片及多种专用感光模拟芯片并实现3D视觉传感器产业化应用的少数企业之一,是市场上为数不多能够提供核心自主知识产权3D视觉感知产品的企业,也是全球少数几家全面布局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的公司。成立之初公司主要从事3D视觉传感器研发销售,2019年-2020年,公司逐步打开消费级应用设备和工业应用设备市场,目前已在生物识别、AIoT、消费电子等多领域商业化。 图表1:公司发展历程 公司主营业务有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应用设备和工业级应用设备,产品矩阵丰富。 目前业务主要分为三大板块:1)3D视觉传感器:包括单目/双目结构光相机、TOF相机、智能相机、雷达相机及各类模组;2)消费级设备:消费级设备是公司基于3D传感器技术的自然延伸,推出的代表产品主要有Z1刷脸支付终端、T1-Lite刷脸支付终端和智能视力检测仪、3D体感一体机等;3)工业级设备:公司面向工业级应用,提供高精度、数字化的工业三维测量设备,目前已推出三维光学扫描测量、三维全场应变测量、三维光学弯管测量等工业级应用设备及应用软件。 图表2:公司产品矩阵 公司产品已在生物识别、AIoT、消费电子、工业三维测量等领域实现了商业应用。公司致力于将3D视觉感知产品应用于“衣、食、住、行、工、娱、医”等领域,在生物识别领域,通过在线下支付终端、智能门锁/门禁等设备上搭载3D视觉传感器可以实现更安全、更精准的3D刷脸支付和解锁;在AIoT领域,3D视觉传感器可以被搭载在3D空间扫描设备、服务型机器人、AR/VR设备等终端上以实现传统2D相机无法实现的功能,例如三维重建、避障导航等;在工业三维测量领域,3D视觉感知技术可以被用来实现微米级的工业扫描、工业检测等功能。未来,3D视觉感知技术将不断探索下游应用,落地到自动驾驶汽车、人形机器人、3D打印等更丰富的应用领域中。 图表3:公司3D感知技术下游应用领域 1.2公司股权结构稳定,业务体系完善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实际控制人为黄源浩先生,子公司布局完善。截至2023年Q1,实际控制人为创始人黄源浩先生,持股比例为27.23%;第二大股东系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持股比例为12.21%;珠海奥比中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系公司员工持股平台,持股比例为5.60%。公司参控股子公司主营业务大多与3D视觉感知技术的研发销售相关,如:深圳奥芯负责传感器研发,上海奥诚负责芯片研发,奥锐达负责汽车激光雷达的相关产品研发与销售,新拓三维负责工业领域3D检测设备和软件的研发与销售等。公司始终深耕于3D视觉感知技术,横向纵向一并打造全栈式3D视觉平台型企业。 图表4:公司股权结构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经验丰富,技术背景突出。公司创始人黄源浩先生是3D光学测量领域专家,在麻省理工学习期间,师从光学测量泰斗Michael Y. Y.Hung教授、法国科学院院士吕坚、麻省理工学George Barbastathis教授等,是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国际知名光学测量专家、广东孔雀计划带头人;首席技术官肖振中先生机器视觉科班出身,长期致力于机器视觉、三维传感技术、结构光等主流光学测量技术的研究,在公司为核心技术提供依托,带队研发了公司第一代深度引擎算法。其他高管大多集技术与管理于一身,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重视公司的自主研发和长远发展。 图表5:公司高管概况 股票激励计划有助于团队稳定,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公司2023年2月6日审议通过了《关于向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以12.25元/股的授予价格向符合授予条件的200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639.80万股,约占股本总额的1.60%。股权激励对象范围为奥比中光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外籍技术人员和公司董事会认为应当激励的其他人员;本次激励计划的有效期为自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之日起至激励对象获授的限制性股票全部归属或作废失效之日止,最长不超过60个月。 图表6:公司发布限制性股票详情 1.3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高强度研发筑牢“护城河” 公司净利润亏损幅度连年缩窄,盈利在即。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10亿元,2019年增长至5.97亿元,给业绩带来较大贡献的主要是生物识别(人脸支付、银联支付等)和AloT(扫地、餐饮等服务机器人)板块,2020年-2022年在大环境波动影响下,营收分别为2.59亿元、4.74亿元和3.50亿元。目前公司仍处于发展前期,研发费用仍处于投入初期较高,公司净利润仍处于亏损期间,在2020-2022年宏观大环境的影响下,公司的亏损连年缩小,我们认为随着公司研发进入稳定阶段及下游新兴行业放量,公司业绩有望较快速转正。 图表7: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8: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3D视觉传感器为公司基石业务,消费级应用设备及工业级应用设备稳步打开市场。2022年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应用设备、工业级应用设备及技术服务各占营收比61.37%、27.35%、7.53%和1.21%,公司从3D视觉传感器一项独大逐步转化为各项业务逐步均衡发展。2022年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应用设备、工业级应用设备、技术服务和其他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8.53%、27.53%、65.95%、49.80%和37.90%,综合毛利率43.63%,公司2020年开始3D视觉传感器和工业级应用设备毛利率略有下行主要是由于宏观环境影响,其中消费级应用设备毛利率下降的比较明显我们认为和细分行业景气度有关系,预计未来随着宏观经济持续发展和AI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公司各项毛利率将趋于稳定。 图表9:公司各板块业务营收占比 图表10:公司各板块业务毛利率 公司毛利率水平稳定,净利率亏损逐步缩窄,公司盈利转正在即。公司自2019年起毛利率水平稳定在50%左右,由于下游客户、研发投入、股权激励等原因,净利率仍为负,2022年净利率为-89.83%,随着公司下游新兴产业的拓宽、公司费率稳定,公司盈利在即。2022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56.39%,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14%、40.74%、108.73%和-11.22%,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高企,主要系3D视觉感知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持续的高研发支出赋予了公司硬核的实力,随着公司在机器人、3D打印等新兴领域的放量,公司将实现正盈利。 图表11: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 图表12:公司期间费率 公司研发费用高企,研发人员占比高,具备技术深厚护城河。基于创始人的技术背景,公司搭建了一支以光学测量为基础,芯片设计、算法等多学科交叉的研发团队,具备行业技术领先优势。2022年研发费用率为108.73%,截至2022年底,公司累计申请专利共1495个(其中发明专利847个),软件著作权94个;累计获得专利640个(其中发明专利254个),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94个。截至2022年末,公司研发人员共计592人,占总员工人数的59.62%,公司有博士48名(含18名博士后),国家级人才计划1名、广东省珠江人才7名、各类深圳市高层次人才17名;研发人员数量592名,占比约60%。 图表13:公司研发费用及研发费用率 图表14:公司员工专业构成(截至2022年末) 二、3D视觉感知全栈式平台,硬核实力蓄势待发 2.13D视觉感知为“机器之眼”,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3D视觉感知技术充分弥补了2D成像技术的以上不足,可获取空间几何尺寸信息。过 去数十年2D成像技术蓬勃发展,分辨率从几十万像素发展到现在的上亿像素,色彩还 原更真实,逆光环境下也能通过HDR技术提升图像质量。然而,2D图像仅能够提供纹 理无法提供实现更精准识别、追踪等功能所需的空间形貌、几何尺寸、位姿等信息。3D 视觉的本质是将光源发射到物体再反射回来,根据图像传感器拍摄的画面计算每个图像 的变形量或者根据反射回来的时间计算出距离,形成深度图和点云图,再经算法重现1:1 还原的3D模型。有了这些信息作为输入,应用场景会大大增多,性能也会大幅提升。 图表15:三维测量计算步骤 3D视觉感知技术逐步在消费级、工业级等领域应用,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技术启蒙期:3D视觉感知技术最早应用于工业领域,主要用于工业设备与零部件的高精度三维测量以及物体、材料的微小形变测量等,代表产品如德国高慕公司(GOM)的ATOS系列三维扫描仪等,用于工业级的设备通常成本高、体积大、功耗高,该阶段应用普及缓慢; 2)技术起步期:随着底层元器件、核心算法等的快速发展,3D视觉感知技术不再拘泥于工业领域,逐步向消费领域推广,如微软2010年发布的Kincect、英特尔2013年发布的RealSense、奥比2015年发布的Astra,该阶段国内外共振助力3D视觉感知发展; 3)技术发展期:前两个阶段发布的产品大多聚焦在三维建模、人机交互等领域,随着3D视觉感知技术的进一步迭代与优化,也逐渐向对成本、功耗、体积等要求更加严格的应用领域拓展,比如智能手机、移动支付、AIoT等; 4)技术爆发期:随着底层元器件和核心算法的不断更迭,3D视觉感知技术逐步人工智能化,消费级应用产品也不断向高端化发展,如2020年苹果在iphon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