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3日 行业研究 近期资金面为何收缩? ——流动性周报(2023.08.14-2023.08.18) 银行业 买入(维持) 作者分析师:王一峰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9050002010-57378038 wangyf@ebscn.com 分析师:刘杰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2110002010-57378032 liujie9@ebscn.com 联系人:赵晨阳 zhaochenyang@ebscn.com 行业与沪深300指数对比图 资料来源:Wind 相关研报 NSFR对存单影响大吗?——流动性周报 (2023.08.07-2023.08.11) 降准窗口前置有何妨?——流动性周报 (2023.07.31-2023.08.04) 政府债发力会导致资金面收紧吗?——流动性周报(2023.07.24-2023.07.30) DR007与NCD利率是什么关系?——流动性周报(2023.07.17-2023.07.23) 6月金融数据前瞻——流动性周报 (2023.07.03-2023.07.09) 从“降息”到“稳信贷”的距离——流动性周报(2023.06.26-2023.07.02) 6月LPR或非对称下调——流动性周报 (2023.06.12-2023.06.18) 论信贷数据的重要性——流动性周报 (2023.06.05-2023.06.11) 近期票据利率为何“上蹿下跳”?——流动性周报(2023.05.29-2023.06.04) 要点 本周观点:近期资金面为何收缩? 近期,市场关切的重点在于OMO-MLF降息之后,短端资金利率始终居高不下,其中DR001和DR007双双突破7天OMO利率,且一度出现倒挂。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认为: 一、短端资金利率突破政策利率,以及DR007-DR001倒挂的内在逻辑 我们选取历史上资金利率运行特点与当前较为接近的时点对比,近期资金利率运行表现为三个特点:(1)OMO-MLF降息后,利率不降反升;(2)DR001、DR007一度突破7D-OMO利率;(3)DR007-DR001利差出现阶段性倒挂。回 顾2020年以来资金面情况,符合上述特征阶段主要有三种情形,但其形成诱因则有所不同,具体而言: 1、银行信贷投放发力,结构性流动性短缺框架有所恢复。2022年8月、2023年6月降息后,短端资金利率不降反升,其中信贷投放加速或是主要矛盾。 2022年8月15日,OMO、MLF降息10bp至2%、2.75%,短端资金利率反而有所上行。其中DR001由8月15日1.04%上行至月末的1.43%,DR007则由1.34%上行至1.72%,其中DR007高点约低于政策利率28bp。剔除月末因素影响后,也应注意到自8月中旬开始,短端资金利率迎来了触底反弹。这其中既有债券市场大幅调整带来理财赎回压力加大的影响,负债端挤压导致资金面收紧的影响;也有8·22货币信贷形势座谈会、“一揽子”稳信贷工具驱动下,银行信贷投放发力,结构性流动性短缺框架有所恢复的影响。数据显示:2022年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5万亿,扭转了7月份大幅萎缩态势,同比多增390亿;增量存贷比达到98%,高于2019-2021年同期均值74%。 2023年6月15日,OMO、MLF降息10bp至1.9%、2.65%,短端资金利率再度迎来大幅上行。其中,DR001由1.3%附近最高上行至2.2%,且与DR007一 度形成倒挂。这一点与当前资金利率运行情况较为相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核心矛盾在于两点:一是6月16日国常会进一步释放积极信号,表示正研究推动一揽子提振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政策措施。受此影响,债券、存单均出现大幅调整,短端资金利率也有所承压。二是6月下旬银行信贷投放开始发力,特别是国股银行信贷冲量力度较大,且存贷款增长存在阶段性脱节,导致短端资金利率和存单利率均承压上行。数据显示:2023年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05万 亿,同比多增2400亿;增量存贷比82%,亦高于2019-2022年同期均值62%。 2、央行保持了相对克制控制“总闸门”,引发阶段性“小钱荒”。“钱荒”形成的原因,部分在于金融体系内部杠杆率上升,各类资产价格快速上涨,资金留滞于虚拟经济领域,流动性体系脆弱性上升。当货币政策开始关注资产价格波动,并保持了相对克制的资金投放,流动性收紧或者其他触发因素,推动扩张循环转向收缩循环,会导致短端资金利率脉冲式上行。 2021年1月中下旬,资金利率一定程度上存在上述特点。自2021年1月11日开始,短端资金利率大幅上行,其中GC001最高上行至7.83%,DR001和DR007也双双上行至3%以上,形成阶段性倒挂,不仅突破了7天OMO利率,甚至一度突破利率走廊上限(隔夜SLF利率3.05%)。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央行货币政策目标的阶段性“切换”,流动性投放行为变化,市场自发调整导致流动性“坍缩”。 一方面,2020年Q4永煤等企业信用违约事件之后,央行投放了大量的流动性,甚至在12月通过“扭转操作”方式增量释放中长期资金,稳定市场预期。在此情况下,短端资金利率大幅下行,即便在1月份信贷“开门红”时点,DR001也一度跌破1%,R001每日成交量突破4万亿,显示债市加杠杆行为有所加剧。 另一方面,2021年开年以来,信贷投放存在一定“外溢效应”,新基金发行火热,表现为:(1)非银贷款月内投放量较大;(2)零售存款逆季节性负增长;(3)非场景化消费金融增长增势好于场景化消费金融,资金存在跑步“入市”迹象。数据显示:2021年1月份沪深两市日均交易量达1.09万亿,环比 提升了33.5%;沪深融资余额增势较前期有所提升,由1.62万亿增至1.72万亿,场内资金增量明显。 上述现象反映出在资金存在“脱实入虚”的情形下,央行政策操作保持相对克制,持续在公开市场净回笼货币,部分纠正前期低利率环境下债市股市“加杠杆”行为,防范资金“跑冒滴漏”进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 3)缴税、月末、季末等季节性因素引致短端资金利率上行甚至倒挂。除上述提及的信贷发力、货币政策克制等因素之外,DR007-DR001利差倒挂,也存 在一定季节性效应,即在月末、季末、月中税期高峰等时点有所体现,其持续时长基本维持在5个工作日以内,但这些因素具有一定的临时性特点,且伴随着缴税高峰期的消退,以及月末、季末效应的结束,短端资金利率均会趋于回落,DR001和DR007利差也会回归合意均衡水平。 表1:2020年来DR007-DR001利差倒挂阶段一览 流动性环境 DR001 均值 DR007 均值 利差低于 5bp天数 倒挂天数 最低利差 R001成交量 贷款 月增量 同比 国股行日均净融出 OMO日均净投放量 政府存款 月增量 同比 2020-06 货币政策正常化,狭义流动性边际收紧 1.73 1.99 7 3 -3 3.10 18100 1500 1.23 517 -4025 -362 2020-07 缴税大月 1.82 2.10 5 3 -7 3.22 9927 -673 1.18 320 4305 -1767 2021-01 货币政策收紧,高杠杆 1.86 2.26 7 4 -19 3.43 35800 2400 1.55 412 14848 10475 2021-06 信贷投放提速,高杠杆 2.02 2.24 5 2 -3 3.48 21200 3100 1.62 110 -1574 2452 2021-08 822座谈会后贷款投放提速,政府债发行放量 2.01 2.15 5 3 -12 3.68 12200 -600 1.52 333 1050 -4186 2021-09 月末信贷投放提速,政府发行放量 2.04 2.19 8 2 -3 3.26 16600 -2400 1.54 800 -4968 3051 2022-02 缴税、现金回流偏慢 1.98 2.09 4 4 -6 4.37 12300 -1300 2.02 1750 4878 16002 2023-02 信贷投放靠前发力 1.87 2.11 6 6 -14 4.75 18100 5800 2.55 990 3564 -1314 2023-03 季末信贷投放提速 1.63 2.05 6 4 -19 5.50 38900 7600 3.08 822 -9982 2675 2023-04 缴税大月 1.56 2.05 3 3 -9 5.67 7188 734 3.34 647 3667 2340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注:DR001、DR007均值单位为%,天数单位为天,利差单位为bp,R001成交量单位为万亿,国股行日均净融出规模单位为万亿,OMO日均净投放量单位为亿,贷款月增量及同比变动值、政府存款月增量及同比变动值单位为亿 二、本次政策利率调降后资金利率“不降反升”,货币市场利率曲线愈发平坦化 8月15日,央行非对称降息政策利率,OMO、MLF降幅分别为10、15bp,短端资金利率不降反升,其中DR001自8月14日1.69%上行至18日1.94%,DR007-DR001利差自14日13bp收窄至-1bp,形成倒挂。针对这一反常现象,我们认为: 1、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并未出现明显紧缩迹象。针对短端资金利率走高、DR001和DR007倒挂现象,市场的直观反应,可能在于银行体系是否缺钱,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因为: (1)8月份,信贷投放力度依然较弱,1M国股转贴利率持续低位运行,1Y同业存单利率维持在2.2%附近,均不足以驱动短端资金利率快速上行。 (2)8月份并非缴税大月,相反还是财政资金贡献月份,数据显示:2020-2022年,8月份财政收支净额均值为-4939亿,对资金面形成正向贡献。 (3)8月政府债发行有所提速,同时央行在8月中旬适度加大OMO投放力度,政府债券尽管有所发力,但也难以有效解释短端资金利率上行。 超储率测算结果显示:今年7-8月份金融机构超储率均维持在1%附近,与过去几年的平均水平相对接近。 图1:测算7、8月超储率均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 资料来源:Wind,央行官网,光大证券研究所测算;注:其中非季末月份超储率及2023年9月值均为光大证券研究所测算值,其余为央行公布值 2、稳汇率、防风险目标下,货币政策操作选择了金融市场降息的“锁短放长”和LPR降息的“锁长放短”。 当前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和当前的市场环境有关: 一方面,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加大,稳汇率已成为货币政策重要目标。8月15日MLF和OMO降息之后,在岸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自14日7.25逐步走升,17日升破7.3关口,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在岸即期收盘价与中间价的价差自下半年开始逐步扩大,7月份均值为270bps,8月最高走阔至1152bps。尽管央行可以通过逆周期调节因子等方式,将即期汇率收盘价向中间价“拉拢”避免过度贬值,但两者价差依然维持在近1000个基点的水平,反映出市场有一定的“单边预期”。 (1)境内外利差走阔,购汇需求较为旺盛。伴随着国内广谱利率的不断下行,以及境内外储蓄产品利差的走阔,引致居民与企业购汇需求的升温以及结汇需求的减弱。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净额为23亿美元, 同比下滑近900亿美元,较2020年同期下滑505亿美元。 (2)稳汇率有助于提振贸易“长单”。随着美联储持续通过加息抑制通胀,海外市场需求不断走弱,加之地缘政治博弈的加剧,国内外贸型企业订单稳定性有所下滑。7月份出口金额同比增速为-14.5%,连续三个月出现负增长。人民币汇率贬值“单边预期”不利于企业预期稳定,将影响贸易“长单”。 (3)央行会在关键点位稳汇率,防范超调风险。央行稳定外汇市场的工具比较丰富,且经历了2015年“8.11汇改”之后,也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对跨境资本流动修筑了较高的“防火墙”。结合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