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吞吐是否还能有效跟踪中国出口? 研究结论 港口集装箱和货物吞吐的情况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映射之一,一方面港口吞吐量是航运兴衰的微观体现,另一方面港口吞吐的地域分布变化也能够反映贸易新旧动能转变以及产业格局变化。然而,2022年Q4以来出口数据波动明显加大,同时集装箱吞吐数据和外贸数据的走势有所分化。集装箱吞吐数据用于预测出口的核心逻辑是什么,如今面临哪些问题,哪些细节可以改进?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吞吐数据作为贸易的微观表现可以用于跟踪出口走势,同时也能反映出外生冲击和贸易新旧动能切换,不过在使用周频数据监测港口吞吐量时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高频港口吞吐数据不区分内外贸和进出口,考虑到中国的出口结构,使用集装箱而非货物吞吐有利于缓解这一问题;(2)用周频数据推算全月数据存在一定误 差,但相对可控,测算样本中暂无出现变化方向相反的情况;(3)周频监测港口吞吐量数据存续时间短,从不同时点的变化特征以及海关的表述来看,沿海吞吐口径 更适合作为研究其跟踪效果的补充指标。(4)箱重波动会影响跟踪的准确性。不过 目前交运部等官方机构并未公布重箱情况(此前中港协也并不会定期公布),意味着这方面的误差难以避免。(5)港口吞吐无法捕捉陆运口岸走势。2023年陆运口岸恢复弹性远高于海运,一方面是今年部分陆运口岸刚刚重新开放带来极高的修复 弹性,另一方面是长期积累叠加地缘政治的催化,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等标志性项目为稳外贸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据交运部,中国外贸进出口货运量主要通过海运完成(今年或仍能占90%以上),造成的误差或相对可控。 价格因素对跟踪精度至关重要。进出口金额由量价组成,值得注意的是,两者间往往还存在较为明显的相互作用,意味着如果仅从数量角度去跟踪贸易金额,有时会一定程度上高(低)估当月的贸易额增速变化。出口价格和工业制成品价格相关性 高,因此可以参考PPI的跟踪方法,我们采用商务部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跟踪出口 价格,需要注意:(1)PPI向出口价格传导存在一定时滞,且时滞并不稳定,具体 长短和诸多因素有关,如春节期间由于务工人员返乡,企业生产经营步伐放缓;外生冲击影响也不容忽视,经检验供货商配送时间PMI可用于跟踪部分外生冲击对价格时滞的影响;(2)PPI和出口价格指数的稳定关系部分建立在均以人民币计价的基础上,相较于传统的CRB等国际大宗价格指数,用商务部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跟 踪出口价格有助于减少汇率换算的难度以及计算误差。 综合来看,该模型对近期同比变化方向的解释能力较强。使用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替代监测港口吞吐后,时间长度足以进行回归分析,我们将因变量设为出口环比增 速,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及其滞后项、商务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环比及其滞后项(传导时滞用和供货商配送时间PMI的交叉项控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环比及其滞后项(汇率计价以外的影响用和集装箱的交叉项控制)等为自变量做一个混合效应模型和加入各月份的固定效应模型,随后将拟合的环比推算成同比。回测结果显示,2017年1月-2023年5月无季节性模型和季节性模型跟踪当月同比变化方向的准确性分别为64%、68%;2020年1月-2023年5月分别为64.1%和59%;2022年1月-2023年5月均为76.5%,需注意回测时2022年6月以来的集装箱环比均采用监测港口吞吐量,不再使用沿海港口数据代替。 除了前述量价和汇率等指标以外,还有不少高频或先行指标在特定情况下能够提供较好的参考意义:(1)韩国的旬度出口数据可用于跟踪电子设备出口情况;(2)越南出口增速和中国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有一定相关性;(3)摩根大通全 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报告发布日期2023年07月31日 证券分析师陈至奕 021-63325888*6044 chenzhiyi@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9090001 证券分析师王仲尧 021-63325888*3267 wangzhongyao1@orientsec.com.cn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8050001香港证监会牌照:BQJ932 证券分析师陈玮 chenwei3@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22080003 联系人孙国翔 sunguoxiang@orientsec.com.cn 球综合PMI、WTO贸易晴雨表等是观察当下各国或地区贸易需求中期走势的重要指平台企业座谈会释放积极信号:数字经济 2023-07-18 标,不过由于其传导存在时滞,当期波动的影响未必会体现在贸易数据上。监管与发展双周观察20230717 高基数叠加外需走弱,出口继续下探——6 2023-07-17 风险提示月进出口点评 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跟踪体系不完备、数据可得性等因素导致的风险。6月美国CPI点评:核心通胀超预期走弱, 2023-07-14 加息终点临近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目录 集装箱用于跟踪出口有利有弊4 吞吐数据作为贸易的微观表现可以用于跟踪出口走势4 港口吞吐数据存在的客观不足以及改进方式4 高频港口吞吐数据存在的不足相对有限且能被改进5 箱重波动会影响跟踪的准确性7 港口吞吐无法捕捉陆运口岸走势7 价格因素对跟踪精度至关重要8 PPI与出口价格具有强相关性8 模型跟踪效果回测9 这一跟踪框架对近期外生冲击的解释能力较强9 其他辅助高频或先行指标的含义11 风险提示11 图表目录 图1: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与出口金额环比(%)4 图2:中国出口数量指数与集装箱吞吐同比(左:上年同期=100;右:%)4 图3:2021年中国进出口结构(%)6 图4:去季节性后的集装箱吞吐环比(%)6 图5:不同口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之间的比值6 图6:不同口径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环比(%)6 图7:美国从中国累计进口化学品占总进口的比例(%)7 图8:部分地区海关出口增速情况(%)7 图9:出口数量、价格指数同比(上年同期=100)8 图10:出口数量、价格指数环比(上年月均=100)8 图11:PPI同比和出口价格指数同比(左:%,右:上年同期=100)9 图12:PPI环比和出口价格指数环比(上年月均=100)9 图13:无季节性模型同比变化方向判断的准确性10 图14:跟踪推算同比以及实际同比(%)10 图15:中韩电子设备当月出口同比(%)11 图16:中国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越南出口当月同比(%)11 表1:集装箱用于跟踪出口的核心逻辑梳理及其主要问题10 港口集装箱和货物吞吐的情况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映射之一,一方面港口吞吐量是航运兴衰的微观体现,同时中国又是外贸大国、航运大国,往年外贸进出口货运量的90%以上通过海运完成 (据交运部),因此港口吞吐与三驾马车之一净出口的相关性较高,另一方面港口吞吐的地域分布变化也能够反映贸易新旧动能转变以及产业格局变化。然而,2022年Q4以来出口数据波动明显加大,同时集装箱吞吐数据和外贸数据的走势有所分化。集装箱吞吐数据用于预测出口的核心逻辑是什么,如今面临哪些问题,哪些细节可以改进?本文主要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集装箱用于跟踪出口有利有弊 吞吐数据作为贸易的微观表现可以用于跟踪出口走势 目前中国可用的港口吞吐数据有交运部公布的月频沿海港口吞吐量、月频全国港口吞吐量、周频监测港口吞吐量,以及中港协的月频港口吞吐量,等等。从结果来看,港口吞吐对出口金额同比、环比走势都有一定跟踪能力,主要是因为港口吞吐量是出口数量的一个微观体现,举例来说: 吞吐数据能够反映出外生冲击的影响。2021年Q3由于能源供应不足,部分地区出现限产限电的情况。出口同比、出口数量指数、沿海集装箱吞吐同比均有明显回落,如2021年Q3沿海集装箱吞吐季同比仅0.3%,而同年Q2为10.4%;由于疫情冲击,2022年上半年上海港作业效率显著下降,同期宁波舟山港承担了大量分流工作,2022年4-6月沿海港口、上海港、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累计同比增速分别变动1.1、-3.6、3.5个百分点。 同样,吞吐数据也能够体现贸易新旧动能切换。举例来说,得益于海外储能需求快速增长,福建(宁德所在地)作为我国锂电池生产大省,相关产业发展迅速,带动福州港货物吞吐量增长。2023年1-5月福建省锂电池出口488亿元,同比增长1.4倍,已连续35个月保持同 比增长,占全国锂电池出口额的26.6%(2021、2022年全年占比为18.6%、25.1%),同时福州港货物吞吐量占沿海港口的3%(2019、2021、2022全年分别为2.3%、2.7%、3%)。 图1: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与出口金额环比(%)图2:中国出口数量指数与集装箱吞吐同比(左:上年同期 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环比 出口金额环比(右) =100;右:%) 中国:出口数量指数(HS2):总指数 60 50 40 30 20 10 2016/8 2017/1 2017/6 2017/11 2018/4 2018/9 2019/2 2019/7 2019/12 2020/5 2020/10 2021/3 2021/8 2022/1 2022/6 2022/11 0 -10 -20 -30 -40 数据来源: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150 100 50 0 -50 -100 250.0 中国:集装箱吞吐量:总计:当月值:同比(右) 230.0 210.0 190.0 170.0 150.0 130.0 110.0 90.0 2016/1 2016/7 2017/1 2017/7 2018/1 2018/7 2019/1 2019/7 2020/1 2020/7 2021/1 2021/7 2022/1 2022/7 2023/1 70.0 数据来源: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 -20.0 -40.0 港口吞吐数据存在的客观不足以及改进方式 集装箱吞吐量是贸易走势的重要微观体现,但两者之间仍存在一定差异(如统计范围、统计方法等),导致用集装箱吞吐量跟踪贸易数据会存在一定误差,且跟踪结论的得出涉及诸多假设。 高频港口吞吐数据存在的不足相对有限且能被改进 不论是集装箱还是货物,沿海港口已经能够较好代表全国港口情况(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全国主要港口合计63个,其中沿海主要港口27个、内河主要港口36个),以2023年3月集装箱吞吐为例,当月沿海、内河港口分别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43、316万TEU,各占总吞吐量的87.7%、12.3%。不过2023年起中港协不再公布八大枢纽港口的旬度吞吐数据,与此同时2022年4月起交运部开始公布监测港口吞吐量的高频数据,不过该数据有几点需要注意: 目前重点监测港口吞吐量高频数据暂不区分进出口(美国等国家部分港口会有),考虑到中国是典型的制成品出口国,与货物吞吐相比,用集装箱吞吐跟踪出口量或有利于减少误差 (后续讨论也均基于集装箱数据)。中国主要进口商品包含各类大宗商品和制成品,WTO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进口农产品、石油&矿物、制成品的比例分别为10.1%、29.4%、58.1%,而出口产品主要为制成品,农产品、石油&矿物、制成品的比例分别为2.6%、 2.6%、93.5%。虽然贸易金额不能完全和数量对应,但这一量级差距也足以说明中国出口主要为工业制成品,且有相当比例制成品属于集装箱货物(如纺织服装、箱包、各类机电产品等等)。 虽然港口吞吐量高频数据不区分内外贸,但总吞吐量和外贸吞吐量走势较为一致。目前仅月频数据会单独列出外贸吞吐数据,其中交运部仅公布外贸货物吞吐,外贸集装箱吞吐需参考中港协的数据。不过就集装箱吞吐而言,总吞吐量和外贸吞吐量走势有一定相关性,一方面是外贸占比较高,2021年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