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港股财报]:知行集团控股2022/2023 年报 - 发现报告

知行集团控股2022/2023 年报

2023-07-26港股财报罗***
知行集团控股2022/2023 年报

Unity Group Holdings International Limited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Stock Code: 1539 目錄 2財務摘要 4主席報告 30企業管治報告 52公司資料 54董事及高級管理層履歷詳情 69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財務摘要 財務摘要 附註1:EBITDA指扣除利息開支及其他融資成本、稅項、折舊以及攤銷前的盈利。EBIT指扣除利息開支及其他融資成本以及稅項前的盈利。 附註2:有關金額乃基於除若干重大非經常性或非經營收入及開支(根據本集團管理層定義)外的經調整(虧損)╱溢利計算。有關詳情可參閱本報告第11頁。—本集團的收入由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80.4百萬港元減少42.1%至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46.6百萬港元。—本集團的毛利由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32.6百萬港元減少14.9%至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27.7百萬港元。—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本集團虧損於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約為382.1百萬港元,而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本集團虧損約為25.1百萬港元。—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本集團經調整虧損(除若干重大非經常性或非經營收入及開支外)由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虧損約31.0百萬港元減少13.6%至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虧損約26.8百萬港元。—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每股基本或攤薄虧損約為22.8港仙,而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每股基本或攤薄虧損約為1.1港仙。參考經調整虧損計算的經調整每股基本或攤薄虧損由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1.8港仙減少38.9%至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1.1港仙。 主席報告 經十餘載致力促進及執行ESG和可持續發展,我們成功建立並定位自己,捉緊全球可持續發展機遇。展望未來,我們將利用自身知識及能力鞏固我們的成就,並採取行動為世界、社區和全球持份者帶來影響。本人相信本集團將於未來數年大放異彩。 各位股東: 本人謹代表董事會,欣然提呈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年度」)之經審核年度業績。 本年度是本集團發生歷史變革意義重大的一年。我們公司名稱更改為知行,寓意「知行合一」,其源自中國古代著名的佔卜典籍《易經 》。我們已大致完成本集團之重組,並抓住全球環境、社會及管治(「ESG」)以及碳中和趨勢加速發展帶來的增長機遇。例如,年內我們開始與馬來西亞政府合作推行其綠色倡議,安裝我們專有的LED燈以實現節能,為該國的碳中和目標作出貢獻。 主席、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黃文輝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財務回顧 收入及毛利 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的總收入約為46.6百萬港元,較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80.4百萬港元減少約42.1%。 收入分析列示如下: (a)此處指於馬來西亞開展的「黑暗中的光」項目(「馬來西亞項目」),幫助當地的公寓解決照明問題,同時實現能源效率。馬來西亞項目受到了來自客戶的諸多贊賞及當地政府的支持。馬來西亞項目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合共擁有8,320家公寓)啟動並計劃於二零二五年前安裝6百萬支LED燈。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馬來西亞項目已完成約52,000支LED燈的安裝,使得收入由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零增加至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14.4百萬港元。(b)減少之原因為本集團之貿易客戶需求減少,原因是若干貿易客戶已大致完成其以往照明工程部署,故於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上半年,彼等暫時減少向本集團購買照明產品。(c)該減少乃由於諮詢項目數目的減少。(d)此處指本集團安裝並交付予客戶之太陽能光伏系統,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並無此項目,因此本年度收入有所增加。 本集團的毛利率由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40.5%增加至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59.5%,主要是由於馬來西亞項目收入的毛利率相對較高。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行政開支 其他收入及收益 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的其他收入及收益約1.0百萬港元,主要由(i)約0.6百萬港元的利息收入;(ii)借款撇銷約0.3百萬港元;及(iii)政府補助約0.1百萬港元組成。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其他收入及收益約9.6百萬港元,主要包括(i)約1.1百萬港元的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權益投資的公平值收益;(ii)約0.4百萬港元的利息收入;(iii)約0.4百萬港元的撥回保修撥備;及(iv)約0.4百萬港元的撥回超額預定開支;及(v)約7.2百萬港元的金融負債的修改收益。 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的行政開支約為36.4百萬港元,較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29.0百萬港元增加約25.4%。增加乃由於以下各項的共同影響:(i)匯兌虧損由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0.1百萬港元增加至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3.3百萬港元;(ii)以股權結算購股權開支由約0.1百萬港元增加至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5.3百萬港元;其部分由捐款開支由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1.0百萬港元減少至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零所抵銷。 銷售及分銷成本 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的銷售及分銷成本約為6.1百萬港元,較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2.7百萬港元增加約126.7%。增加乃主要由於(i)廣告及推廣開支由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0.1百萬港元增加至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1.9百萬港元;(ii)薪金開支及其他僱員福利開支由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2.6百萬港元增加至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4.1百萬港元;(iii)差旅費由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零增加至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0.1百萬港元。上述全部增加乃由於本集團於馬來西亞項目的成本增加。 融資成本 本 集 團 的 融 資 成 本 由 截 至 二 零 二 二 年 三 月 三 十 一 日止年度的約49.4百萬港元減少至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23.3百萬港元。減少乃主要由於(i)於二零二二年一月之股份認購所得款項使得計息債務減少;及(ii)由高級法院批准的於二零二三年二月二十一日生效之安排計劃(「計劃」),相關計劃債權人結欠的債務自該生效日期起按每年2.5%(較之前利率大幅降低)計息。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金融資產預期信貸虧損撥備 其他開支 本 集 團 的 其 他 開 支 由 截 至 二 零 二 二 年 三 月 三 十 一 日止年度的約60.9百萬港元減少至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50.7百萬港元。減少乃由於以下各項的共同影響:(i)金融資產減值虧損撥備由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51.1百萬港元減少至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46.0百萬港元;(ii)物業、廠房及設備減值由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9.2百萬港元減少至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零;其被股本投資之公平值虧損由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零增加至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3.3百萬港元所部分抵銷。 本集團已選用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簡化方法計量貿易應收賬款及應收融資租賃款項的虧損撥備並根據整個存續期內預期信貸虧損(「預期信貸虧損」)計算預期信貸虧損。該等資產之預期信貸虧損已採用基於歷史可觀察違約率的撥備矩陣就已評估為發生信貸減值之應收賬款作個體評估及就其他應收賬款作集體評估,並就債務人及經濟環境特定的前瞻性因素作出調整。為使用撥備率計量預期信貸虧損,該等貿易應收賬款及應收融資租賃款項已根據攤分信貸風險的特點及逾期天數或還款時間表分類。 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虧損撥備按以下其中一項基準計量: 消除金融負債的收益╱(虧損) (1)12個月的預期信貸虧損:其為於報告日期後12個月內發生的潛在違約事件導致的預期信貸虧損;及(2)整個存續期內預期信貸虧損:此乃於金融工具預計年期內所有可能發生的違約事件導致的預期信貸虧損。 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就消除金融負債確認收益約51.6百萬港元,而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確認虧損約303.5百萬港元。收益乃確認自二零二三年二月二十一日計劃生效後之全部貸款利息及違約利息豁免約51.6百萬港元,而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虧損(乃因於二零二二年一月二十日以低於市場價發行若干股份所致)乃根據香港(國際財務報告詮釋委員會)-詮釋第19號確認。 預期信貸虧損於計入違約概率、違約敞口及違約損失率後評估。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違約概率為借款人將無法或不願悉數或按時償還其債務的風險。違約風險乃通過分析債務人根據合同條款償還債務的能力得出,其通常與償還債務的現金流量不足、收益或經營利潤率不斷下滑、高槓桿、不斷下降或微小的流動性及無法成功實施業務計劃等財務特徵相關。違約概率乃參考彭博及穆迪刊發之「年度違約研究:企業違約率將於二零二三年上升並於二零二四年初達到頂峰」所列之平均累積發行人加權全球違約率作出評估。調整歷史違約率時已計入前瞻性資料,以於參考穆迪作出之違約率預測計算預期信貸虧損時反映未來經濟狀況預測。根據穆迪之資料,於制定違約率預測時計入之宏觀經濟及信貸因素包括經濟表現、失業率、高收益息差、冠狀病毒疫苗供應、疫情發展及管理、財務及貨幣政策、貿易緊張局勢及地緣政治不穩定,該等因素表明市場仍可能出現變動,並會影響全球經濟復甦的步調。 違約損失率為出借人於借款人違約之情況下將損失的金融資產份額,按「1-回收率」計算,其中,回收率為借款人違約時預期收回之餘下金融資產份額。貿易應收賬款及應收融資租賃款項之回收率乃參考《年度違約研究》所述違約前平均高級無抵押債券回收率及實際歷史回收率。 年內金融資產預期信貸虧損撥備由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約51.1百萬港元減少至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46.0百萬港元。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作出預期信貸虧損撥備乃(i)由於可收回性提高,債務人的整體違約風險及信貸風險普遍降低;(ii)疫情對若干債務人的過往影響導致年內若干貿易應收賬款的賬齡延長;及(iii)管理層評估為必要的若干其他應收款項悉數減值的綜合影響所致。 儘管部分客戶仍面臨暫時的現金流量困難,惟貿易應收賬款之結算整體有所改善。管理層認為貿易應收賬款之可回收性將隨時間推移不斷改善。 違約敞口為面臨信貸風險之若干金融工具之投資金額,指債務人違約時融資項下之敞口總額或出借人於借款人(交易對方)全數拖欠債務(如無法償還已收貸款)之情況下可能遭受之虧損。違約敞口乃參考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之貿易應收賬款及應收融資租賃款項之未償還結餘。 就財務報告目的而言釐定本集團貿易應收賬款及應收融資租賃款項於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之預期信貸虧損,本集團已聘用獨立估值師(「估值師」)協助計算相關預期信貸虧損。估值師為香港專業測量師事務所,擁有進行同類估值之合適資質及經驗。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下表載列於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及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貿易應收賬款及應收融資租賃款項(不包括個體評估項下之貿易應收賬款及應收融資租賃款項)之預期信貸虧損估值所用主要輸入數據對比: 預期虧損率按過往可觀察違約率計算。該等比率會被調整以反映歷史數據收集期間的經濟狀況、當前狀況及本集團所認為於應收款項預計年期內的經濟狀況三者之間的差異。預期虧損率減少主要由於過往可觀察違約率減少及可能影響客戶償還未償還結餘能力之前瞻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