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源证券]:外谋扩张,内求变革,花开姑苏尚可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外谋扩张,内求变革,花开姑苏尚可期

2023-07-23刘呈祥开源证券小***
外谋扩张,内求变革,花开姑苏尚可期

业绩稳健提升,进入高质量发展期,净利润延续高增 净利润延续高增:厚植姑苏,资产获取能力强,不良包袱基本出清,“量”“质”双支撑,2023Q1净利润维持20%以上的高增速;非息收入优势明显:中收为非息收入主引擎,2023Q1占营收比重为上市城商行第一;走低风险发展道路:所处区域贷款竞争激烈,定价普遍较低,但净息差拖累边际减小。我们预计苏州银行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44/56.55/66.82亿元,分别同比+21.07%/+19.2 1%/+18.15%;EPS分别为1.18/1.27/1.37元,ROE分别为12.69%/13.04%/13.28%,当前股价(2023-07-21)对应PB为0.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国内首家由农商行转型的城商行,阶段性扩表目标顺利推进 2004年苏州市区农信社获批改制为东吴农商行,2010年9月28日正式更名为苏州银行;2011年划分至中小银行监管序列,成为国内首家由农商行晋升为城商行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多元化,大量本土民营企业持股,核心管理层长期稳定,为其深耕本土提供了较好的竞争优势。 尽享撤市设区红利,带动制造业贷款占比高居上市城商行第一 (1)网点:基本实现省内全覆盖,2022年苏州市、省内其他地区贷款占比分别为63%、37%,省内拓展空间仍然广阔。(2)制造业贷款:2022年制造业占总贷款的比例为上市城商行第一,扩量优势明显;2021年以后逐步走出资产质量的低谷期,制造业贷款进入不良率下行、占比上升的复苏阶段。 练好内功,公司治理先进,开创商业银行事业部改革的先河 2015年7月,苏州银行全面启动组织架构变革,“小微、零售、科技金融”三大领域精耕细作,至今改革成效卓越:(1)贷款市占率稳增:苏州市外地区潜力大; (2)零售属性增强:作为省内社保卡主要发卡行之一,实现客户资源的高效引流,资负两端的零售贡献度均有提升;(3)中收为营收提供强支撑:其中代客理财+代理业务贡献8成手续费收入,新获基金子、托管2大牌照,助轻型化转型。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下行风险;监管政策趋严;业务转型带来的风险等。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1、业绩稳健提升,进入高质量发展期 1.1、“量”“质”双支撑,净利润延续高增 业绩保持上市行前列,2023Q1净利润维持20%以上高增。2022年苏州银行实现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25.23%,增速居上市城商行第四;2023Q1延续高增态势(YoY+21.91%),增速升至上市城商行第三。2022年营收为118亿元,增速为8.62%,从其营收结构来看,利息净收入占比约7成;中收和投资收益约占非息收入8成。 整体来看,苏州银行近年业绩稳健增长,财务基本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期。 图1:苏州银行净利润增速位于上市城商行第三(2023Q1) “量”“质”形成双支撑,“价”的拖累减小。通过对苏州银行2022年及2023Q1净利润增速进行拆解,发现其正向贡献因子主要有:规模增长、拨备;形成拖累的主要有:净息差、非息收入、费用。其中,拨备的正向贡献最大,主要由于苏州银行资产质量较好且拨备安全垫较厚,拨备反哺利润空间大,2022年及2023Q1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分别下降约17%、30%。 图2:规模与拨备形成正向贡献(2022A) 图3:净息差的拖累减少(2023Q1) 贷款收益率整体走低,息差略承压,非息收入有望贡献增量。生息资产收益率自2019年以来有所下滑,2022年以4.23%居上市城商行中下游。主要由于苏南贷款竞争较为激烈,且受实体经济需求疲弱的影响,对公和零售收益率整体较低且边际略降。但由于所处区域居民人均收入相对较高,除传统存贷业务外,苏州银行可通过沉淀AUM拓展综合收益,带来非息收入。 图4:息差拖累主要来自贷款收益率整体走低 表1:生息资产收益率处于上市城商行中游(2022) 1.2、非息优于同业,中收占比为上市城商行第一 ROE拆解发现,苏州银行非息收入优势明显。2022年末苏州银行ROE(加权平均)为11.52%,位于上市城商行第九,我们将2022年上市城商行的ROE拆解发现其非息收入的优势较为明显。其中,中收为非息收入主要贡献力量,2023Q1占营收18%,占比升至上市城商行第一。随着苏州银行轻型化转型推进,非息收入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短期虽业务费用、所得税对ROE略有拖累,但随着金融科技效能显现,成本收入比有望改善。我们认为其ROE仍有较大的上行空间。 图5:苏州银行非息收入优势明显(2022) 图6:苏州银行中收占营收的比例为上市城商行第一(2023Q1) 2、历史沿革独特,踩准时代节拍 2.1、唯一一家由农商行改制的城商行 经历吴县撤市设区,开创由农商行改制为城商行的先例。苏州银行历史进程较有特色,先后经历了农信社组建为农商行、再改制为城商行的发展阶段,成为目前苏州市的唯一法人城商行: 阶段(1):行社脱钩+撤市设区。199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鼓励“行社脱钩”(指农业银行和农信社),农信社走上独立发展之路。在此背景下,苏州市郊农信社、吴县市农信社分别于1996年底脱离农行,开始独立运营。随着2001年吴县撤市设区(即如今的苏州市吴中区和相城区),苏州市区内的金融资源整合迎来重大契机:2002年苏州市郊农信社、吴县市农信社合并重组为苏州市区农信社,下辖吴中区、相城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四个区的信用社。 阶段(2):农信社→农商行。2004年苏州市区农信社获批改制,命名为东吴农商行,同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开业,成为全国第5家股份制农商行。 阶段(3):农商行→城商行。2007年,根据“新设合并统一法人,综合处置不良资产,募集新股充实资本,构建现代银行体制”的总体思路,无锡、苏州、南通、常州、淮安、徐州、扬州、盐城、镇江、连云港等10地的城商行组建为江苏银行,原苏州市商业银行也因此被并入新组建的江苏银行,导致苏州地区的城商行名额空缺。 在当时苏州政府对金融业的大力扶持下,2010年9月28日,江苏东吴农商行正式更名为苏州银行;2011年被划分至中小银行监管序列,正式由农商行晋升为城商行,填补了当时苏州地区城商行的空缺,成为苏州市唯一的法人城商行,也是全国唯一一家由农商行改制为城商行的银行。2019年8月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图7:苏州银行由农商行蜕变为城商行 依托区位红利,规模乘风而起,提前实现阶段性扩表目标。由于改制成立较晚,2010年正式挂牌成立之时总资产仅542亿元(2010年末),但2023Q1末已突破5500亿大关。受益于撤市设区的区位红利,其业务版图空前扩张,于2010年提出“两年翻一番,四年翻两番”的经营目标,即“2012年末总资产超1000亿元,2014年底超2000亿元”,隐含的CAGR为35%~40%,我们测算实际的CAGR为54%、39%,超额完成扩表目标。 图8:苏州银行超额完成扩表目标 2.2、股权多元化,战略持续性可期 国资与本土民企均有持股,前十股东多为苏州本土明星企业。2023Q1末苏州银行持股占比超过5%以上的股东仅有2家,股权集中度较为分散,经营决策更加独立自主。前十大股东中有5家为国企,持股共计超20%。前十大股东中的民企覆盖纺织业、批发零售等行业,其中盛虹集团、江苏国泰均入榜苏州十大民营企业。本土民营企业纷纷持股,使得苏州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深度共振,尽享区域红利。 表2:苏州银行前十大股东多为苏州本土民营企业(截至2023年3月末) 核心管理层具有监管和大行背景,为扩大业务版图奠定良好基础。近年苏州银行核心管理层多具备监管背景和大行任职经历,如新任董事长崔庆军于2023年2月正式“接棒”,此前先后履职于建设银行、上海银行。不同于部分区域行的内部成长路线,管理层以其丰富的监管和大行背景,为苏州银行扩大业务版图、争取各类金融牌照奠定了良好基础。 表3:苏州银行历任董事长、行长具有监管与大行背景 市场化机制激励加持,高管薪酬位居上市城商行前列。2021年,苏州银行优化市场化经营机制,规定“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差异化激励”,以提高管理层的积极性。2022年末管理层薪酬总额为2732万元,与其余4家长三角地区城商行一齐进入上市城商行前五,主要由于该地区市场化程度高,激励机制较为灵活。 图9:苏州银行高管薪酬位居上市城商行前列 2.3、版图乘势扩张,尽享区位红利 2.3.1、地理网点:省内基本全覆盖 位于产业资源丰富的江苏省,网点基本实现省内全覆盖。近年来,苏州银行不断优化网点布局和建设。截至2022年末已拥有1家总行、12家分行和苏州地区8家支行;控股4家村镇银行,2015年发起设立苏州金融租赁;参股2家苏北的农商行。除徐州市外,目前已基本实现对江苏省的全覆盖。2019年新加坡代表处获批开业,成为全国首家在新加坡获批代表处的城商行。苏州与新加坡的渊源,可追溯至199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同意苏州市同新加坡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中新深入合作背景下,苏州银行的新加坡代表处有望升级为特色分行。 图10:苏州银行营业网点分布(按照各分支行总资产规模划分,2022年末) 立足“经济强市”苏州,营商环境优渥,本土资产获取能力较强。2022年苏州市GDP总量为2.4万亿元,位居全国地级市第六,得天独厚的经济环境给予其较好的展业基础。目前苏州市已形成完整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大量企业集聚,潜在客群庞大,资产获取能力有望持续领先。 图11:苏州市为全国前十大GDP城市 图12:苏州市第二、三产业占比相当 省内其他地区贷款进入量增、质优的良性发展阶段。苏州银行秉承“专心专注专业”的理念,将“苏州经验”异地“开花结果”,省内其他地区贷款(江苏省内除苏州市)占比边际上行,2022年末为37.33%。随着分支行在南通、连云港、常州、淮安、宿迁等地的持续扩张,市场份额的拓展空间仍然较大。2019年在省内其他地区的不良率为2.41%,远高于苏州市;但随着贷款扩张以及优化风控,不良率已显著下降至2022年末的1.09%。 图13:苏州银行省内异市贷款占比边际下降 图14:苏州银行省内其他地区不良率明显下降(%) 2.3.2、行业布局:制造业占比居首 依托苏州“工业立市”,苏州银行公贷主要投向制造业、租赁商服。2022年苏州银行对公贷款的第一大投向为制造业(2022年末余额占公贷的27.5%,2022年新增占公贷的35%)。而基建大类(租赁商服+水利+电力+交运)亦为重点投放行业,余额占公贷约38%,且不良率维持在0.5%以下。 图15:苏州银行对公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租赁商服 表4:2022年苏州银行制造业贷款增量占公贷增量的比例较大 制造业贷款走入良性发展阶段,占比位居上市城商行第一。苏州市制造业呈现出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协调并进的特点,传统纺织、钢铁、化工等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先导产业茁壮成长。苏州银行将制造业作为全行重点投放领域,2022年末制造业占总贷款17.57%,占比为上市城商行第一。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制造业贷款曾在2018、2019年为负增长,主要由于产业转型下风险集中暴露(2018-2020年苏州银行制造业贷款不良率分别为4.41%/4.57%/4.33%),战略调整了制造业占比。2020年由于积极响应抗疫复产,制造业贷款逐步走出低谷期,进入不良率下行、占比上升的复苏阶段。 图16:苏州市制造业中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并进 图17:制造业占总贷款比例为上市城商行第一(2022) 表5:近年苏州银行制造业不良率显著下降 3、练好内功,公司治理机制先进 3.1、开创银行事业部变革的先河 3.1.1、分设四大利润中心,强化特色经营 敢为人先,成为全国首家全面实施事业部变革的商业银行。苏州银行成功改制后,积极探索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之路,于2014年提出将启动“重构”模式,开展组织架构变革——将“总分支”三级架构变为总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