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冷链物流追溯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 2022年12月 声明 本报告所载的材料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片、数据、观点、建议,不构成法律建议,也不应替代律师意见。本报告所有材料或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所有 (注明是引自其他文献的内容除外),并受法律保护。 如需转载,需联系本联盟并获得授权许可。未经授权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以发布、转载、汇编、转让、出售等方式使用,不得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通过网络方式传播,不得在任何公开场合使用报告内相关描述及相关数据图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联盟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联系电话:010-62305887 邮箱:aii@caict.ac.cn 前言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企业注册量大幅增加,整体产业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冷链物流的特殊性使其成为疫情防控、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环。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全国性冷链物流追溯监管平台,逐步分类实现全程可视可控、可溯源、可追查。在物联网、大数据、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驱动下,冷链物流行业正在加速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加快。然而,冷链物流行业仍存在产业断链、流通率低、资源零散等诸多问题和短板,加快构建创新融合的追溯体系以进一步保障产品质量成为迫切需求。 工业互联网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石,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入融合的产物,更是实现数据要素高效共享和优化利用的重要保障。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工业全要素、各环节信息互通的关键枢纽。通过赋予每一个产品、零部件、机器设备唯一的“身份证”,实现全网资源的灵活区分和信息管理。 冷链物流追溯正在成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基于标识解析技术的跨境冷链全链条追溯、乳品全程追溯与防伪验证等典型应用已在企业积累部分实践经验,随着标识规模化效益逐步显现,必将为打造冷链物流追溯新模式和新应用、推动冷链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支撑。 本白皮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联盟成员及众多企业、研究机构、高校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牵头编写单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参与编写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分会 国药控股上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 北京福通互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荣成泰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旺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海尔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江苏中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浪潮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邦达贸易有限公司 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京东云计算有限公司 北京华信瑞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连金马衡器有限公司 淮安市江淮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铁岭分公司 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河北航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公众号 编写组成员(排名不分先后): 邵小景、刘阳、田娟、池程、王永军、兰洪杰、晏庆华、王卫、耿永忠、黄秋原、宋振宇、朱峰、丁晓东、宋华、卢艳明、王茹、吴云、刘洪展、张欣、刘涛、于中阳、李昕尧、李建慧、时吟雪、杨晓明、时宗胜、蒋剑、沈理浩、李奇颖、李文博、于静、郝国微、李汪祥、孙学斌、白学伟、杨建新、段进军、邓绍爱、张光明、雷华、刘文战、周欣、邰亚东、孙淮林、杜春阳、钱坤、王兴禹、张照、徐柳、云雷、童山虎、李子潇、姬连凯、薛胜利、武东毅、高彦军、朱明磊、杨小妹 目录 一、冷链物流追溯概述1 (一)冷链物流追溯定义1 (二)国际冷链物流追溯体系发展现状1 (三)国内冷链物流追溯体系发展现状3 二、我国冷链物流追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8 (一)面临的挑战8 (二)面临的机遇9 三、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冷链物流追溯总体架构11 四、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冷链物流追溯关键技术14 (一)标识解析技术:异构编码的映射转换和统一查询入口15 (二)数据模型技术:多源异构数据的融通互联16 (三)主动标识载体技术:冷链设备的主动联网通信18 (四)实时定位技术:在途车辆的实时定位和跟踪19 (五)区块链技术:追溯信息的可信认证21 五、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冷链物流追溯实施路径23 (一)实施架构23 (二)重点行业标识解析追溯应用26 六、多措并举推动我国冷链物流追溯体系建设46 (一)加强政府监管力度,筑牢冷链物流产品底线46 (二)强化数据融通互信,实现数据要素畅通互联47 (三)开展关键标准研制,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47 (四)构建数据可信机制,增强冷链物流追溯效能47 (五)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提高冷链物流数字能力48 (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冷链追溯国际竞争力48 一、冷链物流追溯概述 (一)冷链物流追溯概念 冷链物流是指利用温控、保鲜等技术工艺和冷库、冷藏车、冷藏箱等设施设备,确保冷链产品在初加工、储存、运输、流通加工、销售、 配送等全过程始终处于规定温度环境下的专业物流。随着高品质消费品、高质量物流服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等需求快速增长,冷链物流产业备受关注,特别是自我国发布《“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来,冷链物流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其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全国性冷链物流追溯监管平台,完善冷链物流服务追溯体系,实现多层次、多系统、跨区域冷链物流追溯闭环,提升冷链监管效能,满足人民消费安全需要。 冷链物流追溯是指通过记录和标识,针对冷链产品在生产、加工、 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及配送等过程中的历史、应用情况及所处位置信 息进行追踪和溯源的过程。冷链物流追溯对象主要包括果蔬、乳制品、肉类产品、水产品、速冻食品和医药产品,其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冷链产品生产及加工环节、冷链运输与仓储环节、冷链产品配送环节。 冷链物流追溯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实践,是涉及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热能与动力工程等技术融合的多学科、多领域协同产业。 (二)国际冷链物流追溯体系发展现状 国际上来看,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建立生鲜农产品溯源法律法规,要求提供回溯的产品档案信息,以保障进入市场的生鲜农产品的质 量安全,随后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开展牛肉、蔬菜等产品冷链追溯体系建设,通过立法、创新制冷技术、搭建交通运输网络,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追溯体系,国际冷链物流进入快速发展期。 图1国际冷链物流追溯发展历程 美国针对蔬菜产品,建立了“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 批发站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的蔬菜冷链流通体系。针对医药产品,通过自动控温与温度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医药温度,保持疫苗、生物制剂等医药运输温度在2-8℃范围内。针对水产品,2016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发布公告《进口水产品应对IUU及水产品欺诈的追溯识别机制》法规草案,要求企业进口指定17种类水产品需向公共追溯系统提供进口产品的相关信息,经审核确认该水产品是合法后方可进口。 欧盟宣布从2005年初开始,凡在欧盟市场销售的水产类食品上必 须要有可追溯标签,否则拒绝进入。2012年欧盟委员会公布欧盟16/2012法规,主要是针对冷冻动物源性食品增加了对生产日期(DateofProduction)和冷冻日期(DateofFreezing)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冷冻动物源性食品链的追溯信息,该法规的实施对各有关食品加工企业的体系文件及追溯管理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日本于2002年启用Seica果蔬追溯信息系统,这是日本在果蔬方面 最具影响力的追溯体系,主要从农产品信息、生产者信息、出货信息进行追溯。2003年4月制定并公布了《食品可追溯指南》,同年强制对牛进行标识,之后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实现了溯源性。2005年日本推出了主要针对果蔬农场管理的JGAP(日本良好农业规范),通过实施JGAP认证推进对其的追溯。 (三)国内冷链物流追溯体系发展现状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城际配送的冷库和冷藏车,2004年专业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大幅提升了速冻生鲜产品消费市场占有率,“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引起政府高度重视以及冷链产品进出口贸易增多,冷链物流相关标准相继发布、冷链产品追溯平台全国部署、国际冷链物流组织能力显著增强。当前“十四五”时期,我国高品质市场供给需求快速增长,冷链物流也将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发改委、农业部、交通部、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以《“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为统领进行系统谋划,共同推进建立现代冷链物流体系,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1.政策措施:点面结合精准实施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建立完善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稀土产品等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融合发展,实现重要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冷链物流追溯的重要性再次凸显,2021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我国首个《“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冷链物流食品品质监测、仓储运输过程温湿度智能感知、卫星定位 技术的应用,形成冷链物流智慧监测追溯系统,实现各环节数据实时监控和动态更新,自此标志着我国冷链物流追溯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图2冷链产品追溯标准研制情况 2.技术标准:国内国际同步推进 2012年我国发布首个冷链物流追溯推荐性国家标准GB/T28843- 2012《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从建立追溯体系、温度信息采集、追溯信息管理、实施追溯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规定。2020年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GB31605-20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发布,对食品冷链物流的追溯及召回等进行了严格且明确的规定和要求。2021年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两项地方标准《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追溯要求及追溯码编码规范》和《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参与方信息和产品信息规范》,对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仓提出明确要求。同年我国牵头的ISOTR16340《基于区块链的冷链溯源平台应用》国际标准技术报告正式立项,标志着我国在推动国际冷链溯源方面的作用越加凸显。 图3冷链产品追溯标准研制情况 3.追溯平台:从上到下全国搭建 为提高我国肉类蔬菜流通质量安全保障能力,2012年商务部以肉类、蔬菜“一荤一素”为重点,主导建设了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管理平台以及流通节点追溯子系统,推动形成流通信息链条和责任追溯链条。2019年农业部主导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以责任主体登记和产品流向管理为核心,分为信息采集、信息查询、分析决策、数据共享四大业务系统,通过赋码、打印、张贴使用等过程,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可追、去向可查、过程可控、责任可究。2020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要求,建设并上线运行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以“异构识别”突破“信息孤岛”问题,目前已将12个省(市)平台接入全国平台,冷链首站进口量占全国90%以上,实现进口冷链食品从入关到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消费者全链条的信息化追溯。 图4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分布 4.骨干基地:加快布局逐步实施 为推进国家骨干冷链基地的建设工作,2020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 于做好2020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发布17个 2020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重点从能力提升、资源整合、互联互通、规范发展、食品安全等方面做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2022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从优先支持存量资源、基地互联成网、产业链融合发展、向中小城市下沉、推进物流设施数字化升级和设施设备智能化改造、绿色低碳发展、安全保障等7个方面明确了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的重点任务。 图5已发布的17个国家骨干冷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