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年中沟通会+QA(2023.7.13)时间:2023年7月13日 内容:概率年中沟通会+QA 概率公司大致情况 概率投资2020年的12月份成立,到现在成立两年半,投资总监在2010年开始进行量化交易,2015年概率创始团队在另外一家私募做高频自营。两位投资总监是杨曦总和孙宁总,杨曦总港大硕士毕业,之前是一家高频自营量化私募的负责人;孙宁总是美国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博士,毕业后在15年回国加入杨曦总的团队,两个投资总监在一起磨合的时间接近8年。21年引入了合伙人彭翰总,目前负责IT团队。彭翰是北大的本硕毕业,加入概率之前是依图科技的技术委员会主席,更早之前是阿里云组建阶段的1号工程师。 团队人员构成:上半年团队人数没有太大变化,还是50多人。近90%来自顶尖名校,硕博占比将近80%。技术研发部、IT部门和投资研究部各占40%,综合职能包括市场招聘、财务行政占20%。今年上半年管理规模增加了大概10多个亿,最新的管理规模是35个亿,客户构成当中,目前是80%左右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剩下是一些代销,在20亿的时候已经开始跟银行合作了。 35亿规模构成:500指增10个亿左右,中性10个亿左右,1000指增14个亿左右,容量上限控制在60个亿。 策略迭代、因子构成、指增业绩等情况 上半年投研投入超过3,000万。取得进展有两块,第一块在因子挖掘层面,进行了细致化深挖逻辑的处理;第二块在信号层面,在用信号中进行了融合、迭代。迭代大概在5月底左右完成。 实盘因子500+,因子构成占比:40%日内量价+20%日间量价+20%基本面+20%另类。这4类因子中,日内量价是最稀缺的。日内指的是5、10、15分钟级别预测;日间量价处于红海领域,可能衰减比较快。因子判断上,我们觉得日内量价最稀缺,日间最卷,另类是未来的蓝海领域,所以把重点研发方向放在了日内和另类上。目前实盘在用还是以人工挖的因子为主,比较注重逻辑和可解释性。概率的投产体系主要是多频段的融合。在做平台融合的体系中,我们也是一个流水线的工厂,它不是一个PM制,我们在团队因子层面分成了日内和日间组,然后又有一个模型组,模型组再向上组合优化这个环节可能是我们的投决会,所以从中心体系的角度出发,就是流水线的这种工厂模式角度出发,可能下层员工的变动对于公司的影响是非常弱的,因为它不是基金经理制。目前概率的投决会成员全部是创始团队人员。 整个概率指增,目前300指增在成分股内选股,500、1000指增都是全市场选股,年初持股大概1200~1400只,现在缩减到了1000~1200 只,原因是今年进行了一次信号融合迭代,个股集中度极 值不超2%,基本上都是在1%之内,行业偏离度极值是4%,Barra风格因子偏离度控制在0.5倍的标准差之内。 中性策略不是单300、单500、单1000,中性是300、500、1000混合在一起保持一个均衡的比例,比方说各1/3,比方说在1/3左右上下去波动。 概率1000指增1号去年超额是19%,今年最新的超额是8.3%,产品绝对收益是12.5%。2021年实盘以来的超额最大回撤只有2.09%。 市场展望 (1)18年年底量化规模不到2,000亿,去年年底大概是1.5万亿左右。4年时间增长了1.3万亿,背后增长的主流赛道是中证500,目前500赛道大概接近60%左右的占比,1000占比可能30%左右。(2)从1000指数的行业分布来看,主要是专精特新的企业,从过去20年以及未来20年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指数表现依然是1000好于500和300。 (3)我们上半年支出主要投入在IT,未来预计明年开始,每年可能会更增加一些比例。运营层面,今年有了打新的资格。 (4)我们150到200倍的换手,每天可能还会有大概60%-70%的仓位是不动的。这些不动的仓位我加一个预测模型去预测日内和日间融合,哪些不动的底仓我给它预测出来,然后再筛出一些股票来去做一些T0增强,还是可以提升一些超额能力,这个也是我们迭代的方向。 Q&AQ1:指增的换手率大概是多少? 答:不加T0情况下,500和1000的指增大概都是150~200倍左右。 Q2:单产品的规模控制在多少呢? 答:计划是单策略都在20亿之内,可能1000会在25亿之内。然后对于我们发行的单产品来说,我们想要控制在两个亿左右。 Q3:概率的指增策略跟其他机构比,有什么样的优势? 答:从三个层面上去分享。 (1)从业绩的角度出发,我们1000指增的业绩近一年或者说近两年,应该是排在整个行业的前20%左右,回撤的话大概是排在整个行业的前5%或者说前三名的阶段,所以超额稳定性可能会更好一些。当然大家也可以去看我们的超额曲线的波动率是比较低的,我们的曲线是按照一个斜率在走,可能有一些管理员斜线斜率发生了比较大的波动和变化,大家都可以对比看一下。 (2)从公司的角度出发,目前我们在可能“小而美”梯队或者说50亿以下的梯队当中,我们的团队配置是比较超配的,团队超过了50个人,然后另外一个就是我们有着非常强大的IT支撑,IT的老大是互联网出身,之前是依图科技的技术委员会主席,更早之前是阿里云组建阶段的1号工程师,所以我们在未来量化越来越卷的背景下,我们觉得IT也是整个行业的护城河,可能能够支持我们更稳定更长远得发展下去。 Q4:指增产品会做期货吗?是纯股票吗? (3)从策略的角度出发,目前我们的因子在用的主要是偏人工挖的,所以相对来说比较注重可解释性和强逻辑性,面对现在市场上非常多的这种同质化比较强的机器学习化的因子来看的话,我们可能会有一些低相关性。其次就是说在投资策略层面上,目前我们是多频道融合的体系,相较于阿尔法加T0,没有T0的干扰,比方说一些管理员可能有一些小产品,他在上面用了一些T0业绩做得很好,超额收益也很好,背后如果是T0做的话,大家可能是分辨不出来的,我们看起来就会更真实一些。 答: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这样,指增产品在做纯指增的角度出发,大家在配置的产品层面上或者说运营层面上都会去配一点点期货,然后保证仓位打满。然后你也可以理解为是纯股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比方说你一个满仓的一个亿产品,你在配股票的过程中,你不可能配一个亿,因为你每天要换仓。所以你可能要留出一些流动性来去做换手或者说流动性的准备,比方说你配了9500万的股票,然后从产品的角度出发,它并不是满仓了,这个仓位我可能用期货给它补回来,比方说我开10万甚至到不了10万,可能就会用8倍的杠杆,因为股指是8倍杠杆,比方说500万的股 票市值的话,你大概可能需要 125万的保证金就能够把整个仓位给补回来,同时还保留了一些现金流动性,所以这个是大部分指增要维持仓位或 者说流动性都会这么干。我们也是在这么做的,都会从流动性的角度出发,或者说仓位的角度出发,都会有这么一些很小的期货配置。但是如果说你要加CTA的那种形式,或者说整个产品的仓位平掉一半,去用一半的股指去吃贴水,我们是不存在的,我们的主要仓位还是在股票,所以我 觉得可能更偏纯股票。 Q5:每年IT方面的投入大概能有多少? 答:今年我们预计可能会在5000-6000万左右,去年可能跟比这个数略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