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自动化发家,布局锂电设备、储能等多领域。公司以电力自动化信息化起步,目前形成新能源和环保两大业务板块。新能源业务主要产品为锂电池后段制造装备、储能装备和清洁能源控制设备;环保业务主要产品为膜及膜装臵,水利、水处理自动化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7.4亿元,同比下降20%;归母净利润-4.2亿元(计提环保子公司商誉减值2.38亿元),同比下降2079%;毛利率21.6%,同比下滑3.7pct。盈利承压主要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叠加间歇性停工停产,项目推进延迟,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涨,但公司订单充足,为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打下基础。 新型储能需求上涨,公司自研产品多样,综合服务能力优越。公司在电力系统领域深耕多年,拥有近三十年项目实施经验。公司以丰富的产品加速储能市场布局。公司产品包括PCS、EMS、BMS、CCS、储能电池PACK,公司储能产业链布局持续完善。公司自持项目邵阳城步儒林100MW/200MWh储能电站及冷水滩谷源100MW/200MWh储能已实现并网,并先后与国网等公司合作实施了多个项目。公司储能订单持续落地,2022年12月子公司格莱特新能源中标湖北谷城100MW光伏发电储能项目及水发湖北谷城5 0MW集中式(共享式)储能电站EPC项目,中标金额约5.8亿。23年上半年,公司相关储能产品出货量已超过1GW。 锂电行业发展迅速,公司具备技术优势获龙头客户认可。2021年中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为588亿元,其中后段设备市场规模为119亿元,占比20.24%,化成和分容占到后端设备价值的70%。子公司精实机电研发和技术优势突出,多项技术为国内首创,在锂电设备化成分容领域处于行业先进地位,可以负责不同规格的电池后段处理。其专业化的设备,领先的技术和高效的服务使公司获得国内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如宁德时代等的认可。 环保业务深耕多年,业绩有望实现回升。《“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从2019年至2024年,我国膜产业产值将保持10%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并于2024年达到3630亿元规模。公司以变配电和水电自动化起家,2017年收购子公司格兰特。格兰特以膜技术为核心,将膜制造相关工艺和污水深度处理有机结合。2022年受市场竞争等客观原因影响新增订单减少,以及部分项目延迟开工导致项目进度延后,导致2022年格兰特营业收入较2021年下降55.9 8%。预计未来随经济恢复及疫情因素的消除,环保业务业绩有望逐步恢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3-25年营业收入为50.0、63.8、79.7亿元,同比增速为+186%、+28%、+25%;归母净利润为2.5、3.8、5.5亿元,同比增速+160%、+51%、+44%。考虑到公司储能订单逐步落地,公司23年有望扭亏为盈,未来随着储能行业发展,看好公司未来发展,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储能项目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持续上行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投资主题 报告亮点 因公司业务现阶段重点为储能及锂电,这两个板块篇幅较多。在储能业务上,我们通过分析近年新能源发电需求的变化和相关政策的出台去预测未来储能需求端的增长空间。 重点查找了湖南省对新能源发电的需求和对储能的需求。其次,具体分析了公司储能产品的竞争优势以及在建的储能电站项目盈利模式。在锂电设备业务上,预测了未来锂电后段设备市场的增长,分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和近年在锂电设备上收入,成立,利润率的变化。 投资逻辑 公司作为储能设备和锂电池后段设备供应商,主营业绩随新能源发电需求和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持续高增。产品下游应用场景广泛,储能下游主要是需要建设新能源发电项目或变配电改造的工商企业、电网等,锂电下游行业主要是动力电池制造商。公司在电力领域有多年技术沉淀,重视技术研发投入,其储能系统能灵活满足下游需求,在湖南省具备较大竞争优势。已建储能项目收益良好并且公司积极开展新业务如“光伏+储能“一体化。在锂电方面,公司具备坚实的技术优势,多项国内首创技术,获下游龙头企业认可,收入增长稳定。 首先,储能设备市场和锂电池设备市场成长性较为确定,未来需求不断增长。公司主营产品储能设备和锂电池后段处理设备。在2022年全球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高增98%的基础上,中国占比从24%提升至36%,高踞首位,美国紧跟其后。2021年中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为588亿元,其中后段设备市场规模为119亿元,占比20.24%,化成和分容占到后端设备价值的70%。 其次,储能行业整体集中度不高,竞争格局分散,公司具有较大成长空间。具有多年丰富的电力自动化及信息化经验,能提供储能设备核心产品如EMS、PCS等。公司现阶段已经建成的储能项目如城步儒林,韭菜坪等也收益良好,城步儒林项目二期完成容量租赁后收入将为4480万元/年,电力辅助收入2640万元/年,正在筹备的“光伏+储能”未来收益可期。在锂电池后段设备方面,公司具有极大的技术优势如国内首创化成压床的负压技术和全自动软包动力电池化成线等,获龙头企业认可。 关键假设、估值与盈利预测 储能EPC业务:公司在储能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以及完善的产品矩阵,基于目前在手订单情况,我们预计23-25年公司储能EPC确认收入规模分别为1.3GWh、1.5GWh、1.8GWh。预计随储能行业竞争加剧及公司拓展全国业务,储能EPC毛利率将小幅下滑,预计23-25年毛利率分别为20%、19%、19%。 储能设备和集装箱:针对标准化产品,如储能系统、PCS、电池PACK等,公司进行批量生产,单独对外销售。随下游需求提升及公司持续开拓客户,我们预计23-25年储能设备和集装箱营收分别为6、13.2、23.8亿元。 锂电池智能装备:随着动力电池稳定增长叠加储能需求放量,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随着行业增长及公司不断开拓新客户,我们预计23-25年锂电池智能装备收入分别为11、15、19亿元。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营业收入为50、64、80亿元,同比增速为+186%、+28%、+25%;归母净利润为2.5、3.8、5.5亿元,同比增速+160%、+51%、+44%;EPS分别为0.64、0.96、1.39元,现价对应23年PE为25.8倍(2023年7月14日收盘价)。 一、水利自动化龙头,锂电储能或成新增长点 1.1发展历程:水电自动化发家,布局锂电储能等多领域 华自科技股份总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于2015年底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从电力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技术起步,经过多年的内生发展和一系列的投资、并购整合,目前已形成了“新能源”和“环保”两大业务板块。 图表1:公司历史沿革 1.2产品介绍:布局新能源及环保两大业务 公司目前形成了新能源和环保两大主营业务。其中,新能源业务主要包括:锂电池及其材料智能装备;光伏、风电、水电及多能互补等清洁能源控制设备;储能设备及系统。环保业务主要包括:膜及膜装置;水利、水处理自动化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 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全资子公司精实机电是技术领先的锂电智能装备领域的企业,掌握了以动力电池(组)检测设备、自动化方案解决能力、锂电池自动化后端处理系统为主的锂电池设备行业核心技术,主要客户为锂电池生产企业。公司在中小水电站、泵站智能化控制、变配电等传统领域有市场优势,近年将业务拓展到工商业变配电、新能源及储能等新兴领域。 环保业务方面,公司全资子公司格兰特拥有多项水处理膜原创技术,可为污水处理、水再生、水净化提供领先的水处理系统解决方案及工程服务。下游市场应用包括市政、医药、化工、电力、钢铁冶金、食品、造纸等环保、污水处理领域。 图表2:公司主要产品 1.3公司股权结构集中,组织架构清晰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产业积累深厚。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黄文宝先生,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直接持有公司0.83%的股份,并通过长沙华能自控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21.48%的股份。 图表3:公司股权结构(截至2023年Q1) 管理层在相关领域内经验丰富。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黄文宝先生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信部认证的计算统集成高级项目经理,有多年电气设备从业经验,于2009年9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 图表4:公司主要高管经历 1.4经营表现:盈利能力有望实现触底反转,员工持股加股权激励彰显公司信心 受疫情影响开工公司及下游竞争加剧影响,盈利能力有望实现触底反转。2020-2023Q1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62、21.65、17.40、3.9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86%、-20%、-16%。2022原材料价格上涨,叠加间歇性停工停产,项目推进延迟,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涨,经营成效不及预期。但公司订单充足,为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打下基础。截止2022年底,公司在手订单对应的收入金额37亿元,将在2023年及后续年度实施和交付。 2020-2023Q1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0、0.21、-4.21、-0.3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6%、-29%、-2079%、-304%。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负,主要原因为:公司环保业务因需求萎缩以及开工受限,盈利水平不达预期,计提商誉减值2.38亿元。 图表5:2017-2023Q1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单位:亿元,%) 图表6:2017-2023Q1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单位:亿元,%) 1)按业务内容拆分:主要开展新能源与环保两大板块的业务 公司主要业务分为新能源和环保两大板块,为客户提供智能控制的硬件与软件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分行业看,2020-2022年,新能源及智能装备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1%、72%、84%,环保与水处理收入占比分别为37%、25%、13%。分产品看,2022年锂电智能装备收入占比为43%,为公司最大收入来源。 图表7:2017-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结构(分行业,%) 图表8: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结构(分产品,%) 2)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有望实现触底反转 2020-2023Q1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32.2%、24.9%、21.6%和20.6%,2022年毛利率同比下滑3.4pct,主要原因为:锂电设备、储能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部分地区间歇性的停工停产,以致用工成本显著增加。 图表9:2017-2023Q1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 图表10:2017-2022公司分业务毛利率(%) 3)公司费用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公司2020-2022年期间费用率分别为29%/23%/32%,其中2022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11%/9%/3%。2022年公司的期间费用率有所上升,主要原因为:公司人员增加、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及股份支付费用等因素导致管理费用变动较大。 图表11:2017-2023Q1公司费用率 图表12:2018-2023Q1同行业公司费用率比较 员工持股加股权激励彰显信心。2023年2月,公司发布了员工持股计划,合计6500万元,计划参与对象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同时,公司也发布了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股票总量1000万股,价格8.52元/股,激励对象为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中层核心技术人员。激励业绩目标较高,23-25年利润分别为2亿元/3.5亿元/5.5亿元,相比22年均实现较高增长。员工持股计划与股权激励利润目标均彰显着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二、新型储能:行业兴起,新型储能需求激增 2.1乘政策东风,新型储能行业兴起 全球储能装机仍有较强成长性。随着储能成本的持续下降和各国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全球大型储能市场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2022年全球大型储能新增装机28,958MWh,约为2021年的1.6倍;预计2023全球大型储能新增装机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