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草甘膦行业快评:国内外补库需求叠加成本支撑,草甘膦行业景气度触底回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草甘膦行业快评:国内外补库需求叠加成本支撑,草甘膦行业景气度触底回升

基础化工2023-07-13国信证券李***
草甘膦行业快评:国内外补库需求叠加成本支撑,草甘膦行业景气度触底回升

观点: 1)供给端:行业新增产能有限,供给主要取决于开工率和库存。据百川盈孚,截至2023年7月初,我国草甘膦产能合计81万吨/年。国外产能方面,拜耳(孟山都)拥有37万吨/年IDA法的草甘膦产能,全球产能共计118万吨。在建产能方面,目前国内只有润丰股份拥有2.5万吨/年的在建产能,预计2024年投产,供给端增量有限。2023年上半年草甘膦行业开工率下行,库存维持高位,目前已有所改善。据百川盈孚,2023年上半年国内草甘膦产量约22.85万吨,较2022年上半年(31.565万吨)减少8.715万吨,减幅27.61%;与此同时草甘膦行业开工率持续走低,2023年上半年国内草甘膦行业开工率每月均不及60%。伴随开工率下行的是库存提升,据百川盈孚,国内草甘膦工厂总库存在2023年5月12日达到自2017年以来的最高点,达8.6万吨,同期海外终端库存也处于高位。受库存高企及需求疲软影响,2023年上半年主流采购市场以消化库存为主,草甘膦市场价格也随之走低。2023年6月国内草甘率行业开工率为56%,截至7月7日国内草甘膦工厂总库存为5万吨,均较前期有所改善。 2)需求端:短期国内外补库需求回升,中长期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有望拉动草甘膦需求。短期看,6月以来,草甘膦市场交易有所回暖,主流企业库存减少,供应商多惜售推涨,下游制剂商、贸易商抄底拿货,采购积极,国内订单增加。同时,草甘膦价格下行叠加汇率走贬使得草甘膦出口价格优势显现,海外拿货需求增加,而近年来国内生产的草甘膦平均70%-80%都用于出口。中长期看,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长,将大幅拉动草甘膦使用量。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数据,2019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达到1.9亿公顷,其中80%-90%的转基因作物均耐草甘膦。近年来,国内转基因育种政策持续出台,商业化即将落地,有望拉动草甘膦需求增长。随着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转基因作物品种特性优良、节本增效等优势将逐步显现,转基因品种的商业化进程有望加快,将带动转基因作物面积增长,长期看将拉动草甘膦除草剂的需求增长。 3)价格端:上半年原料价格走跌,近期成本端支撑有所增强。甘氨酸路线原材料主要包括甘氨酸、甲醇、黄磷、多聚甲醛、液氨等,原材料在总成本中占比约85%~90%,草甘膦和甘氨酸价格联动性较强。2023年上半年,上游黄磷、甘氨酸、亚氨基二乙腈、双甘膦等重要原料价格整体呈跌势,草甘膦成本下降。进入夏季,高温或会出现企业限电情况,不仅会导致黄磷价格推涨使草甘膦成本走高,也会导致草甘膦本身开工受限供应减少,从而在成本及供应双重利好条件下支撑价格上涨。如无限电情况,夏季高温也是企业检修高发期,产量快速扩张存在一定约束。甘氨酸方面,据百川盈孚,甘氨酸价格自6月份以来平稳运行,当前甘氨酸供需较为稳定,库存较年初有所下降,成本端近期上游醋酸价格有所上调,甘氨酸成本走高,进而支撑下游草甘膦价格上行。 相关标的:建议关注草甘膦行业龙头企业:【兴发集团】。目前兴发集团具备23万吨/年草甘膦产能,位列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将有望充分受益于此次草甘膦行业景气回升,我们看好公司具备产业链一体化、原料自给配套优势,竞争优势将更为显著。 风险提示:草甘膦价格波动风险,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转基因商业化推广受阻,农产品价格下降等。 评论: 供给端:行业新增产能有限,供给主要取决于开工率和库存 草甘膦是最大的除草剂品种,也是全球第一大农药。草甘膦是孟山都(现拜耳)公司于1971年开发的一种氨基酸类除草剂,其商品名为农达(Roundup)。由于草甘膦兼具高效广谱、低毒安全等特性,属于高性价的农药品种,被广泛用于田间、坡地以及草坪等防除杂草。据PhillipsMcDougall,2019年全球草甘膦销售额为52.51亿美元,占全球除草剂市场规模的20%,占全球作物用农药销售额的9%,使用量达73万吨,占全球农药使用量的17%,是最大的除草剂品种,也是全球第一大农药。 图1:2012-2022年全球农药市场规模 图2:2019年全球作物用农药市场结构 环保政策趋严,草甘膦新增产能有限。草甘膦作为有机磷农药,其供给端的生产会受到环保约束和安全生产规范的影响。2013年,环保部发布《关于开展草甘膦(双甘膦)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对草甘膦行业全面环保核查;经历2015年以来的4轮高压环保核查、督察以及安全检查,我国开启了草甘膦高质量发展之路。2017-2019年国内草甘膦行业几乎无新增产能,供给端落后产能逐步出清,开工企业数近十年期间从30多家缩减合并至现在的10家企业左右。据百川盈孚,截至2023年7月初,我国草甘膦产能合计81万吨/年。 国外产能方面,拜耳(孟山都)拥有37万吨/年IDA法的草甘膦产能,暂无新增产能。因此,全球草甘膦有效产能合计118万吨/年,主要集中在中国。 根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草甘膦属于限制类项目。 根据《“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草甘膦属于适度发展的农药品类,政策及环保约束使得草甘膦供给端新增产能有限。据百川盈孚,目前国内只有润丰股份拥有2.5万吨/年的在建产能,预计2024年投产。此外,2023年和邦生物公告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46亿元,用于“年产50万吨双甘膦项目”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67.13亿元,建设周期2年,若按1.5吨双甘膦可以产出1吨草甘膦计算,和邦生物50万吨/年产能双甘膦每年可以满足33.33万吨草甘膦生产需求。 表1:国内草甘膦生产企业产能统计企业 2023年上半年草甘膦行业开工率下行,库存维持高位,目前已有所改善。据百川盈孚,2023年上半年国内草甘膦产量约22.85万吨,较2022年上半年(31.565万吨)减少8.715万吨,减幅27.61%;较2022年下半年(25.424万吨)减少2.574万吨,减幅11.26%。与此同时草甘膦行业开工率持续走低,2023年上半年国内草甘膦行业开工率每月均不及60%。伴随开工率下行的是库存提升,据百川盈孚,国内草甘膦工厂总库存在2023年5月12日达到自2017年以来的最高点,达8.6万吨,同期海外终端库存也处于高位。受库存高企及需求疲软影响,2023年上半年主流采购市场以消化库存为主,草甘膦市场价格也随之走低。2023年6月国内草甘率行业开工率为56%,截至7月7日国内草甘膦工厂总库存为5万吨,均较前期有所改善。 图3:草甘膦行业月度产量及开工率情况 图4:草甘膦行业工厂库存情况 需求端:短期国内外补库需求回升,中长期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有望拉动草甘膦需求 短期:国内外补库需求阶段性回升。 6月以来,草甘膦市场交易有所回暖,主流企业库存减少,供应商多惜售推涨,下游制剂商、贸易商抄底拿货,采购积极,国内订单增加。 草甘膦价格下行叠加汇率走贬使得草甘膦出口价格优势显现,海外拿货需求增加。中国是草甘膦生产和出口大国,近年来国内生产的草甘膦平均70%-80%都用于出口到巴西、美国、阿根廷等转基因农作物生产大国。2019年我国出口草甘膦约39万吨,出口量占国内总产量的71%,出口额约为10.8亿美元。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整体呈下行趋势,叠加同期草甘膦去库存价格下行,草甘膦出口价格加速下跌,据百川盈孚,2023年6月19日,中国草甘膦FOB离岸价跌至3480美元/吨,该价格已是自2020年9月以来的最低点,截至7月12日,中国草甘膦FOB离岸价回升至3970美元/吨,但仍处于近两年多来的相对低点。草甘膦离岸价持续走低使得国内草甘膦价格优势凸显,从而使得贸易商、海外客户抄底拿货需求增加,据百川盈孚,2023年6月上旬国内出口量增加,7月初海外南美、东南亚、欧洲、非洲均有订单下发,下游制剂商订单多排至8月,对原粉拿货积极,支撑价格上涨。 图5:草甘膦价格及汇率走势 图6:其他非卤化有机磷衍生物出口情况 中长期:我国转基因育种商业化即将开启,有望打开草甘膦需求增长空间。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长,大幅拉动草甘膦使用量。由于转基因作物的新品种持续研发、商业化推广,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长,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数据,2019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达到1.9亿公顷,其中80%-90%的转基因作物均耐草甘膦。以美国为例,美国一直是全球主要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以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的种植面积最广,2022年,美国耐除草剂大豆、玉米和棉花的应用率已超过95%以上。草甘膦是美国农业中应用最广泛的除草剂,美国草甘膦使用量随着转基因作物推广呈倍数增长,据《美国草甘膦除草剂在美国和全球的使用趋势》文中介绍,2014年美国草甘膦使用量达12.54万吨,约是美国转基因作物推广前夕1995年的7倍。目前已经商业化应用的抗草甘膦基因有7种,涉及10种作物,其中玉米涵盖6种基因,抗草甘膦玉米的转化事件远远大于其他作物,是商业化程度最高的作物,其次是大豆和棉花。 图7: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亿公顷) 图8:2000-2020年美国主要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渗透情况 表2:目前已商业化应用的抗草甘膦基因基因类型 国内转基因育种政策持续出台,商业化即将落地,有望拉动草甘膦需求增长。2019年以来,我国连续颁发4个转基因玉米和3个转基因大豆的生物安全证书;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亦明确提出要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2021年农村农业部对《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三部种业规章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意味着转基因农作物品种审定将并入新品种审定大类,转基因作物特定审定办法不再另行制定;2022年3月,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开始实施;2022年6月,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国家级转基因大豆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并开始实施。2023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有序扩大试点范围。此外,2023年2月发布的《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进一步扩大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应用试点范围,依法加强监管。2023年4月28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3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批准了113个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其中有112个为转基因棉花品种。在我国,一个转基因品种要想获得商业化种植许可,必须要经过品种审定,虽然在今年年初我国农业农村组织了相关转基因品种审定会议,但截至目前我国仍未批准任何转基因玉米或大豆品种可以进行商业化种植,我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仍处于试点阶段。我们认为,随着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转基因作物品种特性优良、节本增效等优势将逐步显现,同时随着世界各国对转基因认识的转变,转基因品种的商业化进程有望加快,将带动转基因作物面积增长,长期看将拉动草甘膦除草剂的需求增长。 表3:我国转基因育种相关政策 价格端:上半年主要原料价格走跌,近期成本端支撑有所增强 草甘膦的生产工艺可分为甘氨酸法和IDA法。按所用原材料分类,国内草甘膦主要有两种生产工艺路线:甘氨酸法和IDA法。甘氨酸法路线因为初始投资成本低而被国内多数厂商采用,甘氨酸路线的缺点是产生的污染物较多,环保成本高;而IDA法属于环境友好工艺,IDA法最初由孟山都(现拜耳)公司研发,并拥有37万吨/年产能,受原材料来源和技术的影响,IDA路线在国内的发展不快。据百川盈孚,截至2023年7月初,我国甘氨酸法草甘膦法产能为58万吨/年,占比71.6%,IDA法草甘膦法产能为23万吨,占比28.4%。从生产成本角度,草甘膦的2种生产工艺成本差别不大,甘氨酸路线原材料主要包括甘氨酸、甲醇、黄磷、多聚甲醛、液氨等,原材料在总成本中占比约85%~90%,故草甘膦价格和主要原料价格存在较强相关性,尤其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