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频现“黑天鹅”期待涅槃重生 ——2023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回顾与下半年展望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陈臻Z0018730王骏Z0002612 摘要: 自从2022年起,全球经济增速放缓,2023上半年全球经济延续去年趋势性回落。随着欧美央行紧缩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逐渐显现,欧美多家大型银行在3-5月出现暴雷事件,一度引 发全球经济衰退的恐慌。吸取了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经验,欧美政府立即采取托底救市措施,及时控制恐慌情绪的蔓延。 随着银行破产案得到阶段性解决,各大国际机构重新调整2023年世界经济预判。根据各方最新预测数据,可以得出三个结论:首先,只要不发生重大黑天鹅事件,2023年世界经济不会发生衰退,所有机构均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呈现正增速,均值在2.7%左右;其次,2023年世界经济边际形势正在好转,除了IMF,其他各大国际机构均上调了2023年的经济预期值。其三,2023年世界GDP增速很有可能是2021-2024四年中的最低值,2024年经济增速将出现反弹。 今年全球通胀继续边际回落,各大银行放缓加息步伐。不过,当前欧美通胀率依然远高于 2%的长期通胀目标,因此欧美央行此轮加息周期略长于年初预期。美联储三季度还将加息1-2 轮;欧洲央行将加息2轮;英国核心通胀率创近30年新高,英国央行或将加息至6.25%,创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新高。日本央行行长完成换届,有望下半年结束量化宽松。 下半年全球经济依然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各大央行利率终点、高利率维持时长、欧美银行是否再度暴雷以及外溢风险、全球债务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军事冲突升级、通胀回落速度、俄乌黑海粮食协议等。任何一个风险点都有可能引爆黑天鹅事件,引发全球经济增速大幅放缓。 目录 第一部分再爆黑天鹅事件世界经济整体放缓3 一、上半年世界经济呈现放缓和分化3 二、银行业危机爆发7 三、通胀放缓加息减速14 四、俄乌冲突对市场影响逐渐趋弱17 五、新冠疫情对市场影响宣告结束19 第二部分美国经济起伏较大美元指数一波三折21 一、上半年美国经济起伏较大22 二、通胀进一步放缓25 三、美债海外持有出现分化美国债务上限再提升27 四、美元走势一波三折兑其他货币整体升值30 第三部分欧洲经济面临衰退未来将面临多重危机34 一、欧元区陷入技术性衰退35 二、今年英国将成唯一未恢复至疫情前的主要经济体37 三、下半年欧洲仍需直面诸多危机41 第四部分日本经济稳步复苏货币政策有望收紧43 一、2023年日本经济将恢复至疫情前43 二、日本央行完成换届货币政策有望收紧46 第五部分新兴经济体发展情况50 一、东盟和南亚出口明显不及去年50 二、金砖国家发展大相径庭51 第六部分全球宏观经济综合展望56 第一部分再爆黑天鹅事件世界经济整体放缓 一、上半年世界经济呈现放缓和分化 自从2022年起,全球经济增速放缓,2023上半年全球经济延续去年趋势性回落。不过,世界经济也呈现一定分化。从国家层面来看,绝大多数国家今年一季度GDP增速迟缓,但是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却有所提速;从产业层面来看,全球制造业深度萎缩,但全球服务业却快速扩张。 (一)国家发展出现分化 美国一季度实际GDP终值录得5.07万亿美元,实现同比和环比双正增长,并未出现衰退。同比增长1.8%,高于前值;环比增长0.5%,低于前值。今年1-2月美国经济非常强势,但是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逐步显现,3月和5月银行暴雷事件打断了美国复苏进程,各项经济指标起伏较大。 中国一季度同比增长4.5%,在主要经济体中增速较快。疫情管控放宽之后,消费和制造业在一季度迅速反弹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复苏。不过,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这样的良好复苏势头并未延续至二季度,中国制造业和出口行业在二季度明显回落。然而,鉴于去年4-5月上海全域处于封控中导致GDP基数较低,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速将会进一步提升。 由于“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陷入衰退,欧元区一季度环比下降0.1%,叠加去年四季度同样环比下降0.1%,说明欧元区已经陷入技术性衰退。英国一季度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0.2%和0.1%,实现双正增长,并未出现衰退,总体好于预期。欧美经济和金融领域绑定颇深,美国银行暴雷事件同样对欧洲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引发瑞信破产和德意志银行CDS利差大幅攀升等信用危机。 日本经济复苏明显,一季度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1.8%和0.7%。新冠疫情持续好转之后,占据日本GDP超过一半的私人消费迅速增长,同时也带动日本旅游业快速恢复。 由于西方国家需求减弱,东盟、南亚、东亚等多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亚洲国家相对依赖对西方国家出口,随着欧美需求回落,很大程度影响出口贸易量,进而引发产能收缩。今年前5个月,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出口贸易额普遍同比下降10-30%不等。相对而言,印度经济韧性相对较强。虽然印度常年贸易赤子且今年出口贸易额明显回落,但得益于即将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内需旺盛,印度一季度GDP同比和环比增速分别达到6.1%和1.9%,是TOP10经济体中增速最快的。 表1-12023年一季度全球主要经济体实际GDP及增速 数据来源:Wind、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尤其是制造业不振,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新西兰等资源出口型国家的经济增速呈回落之势。 中国、越南、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一季度GDP环比增速均出现负值,尤其中国和越南环比均出现-14%以上的萎缩,主要是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此外,美元在最近一年大幅升值,2023一季度美元指数均值同比增长6.7%,所以诸多国家出现以本币计价增速尚可,但以美元计价增速明显迟缓甚至大幅回落。较为典型的是日本,日本一季度以本币计价GDP同比增长1.8%,折算美元计价GDP同比大幅下降10.5%。 (二)产业发展出现分化 去年世界经济从“过热”逐步转向“滞涨”,全球PMI持续回落,去年8月服务业PMI 跌破荣枯线,去年9月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全球两大产业已经进入萎缩之中。 今年以来,全球服务业与制造业分化显著。今年1-5月全球制造业PMI继续低于荣枯线;全球服务业PMI均高于荣枯线,并且不断回升,5月录得55.5,处于较快扩张区间。疫情管控放开之后,各国民众对于旅游、餐饮、酒店等服务型消费需求大幅提升;相较而言,民众没有必要再抢购囤货,尤其耐用品使用周期较长,无需短期内再次购买,疫情三年透支了未来3-10年的耐用品消费。 从分项来看,全球制造业新订单PMI低于荣枯线,服务业新商务活动PMI高于荣枯线,两大产业的未来业务扩张出现明显分化。两大产业投入价格PMI逐渐回落,不过服务业投入价格PMI依然在60附近,而制造业投入价格PMI已经跌破荣枯线,因此服务业价格高企是拉动今年全球通胀的主因。两大产业的就业PMI均略高于荣枯线,说明企业有扩大招工的需求。从国别来看,新兴经济体在制造业的恢复程度明显好于发达经济体,部分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处于萎缩之中。 表1-2全球制造业及分项PMI 数据来源:Wind、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表1-3全球服务业及分项PMI 数据来源:Wind、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表1-4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 数据来源:Wind、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表1-5全球主要经济体服务业PMI 数据来源:Wind、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二、银行业危机爆发 今年以来全球最重大的黑天鹅事件是欧美银行业暴雷事件,一共发生过两轮,第一次发生于3月上旬,第二轮发生于5月初。此次银行业破产案归根到底是欧美央行货币政策短期内连 续转向所致。得益于欧美政府和央行及时救市,此次银行暴雷事件并未像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不过,由于欧美通胀高企,欧美央行将继续加息,全球银行业危机并未解除。 (一)美国银行业率先暴雷 3月上旬和5月初美国接连爆发银行破产案,彻底打断了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3月8日银门银行(SilvergateBank)宣布破产,3月10日硅谷银行(SiliconValleyBank)宣告破产,3月12日签名银行(SignatureBank)宣告破产,5月1日美国第一共和银行(FirstRepublicBankoftheUnitedStates)再度宣布破产,预示着美国银行业危机的到来。 上半年美国银行破产风波不可小觑,涵盖了美国第二、第三、第四大银行破产案。在破产的四家银行中,以美国第一共和银行规模最为庞大。破产前,美国第一共和银行是美国第14 大银行,截至今年4月资产总规模达到2291亿美元,被称为美国第二大银行破产案,仅次于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倒下的华盛顿互助银行(WashingtonMutualBank),该行破产时资产规模达到3070亿美元。破产震动效应最明显的是爆发时间更早的硅谷银行,该行破产前是美 国第16大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2090亿美元,破产时被称为美国第二大银行破产案,后在5 月1日被美国第一共和银行破产案超越。签名银行破产时资产规模约为1104亿美元,现为美 国第四大银行破产案。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第五大破产银行是2008年7月11日印地麦克银行 (IndiMacBank),破产时资产规模仅为320亿美元,差美国第一共和银行、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一个等量级。 美国银行接连破产是美联储持续加息和缩表的负效应。此前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似乎对金融市场直接冲击并不明显,但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对经济影响往往具有三个季度至一年的滞后性,这一点在美联储去年11月至今年6月的6次议息会议声明和会议纪要中均作出警示,“Indeterminingthepaceoffutureincreasesinthetargetrange,theCommitteewilltakeintoaccountthecumulativetighteningofmonetarypolicy,thelagswithwhichmonetarypolicyaffectseconomicactivityandinflation,andeconomicandfinancialdevelopments.”自去年3月美联储首次加息至今年3月美国多家银行宣布破产,正好一周年。 2020年美联储开启量化宽松之后,诸多企业获得零息贷款,将大批富余资金存储于商业 银行之中。商业银行往往将部分存款投资于美国国债或MBS,赚取息差。不过,虽然美国国债和MBS相对比较安全但收益率较低,为了提升收益率就必须拉长久期。倘若美联储维持长期稳定利率,这样的投资方式确实能为银行带来丰厚无风险息差,并且吸纳存款和投资规模越大,利润越丰厚。然而,3月三大银行暴雷前的8次议息会议中,美联储累计加息450BP,累计缩表幅度达到1.17万亿美元,流动性紧缩刺破了科技泡沫,大批科技企业出现亏损,被迫提取存款应对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倘若商业银行有完善的风控体系和意识,必会保留充足的资金或易变现资产,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但是由于各大银行买入过多长期债券,导致流动性较低。以首先暴雷的硅谷银行为例,硅谷银行首席执行官约瑟夫正是2008年倒闭的雷曼兄弟固 定收益部CFO,他在硅谷银行犯了一个在雷曼兄弟时同样的错误,将大量无息、低息的负债性存款买入大量长期固定收益债券——66.8%的新增存款配置在MBS和美国国债。从2020年一季度至2022年一季度的两年期间,硅谷银行持有的MBS总额从199.96亿美元升至998.12亿 美元,国债总额从39.62亿美元升至165.44亿美元。最近两年硅谷银行持有至到期资产占比从14%增加到43%,其中久期超过10年的占比超过90%。 当美联储仅仅加息几次时,对于美国以及全球经济影响相对有限。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和缩表,提前取款企业和储户越来越多,硅谷银行资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就暴露无遗。随后硅谷银行被迫提前变现长期国债套取现金,不过由于国债收益率持续攀升,硅谷银行的债券现值从910亿美元大幅缩水至760亿美元。并且,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