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长城证券]:机械行业:储能安全新国标正式实施,助力行业安全健康发展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机械行业:储能安全新国标正式实施,助力行业安全健康发展

机械设备2023-07-02长城证券杨***
机械行业:储能安全新国标正式实施,助力行业安全健康发展

《 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于7月1日正式实施。 储能电站作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新能源技术之一,可以有效满足电力系统的新能源大规模接入需求,有灵活调节的优势,电化学储能电站是比较常见的一类储能电站,但随着储能电站项目的建设和应用,其火灾危险性也逐渐显现,因此储能行业的消防保护也显得尤为重要。 此标准规定了电化学储能电站设备设施安全技术要求、运行、维护、检修、试验等方面的安全要求,涉及储能电池、BMS、PCS、监控、消防等各类设备的检修规定。适用于锂离子电池、铅酸(炭)电池、液流电池、水电解制氢/燃料电池电化学储能电站,其他类型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可参照使用。本次标准是储能安全领域的首个指引性文件,填补此前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配置相关国标的空白。 新国标引入“自动灭火系统”、“电池模块级消防”、“多系统联动”、“抑制复燃 ”等概念。 在消防安全方面,明确提出:电池室/舱应配置自动灭火系统,与电池管理系统、火灾探测器或可燃气体探测装置、空调、排风系统联动,具备远程被动指令启动和应急机械启动功能。自动灭火系统的最小保护单元应为电池模块,每个电池模块宜单独配置探测器和灭火介质喷头。灭火介质应具体有良好的绝缘性和降温性能,能扑灭电池火灾和电气设备火灾,且防止复燃。并且强调“电化学储能电站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池室/舱内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温感探测器烟感探测器等火灾探测器,每个电池模块可单独配置探测器”。 储能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消防安全势在必行。根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要求,2025年中国的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根据《2022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数据,2021年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5GW,2025年装机增量预计将达到12GW,累计装机将达到约40GW(90%以上为锂电池),2021-2025年累计装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7%。2025年后,电化学储能的年装机增量将保持在12-15GW,预计到2030年,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约110GW,储能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储能电站安全事故的不断攀升,成为了储能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阻碍,储能电站的消防安全不容忽视,此次新国标的正式实施也标志着国家相关部门已将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问题提到了更高的高度。同时我们认为,除储能电站外,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家用储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为行业发展带来催化。 储能消防安全备受重视,带动储能消防产品价值量提升:新国标正式发布,储能安全标准趋严。事前预警、系统联动、精准消防和防止复燃构成安全系统新要求。因此,我们认为储能消防的价值量有望得到提升。用户侧为了适配新国标及市场客观要求,储能消防系统设计有望迎来主动预警、通讯联动和多级防控三重升级,进而提升储能消防系统价值量。并且《安全规程》征求意见稿指出,自动灭火系统的最小保护单元应为电池模块,每个电池模块宜单独配置探测器和灭火介质喷头,即明确规定的储能消防的最小保护层级为PACK级。未来探测器及灭火剂的密度与精度将大幅提升,价值量也将迎来较大的增长,从而使储能消防市场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国安达作为特种消防领域龙头,其储能消防系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有望受益于新国标的实施:公司的锂电池储能柜火灾防控和惰化抑爆系统作为新一代储能站消防安全解决方案,采用了分簇集中式探测和PACK级灭火防控技术,可以极早期的发现火情并自动启动灭火,其创新研发的气液两相雾化技术,可以高效的进行降温和扑灭明火,同时其惰化抑爆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储能柜火灾蔓延扩大,有效降低储能集装箱爆炸危害,避免储能柜火灾发展成重大的火灾事故。该系统现已完成部分产品开发验证,并导入批量生产。 目前已在多家锂电池生产企业及储能集成商进行推广和工程化应用。我们认为公司布局储能行业消防市场,目前已有技术领先的可靠产品,未来有望继续提高公司产品在储能行业应用市占率,为公司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投资建议:储能行业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由于其电池产品特性等因素,行业内的消防保护也变得十分重要,《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已正式实施,未来随着未来储能市场的持续扩容,有望大幅拉动行业内的消防需求。我们重点推荐:特种消防领域龙头—国安达(买入),建议关注:青鸟消防(未覆盖)。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政策变化导致市场需求波动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及工艺进步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统计误差、预测参数、假设等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