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钒产业链分析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3年中国钒产业链分析

有色金属2023-07-03刘冠卓头豹研究院机构上传
2023年中国钒产业链分析

研究目的&摘要 摘要 研究目的 —— 钒产业链上游为含钒矿石原料,2021年中国钒矿储量占全球比重的39.3%;产业链中游为钒产品生产制造企业,中国是全球钒产品生产第一大国;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钢铁、化工、储能领域。 本报告为钒产业链系列报告,将梳理中国钒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现状,对行业发展趋势做出分析。 产业链上游:2021年全球钒矿储量2416.5万吨,中国储量最多,为950万吨。目前全球钒产量主要由钒钛磁铁矿冶炼后得到的钒渣提供,石煤提钒为中国特有的钒资源利用方式。中国钒矿以钒钛磁铁矿和页岩矿的形式存在,五氧化二钒达百万吨以上的省份包括四川、湖南、安徽、广西、湖北、甘肃,这六省合计占比达到90.8%。 研究区域范围:中国地区 产业链中游:2021年,全球钒产品年产量在6,000吨以上的企业共11家,中国占据6家,为全球钒产品生产第一大国,其中攀钢钒钛年产能44,000吨,是世界钒产品产能和产量排名第一的企业。中国资源在全国大部分省份均有分布,因此中国钒产品生产地区也较为广泛,四川攀西地区是中国最大的钒产品主产区。长期以来,中国五氧化二钒出口数量大于进口数量,进出口交易额处于贸易顺差的状态,2022年,中国对俄罗斯五氧化二钒进口数量最大,为1,260吨,对韩国五氧化二钒出口数量最大,为2,337.5吨。 研究周期:2023年2月 研究对象:钒产业链 此研究将会回答的关键问题: (1)钒矿在中国及全球的布局? 产业链下游:2021年,中国95%的钒产品应用于钢铁领域,3%应用于钛合金及化工领域,2%应用于储能领域。2017年至2022年,受新冠疫情及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影响,中国粗钢产量由持续上涨到逐年递减,2020年,中国钒在钢中的消费强度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未来有望持续支撑钒在钢铁领域消费量的增长。2021年中国及全球液流电池累计装机规模分别为51.9MW、153.2MW。全钒液流电池成本价格随储能时长的增加而降低,同时全钒液流电池的安装结构更适合大规模、大容量的长时储能,但从目前中国钒电池储能项目来看,钒电池储能装机规模小,储能应用仍处于示范阶段。 (2)中国及全球钒产品产能分布? (3)钒产品有哪些下游应用? 名词解释 钒:钒(Vanadium)是一种金属元素,元素符号为V,银灰色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属VB族,原子序数23,原子量50.9414,体心立方晶体,常见化合价为+5、+4、+3、+2。钒的熔点很高,为难熔金属,有延展性,质坚硬,无磁性。具有耐盐酸和硫酸的本领,并且在耐气、耐盐、耐水腐蚀的性能要比大多数不锈钢好。 钒矿:钒矿是含有钒的矿物,发现的含钒矿物有70多种,但主要的矿物有钒钛磁铁矿、钾钒铀矿、石油伴生矿等。非常纯的钒很难制成,在通常的高温条件下,钒对氧、氮和碳都活泼,容易起反应,工业上用它制成合金。 磷钒矿:天然磷矿的伴生矿物。磷矿是指在经济上能被利用的磷酸盐类矿物的总称,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矿物原料。用它可以制取磷肥,也可以用来制造黄磷、磷酸、磷化物及其他磷酸盐类,以用于医药、食品、火柴、染料、制糖、陶瓷、国防等工业部门。 废催化剂:降低或完全失去活性的催化剂。一般来讲,石化行业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为2-3年。 酸浸过程:酸浸是指是用无机酸的水溶液作浸出剂的矿物浸出工艺。它是化学选矿中最常用的浸出方法之一。硫酸、盐酸、硝酸、亚硫酸、氢氟酸及王水等均可作为浸出剂,其中应用最广的是硫酸。 火法焙烧:焙烧是在低于物料熔化温度下完成某种化学反应的过程,为炉料准备的组成部分。绝大部分物料始终以固体状态存在,因此焙烧的温度以保证物料不明显熔化为上限。 湿法转浸:湿法冶金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将矿石、精矿、焙砂或其他物料浸入选定的溶剂中,利用各种组分在溶剂中的不同溶解度,使之在一定的条件下,将所要提取的易溶金属或杂质溶解进入溶液的过程。 铝热还原:铝热反应以铝粉和金属氧化物反应获得金属单质的反应,反应剧烈放热。当温度超过1250℃时,铝粉激烈氧化,燃烧而放出大量热。 钒钛磁铁矿:钒钛磁铁矿是含钒和钛的磁铁矿亚种,性质与磁铁矿相似。可以从中提炼钒。钒主要用于钢铁工业,钒钢用于国防工业及国防尖端工业,也用于化学工业中 脱硫焦:脱硫泛指燃烧前脱去燃料中的硫分以及烟道气排放前的去硫过程。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五氧化二钒:五氧化二钒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化学式为VO,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主要用于冶炼钒铁。 页岩钒:页岩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含钒资源,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从页岩中提取钒的技术,70年代开始进行工业生产,目前已形成多种页岩提钒工艺技术. 氧化钒:氧化钒是一种无机化工产品,其分子式为O13V6,分子量为513.6412,灰黑色带金属光泽的结晶粉末,斜方晶系结构,无气味。 氮化钒:氮化钒,别名钒氮合金。是一种新型合金添加剂,可以替代钒铁用于微合金化钢的生产。氮化钒添加于钢中能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延展性及抗热疲劳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并 名词解释 使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 钒铁:钒铁是一种铁合金,用碳在电炉中还原五氧化二钒得到,也可通过电炉硅热法还原五氧化二钒得到。广泛用作冶炼含钒合金钢和合金铸铁的元素加入剂,也用来制造永久磁铁。 中国生产的钒铁有V401、V402等品种,含钒40%左右。 钒铝:钒铝合金是一种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级合金材料,具有很高的硬度、弹性,耐海水、轻盈,用来制造水上飞机和水上滑翔机。钒铝合金外观呈银灰色金属光泽块状。随合金中钒含量的增高,其金属光泽增强,硬度增大,氧含量提高。 钛合金:钛合金指的是多种用钛与其他金属制成的合金金属。钛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钛合金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 长时储能:长时储能是指长期存储能源的技术,可以经济地扩大规模以维持几小时、几天甚至几周的电力供应。目前全球针对长时储能的时长没有统一规定,中国一般将大于4小时的储能称为长时储能。 粗钢:粗钢是铁水经过加工、添加合金、碳等元素浇筑成型后的成品。同时粗钢也是钢坯(矿石冶炼)。 品位:矿石品位指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矿石中有用组分或有用矿物的含量。一般以重量百分比表示(如铁、铜、铅、锌等矿),有的用克/吨表示(如金、银等矿),有的用克/立方米表示(如砂金矿等),有的用克/升表示(如碘、溴等化工原料矿产)。矿产品位是衡量矿床经济价值的主要指标。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有变化的一类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三大基本反应之一。自然界中的燃烧,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电池,金属冶炼,火箭发射等等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息息相关。 第一部分:产业链总览 主要观点: 钒产业链上游为含钒矿石原料,2021年中国钒矿储量占全球比重的39.3%;产业链中游为钒产品生产制造企业,中国是全球钒产品生产第一大国;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钢铁、化工、储能领域 含钒矿石原料经过简单加工后得到初级钒产品,初级产品经过回收过程得到五氧化二钒等二级产品,用于化工行业的催化剂,二级产品经过还原过程得到钒合金等三级产品,在现代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钒产业链总览——产业链图谱 钒产业链上游为含钒矿石原料,2021年中国钒矿储量占全球比重的39.3%;产业链中游为钒产品生产制造企业,中国是全球钒产品生产第一大国;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钢铁、化工、储能领域 钒产业链图谱 钒产业链上游为含钒矿石原料。中国钒矿资源丰富,截至2016年,钒矿储量达到951.8万吨,此后储量数据保持不变。2021年,全球钒矿储量2416.5万吨,中国占比39.3%。中国部分钒产品生产企业布局上游钒矿,成为自有资源型企业。 中国钒矿储量,2012-2016年 含钒矿石原料 单位:万吨1,000 951.8 909.9 900.2 887.3 877.5 上游 50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钒产品生产制造商 钒产业链中游为钒产品生产制造企业。 中国是全球钒产品生产的第一大国,2021年,中国钒产品年产量在6,000吨以上的企业有6家,其中攀钢钒钛年产能可达到44,000吨,是世界钒产品产能和产量排名第一的企业。 中游 钒产业链下游为钒产品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钢铁、储能、化工领域。2021年,中国有95%的钒产品应用于钢铁领域,3%的钒产品应用于化工领域,2%的钒产品应用于储能领域。 应用领域 下游 钢铁 储能 化工 中国钒产业链总览——各级钒产品及生产加工路线介绍 含钒矿石原料经过简单加工后得到初级钒产品,初级产品经过回收过程得到五氧化二钒等二级产品,用于化工行业的催化剂,二级产品经过还原过程得到钒合金等三级产品,在现代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各级钒产品及生产加工路线 钒产品按上下游关系可以分为初级产品、二级产品和三级产品,每级产品之间需要经过一定的加工程序。 钒铝合金 美国 阿肯色州钒矿 三氧化二钒 (VO) 铝热还原 钒铁合金 初级钒产品主要为含钒磷铁、含钒粉煤灰、钒渣等,通过含钒矿石原料简单加工得来。初级产品可经过酸浸或火法焙烧、湿法转浸的过程回收金属钒,并与氧气结合得到二级钒化工产品,即三氧化二钒、五氧化二钒。这些氧化物在化工行业作为催化剂得到广泛应用。二级产品经过还原反应,再次提炼可以得到三级产品即钒合金产品,包括钒铝合金、钒铁合金、钒氮合金等。 磷钒矿 含钒磷铁 五氧化二钒 (VO) 还原-氮化 钒氮合金 含钒石煤 中国 废催化剂 世界范围 含钒粉煤灰 火法焙烧湿法转浸 委内瑞拉、中东 燃油灰渣 脱硫焦 这些钒合金被称为“现代工业中的味精”,是发展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 直接铝热还原 钒铁合金 中国、俄罗斯、南非、新西兰、巴西 钒钛磁铁矿 冶金钒渣 直接硅热还原 钒硅铁合金 第二部分:产业链上游 主要观点: 2021年全球钒矿储量2416.5万吨,中国储量最多,为950万吨,占比39.3%;目前全球钒产量主要由钒钛磁铁矿冶炼后得到的钒渣提供,石煤提钒为中国特有的钒资源利用方式 中国钒矿以钒钛磁铁矿和页岩矿的形式存在,钒矿资源分布在19个省、市、自治区内,五氧化二钒达百万吨以上的省份包括四川、湖南、安徽、广西、湖北、甘肃,这六省合计占比达到90.8% 中国钒产业链上游——全球钒矿储量分布情况 2021年全球钒矿储量2416.5万吨,中国储量最多,为950万吨,占比39.3%;目前全球钒产量主要由钒钛磁铁矿冶炼后得到的钒渣提供,石煤提钒为中国特有的钒资源利用方式 全球钒矿储量分布及占比 钒产量来源占比 2021年全球钒矿储量2416.5万吨,中国储量最多,为950万吨,占比39.3%。 特有的钒资源利用方式。 钒矿是指含有钒的矿物,包括钒钛磁铁矿、石油伴生矿等,目前全球已发现超过70种含钒矿物。通过对钒矿的开采与加工,可以得到金属钒,并制成钒产品。 2021年,全球钒产量的来源方式主要包括钒渣(76%)、钒钛磁铁矿直接提取(13%)、含钒副产品(11%);中国钒产量的来源包括钒渣(88.7%)、石煤提钒(7.8%)、废催化剂(2.6%)、钒钛磁铁矿直接提取(0.9%)。钒钛磁铁矿中的钒资源利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钒钛磁铁矿中直接提取,另一种是钒钛磁铁矿在经过钢铁冶炼过程后得到钒渣,目前主流采用的是钒渣。中国钒矿分为钒钛磁铁矿和含钒石煤矿,其中石煤是中国独有的一种钒资源,因此石煤提钒是中国独有的钒资源利用方式。 据2021年统计数据,全球钒矿储量共计2416.5万吨,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国家为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南非,合计占比达到全球钒矿资源的99.3%,其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