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市场主要关注6月底前L3法规出台,但目前中国企业没有一家达到了真正达到L3,所以其实L3这一块还是噱头会多一些。6月底前可能会继续炒作。 (2)看好比亚迪。 (1)目前市场主要关注6月底前L3法规出台,但目前中国企业没有一家达到了真正达到L3,所以其实L3这一块还是噱头会多一些。6月底前可能会继续炒作。 (2)看好比亚迪。比亚迪现在的自动驾驶基本上都是依赖供应商,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能力,但现在它慢慢去建。只要愿意发力,愿意投资,愿意把整个数据闭环建起来,比亚迪的优势会非常明显,因为它能采集的数据量远比造车新势力多。 (3)特斯拉FSD进入中国可能性非常大。特斯拉在前年已经在国内建了数据中心,当时也是因为国家对数据管把控是越来越严的,但那个时候数据中心其实并不是为自动驾驶去这个专门设计的,更多是生产一些个人的数据。马斯克发帖称不排除将来会把FSD给这个商业授权的方式给到其他的车企。 问答环节: Q:目前自动驾驶或者说无人驾驶法规的进展? A:3月22日下午,《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实施细则》正式发布,其实更多的战略上的意义在于它是可以去做一些收费了。早期是不允许收费的,因为整个就是整个的运营方式其实并没有界定特别清楚,但现在是在允许在特定的范围内可以继续进行一些收费,所以这个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进步。6月底前L3法规,就现实情况来讲的话,国内其实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推出了真正所谓的SAEJ3016里面定的那个L3级别,即使是按中国的这个国标来看的话,也没有任何一家中国企业达到了真正达到了L3。所以其实L3这一块还是噱头会多一些,或者说宣传会多一些。此外,现在在国内我们一直说的这个脱手的功能,但其实一直没有一个合法的一个说法,就是国家他没有说你不能脱手,但他也没有告诉你可以脱手。 Q:L3以下的,或者说我们现在量产这个阶段政策会有一些变化吗?A:从我们所在的行业来看,短期能够去赚钱的或者现金流,主要还是驾驶辅助,或者说高级别的驾驶辅助或者智能驾驶的功能,那通常会上升到L2+。然后这一块其实是主要也是两个比较大的一个方向,第一个就是跟地图相关的,如果将来要去从事L2+要用到自动驾驶相关的地图的话,它就需要有这样的一个资质,现在从整个政策来看的话,对自动驾驶地图这一块是越来越收紧了,就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去申请的。第二,在无人驾驶这个领域,其实跟自动驾类似,也数据相关这块其实国家也是收的越来越紧了。尤其是数据出境,像地理位置信息这种就比较敏感或者重要的信息,现在是不得出镜或者不应出镜,除非你有非常就是合理的理由。但基本上像这一类信息基本上都出不去,那像个人的一些敏感信息就稍微好一些,你可能要做一些报备。第三,主要是脱手这一块,就是这个其实还没有一个正式的一个说法出来,但其实国家其实也在看,包括怎么去把L2 +变到L3,去做一个责任的一个划分等等。 Q:也就是说现在其实我们迈向L3就是主要的这个障碍,还是在权责的划分,对吧?A:我觉得这分几个方面,就是其实总的来讲就是分为技术和非技术。权责,它确实是一个很复杂的一个东西,就是如果你真正定义成level3,那就是功能在正常激活的时候,责任的主体是在那个车厂的。但其实level3它有一个叫allback机制,就是说当检测到系统是不能再继续工作,或者说提前为划画好所谓的ODD,简单理解为就是一个有条件的一个区域。比如说,我就提前告诉驾驶员,L3不能在隧道里面工作,那在进隧道之前我就会让你去接管,而这个时候他就会给你一点时间。比如说10秒,你如果10秒以内接管,那就是你是变成责任主体了,那你十秒以后也没有技术,其实没有达到非常成熟,就是能够达到终端用户真正安全的去用,其实主要还是说极端场景的这些,包括感知,包括一些决策其实并没有达到,就是真正可以去量产L3的一个阶段。 Q:特斯拉FSD在北美大概也有接近3亿公里的水平,这块他们在那边运作的一个情况,然后以及说假如说特斯拉要把现有的一个方式移植到国内的话,短期内能看得到吗?A:我觉得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至少说特斯拉从他之前的一些战略,包括中国。当然其实也有一些公开的一些渠道,但可能不是特别官方的。那比如说其实特斯拉在前年已经在国内建了数据中心,当时也是因为国家对数据管把控是越来越严的,但那个时候数据中心其实并不是为自动驾驶去这个专门设计的,更多是生产一些个人的数据。但其实从基础设施这块,特斯拉是具备把FSD引到国内来的一个基础的,但同时它需要把它的研发或者工程在国内建立起来。马斯克自己就发帖就是也不排除将来会把FSD给这个商业授权的方式给到其他的车企。Q:您刚说到他可能就是给国内车企的一个压力还会比较大,就是想问一下这块具体是怎么去理解?因为毕竟它这个技术如果引进来,然后又是一个纯视觉的这样的一个路线,就是应该在某种程度上会带动就是说国内去优化迭代自身的一个算法。然后负面的这个冲击主要会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A:(1)FSD整个的硬件成本相对是比较低的,就是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2)其实国内做自动驾驶的玩家,尤其在量产这一块,基本上都是以特斯拉为对标的。(3)大型的地方企业或者国企,他们本身就要去做这个自动驾驶的这个研发或者工程能力,但其实发现你这那个特斯拉来了之后,你可能会发现你跟特斯拉的差距越来越大,就有可能导致最终你已经赶不上人家了。那你有可能你只能用别人了,就会导致可能某些OEM他就完全就可能就放弃这个自动驾驶自主研发的这条路了。 Q:如果我们去看真正主机厂去用特斯拉授权的这个FSD,等于说数据完全是给特斯拉去做贡献的,就是这么去决策。就对于现在主机厂来讲会可能性会大吗?A:我觉得也分批次,那像比如说你像真的像国资的这些OEM,我觉得可能性非常小。一个是可能是由于政治的因素。对于一些大家之前听都没听到一些造车形势力,那么它可能就会傍上特斯拉,不管是噱头还是一个标签也好,它就可以借FSD成为进入市场。就类似早期那个小康跟华为合作,这种模式是有可能发生的。 Q:目前来看FSD进来的主要障碍在哪边?就是一个是刚讲到了可能这个关于数据的这个合规处理,可能这个法规可能还没有完全落地,就是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什么障碍吗?A:第一,很显然就这个算法,它需要有两个很重要的点,第一个是数据,第二个是基础设施。数据需要在中国收集的,问题倒不大,也可以找国内比如说有资质的这个假岛的这个供应商或者合作伙伴来帮他去处理这样的一个数据。第二个是基础设施,比如说你有没有这样的一个足够的一个操作中心?你的GPU的资源够不够?你上层的整个的数据闭环是不是能够跑起来?目前A100禁接管,那对不起,你也是责任主体,所以他本身责任这个界定就没有那么清楚,这个是确实是一个难点。售了,那GPU它怎么来?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一个问题。Q:您预计的话,就是如果说他要完成这个基础设施建设,可能需要多长的一个时间?A:在这块是用的。嗯,如果他是用现成的云,比如说阿里、腾讯,嗯,华为等,这个其实很快,基本上半年是完全足够了。如果他需要,他想在本地建自己的IDC,就是自己的数据中心,那这个耗时就比较久了,那基本上就要一年至少一年的时间。 Q:域控制器的玩家,您觉得说哪一类型的玩家,比如说是主机厂去自己去做,或者说是这种有完整解决方案的这个tier1,还是说像L4的这些创业公司,就是哪一类的玩家更容易跑出来? A:我觉得tier1可能做会更有优势,但它是有前提的,但它必须在跑量的前提下。主机厂,除非它的量是足够支撑它,比如说比亚迪,我觉得做什么都可以。但你要像一些量不是特别大的,你去做这个预控,你背后你的成本你不一定会特别划算。L4初创企业,它的积累在于算法,尤其是它感知和规划算法特别强,但如果他将来要卖这个纯软件的东西,其实国国外还好,但其实国内就比较难,国内基本上就是你买硬件免费送软件。tier1企业:分两类,一类比如说是像某些这个大的企业,比如像博士,它可能会做整套的解决方案,那它就是一个软硬结合的一个方案。第二类,本身自己算法能力不是特别强,就比较注重这个硬件,或者说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贴牌的。但它可以把整个的量提上去,因为很多的OEM都会倾向于买这种东西,就是即使可能你没有这个能力去开发,你可能会比如说这个倾向把这个命运或者软件掌握在自己手里,或者说把这个算法独立的去找另外的供应商。 Q:新势力在年内也提出了到年底要做到100个城市去推出一个这样的OA服务,这个做到的这个可能性高吗? A:坦率来讲我觉得技术上还是有点难度的,或者说它100个城市只是100个城市中的某些主宽道。首先非常肯定的一点,你要100个城市, 你哪怕20个城市,所有城市里面就是城区里面全部覆盖,这个听起来都是不是特别靠谱?因为现在其实现在推向市场的基本上都是基于高精度地图的,那么你高精,基于高精度地图你本身很容易想到,就会有很多问题,包括你的鲜活度,你的高精度地图是不是准的?然后你怎么去把这个东西去运用到你整个自动驾驶的更新里面去?所以这块其实是业界基于那个高清地图的做自动驾驶一个难点。Q:现在这个小鹏自动驾驶还是比较领先,但以后比如说大家转到慢慢,像您说的这种轻地图或者无地图,然后包括这个转成纯视觉,就不用这些激光雷达了。然后小鹏积累的优势还那么明显吗?还是说慢慢的?可能国内这些公司其实在自动驾驶这算法什么数据其实差距不那么大?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比如说类似比亚迪这种,它可能现在做的慢,但是如果它这个数据量可能比别人大一个几何级数,就如果它发力的话,往后看就比如说在这个辅助驾驶或者自动驾驶这个算法,这它会有一个明显的这个就弯道超车,谢谢。 A:问题1:优势还明显吗?我觉得其实刚才我也其实也大概提到了一点,这其实说白了是两个点,一个就是你自动驾驶知道好不好,第一个是算法,第二个是数据。算法这一块,其实每家的差异不会特别大,顶多差一年,那基本上半年都能赶得上,那就要看数据。小鹏现在之所以在蔚小理里面做的相对比较好,是因为数据闭环做的比较好,所以如果在未来大家整个数据闭环都能赶得上来的话,其实小鹏的优势就不会那么明显了,除非它能像特斯拉一样不断的运用,这个就是业界最新的一个算法,并把它放到车上进行量产,否则它不会有很长的一个时间上的优势。 问题2:比亚迪现在的自动驾驶速度基本上都是依赖供应商,他自己基本上没有什么能力,但现在它慢慢去建,包括很多的传感器,他们也要在开发。如果只要他愿意发力,愿意投资,愿意把整个数据闭环建起来,它的优势会非常明显,因为它能采集的数据量会远比造车显示比要来的多。Q:现在其他的自主车企,你比如说长城是那个跟毫末吗?比如说像长安、吉利这种,他们的进展怎么样?A:长安的话就是他就有钱就投,没钱就不搞,就是属于比较典型的,然后他基本上会开第二个供应商,那现在的话基本长安自研这块实力相对比较弱,还是会依靠供应商。然后吉利的话它内部比较足,机构比较多,有吉利的这个研究院,有路特斯,还有极客,还有那个领克,他们内部其实都有自动驾驶团队。那现在更多是怎么做资源的整合,它是有一些资源的,但资源比较分散,奇瑞现在还没有。那主要会靠未来的雄狮是做车联网和那个基础设施的,还有那个大卓会做自动驾驶,所以他现在还是在自建能力的一个阶段,还比较依赖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