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安信证券]:数读酒店市场供需现状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数读酒店市场供需现状

休闲服务2023-06-13王朔安信证券枕***
数读酒店市场供需现状

中国酒店业供给减少了19%吗?考虑到部分隔离酒店2022年末仍未转为正常经营以及不同OTA平台之间存在用户迁移现象,我们认为《2023年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中统计的19%的酒店业客房量减少放大了疫情期间酒店业出清程度。对携程的用户画像和统计样本进行比对分析后,重新解读报告数据,我们重点提炼以下观点:1)中档(即三星,下同)及以上酒店整体供给总量较疫情前基本持平。其中非连锁品牌产生15%~30%的出清,但空缺已被新增连锁品牌补全;2)2020-22年三星及五星连锁化率提升明显,但四星酒店连锁化率明显低于三五星酒店,发展潜力最大; 999563360 3)哪些品牌在疫情期间逆势扩张:①豪华赛道:首旅建国、君澜; ②高端赛道:亚朵、希尔顿欢朋、美居等;③中档赛道:全季、维也纳与维也纳国际、麗枫、希岸等。 需求端住&行恢复不好吗?从空铁客运量来看,2023年4月、“五一”假期民航国内线和铁路客运量均已显著超过2019年同期,但酒店整体入住率恢复不及出行客流量恢复程度。通过整理比对各类出行住宿相关数据,我们重点提炼以下观点:1)中高端酒店产品需求恢复较好,基本与客流恢复进度一致或略有超过,经济型酒店产品恢复落后;2)平日(即非小长假期间)旅游消费恢复情况好于节假日期间,商务出行及法定假期旅游消费有较大提升空间。3)酒店房价已大幅超过2019年同期,从2023年5月Trivago价格指数来看,上海北京地区平均房价2019年至今CAGR已超过疫情前自然增速,且呈现增长疲软态势,预计继续上涨空间有限。 投资建议:出行端空铁客运量持续向好增长,但商务及节假日住宿需求仍有较大修复空间,我们认为酒店业更为理性的价格调节有助于住宿需求的进一步释放。暑期旺季临近,相较于“五一”需求时间段的集中,暑期出行住宿需求时间段更为分散,我们认为酒店经营者对于价格浮动调节或更趋合理化,提高价格与品质的匹配度,从而进一步推进住宿需求的释放,由此我们认为三季度整体酒店业的复苏有望进一步向好。我们推荐君亭酒店、锦江酒店、首旅酒店。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经营成本上涨的风险 1.酒店业供给端发生了什么变化? 3年中国酒店业供给减少了19%吗?根据《2023年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截止2022年12月31日,中国大陆地区住宿业设施总数43万家(含参与隔离恢复酒店),同比19年减少29.3%,客房总量1529万间/+7.4%,同比19年-19.2%;酒店数量28万座,同比19年减少17.5%,酒店客房总量1423万间/+5.9%,同比19年-19.0%。 1)隔离酒店未全部转为正常经营,可能造成统计偏差。考虑到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发生在2022年末,隔离酒店恢复营业需要一定的周期,预计供给减少的幅度会小于报告中的数据。 2)报告所用数据来源为单一OTA平台,可能造成统计偏差。考虑到来自中国饭店业协会的《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和《中国酒店集团及品牌发展报告》的数据来源为携程,我们认为随着以美团为首的其他OTA平台的快速发展,各OTA平台的酒店供应商出现了用户迁移的现象。而以携程为观察窗口的数据报告可能无法反应因用户迁移造成的样本数据减少这一问题。 图1.2016-2022年住宿业设施总量 图2.2016-2022年住宿业客房总量 图3.2016-2022年酒店总量 图4.2016-2022年酒店客房总量 携程用户对于住宿产品的消费金额较美团用户更高。根据Trustdata的数据,不同OTA平台的在线酒店预订用户画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于住宿消费金额较高的中年商务人士对携程的使用偏好更高,而在住宿方面预算较低的学生、小镇青年/年轻白领则更偏好美团。 图5.不同OTA平台酒店预订的用户画像存在明显差异 我们对美团和携程的酒店进行抽样比对,发现对于三星(舒适)及以上酒店,携程较美团具有更高的覆盖率,而在二星(经济型)酒店上美团覆盖率高于携程。这一结论与上述的不同OTA平台的用户画像交叉验证,我们认为对于中国饭店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酒店业发展报告》,三星及以上酒店数据准确性更高。 选取一地标为中心,框定半径1公里或500米的范围内,观察携程和美团上的入驻酒店差异(美团较携程存在更多房间数少于15间以下的民宿,由于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为15间房量以上的酒店,故在整理入驻酒店列表时剔除美团上的大量民宿)。我们对应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昆明、台州、宜宾、延边的特定商圈,包括了一至五线城市。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1km)&成都·远洋太古里( 500m )&昆明·金马碧鸡坊( 500m ):三星及以上酒店方面,携程较美团具有更高覆盖度,二星酒店档次,携程覆盖度低于美团。 北京·国贸商场(1km):三星及以上以及二星酒店中,携程商家覆盖度均高于美团。 武汉·江汉路步行街( 500m ):三星及以上酒店美团与携程的商家覆盖度接近,二星酒店中美团的商家覆盖度高于携程。 台州·临海银泰城( 500m )&宜宾·银龙广场(1km):携程和美团上入驻的酒店基本一致。 广州·天河城购物中心( 500m )&深圳·地王大厦(1km)延边·百利城( 500m ):三星及以上酒店中,携程与美团覆盖酒店一致,但二星酒店美团覆盖率高于携程。 表1:三星(舒适型)及以上酒店美团和携程入驻商家(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半径1km内) 表2:二星(经济型)酒店美团和携程入驻商家(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半径1km内) 表3:武汉江汉路步行街500米范围内美团和携程入驻酒店差异 在分析不同OTA的入驻酒店差异后,本篇报告希望能利用更能准确地反应酒店业供给端变化的数据解读疫情过后中国酒店业供给侧发生的变化。由于我们认为饭店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对于三星及以上酒店的数据覆盖更为完备,因此在分析当前中国酒店业供给端现状时我们主要利用报告中提及的三星及以上酒店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中档(三星)及以上酒店数量较2019年增加6.8%,客房数量下降3.5%,考虑部分隔离酒店尚未恢复,我们认为中档以上酒店供给总量未发生明显变化。根据锦江酒店和华住集团的公告,可以看出截止2022年末,华住旗下被用作隔离使用的酒店数量较2021年末减少56%,占公司总门店数比例从2021年的16.9%减少至6.8%。锦江旗下被用作隔离使用的酒店数量变化不大。连锁品牌酒店因房间数、通风系统等都更符合隔离酒店的要求,因此被征用成为隔离酒店的比例预计较非连锁品牌更大,我们估测截止2022年末国内酒店市场仍有4%~5%的酒店为隔离酒店,而未被计入市场供给量的统计中,由此看来中档以上酒店供给量较疫情前实际并未发生大幅缩减。 图6.三星级以上酒店数量(单位:万家) 图7.三星级以上酒店客房数(单位:万间) 图8.2022年末隔离酒店数量下降 预计中档及高档(三、四星)酒店的非连锁酒店出清幅度在15%~30%之间。根据饭店业协会数据,截止2022年末,中档、高档、豪华连锁酒店客房数较2019年增加61%、59%、2%,而对应非连锁酒店客房数较2019年减少28%、32%、5%。2021年末和2022年末非连锁的中档酒店和高档酒店客房数较2019年减少的比例基本持平,中档及高档酒店中非连锁品牌的出清情况已基本稳定。考虑到2020年被征用作隔离的酒店数量较小,且彼时酒店业经营低迷持续时长较短,出清幅度较小,我们认为2020年的数据位于疫情期间酒店业供给出清幅度的区间下限(2020年末非连锁中档、高档酒店较2019年末客房数分别减少14%、11%)。2021年和2022年国内有较多酒店被征用作隔离使用,我们认为2022年的数据位于疫情期间酒店业供给出清幅度的区间上限(2021、22年非连锁中档酒店较2019年末客房数减少27、28%,高档酒店减少30%、32%)。由此从2020至2022年数据看来,中档及高档(三、四星)酒店的非连锁酒店出清幅度估测在15%~30%之间。而连锁酒店集团的逆势展店,使得供给端整体中档及以上酒店客房数量较2019年减少幅度并不大。 图9.三星以上连锁客房数量较2019年增减幅度(单位:万家) 图10.三星以上非连锁客房数量较2019年增减幅度(单位:万家) 连锁化率持续提升,高档(四星级)酒店连锁化率未来提升空间大。连锁化率方面,根据饭店业协会数据,三星及以上酒店连锁化率自2018年的28.1%提升至2022年末的50.8%,2020至2022年三年保持在每年5%的连锁化率提升,具体来看三星级酒店连锁化率提升最快,五星级酒店连锁化率最高,而四星级酒店连锁化率较低,与三星、五星酒店的连锁化率差距约为15%~20%,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图11.三星及以上酒店客房数(单位:万间) 图12.三星及以上酒店连锁化率 疫情期间有哪些品牌仍在逆势扩张? 豪华品牌中,首旅集团旗下首旅建国在疫情期间保持开店,2021和2022年净开店数为5和4家,2022年末客房数较2019年末增加23%,远高于连锁豪华品牌整体2%的增长幅度。 高端品牌中,华住集团旗下桔子水晶、美居,和锦江集团旗下欢朋、锦江都城以及亚朵集团的旗舰品牌均有明显增长,其中2020至2022年桔子水晶门店净新增79家至164家,客房数增长93%;美居净新增69家至22年末的137家。锦江集团旗下欢朋从2020Q1末的120家增至22年末的273家,门店净新增153家,锦江都城净增门店数87家。亚朵旗舰店自2019年末三年净新增335家门店。 中端品牌中,三大集团旗下中端品牌较疫情前门店数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中华住集团旗下全季和桔子2022年末客房数较2019年末增长91%和94%,净增门店数863和271家;首旅酒店旗下如家商旅增长82%,净增门店数321家;锦江旗下维也纳(除维也纳3好)门店净新增991家,麗枫净增468家。 经济型品牌中,汉庭近5年新开店速度持续领先,2022年末门店数量较2019年末净增885家。其次是格林豪泰,3年净增213家。其他龙头品牌包括如家、7天门店数均有明显减少。 图13.连锁酒店豪华品牌门店数 图14.连锁酒店高端品牌门店数 图15.连锁酒店中端品牌门店数 图16.连锁酒店经济型品牌门店数 2.出行住宿需求端恢复如何? 空铁客运量已恢复超疫情前,铁路客运量恢复情况持续优于民航。铁路2023年1-4月客运量较2019年恢复83%、94%、101%、108%,国内航空客运量恢复83%、89%、94%、103%。“五一”小长假期间,民航以及铁路客运量均已超过疫情前,其中铁路与民航的恢复差距进一步拉大。 图17.空铁客运量较疫情前恢复情况 图18.空铁客运量较疫情前恢复情况(单位:亿人) 图19.小长假期间空铁客运量较2019年恢复情况 平日旅游人群的整体旅游消费呈现更强的恢复,但小长假旅游支出恢复程度弱于出行人次。 比较Q1整季度与其中小长假的国内旅游人数及收入恢复情况,我们将一季度分为元旦、春节小长假期间及非法定小长假的平日旅游时段两部分来看,虽2023Q1平日旅游人数恢复不及春节小长假期间,但旅游收入恢复情况已超春节小长假期间表现。平日旅游的旅游支出恢复度较人次的恢复度更高,而小长假期间的旅游支出弱于人次的恢复度。 图20.国内旅游人次恢复情况 图21.国内旅游收入恢复情况 图22.小长假期间国内旅游收入及人次恢复情况 比较STR和空铁客运数据,酒店入住率数据不及铁路客运量恢复程度。2月酒店数据恢复数据更强,主因2019年2月覆盖春节假期基数较低,且2023年2月挤压的商旅需求以及出游需求集中释放所致。3月份以来STR披露的经济型+中端酒店入住率始终低于空铁客运恢复度,且差距有所扩大。 图23.STR经济型+中端酒店和空铁客运恢复数据比较 比较酒店集团入住率和空铁客运数据,Q1中高端产品恢复度与整体客流恢复度接近甚至略有超过,经济型酒店恢复略有落后。2023Q1民航+铁路客运量恢复至2019年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