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 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公益慈善发展新模式 2023年5月 目录Directory 核心观点04 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历程与现状08 发展历程:从萌芽起步到蓬勃发展与逐步成型09 萌芽起步(20世纪90年代-2007年)蓬勃发展(2008年-2016年) 逐渐成型(2017年至今) 发展现状:规模、效率、创新等取得显著进展14 涟漪效应:捐赠用户高速增长,中国人已成全球最大互联网公益捐赠群体之一 长尾效应:捐赠金额持续攀升,占社会捐赠额的比重快速提升鲶鱼效应:创新创意活跃丰富,助力解决中国公益慈善发展痛点 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定义与价值16 基本定义:中国式的互联网公益慈善发展道路17 主要价值:系统探索解决公益慈善“痛点难点堵点”18 缓解传统公益慈善“可及性”痛点,实现“人人公益”普及化解传统公益慈善“透明性”难点,推动“透明公益”建设疏解传统公益慈善“效能性”堵点,共建“数字公益生态” 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支柱与特征20 四大支柱21 经济支柱: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数字经济发展与积累的巨大社会财富奠定坚实物质基础技术支柱:数字技术持续迭代和广泛应用以及平台推动技术公益发展提供不竭创新动能治理支柱:党和政府支持公益慈善发展政策与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方式提供根本制度保障文化支柱:中国乐善好施扶贫济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有机结合营造坚实社会基础 五大特征23 顺应时代:共同富裕引领慈善新理念开放创新:数字技术拓展慈善新路径便捷高效:移动支付提升慈善新效能普惠共享:人人参与共建慈善新格局公正透明:链上公益形塑慈善新生态 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挑战与趋势28 机遇挑战29 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发展拥有巨大机遇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基本趋势30 更样加本”普将惠全:汇民聚共党建委共、享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五方力量”,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更广影泛响影:响互力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将在地域、领域、人群与可持续“四个维度”产生更从具效创能新型:迈数向字创引新领型、技术变革与企业创新“三驾马车”共驱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更向高质量发国展家政策与法治保障“双轮驱动”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从规范发展迈 核心观点 COREIDEA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平台积极创新,中国互联网公益慈善迅速发展,不仅拓展慈善参与渠道、降低行善成本、提高公益效能,而且传播公益文化、增进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据民政部统计,2017至2021年,中国通过互联网募集的善款在5年间从25亿元增长到近100亿元,2021年,中国有超过100亿人次点击、关注和参与互联网慈善。从全球范围看,中国互联网公益慈善参与人数最多、公益交互方式最丰富、公益杠杆作用最显著。多年实践证明,互联网公益慈善是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的重要路径,是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公益慈善发展新模式。2019年4月,民政部明确指出,“互联网慈善的‘中国样本’正在形成”。 报告认为,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是中国式的互联网公益慈善发展道路,是在党和政府支持与指导下,基于互联网发展所涌现的技术创新、移动互联、数实融合等优势,由互联网平台推动公益与用户日常生活场景的深度结合、推动公益行业信任机制与透明化的数字转型、推动扎根县域和基层的共同富裕生态圈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公益参与门槛最低、公益交互方式最丰富、公益杠杆作用最显著的全民公益发展新路径。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是立足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技术创新驱动的公益慈善发展新模式;是壮大于平台企业学习创新海外有益经验,主导促进慈善人人可参与的公益慈善发展新模式;是下沉于基层,助力区域经济与乡村振兴的公益慈善发展新模式;是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国全民善意文化的公益慈善发展新模式;是服务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公益慈善发展新模式。 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是中国互联网公益慈善多年发展所形成的新路径,是数字时代中国公益慈善创新发 PUBLICWELFARE 展的新模式。依托互联网工具与数字技术,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深刻重塑中国传统公益慈善发展逻辑与方式,是立足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实际、系统探索解决行业发展痛点难点堵点的可行方案。一是缓解传统公益慈善“可及性”痛点,实现“人人公益”普及。二是化解传统公益慈善“透明性”难点,推动“透明公益”建设。三是疏解传统公益慈善“效能性”堵点,共创“数字公益生态”。 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发展呈现出“三四五”的主要特点,即历经“三个阶段”、拥有“四个支柱”、具备“五大特征”。 “三个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与社会变迁,特别是伴随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变革,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大致经历萌芽起步(20世纪90年代-2007年)、蓬勃发展(2008年-2016年)以及逐渐成型(2017年至今)三个阶段。在萌芽起步阶段,互联网主要作为传播工具,在公益信息流通与分享上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2008年汶川地震以及北京奥运会拓展了社会对公益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互联网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移动互联网爆发式增长,带来社交、移动支付等快速普及,“人人公益、随手公益、指尖公益”开始成为潮流。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纷纷设立公益基金会,大力推进模式、技术等创新,公益全方位融入公众生活场景,互联网公益捐赠用户、捐赠额、机构、慈善项目等数量高速增长。但这个阶段中国互联网公益在快速成长的同时,透明度不高、信任不强等深层次矛盾与问题也日益凸显。2016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颁布实施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地,中国互联网公益慈善的发展特点日益突出、模式日益清晰,公益慈善“中国样本”逐渐成型。截至目前,中国互联网捐赠用户高速增长,中国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互联网公益捐赠群体之一;捐赠金额持续攀升,占社会捐赠额的比重快速提升;创新创意活跃丰富,助力解决中国公益慈善发展痛点。 “四个支柱”: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的形成发展并非偶然的产物,而是经济、技术、治理、文化四大支柱共同支撑、相互促进的时代产物。经济支柱,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数字经济发展与积累的巨大社会财富奠定坚实物质基础。技术支柱,数字技术持续迭代和广泛应用以及平台推动技术公益发展提供不竭创新动能。治理支柱,政府长期支持公益慈善发展政策与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方式提供根本制度保障。文化支柱,中国乐善好施扶贫济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有机结合营造坚实社会基础。 “五大特征”:与欧美国家相比,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顺应时代,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持续优化慈善资源分配,积极助力共同富裕。开放创新,推动技术模式业态管理创新,打造公益数字化技术底座;开放共享数字公益技术,推动行业全链路数字化,构建数字公益新生态。便捷高效,依托移动支付优势,推动指尖公益成潮流,提升公益慈善效能;发挥平台优势,汇聚慈善资源,快速响应应急事件。普惠共享,降低行善门槛,提升慈善可及性,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新格局;创新打造公益数字化区域专场,推动公益捐赠升级为可持续公益共创。公正透明,推广应用数字技术,逐步打破信任“黑箱”,塑造慈善新生态;推动透明机制持续升级,探索公益治理新模式。 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拥有巨大发展机遇,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如透明度与社会信任度不够,公益组织数字化程度有限,社会公益文化不足等。展望未来,在“五方力量”、“四个维度”、“三驾马车”以及“双轮驱动”推动下,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将进一步创新发展,呈现“四更”趋势,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更加普惠,汇聚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五方力量”,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将全民共建共享;更大影响,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将在地域、领域、人群与可持续“四个维度”产生更广泛影响力;更具创新,数字引领、技术变革与企业创新“三驾马车”共驱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从效能型迈向创新型;更高质量,国家政策与法治保障“双轮驱动”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从规范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 06 引言PUBLICWELFARE INTRODUCTION 人类文明史就是社会公益史,公益慈善在中国及海外源远流长。现代公益慈善事业发轫于欧美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后经济社会发展、宗教文化渗透及公益法治健全等多因素让西方公益慈善事业持续走在世界前列,引领全球发展。中国自古以来也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文化传统,但现代公益慈善事业起步晚、发展慢。新中国成立后,民间公益慈善事业历经曲折,但在改革开放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互联网在美国的诞生普及,欧美国家互联网公益率先发展,成为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同时,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随着互联网商用、经济快速发展及互联网技术持续迭代,互联网公益慈善在中国呈现出更强劲发展势头,成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中国互联网公益慈善的发展不仅一定程度上降低行善成本、提高公益效能,也传播公益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经历多年发展,从全球范围看,中国互联网公益慈善的规模、效率、创新等都已处于领先位置,日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公益慈善发展新模式。2019年4月,民政部明确指出,“互联网慈善的‘中国样本’正在形成”。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互联网公益慈善在助力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等重大时代课题中发挥了更加积极有为的作用,促进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日益成型。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自党的十八大提出“支持发展慈善事业”以来,党和政府不断赋予公益慈善事业新的现实定位与历史使命。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将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主渠道列入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当前,党中央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作为领先全球、植根中国、具有特色的公益慈善发展新模式,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将发挥更大作用。 CHAPTERPAGE 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历程与现状 相较于欧美西方国家数百年公益慈善发展史,中国现代公益慈善发展晚、基础弱。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的福利救济事业,国家力量取代慈善组织,承担了基本福利、灾害救助等工作。改革开放后,中国民间公益慈善发展空间逐步拓展。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与社会变迁,特别是随着互联网产业迭代发展,互联网公益慈善呈现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随之逐步发展成型。 HISTORY CURRENTSITUATION 08 发展历程:从萌芽起步到蓬勃发展与逐步成型 萌芽起步(20世纪90年代-2007年) 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形成发展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紧密相关。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于2001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也持续进步,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