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科发布一季度股权市场指数PEII,同比下降28.1% 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生产生活全面恢复常态化,宏观政策协同发力,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GDP同比增长4.5%;需要关注的是,当前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质,市场仍然面临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等问题。同时,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世界经济下行趋势延续,美欧银行业流动性危机加剧了环球金融市场脆弱性。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短期内交易节奏仍在放缓,加之Q1是业内传统低活跃期,募资、投资及退出各市场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 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综合指数:2023Q1股权投资市场常规运行,储备交易出清后指数连续下调 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综合指数为155,同环比分别下降28.1%、12.4%。由于此前积累的交易已在2022Q3完成一轮集中释放,机构开展新一轮的交易储备仍需时日,短期内股权投资市场活跃度有所下滑。 宏观环境指数:社会经济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环境指数大幅反弹 宏观经济与企业发展情况在国内生产总值、企业新增注册数、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经营景气指数与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2等指标上均有所体现。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具体来看,GDP同比增长4.5%,增速较2022年第四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企业新增注册数同比增加22.3%;社会融资规模增 量14.53万亿元,比2022年第一季度多2.47万亿元;三项指标的回升促使宏观环境指数 1中国人民银行自2019年12月起将“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历史数据 追溯到2017年1月份,清科研究中心使用更新后的数据调整了2017年以来的所有“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参数。 2由于人民银行自2019年Q2开始停止发布企业家信息指数,故指数中的“企业家信心指数”调整为“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因此最终股权投资市场指数略有变化,经测算,全年指数趋势一致。 大幅反弹。整体计算所得的2023Q1宏观环境指数同环比分别上升11.2%、36.3%。 另一方面,企业经营相关指标的修复相对较慢。2023Q1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33.8%,较2022Q4上升10.3个百分点,但与2022Q1相比仍下降1.9个百分点;同时,企业经营景气指数较2022Q4上升2.6个百分点,与2022Q1相比下降4.1个百分点;两项指标的变化表明市场预期比上一季度更加乐观,但整体仍处于恢复阶段。 募资指数:机构募资压力延续,募资指数下滑 2023年第一季度,全市场募资分指数为201,同环比分别下降33.0%、24.0%,股权投资机构的募资压力延续。首先,大额基金募资持续收缩,第一季度募资规模在50亿元人 民币及以上的基金仅7支,数量为2022年第一季度的四成左右;其次,小规模基金占比提升,2023年第一季度规模不足1亿元的基金数量占比为66.8%,高于2022全年的59.6%;此外,单只基金平均募集规模降至2.21亿元,同比降幅达27.5%。 分币种来看,外币基金募资受美元流动性紧缩冲击明显,季度内仅8支外币基金完成关账,规模约合人民币275.66亿元,同比下降41.5%;人民币基金募资也有所放缓,第一季度募资规模为3,256.46亿元,同比下降32.1%。 投资指数:“硬科技”主线下投资节奏遵循产业规律,投资指数调整下行 2023年第一季度,全市场投资分指数为143,同环比分别下降39.7%、10.8%。从具体数据来看,市场共发生1,722起投资案例,披露投资金额约为1,300.30亿元,同比分别减少44.2%和49.8%。其中,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生物技术/医疗健康、IT、机械制造以及化工原料及加工五大行业的投资案例数合计占比达76.3%。 随着高端制造业投资成为主流趋势,机构的投资节奏逐步遵循制造业的生产周期,与项 目的研发生产进度、下游市场消化能力相匹配;同时,企业端的融资需求及融资结构也有所不同,优秀的制造业企业在选择融资时往往倾向于财务以外的资源支持,单纯财务性投资需求收缩。多因素影响下股权投资市场整体的投资节奏相应发生变化,VC/PE机构还需持续推动自我变革。 退出指数:A股新股发行节奏变化,被投企业IPO数量下降 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406笔退出3,同比下降55.2%;其中被投企业IPO数量共264笔,同比下降42.6%,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境内市场新股发行节奏放缓。 回报方面,被投企业IPO的平均账面金额(20日)约为2.36亿元,同环比分别下降11.3%、14.7%;平均账面回报倍数(20日)为5.31倍,同比下降3.8%,环比上升14.9%;平均IRR(20日)同环比分别下降9.5%、5.2%;回报数据的变化表明VC/PE机构通过被投企业IPO获取收益的难度正在上升。 中国VC/PE100指数:头部机构投融资活动明显收缩,指数运行至历史低点 在市场调整周期,头部机构表现更趋谨慎。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VC/PE100指数为 70,跌至历史最低点,同环比分别下降51.2%、35.0%,下降幅度分别是全市场的1.8倍、 2.8倍。头部机构在募、投、退三端的活跃度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其中投资端表现最为保守。 3此处退出数量统计标准为“同机构投资同企业的多支基金退出,合并为一条”,与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百页PPT”统计标准有区别。 VC/PE100募资指数:募资指数低位运行 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VC/PE100指数募资分指数为96,同环比分别下降40.1%、 26.4%,下降幅度是全市场募资分指数的1.2倍和1.1倍。VC/PE100指数覆盖的100家头部机构通常具有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募资能力,对募资节奏的主观影响力度较强,其指数的波动性也高于市场整体。具体来看,大部分头部机构已在2022下半年完成一轮集中关账,且在2022Q3创下统计期间的最高募资分指数水平,这部分已完成募集的机构在2023年初大概率不再继续募资,使得VC/PE100募资分指数连续低位运行。 VC/PE100投资指数:头部机构“硬科技”主线更清晰 自2021Q3达到历史峰值后,VC/PE100投资分指数连续一年半下行。2023年第一季度,VC/PE100投资分指数仅为40,同环比分别下降69.3%、31.5%,降幅分别是市场整体投资指数的1.7倍和2.9倍。 相对于市场整体,头部机构的“硬科技”投资主线更加清晰,聚焦的前五大行业与全市场一致(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生物技术/医疗健康、IT、机械制造以及化工原料及加工),但集中度更高,合计案例数和金额占比分别达到83.4%和84.3%,高于市场整体的76.2%和58.9%。 VC/PE100退出指数:头部机构退出活跃度处于历史低水平 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VC/PE100退出分指数为84,同环比分别下降41.9%、44.4%,降幅均为市场整体的1.3倍,活跃度处于历史低位。从具体数据来看,2023年第一季度VC/PE100机构共发生97笔退出案例,同比下降68.7%,其中被投企业IPO案例数55笔,同比下降53.4%。 回报方面,VC/PE100机构被投企业IPO的平均账面回报倍数(20日)为6.67倍,高于2022年全年的平均水平,美股上市企业量子之歌贡献了较为可观的回报个案。此外,平均账面金额(20日)及平均IRR(20日)同环比均下滑。 综上,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与历史相比处于低活跃周期,募资、投资和退出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收缩。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的股权投资市场环境已发生根本性变化,VC/PE行业已经与中国科技创新领域深度捆绑,行业发展路线更加遵循“硬科技”及实体经济的运行规律,这也意味着需要共同直面自主创新征程中的一系列难题,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已不可同日而语。长期来看,投资机构唯有不断提升产业认知深度与资源链接广度,才能在探索支持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凸显自身价值、收获良好投资回报。 【指数编制说明】 2019年8月,“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指数”在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首度发布,包含“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综合指数”和“中国VC/PE100指数”两个板块,清科研究中心受托执行、每季度更新,及时展现一级市场最新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