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研究报告|2023年05月22日 核心观点行业研究·行业周报 行业要闻追踪:具身智能有望成为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具身智能是能够理解、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典型案例如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大语言模型发展为具身智能引入多模态输入的技术思路,而多模态感知与任务执行能力也需要边缘智能与通信能力加持。建议关注光器件光模块如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智能模组如广和通等,端侧芯片如瑞芯微等。 2022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2022年国内北斗产业表现稳健,高精度定位应用维持较快增长。北斗应用中,农机市场持续增长,形变监测领域有望在大坝、矿区等场景发力,车载高精度持续推进。同时海外市场前景广阔,国产厂商性价比优势显著。建议关注华测导航等。 行业重点数据追踪:1)运营商数据:据工信部,截至2023年3月,5G移动电话用户达6.2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36.4%;2)5G基站:截至2023年3月,5G基站总数达264.6万个;3)云计算及芯片厂商:23Q1国内三大云厂商资本开支合计82.2亿元(同比-55%,环比-39%);23Q1海外三大云厂商及Meta资本开支合计339.5亿美元(同比-4%,环比-13%)。2023年4月,服务器芯片厂商信骅实现营收2.28亿新台币(同比-49.8%,环比+1.0%)。 行情回顾:本周通信(申万)指数上涨2.40%,沪深300指数下跌1.36%,板块表现强于大市,相对收益-3.75%,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名。在我们 构建的通信股票池里有163家公司(不包含三大运营商),本周平均涨跌幅为5.7%,各细分领域中,工业互联网、光器件光模块、物联网和北斗领涨,涨幅分别为10.3%、9.8%、7.5%和7.1%。 投资建议:关注AI主线与一季度复苏板块 (1)长期视角,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应用正快速发展,而软端的迭代离不开硬件基础设备的保障,AI数据中心内部的各类的硬件基础设施环节有望充分受益,建议关注智算中心基础设施:ICT领先企业(紫光股份、浪潮信息、中兴通讯、锐捷网络、菲菱科思等),光器件光模块 (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新易盛等),IDC温控企业(英维克、申菱环境),IDC电源端企业(科华数据、科士达); (2)短期视角,在一季度整体外部环境影响下,部分板块仍实现显著增长,趋势有望延续,叠加2022年存在的低基数背景,Q2业绩有望进一步加速,相关板块和标的包括北斗(华测导航)、电网信息化(威胜信息)、工业互联网(三旺通信、映翰通)、可视化(中新赛克)、三大运营商等。 2023年5月份的重点推荐组合:中国移动、紫光股份、中际旭创、三旺通信、威胜信息、华测导航。 公司 公司 投资 昨收盘 总市值 EPS PE 代码 名称 评级 (元) (百万元) 2023E 2024E 2023E 2024E 600941 中国移动 买入 93.11 1,989,875 6.36 6.94 14.6 13.4 000938 紫光股份 买入 28.28 80,883 0.88 1.05 32.1 26.9 300627 华测导航 买入 28.50 15,344 0.84 1.05 33.9 27.2 风险提示:AI发展不及预期、资本开支不及预期、宏观环境变化。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预测(截至2023年5月19日) 通信 超配·维持评级 证券分析师:马成龙联系人:袁文翀021-60933150021-60375411 machenglong@guosen.com.cnyuanwenchong@guosen.com.cn S0980518100002 联系人:钱嘉隆021-60375445 qianjialong@guosen.com.cn 市场走势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相关研究报告 《通信行业周报2023年第15期-谷歌推出新大语言模型,移动 集采数据中心交换机》——2023-05-15 《通信行业周报2023年第14期-海外云厂商明确支持AI投资》 ——2023-05-07 《通信行业2023年5月投资策略暨财报总结-关注AI主线与一季度复苏板块》——2023-05-05 《通信行业周报2023年第13期-运营商新兴业务增长强劲,上 海出台算力规划》——2023-04-23 《通信行业周报2023年第12期-大模型密集发布,AI监管提上 日程》——2023-04-17 通信行业周报2023年第16期 具身智能掀起AI新浪潮,国内北斗产业稳步发展 超配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 内容目录 产业要闻追踪5 行业重点数据跟踪15 板块行情回顾19 (1)板块市场表现回顾19 (2)各细分板块涨跌幅及涨幅居前个股19 上市公司公告21 (1)本周行业公司公告21 (2)本周新股动态21 投资建议:关注AI主线与一季度复苏板块22 风险提示22 免责声明23 图表目录 图1:具身智能感知的过程将类同人类的认知过程5 图2:具身智能涉及人工智能科学的多个方向6 图3:具身智能PIE方案6 图4:DojoD1是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核心7 图5:AI处理的重心向边缘转移7 图6:IOS版ChatGPT8 图7:PaLM2的Gecko版本可以在手机运行8 图8:通过高通AI软件栈部署StableDiffusion9 图9:高通实现全球首个终端侧(手机)AI模型的运行9 图10:2006-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亿元)及增速10 图11:2011-2022年我国高精度定位市场产值(亿元)及增速10 图12:北斗专业应用情况11 图13:华测导航分领域收入(百万元,2022)12 图14:华测导航海外市场收入(百万元)及增速12 图15:移动电话用户数(亿户)及5G渗透率15 图16:三大运营商5G客户数(万户)15 图17:我国千兆宽带接入用户情况(万户,%)15 图18:10GPON端口数(万个)16 图19:国内已建成5G基建数(左)及净增加(右)16 图20:国内三大云厂商资本开支(百万元)16 图21:海外三大云厂商及Meta资本开支(百万美元)17 图22:海外三大云厂商及Meta资本开支yoy(%)17 图23:信骅月度营收及同比增速(百万新台币,%)17 图24:IntelDCAI营收(百万美元)及同环比增速18 图25:AMDDataCenter营收(百万美元)及同环比增速18 图26:本周通信行业指数走势(%)19 图27:申万各一级行业本周涨跌幅(%)19 图28:通信行业各细分板块分类19 图29:细分板块本周涨跌幅(%)19 图30:通信行业本周涨跌幅前后十名20 表1:2022年以来北斗产业相关政策支持持续11 表2:本周通信行业公司动态21 表3: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22 产业要闻追踪 (1)具身智能有望成为人工智能下一个浪潮事件: 在ITFWorld2023半导体大会上,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embodiedAI),即能理解、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黄仁勋也介绍了英伟达的多模态具身智能系统NvidiaVIMA,其能在视觉文本提示的指导下,执行复杂任务、获取概念、理解边界、甚至模拟物理学,这也标志着AI能力的一大显著进步。 点评: 亮点一:具身智能有望成为人工智能下一个浪潮 具身智能(EmbodiedAI)是能够理解、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非具身智能(InternetAI或DisembodiedAI)是从互联网收集到的图像、视频或文本数据集中学习,这些数据集往往制作精良,其与真实世界脱节、难以泛化和迁移。而具身智能(EmbodiedAI)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从视觉、语言和推理到一个人工具象(ArtificialEmbodiment)。因此,具身智能是一个具有支持感觉和运动的物理身体,可以进行主动式感知,也可以执行物理任务,没有非具身智能的诸多局限性的智能系统。换言之,一个具身智能机器人需要:首先听懂人类语言,之后分解任务、规划子任务,移动中识别物体,与环境交互,最终完成相应任务。 图1:具身智能感知的过程将类同人类的认知过程 资料来源:机器之心,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具身智能的发展得益于多个细分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步。具身智能涉及到多个细分人工智能科学领域,包括机器人学、神经网络、强化学习、机器视觉、自然语言、认知科学等等。 图2:具身智能涉及人工智能科学的多个方向 资料来源:机器之心,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而在执行过程中,具身感知、具身想象和具身执行是最基础的三大模块: (1)具身感知是一个多模态的感知系统,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在内的全感知。GPT等大语言模型的出现为具身智能的多模态输入提供了新思路,对实现具身智能的多模态感知并进行便利的人机交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具身想象是感知后思考如何执行的过程,实践中即在仿真引擎里想象感知后的物体与任务如何执行。 (3)具身执行则是将具身想象落实为实际操作。 图3:具身智能PIE方案 资料来源:机器之心,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亮点二:多模态感知与任务执行依赖边缘智能与通信能力 具身智能的典型案例是机器人,以特斯拉Optimus为例,边缘智能能力是具身智能实现的关键之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是其DojoD1芯片,该芯片采用7nm制造工艺,拥有500亿个晶体管,芯片面积为645mm²,算力达362TFLOPS。 图4:DojoD1是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核心 资料来源:特斯拉,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而不同具身智能载体以及具身智能不同模块之间的连接也依赖通信能力。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内部使用高速以太网作为信号传输,对外也普遍搭载5G等高速无线通信能力。 AI处理长期来看有望向边缘侧发展。随着数字技术加速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物联网应用也持续升级,随着数据量的快速提升,边缘计算应用有望加速渗透。 图5:AI处理的重心向边缘转移 资料来源:高通,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近期,OpenAI美区上架ChatGPTIOS版APP。iOS版ChatGPT应用让用户可以输入问题并获得答案。ChatGPT应用程序集成了开源语音识别系统Whisper,支持语音输入。用户可以直接说出问题,不过聊天机器人只会以书面形式回答。OpenAI称,计划未来几周在更多国家推出这款应用,并很快推出Android版应用。 图6:IOS版ChatGPT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无独有偶,谷歌前期推出的PaLM2模型中,Gecko版也可于手机独立运行。PaLM2包含了4个不同参数的模型,包括壁虎(Gecko)、水獭(Otter)、野牛(Bison)和独角兽(Unicorn),并在特定领域的数据上进行了微调,为企业客户执行某些任务。其中,最轻量版本Gecko可以在手机上运行,每秒可以处理20个token,大约每秒16或17个单词,在大语言模型的小型化取得重要进步。 图7:PaLM2的Gecko版本可以在手机运行 资料来源:谷歌,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谷歌外,芯片厂商也已在预研技术,推动大模型端侧应用。芯片厂商积极预研前沿技术,支撑大模型在端侧的运行。例如高通通过对AI引擎和AI软件栈的更新,增强Transformer等大模型模型的推理速度,已实现在端侧的独立运行——今年2月高通在MWC巴塞罗那演示了StabeDiffusion在手机上实现AI绘图。更高的AI算力能力也在逐渐从旗舰级芯片下放至主流产品,例如骁龙第二代7+的AI性能大幅提升。无独有偶,华为3月23日举行的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宣布华为P60系列搭载了智慧搜图新功能,该能力是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的应用,也反映了边缘智能的趋势。随着芯片厂商优化大模型在端侧芯片的运行能力,端侧的边缘AI有望进一步发展,实现多模态大模型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