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位长周期发展赛道。不需要为碳酸锂一时的价格涨落得失而欢呼或懊恼,用投资的思维而不是投机的思维去做才真正有机会。20万是条成本支撑线,需求在增加,产能不是很快就能上来的。 2.产品定价权不在中国。我们的储量占比只有个位数,还是在非洲勘探深度严重不足情况下的数据。产量也只占四分之一左右。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包括津巴布韦,都在采取控制限制措施,结果可想而知。资源报国正当时,海外多拿矿就是为国家多做贡献。 3.行业集中度会不断增强。产业布局慢慢会逐渐集中在几个主要玩家手里,每一次暴跌都是一次大洗牌,潮水退去还在站着的才是强者,投机性参与带来很多血本无归的案例。 4.没有矿山就没有话语权。产业链整合才有力量,取得利润的关键是上下游环节之间的让利和收益上的削峰填谷。三年等机会,机会吃三年。 5.看透本质才能拿到好矿。锂矿勘探程度总体都比较低,这是躲不过的现实。程度高的都是天价,前期嫌工作量不够,后期觉得价格太高,就这么矛盾。患得患失中,机会已经错过。就像鉴宝,盖章足够多的时候,利润空间就很小了。看矿既要见树木,又要见森林,简单地用公式套,会错过最美的风景。 6.合作的关键在于跑好自己这一棒。国人超后路是一绝,都想天下通吃,自己吃肉且限制别人喝汤,导致资源很难整合,效率低下。机会只能留给有胸怀、有合作意识的行业领袖。 7.成本成本还是成本。不要觉得只有60万才是机会,15万还能生存才是王道。矿山的质量是重中之重,管理专业化是必备基本功,好矿山、好运营才有好前景。 8.海外专业化运作是致胜法宝。当地运营与协调需要躲过无数坑坑洼洼,不断积累经验,才能从容驾驭。国外建厂可以降低物流海关成本,也可以摆脱部分国家的出口限制。转换行业确实有很多幸运者,但更多的是坐一次过山车。 9.矿权最重要的特质是产权清晰。一定要耐住寂寞,不能轻易走入矛盾重重的临时性搭伙,否则大资本会望而却步。协调也要摒弃短期行为,矿权做烂以后纠偏太难。 10.人间正道是沧桑。最好不要去抢矿权,特别是用所谓的手段。更不要迷信国外所谓的大官,需要敬畏法律和产权。出来混,也需要经受历史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