Ω 研究院 中银研究产品系列 ●《经济金融展望季报》 ●《中银调研》 ●《宏观观察》 ●《银行业观察》 ●《国际金融评论》 ●《国别/地区观察》 作者:王静中国银行研究院 电话:010–66596460 签发人:陈卫东 审稿:周景彤梁婧联系人:王静刘佩忠 电话:010–66596623 *对外公开 **全辖传阅 ***内参材料 2023年05月09日2023年第29期(总第484期) 我国进口结构变化新趋势与优化方向* 积极扩大进口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扩大优质商品进口能够优化供给结构、满足市场需求、促进消费升级,也能推动国内企业提升效率、加强品牌建设,实现供给端的提质增效。我国进口在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结构也在变化。进口消费品占总进口比重上升;进口中间品占比下降,我国正从中间品进口大国逐渐向中间品出口大国转变;进口资本品占比稳中有降。我国进口在结构变化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内外部分消费品在质量、安全方面仍有差距,初级中间品进口定价权缺失,部分核心关键零部件存在“卡脖子”问题,高端数控机床、光刻机等制造设备仍受制于人等。为此,应多措并举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持续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通过整合行业力量提升我国企业国际议价能力,大力构建一流的创新生态环境。 我国进口结构变化新趋势与优化方向 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明确提出“拓宽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能源资源进口渠道”。扩大优质商品进口能够优化供给结构、满足市场需求、促进消费升级,也能推动国内企业提升效率、加强品牌建设,实现供给端的提质增效。近年来,我国进口在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结构也在变化。从三大品类1来看,进口消费品占进口总额的比重有所上升,由2010年的7.8%上升至2021年的11.1%;进口中间品占比呈下降趋势,但依然是主要进口品类。2011年该占比为52.3%,2020年下降至46.7%,2021年略有回升;进口资本品占比稳中有降,从2010年的43.2%下降为2021年的38.6%(图1)。 图1:我国进口结构变化 % 10014 12 80 10 608 406 4 20 2 00 中间品资本品消费品(右轴) 资料来源:Wind,WTO,中国银行研究院 一、消费品进口增速放缓,结构分化 2010-2021年,我国消费品进口金额不断增长,从2010年的109.1亿美元增至 2021年的2797.3亿美元。但消费品进口金额的同比增速呈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 1按照广义经济分类法(BroaderEconomicCategories,BEC),全部商品可分为消费品、中间品和资本品三类。 27.8%降至2019年的3.6%。新冠疫情暴发后,消费品进口增速有所回升,2020、2021年增速分别为8.4%、24.5%(图2)。其中,蔬菜、肉类、乳品等食品进口增速较快,2020-2021年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为35%、29.5%、23.6%,较消费品复合增速高出 18.8、13.3、7.4个百分点。疫情使餐饮等接触式消费场景受限,居民对食品等商品需求增加,或带动相关消费品进口增速回升。值得注意的是,从全球占比来看,我国已成为消费品进口大国,我国消费品进口占全球消费品进口的比重由2015年的4.13%上升到2020年的5.68%。从消费品进口占我国总进口比重来看,消费品逐渐成为重要的进口品类。2010年,消费品进口占我国总进口的比重为7.8%,2021年上升为11.1%。近年来,我国居民进口消费需求增长较快。2019年商务部发布的《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4.1%的消费者表示将增加购买进口消费品。其中,消费者对化妆品、珠宝首饰、母婴用品、钟表眼镜、乘用车、食品进口商品的购买意愿最为强烈。虽然县域农村在各垂直商品领域的进口消费额占比较小,但增长速度较快。京东发布的《2022进口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与2019年相比,2021年县域农村市场进口品牌商品成交额增长174%,县域农村市场在宠物生活、美妆护肤、营养保健品类的进口品牌商品成交额分别增长2.7倍、2.3倍、2.1倍。 图2:我国消费品进口金额及其同比增速 千美元 % 35000060 30000050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40 30 20 10 0 -10 0 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 -20 进口金额进口金额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从产品结构来看,我国消费品进口呈分化特点(图3)。一是汽车、半耐用消费品2进口占比下降。2010年,汽车占我国消费品进口的比重为45.8%,2021年下降为29%。尤其是2020年“国六”标准实施后,部分进口车因无法满足排放要求而延缓进入我国市场,进口汽车金额下降了9.2%。2010年,半耐用消费品进口占消费品进口的比重为9.3%,2021年下降为6.6%。国产品牌的快速崛起对汽车、半耐用消费品进口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同等价格下,国产品牌的配置、质量往往更加优越,这削弱了进口品牌的竞争力。此外,我国消费者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不再盲目崇尚进口品牌。二是加工食品、饮料占比稳中有升。加工食品、饮料在进口消费品中的比重从2010年的19.7%上升至2021年的21.4%。不同于汽车、半耐用品,在食品领域,我国消费者往往会将“进口”与安全、优质划等号,我国消费者日益注重食品安全,带动食品饮料进口快速增长。三是农产品进口增长较快。2010-2022年,农产品进口金额复合增速为11.4%。其中,粮食是主要进口农产品品类,2022年粮食进口占农产品进口的34.94%。农产品进口增长加快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产品的工业、医疗等用途日益丰富,加之我国14亿人口的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农产品需求稳步扩大。同时,为缓解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资源压力,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产品进口采取适度扩大的战略,带动农产品进口增速提升。 图3:不同分项占消费品进口的比重 % 60 50 40 30 20 10 0 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 汽车半耐用品农产品加工食品、饮料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2半耐用品是指消费者不需经常购买、但购买时需仔细挑选、能够使用一段时间的消费品,如纺织品、鞋帽、家具等。 从我国消费品进口来源分布来看,美国是主要来源国(表1)。此外,从巴西进口消费品的增长态势较为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与巴西之间的粮食贸易发展较快,2018年,我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数量超过了美国。2022年受俄乌冲突影响,我国减少了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首次从巴西进口玉米,巴西逐渐成为我国粮食进口贸易的重要伙伴。 表1:我国进口消费品来源国及其占比(%) 德国 美国 日本 法国 意大利 泰国 英国 越南 巴西 新西兰 2015 12.54 13.57 8.77 3.94 3.98 3.66 5.88 4.52 0.81 2.18 2016 13.2 14.31 9.19 4.34 4.17 3.53 5.58 4.09 1.47 2.4 2017 13.63 14.34 9.78 5.23 5.34 3.43 6.06 3.58 1.34 3.07 2018 12.9 11.8 10.3 5.25 4.49 3.48 5.05 3.89 1.72 3.27 2019 12.38 10.25 10.32 5.51 4.54 3.82 3.54 3.68 2.16 3.69 2020 11.37 10.45 9.77 5.82 4.78 4.19 3.72 3.67 3.57 3.38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国内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导致部分消费品进口和出境购物需求持续增长。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升,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国内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性能日益重视,尤其是在食品领域。本土供给不能完全适配高端消费需求,导致部分消费品进口快速增长。2010-2021年,乳蛋品、水果坚果进口金额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8、18%,较进口金额增长率分别高出9.5、13.6个百分点。同时,这也导致居民海外购物趋势加强。疫情暴发之前,我国居民出境旅游消费支出连续8年位列全球第一,2019年出境游消费超1338亿美元,增速逾2%。“爆买”成为海外消费市场专门用于描述我国游客的词语。 此外,国内外产品价差大也是我国居民者出境购买增长的主要原因。调研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五类产品的20个品牌高端消费品,我国内地市场价格较香港高出45%左右,较美国高51%,较法国高72%。税率较高、品牌差异化定价是国内外产品价差大的主要原因。一是进口税目较多、税率较高。进口消费品从入关到消费者手里通常会被征收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三个税种。自2015年以来,我国已陆续降低了部分服装、箱包、鞋靴、特色食品、药品的进口关税。但目前部分 商品的进口税率仍有待进一步降低。例如,部分新鲜水果、干果以及坚果等产品的进口关税约为25%-30%。加工的谷类(大米、玉米粒等)、葡萄酒和其他果酒、人造黄油以及加工猪牛肉等产品的关税约为25%-65%。摩托车、雪地车以及房车等产品的关税水平为10%-45%。二是国际品牌商差异化定价,如箱包奢侈品牌在国内的定价通常较海外高20%以上。虽然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对国际品牌商的差异化定价存在抑制作用,但目前高端商品的中外价差依然较大。海外购物需求增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内消费品市场缩减、物流等相关就业机会流失。 二、中间品进口占比下降,定价权和产业转移趋势值得关注 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深入发展和全球价值链长度的不断延伸,中间品贸易蓬勃发展,并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中间投入品在推动生产率进步和长期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发达经济体出口的中间品蕴含高质量研发投入和先进技术,对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货物贸易进口国,中间品进口始终是主要品类。进口中间品促使国内企业有更多机会接触、使用发达国家生产的高技术零配件、高端生产设备,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中间品进口占比呈波动下降趋势,2011年占比为52.3%,2021年占比为50.2%。与此同时,我国中间品出口增长较快,尤其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越南近三分之一的中间品来自中国。我国正逐渐由中间品进口大国向出口大国转变。 根据广义经济分类法(BroaderEconomicCategories,BEC),中间品可进一步分为初级中间品、半成品、中间零部件三类。2010-2021年,我国进口的半成品占中间品进口比重呈上升趋势,初级中间品、中间零部件占比呈下降趋势(图4)。 (一)初级中间品进口占比较高,定价权缺失值得关注 初级中间品是工业生产持续稳定运行的必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的“燃料”。按照BEC分类,初级中间品主要包括未经加工或已经简单加工的农、林、牧、渔、矿等产品。我国的初级中间品进口主要集中于初级工业用品、初级燃料两类,如石油、石油 图4:各分项占进口中间品比重的变化 % 60 50 40 30 20 10 初级品半成品零部件 资料来源:Wind,WTO,中国银行研究院 产品及其副产品、金属矿砂及金属废料、铁矿砂及其精矿、煤及焦煤等。此外,近年来天然气、软木及木、纸浆及废纸进口增长明显。整体来看,2010-2021年,我国进口初级品占中间品总进口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010年为54%,2021年为46.5%,但仍是占比最高的进口中间品。目前,我国超过80%的铁矿石、铜、铂需求依靠进口满足。新能源金属,如锂、钴、镍、铂,对外依赖度也分别高达69%、66%、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