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周大事记 国内:五一假期数据多亮点,房地产市场情绪有待修复。5月1日,国资委党委就贡献国资央企力量发表署名文章,对国资央企发挥科技创新骨干、产业发展引领、安全支撑保障作用提出指引,并强调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的能力,突破“卡脖子”技术以及关键核心技术,建议关注相关领域国企投资机会;2日,中指研究院发布《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显示,百城新建住宅价格止跌转涨,但交易量下滑,二手房市场挂牌量持续走高,房价走势继续承压,各城市行情分化,未来房地产市场情绪有待修复;同日,我国31个省份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全部出炉,各地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粤苏浙等强省复苏较快,多数中西部城市复苏超预期,鲁闽赣等地需求有待修复;截至3日,五一旅客出行消费再度向好,交通出行、餐饮消费等恢复较快,文旅市场快速回暖,旅游出行热情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但电影市场恢复相对较慢;4日,财新PMI指数双双下行,制造业PMI录得49.5%,中国服务业PMI为56.4%,目前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结构性分化持续,后续政策发力有望助力制造业景气改善。 国外:美联储如期加息,欧美衰退预期再引油价下挫。当地时间5月1日,摩根大通斥106亿美元接手第一共和银行,收购其大部分资产,并承担所有存款和一定的负债,且交易已完成,但连续加息导致银行业信贷持续萎缩,穆迪也下调了多家美国地区性银行评级,美国银行业担忧不减;2日,欧元区4月调和CPI初值为7%,核心CPI初值为5.6%,食品烟酒通胀压力犹在,预计未来欧央行将维持高利率,欧元区经济复苏承压;当地时间5月3日,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基点,鸽派言论增加,但并未给出降息承诺,目前美联储对是否停止加息缺乏信心,未来经济数据将决定最终政策,但美联储认为目前美国就业市场强劲,银行市场稳健而有韧性,通胀压力仍在,预计未来美国利率仍将维持在高位;截至5月4日,受美国银行业危机再起与海外经济衰退预期渐强的影响,油价一度遭重挫,跌破沙特财政平衡油价,关注后续OPEC+再度减产可能性,预计国际油价在中期将维持宽幅震荡的走势。 高频数据:生产数据,英国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下降9.68%,螺纹钢价格较上周下降1.36%;房地产方面,五一期间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较去年假期回落10.87%,表现较弱;物价方面,五一期间蔬菜价格回升,猪肉价格也有所回升,28种重点监测蔬菜批发均价较上周升高2.77%,猪肉平均批发价较上周上升1.29%。 下周重点关注:中国四月外汇储备,德国3月季调后工业产出月率,德国四月CPI年率终值,美国三月批发库存月率终值(周一);中国四月贸易账(周二); 中国四月社融规模, 美国4月CPI (周三);中国四月PPI、CPI年率,美国四 月PPI年率,英国三月季调后贸易帐(周四);美国四月进出口物价指数英国第一季度GDP终值(周五) 风险提示:国内复苏不及预期,海外经济超预期衰退。 1假日大事记 1.1国内:五一假期数据多亮点,房地产市场情绪有待修复 国资将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和安全保障上集中资源发力。5月1日,《求是》杂志刊发国资委党委署名文章《深学细悟笃行,为强国建设贡献国资央企力量》,切实抓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文章提出,一是国资央企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骨干作用,突出科技产出、科技成果、科技转化、科技产业,紧盯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难题;二是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引领作用,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产业投资力度;三是充分发挥安全支撑保障作用,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推进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和增储上产。未来国资央企将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和安全保障三大方向上集中各方面的资源进行发力,比如资金、人力、技术等等。目前国有资本在机械、电子等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中的占比仍相对较低,后续国有企业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逐步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充分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此前国资委已先后分两批遴选16家“链长”企业,涵盖矿产资源、能源、化工、建筑(上游)+装备制造、数字经济、半导体、物流、检验检测(中游)+汽车、医疗、金融服务(下游),相关优质资源有望在今年加快向“链长”企业集中。 新发展格局下有望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的能力,发挥国有经济在科技自立自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战略上的引领作用,突破“卡脖子”技术以及关键核心技术,建议关注科技创新、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国防科技、能源资源保障等相关领域央企、地方国企投资机会。 百城新建住宅价格止跌反涨,房价走势继续承压。5月2日,中指研究院发布《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显示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81元/平方米,环比涨幅与3月持平为上涨0.02%,全国100个城市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5826元/平方米,环比跌幅较上月扩大0.09个百分点至0.14%。具体来看,新建住宅方面,4月房企推盘力度略有放缓,前期积压需求集中释放后,市场热度有所下降,重点城市成交规模环比由增转降;二手住宅方面,市场挂牌量持续走高,成交规模环比有所下降,房价走势继续承压。涨跌城市个数上,新建住宅方面,30个城市新建住宅环比上涨,较上月减少11个,44个城市环比下跌,较上月增加5个,26个城市持平;二手住宅方面,22个城市二手住宅环比上涨,较上月减少9个,76个城市环比下跌,较上月增加8个,2个城市持平。展望后市,全国楼市调控政策或继续保持宽松基调,以促使市场情绪进一步修复。热点一、二线城市大概率将跟进推行“因区施策”,未来在非核心板块、针对特定人群定向优化购房政策的可能性较大;三、四线城市或将在下调房贷利率、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方面继续发力。总体来看,4月份,除三、四线代表城市新房价格环比跌幅收窄外,一线及二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均继续上涨,一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涨幅放缓,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跌幅较上月有所扩大,新房市场热度下降,二手房市场挂牌量走高,房价走势继续承压,预计在宽松的楼市调控基调下,二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将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但城市分化行情仍将延续。 各省经济发展回升向好,地区表现各不相同。截至5月2日,我国31个省区市已经全部公布各自省份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数据,各地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具体来看,GDP增速方面,受低基数效应与服务消费复苏影响,31个省区市中有23个省份跑赢全国一季度GDP平均增速4.5%,多省份一季度GDP增速超过全年GDP预设增速目标,大多数省市保持5%左右的经济增长,吉林、西藏、宁夏为GDP增速前三。消费方面,消费市场持续回稳向好,上海、北京、浙江、天津、广东、江苏、福建、重庆、湖南等9省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超全国,上海、北京、浙江一季度人均消费均超一万元。投资方面,投资增长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水利管理业、道路运输业、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均增长20%以上,体现强优势、补短板、惠民生的投资方向。外贸方面,一季度,31个省区市中有24个省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速为正增长,其中17个省份跑赢全国平均增速,粤苏浙沪4个省份外贸总额超万亿元。分地区看,受低基数效应与旅游消费的拉动,此前经济增速在全国排名靠后的东北三省,一季度的经济数据表现亮眼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西部外贸增速领跑,其中,汽车、汽车零配件、灯具等出口贡献明显,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推动下,我国外贸正逐渐呈现新格局。整体来看,粤苏浙等强省扭转前2月的颓势,呈现高强度复苏趋势拉动全国经济增长,但全球范围内需求收缩与国内商品消费复苏乏力也影响了部分东部大省的复苏势头,预计未来各省将从促进企业活力、拓展就业空间、恢复和扩大消费等方面稳定发展势头。 五一旅客出行消费再度向好,观影表现略显疲软。从旅游出行数据上看,5月3日,文旅部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6亿元,同比增长128.9%,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7%,均为20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交通出行方面,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4月29日至5月3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总量27019万人次,日均发送5403.8万人次,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长162.9%,且超出2019年同期约5%(根据2020年全国发送旅客总量和同比增速测算)。据携程数据,“五一”假期国内航班架次超过8万,日均水平较2019年同期增长15%左右,国际航班恢复至2019年同期四成左右。此外,跨省游恢复较快,“五一”假期,国内跨省酒店预订占比超过70%,订单量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显著。从消费数据上看,据商务部,“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8.9%。石油制品、汽车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4.4%和20.9%。金银珠宝、服装、化妆品、烟酒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2.8%、18.4%、16.5%和15.1%。通信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20.1%。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13.9%。全国示范步行街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21.4%和87.6%。餐饮休闲消费持续火热,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7.9%。从观影情况来看,截至5月4日凌晨,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电影“五一档”票房15.18亿元,不敌2021年的16.73亿元与2019年的15.27亿元。从观影人次来看,今年“五一档”为3757.2万人次,2021年则达到4426.2万人次,总场次228.9万。从票价来看,今年平均票价达到40.4元,而2021年则为37.8元。总体来看,继春节的消费复苏后,五一期间文旅市场再度呈现出快速回暖的态势,居民旅游出行热情甚至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然而,与文旅市场复苏进度相比,电影市场的恢复相对较慢,或主要因为优质商业片的缺乏。 财新PMI指数双双下行,政策有望助力制造业景气改善。5月4日,财新中国公布了制造业PMI指数,次日公布4月服务业和综合PMI指数,走势与统计局公布的PMI一致。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49.5%,低于上月0.5个百分点,和统计局公布的PMI均落入收缩区间,但略高于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PMI指数49.2%;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回落1.4个百分点至56.4%,同样高于统计局公布的服务业PMI(55.1%)。两大行业PMI均下降,带动当月财新中国综合PMI下降0.9个百分点至53.6%。从分项指标看,两个制造业PMI大致相同:两个制造业生产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在扩张区间下降;两个新订单指数、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均降至收缩区间;两个就业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则在收缩区间继续下降。 不同的是,财新中国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小幅升至荣枯线上,生产经营预期指数在扩张区间上升,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产成品库存指数也在收缩区间上升;统计局新出口订单指数跌入收缩区间,生产经营预期指数在扩张区间下降,两个库存指数在收缩区间下降。两个服务业PMI分项指标也基本相同:两个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在扩张区间下降;两个从业人员指数也下降,不过财新中国服务业就业指数仍在荣枯线上方,统计局这一指数则低于荣枯线;两个投入品价格指数均上升,且处于扩张区间。不同的是,财新中国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在扩张区间下降,统计局这一指数则升至荣枯线上方。在一季度经济快速反弹后,基数效应下4月份的经济景气度有所回落,体现出目前的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同时也体现出结构性持续分化的态势,比如服务消费复苏较快,而耐用品消费、出口、房地产等依然低迷,对制造业景气度形成一定拖累。4月28日的政治局会议指出,财政、货币政策要“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后续,政策稳增长的力度预计不会大幅减弱,调结构、扩内需、保市场主体仍是政策发力重点所在,有望助力制造业景气度持续改善。 1.2海外:美联储如期加息,欧美衰退预期再引油价下挫 美国:摩根大通收购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