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向常态化回归 ——4月PMI数据点评
主要内容与关键数据摘要:
-
经济复苏进入第二阶段:4月制造业PMI指数从51.9%下降至49.2%,重回收缩区间,低于市场预期。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4%,虽低于上月但仍保持高景气水平,为年内次高值。
-
制造业与非制造业表现:制造业指数显示生产持续扩张,需求转为收缩。非制造业保持较高景气度,服务业及建筑业均保持较快扩张速度。
-
价格指数显著下降:4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降至46.4%和44.9%,主要受4月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滑影响。
-
市场预期稳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仍处于高景气区间,表明企业对后续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
非制造业持续高景气:4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持续高景气水平,服务业和建筑业均保持较快扩张速度,居民出行消费及企业生产相关服务活跃。
-
经济仍需政策巩固:政策应对需求不足的挑战,保持对总需求的托底作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将协同巩固经济回升的基础。
-
风险提示:关注疫情反弹超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经济复苏的阶段与特点:
- 阶段一:疫情过峰后,商品和服务需求报复性反弹,经济环比增长高。
- 阶段二:报复性反弹后,经济向常态回归,疫情对居民就业和收入的影响显现,经济环比走弱。
- 阶段三:随着居民就业和收入的修复,经济内生动力增强,环比动能再次上升。
中国经济的复苏模式不同于传统周期性复苏,更多依赖于国内消费特别是服务业消费的推动,这有助于创造更持久的复苏动力,同时促进就业和改善低收入群体状况。尽管4月PMI数据显示出阶段性放缓,但整体趋势并未改变,经济复苏的大方向仍然明确。
PMI指数特征解析:
- 生产持续扩张,需求转为收缩:生产指数依然在扩张区间,但需求指数降至临界线以下。
- 价格指数显著下降:主要受4月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滑影响,对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 市场预期保持稳定:企业对后续市场发展的预期相对乐观,特别是在特定行业如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
结论:
4月PMI数据显示经济复苏进入第二阶段,制造业重回收缩区间,但非制造业保持高景气水平。经济复苏面临外需环境不佳和房地产行业状况的挑战,但考虑到经济已经历两年的衰退,供给深度去化,预计复苏将是缓慢但持久的过程。政策应继续巩固经济回升基础,关注需求侧的支持,同时留意潜在的政策执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