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普华永道]:2022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2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

金融2023-04-15-普华永道野***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2022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

守正求新,共塑韧性发展之路 2022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 本期编写团队包括: 主编:闫琳 副主编:陈佳王婷 编写团队成员: 白洋陈炜邓亮李富强梁媛孙晓丹徐婧曾旸栖朱晨 (按姓氏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 专家委员会: 张立钧何淑贞朱宇叶少宽胡亮张挺陈岸强谢莹谭文杰姚家仁黄凯婷 22022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 欢迎阅读《2022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 本期分析的40家银行,约占中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75%和净利润的84%。具体分为三大类: 2022年,全球经济受到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在政策支持下趋于企稳回升。银行业在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经营压力加大,面临信用风险管理、资 “ 大型商业银行 (6家) 股份制商业银行 (8家) 城市商业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 (26家)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 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 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徽商银行盛京银行天津银行哈尔滨银行重庆银行郑州银行贵州银行青岛银行江西银行九江银行甘肃银行 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 光大银行平安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 威海银行晋商银行泸州银行中原银行重庆农商行广州农商行东莞农商行常熟农商行 张家港农商行无锡农商行九台农商行江阴农商行瑞丰农商行 本管理等挑战。 本期报告分析了40家截至2023年4月10日披露了2022年年报的A股和/或H股上市银行(详情见左侧列表)。除特殊说明外,本刊列示的银行均按照其截至2022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资产规模排列,往期数据均为同口径对比,所有信息均来自上市银行年报等公开资料,涉及金额的货币单位为人民币(比例除外)。 想要获取更多信息或与我们探讨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欢迎联系您在普华永道的日常业务联系人,或本报告附录中列明的普华永道金融服务专业团队。 2022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3 二、资产组合 24 三、资产质量 32 目录 综述与展望:银行业大力支持经济稳增长,聚焦服务 中国式现代化 06 一、经营表现 12 1.净利润增速回落,拨备前利润下降 2.盈利能力平稳,未来继续承压 3.净利差、净息差持续收窄 4.利息收入增速放缓,非息收入下降 5.手续费收入下降,增长潜力待挖掘 1.总资产增速回升,资产结构稳定 2.按政策要求优先安排信贷投向,大力支持实体经济 3.持续加大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4.零售贷款增速缓慢,消费贷款需求不足 5.金融投资结构稳定,债券规模持续增长 1.不良率整体下降,关注银行后续信用风险暴露 2.拨贷比下降,拨备覆盖率持续上升 3.关注风险分类新规影响 42022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 五、资本管理 51 四、负债及理财业务 45 1.负债规模稳步增长 2.存款增长大幅提速,定期化趋势延续 3.理财全面完成净值化转型,稳健型理财产品受到青睐 4.理财合规处罚力度加大 1.资本充足率保持平稳 2.资本补充力度不减,二级资本债发行扩大 专栏 3.资本新规分档监管,资本管理要求全面升级 专栏一: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和银行业发展趋势及展望18 专栏二:以分类促进风险化解——商业银行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解读41 专栏三:资本新规主要变革及实施重点难点55 专栏四:美国银行业风险事件启示——商业银行需全面加强风险管理62 2022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5 综述与展望 银行业大力支持经济稳增长,聚焦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综述: 2022年,全球经济受到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上升。在新冠疫情尚未褪去的情况下,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全球通货膨胀处于近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多数地区金融环境不断收紧。世界经济呈现疲弱增长态势。 过去一年,我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但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和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相继落地,经济趋于企稳回升,展现出坚强韧性。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总量达到121万亿元(约18万亿美元)。在海外通胀高企的情况下,国内物价水平保持了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实现双向浮动。 从国内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速的影响来看,2022年,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为50.1%,较2021年的13.7%大幅上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明显下降,由2021年的65.4%降至32.8%,反映出疫情影响下国内居民消费意愿减弱;同时受海外经济增长乏力、外需下降影响,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由2021年的20.9%略降至17.1%(图1)。 图1:GDP年度同比增速与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速的影响 120% 100% 80% 60% 40% 32.4% 76.2% 11.0% 6.6% 6.1% 31.2% 2.6% 43.1% 20.9% 17.1% 7.0% 13.7% 6.0% 50.1% 5.0%4.0% 8.1% 9.0% 8.0% 20% 0% -20% 2018 -8.6% 57.8% 2019 54.3% 2020 2.3% 65.4% 2021 32.8% 2022 3.0%3.0% 2.0% 1.0% 0.0% 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GDP年度同比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普华永道研究 银行业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稳增长 2022年,我国银行业全面落实“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恢复平稳增长。 从政策来看,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货币信贷增长,中国人民银行两次全面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RRR)各0.25个百分点。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人民银行增加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年末余额达到6.4万亿元。其中,人民银行通过推出多类专项再贷款,支持商业银行加大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2022年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1.8%,高于2021年9%的增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6%,较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 为推动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人民银行适度引导利率下行。2022年末,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15个和0.35个百分点至3.65%和4.30%。据人民银行统计,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平均利率降至4.17%,是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并对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上市银行作为金融业“主力军”,在经济稳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2: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变化趋势万亿元 25 20 16.17 15 10 16.81 5 3.96% 16.78% 19.63 19.95 21.31 20.00% 15.00% 10.00% 6.82%5.00% 0 2018 2019 2020 2021 1.63% 2022 0.00% 新增人民币贷款年度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普华永道研究 上市银行经营压力加大,资本情况保持平稳 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2022年我国银行业经营压力加大,同时面临信用风险管理、资本管理等多种挑战。40家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6.96%,较2021年的增速明显回落,拨备前利润同比下降1.57%。40家上市银行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ROE)整体保持平稳。 2022年,40家上市银行总资产达235.51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1.63%,较2021年7.87%的增速有所回升。上市银行客户贷款持续增加,贷款余额达到136.14万亿元,较2021年增长14.06万亿元,同比增幅为11.52%。 资产质量方面,2022年末,40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8.84%至1.81万亿元,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至1.33%。但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持续上升。上市银行整体拨贷比下降,拨备覆盖率持续上升。 2022年末,上市银行总负债为216.16万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23.88亿元,同比增幅为 12.42%。上市银行客户存款余额163万亿元,增速由2021年的7.41%上升为12.55%。其中,居民定期存款占比显著提升。 为缓解资本压力,上市银行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资本补充,资本充足率保持平稳。截至2022年末,40家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均能满足“资本新规”的监管要求。 2022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10 102022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 坚守风险底线,维护金融稳定 2022年召开的二十大在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风险底线。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金融稳定法草案,我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迈上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对银行业监管提质增效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疫情冲击下,海外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一些国家和地区银行业风险暴露。我国金融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银行业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开展压力测试,及时识别潜在风险并督促出现异常指标的银行采取措施,回归至行业正常水平。地方政府继续通过发行专项债券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据人民银行数据,2020-2022年共计新增5,5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门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推动中小银行风险处置。目前,我国银行业整体运行稳健,风险可控。 从监管法规来看,2022年6月银保监会印发《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办法》,即“10号文”,是规范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要举措。2023年一季度,监管新规密集出台,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发布《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分别从贷款五级分类和资本管理方面提升监管标准,强化监督检查。 2023年全国两会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金融监管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包括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等方面,将对未来中国金融业和银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展望:守正求新再出发 2023年,全球经济恢复增长之路仍然困难重重,通胀压力难以在短期内缓解,加之金融环境趋紧,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增加。欧美国家近期发生的银行业危机还在演化,并有可能对其他金融行业和新兴市场产生外溢效应,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稳定经济增长和化解金融风险之间寻求平衡。 2023年是二十大召开后的开局之年,我国全年经济增速目标设定在5%左右,扩大内需成为稳增长的首要任务。二十大指明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方向。站在新起点,银行业守正求新再出发,未来将聚焦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未来,银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包括: •资产负债结构与收入结构面临重构。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企业、居民、政府资产负债表不断变迁,对中国银行业经营影响深远。曾经支持银行快速扩张的资产来源,如房地产、政府平台、传统产业等,日益受到限制,在政策引领下,新兴产业、绿色产业等发展迅速。居民和企业财富配置呈现多元化,权益资产的占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银行业资产增长的新驱动力尚未形成稳定态势,中长期需做好调整策略性资产投向的准备。 •拓展盈利能力。在净息差持续收窄的情况下,银行将积极寻求扩大业务增量,促进非息收入。提升客户体验管理、个性化产品创设、服务能力及全渠道建设能力也将成为赢得客户的关键。 •加强风险管理。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寻求有效信贷需求的同时,随着监管趋严,银行将更加关注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水平变化。近期欧美银行风险事件对我国银行业的外溢影响有限,受其启示,国内商业银行应关注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重新审视资本状况,加强包括利率风险在内的各种情景下的压力测试,全面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防范因高杠杆、期限错配和资产定价变化引发的风险。 •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和职责调整对强化银行业监管,统筹协调跨机构、跨市场监管能力起到推动作用,未来银行需加强与监管部门沟通,规范经营行为,保护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