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业绩创历史新高,持续受益核电核准加速及核工业自主可控 公司2023年Q1营业收入达3.88亿元,同比增长44.06%;归母净利0.45亿元,同比增长34.28%。单季收入与利润均创历史新高。我们认为,公司为国内核燃料运输容器国产替代领军企业,新燃料运输容器批量生产常态化。有望持续受益核电核准加速、乏燃料后处理建设及核工业自主可控。我们轻微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1.86/2.72/3.58亿元(前值1.85/2.69/3.55亿元),对应EPS 0.68/0.99/1.3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2.8/15.6/11.9倍,维持“买入”评级。 利润水平稳定,产能突破助力盈利能力提升 公司2023年Q1毛利率21.88%,净利率11.7%。期间费用中销售费用率1.19%,同比上升0.23pct;管理费用率5.2%,同比下降0.78pct;财务费用率-0.2%,同比下降0.14pct。公司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Q1研发费用652.1万元,同比增长38.86%,主要用于特材焊接技术、氢能源技术、精细化工、核工业化等领域的核心装备国产替代研发。我们认为,随公司新燃料运输容器批量生产常态化,核电等高毛利能源高端装备结构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公司募投项目有序推进,项目建成后公司有望打破现有产能桎梏,实现智能化产线升级,提高装备生产效率并缩短产品交付周期。规模效应下公司盈利能力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传统能源放眼国际,氢能项目抢占先发 2023年Q1公司石化、油气设备双线并行。公司为国产化最大规模炼化一体化项目提供核心反应器和换热器,油气装备高端集成模块产品获得佳绩,未来有望打开国际市场。公司募投项目中氢能及特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期1年,研发期2年。有望助力公司抢占市场先发,实现长期增长,若未来中石化等石化企业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实现大规模制氢,公司可享业务相关性及客户优势。 风险提示:核电机组开工并网进度不及预期;新燃料、乏燃料运输容器国产替代不及预期;公司产能增幅不及预期。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附:财务预测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