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计算机刘雪峰团队|AI变革持续拉动算力需求,各地算力新基建政策密集落地】 随着AI大模型技术突破引发的产业变革不断深化,高质量的算力资源储备已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核心竞争力。 年初以来,多地区发布了中期维度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典型政策包括: (1)3月29日,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国家发改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共同发布《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建设规划》,要求贵州省在25年实现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达到80万架、总算力规模达到10EFlops。 政策文件在确定总量目标的同时,亦细化给出了具体实现路径及每年的阶段性任务,可操作性较强。 (2)4月19日,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上海市推进算力资源统一调度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数据中心算力超过18EFlops(FP32),根据信通院数据,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在用算力规模约13EFlops,考虑到政策对数据中心PUE也提出了严格要求,预计将有相当部分存量数据中心需进行改造或清退,因此实际算力建设的需求增长大概率将超过40%。 我们判断算力需求的持续涌现主要受AI大模型技术突破及国家数字经济战略提速所驱动。在AI模型开发量和应用量持续旺盛的背景下,大规模AI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有望凸显。 各行业业务AI赋能需求日趋旺盛,各垂直领域客户对于AI大模型训练和应用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受限于资金规模,大量中小规模的AI公司对人工智能算力虽有强烈诉求但无力建设,未来中小规模的AI应用公司需要依靠政府或大型科技公司提供的算力平台获取人工智能服务或将成为发展趋势。 大规模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作为实现AIaaS服务的基础,正逐渐成为AI领域竞争的关键要素。在此背景下,高性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府投资中的优先级将持续提升。 考虑到受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22年各地政府投资的节奏与力度均一定程度上弱于预期。 在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及“东数西算”目标明确的背景下,围绕算力领域的政府投资有望在23-25年加速落地。 建议关注:(1)算力芯片领域的寒武纪、海光信息(和电子组联合覆盖);(2)ICT整机设备领域的紫光股份、浪潮信息、拓维信息;(3)头部IDC厂商宝信软件;(4)领先的央国企云计算及系统集成商中国软件、深桑达、太极股份、电科数字等。 风险提示:政府投资力度或节奏不及预期的风险;AI技术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核心元器件的海外供应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