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电20230414来宾介绍主持人:欢迎大家来参加大力光2023年第一季的线上法人说明会,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大力光电的CEO林恩平先生和Joseph来参加今天的会议。首先先请Joseph对大力光第一季度的业绩做简报,接下来是问答的时间,欢迎线上法人把握时间踊跃提问。业绩简报Joseph:大力光电2023年第一季度的财务状况如下:本公司2023年第一季营收为新台币91.36亿元(以下金额单位均以新台币为计价单位),较去年同期101.33亿元,下降10%,较第四季度环比下降37%。2023年第一季度的镜头出货量比重为:2000万像素以上占比 10%-20%,1000万像素以上占比60%-70%,800万像素占比不到10%,500万像素占比为20%-30%。接着看合并综合损益表,2023年第一季度的合并营收约91.36亿元,毛利率为49.4%,营业利益32.69亿元,业外利益6.4亿元,其中包含汇兑损失4.64亿元,税后净利为32.89亿元,税后EPS为24.64元,毛利率较第四季度下滑,原因为规模下降和产品组合较差。最后看资产负债表,目前本公司资产总额约1896亿元,其中约70%为流动资产,包含现金1186亿元,应收账款63.2亿元,存货56.6亿元。负债总额约为367.7亿元,其中应付账款约13亿元,负债比率19%。互动问答环节Q:对未来几个月大力光电的营收的展望怎么样?A:公司通过拉货动能来衡量营收。针对拉货动能来看,四五月表现很差,与三月份相比要更差,六月份的拉货动能暂时无法预测。其中,高阶镜头表现比较差,内对焦形式的镜头产量不多,整组对焦的镜头的产量比较多。Q:拉货动能与实际营收之间会差多少?现在市场上客户对于高阶潜望式镜头的需求多吗?A:拉货动能还会继续下滑。潜望镜方面,做内对焦形式的量还是少,因为追求的是高规格,这会比较难做。目前提出要高规格潜望式镜头的客户很少,虽然高规格潜望式镜头已经被客户所接受了,但市场需求不大。Q:请介绍一下高阶与低阶的潜望式镜头的设计和生产的区别有哪些?A:从设计上来看,高阶潜望式镜头是内对焦的形 式,在Marco的部分可以展现出它的功能;如果只有一个纯Kerlee的样式是比较容易做的。内对焦的原理是分群对焦。从生产上来看,内对焦的规格比整组对焦的规格要更加严格。所谓分群就是分成两个组,A组和B组要先连接起来,连接之后需要确定其跑出来的数据是符合客户的需求的,在截取数据的过程中,需要韧体和软体的配合。涉及分群的部分与棱镜是没有关系的,只是P系列产品的镜头部分有分群。Q:与VCM+Lens的组装相对比,潜望式镜头的生产时间有多长?因为VCM的出货占比没有披露,请问价格压力、量产问题等与上季度相比,有没有显著的变化?若以潜望式镜头来看,因为它里面还是要WCN,这对VCM的量来说,之后应该还会上升吗?A:潜望式镜头的内对焦要分群,所以时间就长很多 了,两群在都通过检查后都没有问题,才能够出货,整组对焦就没有这么多限制。与上季度相比都有显著的变化。潜望式镜头的VCM用的不是大立光电的。Q:在做telescope模组组装的时候,其中是否含有VCM?主要是Lens跟棱镜,还是说两种的情况现在都有?A:telescope模组组装的过程中不含VCM。Q:在新厂开始落成以后,VCM有打算扩增产能吗?会拓展更多的客户吗?还是专注于几个主要的客户?A:这要看市场的发展方向;现在很难讲。目前暂时还没有产能扩张的计划。Q:有了解到大立光电的潜望式镜头有做产品升级,目前新的产品在机种数和规格参数上有哪些变化?除了telescope以外,未来高阶镜头升级的方向是有哪些,比如可变光圈、7P以及8P等的一些应用?A:内对焦形式必须要做的很接近设计值,这个是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整群对焦就以一般的规格去执行。freephone好几年前就做过了,现在也有在出货,之后还会继续用,那现在光圈的规格比较高,对可变光圈的设计也比较多,但是产量未知。Q:听说大立光电新的厂房在第三季度会有设备进入,请问目前计划仍然如预期吗?第四季度厂房的产能利用率是多少?新厂的折旧率与折旧金额是怎样的?模组业务会在新厂产能利用一部分吗?A:计划如预期的,产能利用率没有进行预估,随着设备的进入,折旧会上升,模组业务会在新厂产能可能会利用一部分。Q:你之前有提过太低的毛利的产品,比较不倾向去参与,现在这个情况还是维持吗?这一年以来是否有动态调整对于毛利的预期?现在整组对焦产量比较多,这对于AR镜头的毛利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如果毛利比较差,是不是对于Lens的需求会更高?2023的上半年,大立光电的设计对于Lens的需求有怎样的影响?A:对于毛利的预期会随市场的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模组折损,就需要更多Lens。Q:其他的产品线,比如VR和AR的镜头的设计规格会向高阶推进吗?A:设计都是由客户制定的,现在规格都不高。Q:请问潜望镜产品与现在公司主要出货产品的单价是怎样的?可以介绍一下除了手机和潜望镜以外的产品的动能吗?A:潜望镜头比较好,智能手机以外的产品没有显著变化。Q:可以介绍一下潜望式镜头的组装的流程以及组装时所需要的技术吗?在组装的过程中,有哪些环节会降低产品的良率,有哪些难点需要克服?A:内对焦方面,在两群如何对焦以及后面的软体与韧体如何精准对应,都是比较具有挑战的地方;整组组装方面,难点比较少,主要是后面部分需要做一些编码,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再做一些检查,大概是克服这类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会影响产品上市的时间。Q:内对焦的光圈的大小有办法区分吗?它能够对应到现在我们说大概认知光圈大小数值的那个对比吗?A:内对焦的光圈会比较大。光纤是入光亮对,所以就跟现在主流的不会差太多,可能甚至还更好,只要是特里它的光圈都是属于偏小,要不然它的光层不高。Q:那像现在这种,组装的难度,不管哪一种类型是不是那对那对焦来说,它的难度都比较高,那所以价格上应该会比以前好很多,对不对?A:都是同一规格在定价,内对焦是比较难。Q:开始出货的学习曲线跟以前相比会拉的更长吗?良率跑的时间会更久吗?A:会的。Q:可以预期在新产品出货的时候,它的良率对营收有比较好的贡献,但是对利润可能没有办法快速跟上来,是否是因为良率有一定的折损?A:良率会有折损,至于良率会是多少,现在无法预估。Q:在大根的部分,车用部分的切入点会在哪?是要做成从封装Lens到模组一条龙,还是从专利或特色方面的一些封装方法来作为切入点?A:大根主要是与玻璃相关,所以主要业务会以车用镜头为导向,模组部分希望能够做差异化的产品,现在正在努力探究,暂时还没有新的产品。Q:从设计的角度来看,今年8P的产量与去年相比,有增多吗?大立光电会觉得8P的难度很高吗?与7P相 比,8P的玻璃和棱镜的价格是不是因为要做高规格,所以成本降不下来?未来会拓展到9P吗?A:有增多,但总量都很小。8P的难度取决于规格了,但是目前对8P有需求的客户,自然对规格的要求比较高。一个是maincamp,它是wideland,棱镜用的都是letpali(听不太清楚,36’59),这两个不太一样。因为现在8P还没有很成熟,所以会不会真的用9P,是一个大问题。现在客户比较倾向用modelingglass+7P的组合。产品有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公布。Q:在未来的两到三年,除了潜望式镜头和8P的升级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新技术在未来会有潜在机会?A:也有些人比较偏好导入modelingglass做maincamp(41’31),它在材料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制造性比较差,所以这会抵消掉它的光学功能,如果能够突破制造性差的点,那么玻璃的优势就会体现出来。当然如果客户有这方面的需求,我们也会去做。Q:modelingglass是不是跟这个gmo这样的单模单学去做的这种波速混合的方案?从技术角度来讲,Gmo它利用率会高一些,因为它是单学。那我们也看到有一些是用多学的技术,您觉得多学的技术能不能抓住波速混合的发展趋势,还是说波速混合只会在一个很小的领域发展,它的总需求量不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A:对。modelingglass在参数和色散这一类具有优势,但是它的低制造性会让他的传感器变差,所以综合来看,与塑胶玻璃相比并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客户要用的话,一般现在的做法都是通过AA制成,这要花费比较长的制作周期。Q:如果客人有这样的需求,大立光电能否将modelingglass与塑胶镜头自制一个模组?这种自制的方案技术门槛高吗?A:都可以考虑的,现在也有很多外购的,只是你外购进来以后,要再经过AA的制成。如果客户有非常强的意愿要这么设计,大立光电是可以做的。Q:在telescope的棱镜部分有分层,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棱镜的技术差异在哪里?两者给成像带来的影响有哪些?两者的材质是玻璃的还是塑胶的,优缺点是什么?A:三角形棱镜起到光线转折的功能,是光的全反射;长条状的棱镜主要是功能是延伸光层,通过多次的转折,创造出更长的光层。理论上来讲,光层越长,换算出来的倍率就会越大;塑胶的参数比较好,通过做某种构型,能够很容易去解玻璃解不开的部分,同时也比较容易去做涂胶的动作,但缺点在于比较重,在落摔的时候比较容易失败。塑胶的能力远远高于玻璃,技术难度也高于玻璃。Q:请问产品中的玻璃和棱镜是自研的还是外购的?在内对焦的部分是有一些部分并不是自产的,这部分的供应商的产量情况好吗?会不会影响到大立光电出货给客人?A:都是外购的。内对焦都是大立光电自产的。产品的后端是由供应商提供的,目前做的都比较好。Q:是否有了解过消费者对于telescope的感受,比如说像消费者今年想换手机,产品的升级是否是有意义的?A:直观感受就是消费者在拍照的时候,很远的地方可以拍得很清楚。Q:之前因为私募的关系,大立光电成为先进光的一个主要股东。在镜头产品方面, 以后是会跟他们一起合作,还是独立发展?A:目前是比较独立发展,IP暂时也不会有什么合作,股东的关系比较纯粹。Q:关注到中国的手机厂也往比较高像素发展,对像素的提升,大立光电有何看法?今年手机的市场需求还不是太好,手机镜头升级的趋势从下半年甚至到明年会继续延续下去吗?A:对于像素的问题主要还是看客户所需要的规格。我倒是觉得每一个人都是想要把的手机做好,但是问题只是卖不好的问题。Q:请问MetaLens(超透镜)在市场的发展情况怎么样?在手机端,MetaLens与塑料镜头的优劣势在哪里?未来客户对MetaLens的采用率会怎么 样?有关MetaLens,这部分大立光电是否有布局?A: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是它的优势。在图像采集上,它本身的第一个是透光度的问题,第二个是侧向挡光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几乎很难避免。图像采集如果要做好,要么是增加片数,要么加一个modelingglass,这两个方案都是比较合理的。MetaLens是属于半导体的,所以没有打算布局。Q:在市场竞争方面,价格竞争的压力大不大?是否有了解到市场的同业竞争者也开始布局telescope了,有没有看到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A:如果产品的规格停滞,竞争就会越来越厉害;telescope具体还是要看客户的选择。Q:在做潜望式镜头的时候,其他同业需要大立光电的专利授权吗?去年对玉金光做诉讼,那目前有结果吗?诉讼内容是指手机用的镜头,还是指非手机用的镜头?A:理论上是会涉及到大立光电专利的,专利必须在对方尊重之下,才能使用。诉讼结果还没出来,内容大部分都是手机用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