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光大证券]:锂电行业系列深度报告(一):优势产业全球扩散,中国新能源出海扬帆起航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锂电行业系列深度报告(一):优势产业全球扩散,中国新能源出海扬帆起航

电气设备2023-04-10殷中枢、陈无忌光大证券李***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锂电行业系列深度报告(一):优势产业全球扩散,中国新能源出海扬帆起航

国内新能源车发展较快,带动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出海: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2022Q4已达27%,而全球平均渗透率仅为15%,行业仍处于快速上升期。我国新能源产业链依托于国内政策支持,随着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而快速发展,现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2023年电池环节随着产能的释放,处于整体产能过剩,优质产能偏紧的状态,海外出口一方面带来更高的利润,另一方面提升海外车厂对国内产业链的依赖程度。电池产业链出海主要通过直接出口和本地建厂两种方式,前期国外供应链建设不完全,以直接出口为主,随着各国本地化保护程度提高,后续出海模式将以头部企业在海外本地建厂为主。 欧盟通过环保政策、原材料本地化要求促进欧洲新能源本土化:欧盟于2020年提出《新电池法》草案,对电池的回收、再利用、碳足迹管理等环节制定详细标准,并扩宽企业责任范围,要求动力电池及相关企业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积极参与环保工作,间接帮助欧洲本地企业发挥在环保领域的先发优势,并提高国外企业在欧洲开展业务的门槛;同时通过碳关税(CBAM)建立海外的进口壁垒,迫使国内企业出口完善碳足迹追踪。如果无法提供碳足迹,产品排放水平将按行业前10%计算;在排放因子按照1.5倍计算的场景下,成本增加可达11.57%,对于电池企业以及整车厂毛利率冲击较大。随着欧洲新能源车市场的不断发展,欧洲新能源产业链将逐渐以直接出口为主转变为以本地化供应为主,只是在进度上受到碳关税、用工、土地等综合成本影响,可能进展较慢。 美国注重“美国制造”,补贴与本地化挂钩:在经历特朗普政府期间的新能源行业低潮后,拜登政府重新推动美国新能源行业发展,一方面《两党基础设施法案》直接补贴本国锂电和新能源车产业链企业、为新能源发展提供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持,另一方面通过IRA直接将补贴与本地化挂钩,促使企业到北美或自贸区国家建厂,同时通过实体清单对中国电池企业构成威胁。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测算,美国新能源补贴力度有限,后续需要观察进一步政策支持的出台。由于IRA中补贴对于本地化程度有很高的要求,在当前电动车行业的利润水平以及对美国补贴的依赖程度下考虑,国产动力电池及相关产品在北美地区的前景将受到一定负面影响。 投资建议: 在欧美本地化政策加强、出海需求提升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加速在国外建设产能,目前欧洲、北美多地已有项目布局,未来有希望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及产业链在海外销售与生产等领域出现明显提升。建议关注: 1、头部企业,有望优先海外本地化布局: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科达利、恩捷股份、天赐材料。 2、直接出口占比高,利润有弹性:比亚迪、孚能科技、欣旺达、星源材质、贝特瑞、当升科技。 风险提示:海外各国对中国公司进行制裁,限制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出海;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上游价格持续上涨,导致产量不及预期、中游盈利能力下滑;产业链公司扩产导致竞争加剧、产能过剩,影响企业盈利能力。 投资聚焦 研究背景 2022年Q4,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达到27%,而全球平均渗透率仅为15%,其中欧洲渗透率19%,北美渗透率仅为6%。时至今日,在判断新能源车行业发展阶段时,我们认为全球新能源车市场仍然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渗透率位于5-20%的快速上升期。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由于前期依托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而具备强大的竞争优势,在后续参与全球新能源车竞赛过程中,有望在海外市场获得领先地位。 我们的创新之处 1、分析了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出海的节奏,提出了产业链出海短期以直接出口为主,长期向本地化生产转变的判断。 2、跟踪观察欧、美政策演变历程,深入分析其对两地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及未来方向的影响。 3、综合考虑欧美市场在环保、回收、本地化生产等方面做出的限制,指明中国新能源行业出海面临的主要挑战。 股价催化因素 1、中国新能源车产业不断成熟,在动力电池技术、产品设计、本地化处理等方面积累丰富经验,产品快速得到海外消费者认可。 2、欧洲、美国两大主要海外市场新能源销量快速增长,带动我国产业链出海。 3、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凭借人口基数快速发展,为中国新能源产品提供新的出海方向。 投资建议 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出海总体体现出“整车出海+上游原材料海外建厂”到“海外新能源产业链本地化”的发展趋势。随着时间推移,国内新能源企业的出海规模有希望进一步扩大,头部企业有充足的动力与资源向海外转移产业链,在提升自身生产能力的同时推动出海进度。建议关注: 1、头部企业,有望优先海外本地化布局: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科达利、恩捷股份、天赐材料。 2、直接出口占比高,利润有弹性:比亚迪、孚能科技、欣旺达、星源材质、贝特瑞、当升科技。 1、国内新能源车发展较快,带动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出海 1.1、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远高于全球,产业链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新能源车行业随着前期补贴政策以及双积分政策的引导,已经由政策驱动转向为市场驱动阶段。中国新能源车发展经历两个时期,2020年以前主要以政策驱动为主导,用补贴与政策引导培育新能源车产业链向高质量发展。2020年以后随着五菱宏光miniev,TeslaModel3铁锂版,汉ev等爆款车型的上市,我国新能源车正式进入市场驱动阶段。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车在全球范围内的份额也在不断走高。2022年Q4,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达到27%,而全球平均渗透率仅为15%,其中欧洲渗透率19%,北美渗透率仅为6%。时至今日,在判断新能源车行业发展阶段时,我们认为全球新能源车市场仍然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渗透率位于5-20%的快速上升期。 图1:中国新能源车发展复盘 图2: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全球份额逐渐走高 图3: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持续走高,全球平均渗透率22Q4仅为15% 在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大幅领先的背景下,产业链上各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占有主要份额。电池环节,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企业市占率逐年上升,据SNE统计,2022年宁德时代全球市占率达37%,而松下、LG等海外电池企业市占率却逐年下降。除正极以外,我国负极、隔膜、电解液全球市占率均在70%以上,同时早在2017年,除铝塑膜以外的各大电池材料国产化比例就已经达到90%以上。我国产业链前期规模化效应以及技术领先带来的成本优势,显著增加了产业链的竞争力,也为产业链走向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4:全球各电池厂装机量市场份额 图5:各大电池材料国产化比例 根据2022年12月光大证券外发报告《抢滩“0-1”——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的测算,包括动力、消费、储能等场景在内,2023年全球锂电需求约1083GWh。而根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23年锂电国内、外产能约1800GWh,原因在于新能源车行业自2019和2020年景气度快速提升后,锂电行业大规模扩产,且经过2-3年逐步投产所致。考虑一定的有效产能,锂离子电池仍然会处于总产能过剩、优质产能偏紧的状态。而海外快速增长的需求,为各家过剩产能提供了市场,在国内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把市场从国内扩展到海外无疑是做大规模、保证利润的最好选择。 图6:全球锂电需求预测 图7:全球磷酸铁锂及三元电池需求预测 图8:锂电总产能过剩,优质产能偏紧(单位:GWh) 1.2、从直接出海到本地化生产,国内新能源产业链势头正盛 锂电池出口金额逐年上升,海外市场需求逐渐释放。国内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也带来了锂电池出口的快速增长,根据海关总署信息,2023年2月我国锂离子蓄电池出口额达46亿美元,较2022年2月同比增长103%,行业整体出口额逐年攀升。这是由于海外车企大多在2018-2019年进行招标,我国电池厂凭借产品性价比优势拿下主要车企的订单,经过3-4年的研发和量产周期,在2021-2022年开始集中放量。同时前期海外车厂对电池本地化程度要求不高,中国电池出海形式主要是出口,所以国内锂电池出口处于快速上升的态势。 图9:锂离子蓄电池出口金额(万美元) 表1:国内二线动力电池企业海外客户订单 然而进入2021-2022年,在国内新能源扬帆出海的同时,欧美等地也对本国新能源产业链开始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就后续新能源产业链本地化做出了强制的要求。欧盟制定《新电池法》,引导补贴向BEV倾斜,同时大众等欧洲头部整车企业提出了本地化投资建厂的规划。美国拜登政府上台,提出了Build Back Better(BBB)法案支持美国新能源发展,后续提出的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法案于2022年8月正式生效,将新能源车补贴与产业链本地化进行挂钩。这些举措均显示出海外主要市场将新能源产业链本地化优先级大大提前,而我国新能源直接出口的模式,我们认为后续也会渐渐向欧美本地化生产的形式进行过渡,只是目前来看,欧美由于劳工薪酬、效率、能源价格以及产业链完备等综合条件与我国成熟的新能源产业链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们认为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新能源直接出口的形式依然会是产业链出海的主要形式。 1.3、海外新能源车市场快速增长,美国或成为增速最快区域 1.3.1、欧洲新能源受到能源危机影响,增速或大幅下降 欧洲新能源市场前期平稳,近两年快速增长。2017-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稳定在30%左右,表现较为稳定;随着2020年欧洲各国对新能源补贴发力,销量在2020-2021两年内提升300%,2022年欧洲纯电动车注册量同比增长达到29%,渗透率提高到12.1%(ACEA数据)。由于俄乌冲突以及欧洲能源问题,我们预期23年欧洲新能源车市场整体维持5%左右的增长速度,同时考虑到后续欧洲经济好转以及对新能源车的推动,预测24-25年增速为15%,15%。由于各国补贴向BEV倾斜,我们认为BEV将会比PHEV增速更快。 图10:2017-2025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 图11:2022年欧洲各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按种类) 1.3.2、北美:新能源车市冷淡多年后迎来上升期 北美新能源车基数小,随着补贴政策的出台,有望迎来高增速。2016-2020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基数较小,增速波动大。受全球新能源市场冷淡、特朗普政府偏向传统能源行业、燃油车成本劣势不明显、现有补贴政策陆续到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北美新能源车市场在2016-2020年之间增长不明显,甚至在2019年总销量出现负增长。受政策刺激,美国新能源车市场在2021年迎来拐点。拜登政府上台后连续出台多项法案,为消费者和OEM提供更多补贴优惠,并计划打造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同时随着油价波动,新能源车在使用成本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推动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型。美国BEV销量同比增速由20年的-1.8%上升至21年的55%,同期PHEV增速由-30%快速上升至130%,表现亮眼。考虑到2023年开始,美国IRA法案对于新能源车的补贴落地,叠加美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较低,我们认为美国新能源车销量有望快速增加,预测美国2023-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增速有望达到145%,52%,38%。 图12:2017-2025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图13:2019-2022年美国新能源车销量(按动力类型) 1.3.3、南美&东南亚:新兴市场,各具特色 东南亚与南美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较低,但近年增长迅速。受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新能源车在东南亚地区销量逐年走高。以泰国为例,2021年全年售出新能源汽车3684辆,同比增幅超过110%,总销量、增速两方面均在东南亚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相比于东南亚,南美市场2021年销量17030辆,体量是东南亚市场销量的3倍,同时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0.4%,比东南亚更高,但销量增速相对平稳。 从总量看,东南亚与南美新能源车市场均处于起步阶段。与中国、欧洲、美国三大新能源车市场相比,东南亚、南美新能源车总销量与渗透率可忽略不计,当前市场仍以低速、微型电动车为主导,关注重点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新能源车快速普及两大因素带来的市场潜力。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