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大市点评政策更新 香港调整四项输入人才计划申请方式 科技公司密集赴港上市背后:上市门槛更加友好港股“硬科技”短板有望补足 李家超:期待沪港合作把握科创新机遇 行业动态【非银金融】中金公司(3908.HK):2022年净利75.98亿元同比降29.51%【博彩】澳门3月博彩收入同比大增237%创三年多来最高【新能源汽车】极氪:3月交付6663辆同比增长271%IPO日志卫龙美味(9985.HK)新股报告:(评分:65分;评级:中性)巨子生物(2367.HK)新股报告:(评分:63分;评级:中性)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931.HK)新股报告:(评分:61分,评级:中性)近期研报分享方达控股(1521HK):在手订单快速增加,临床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评级:买入;目标价:3.40港元)2023-03-31民生教育(1569HK)更新报告:人力资源服务将实现快速增长(评级:买入;目标价:0.92港元)2023-03-31翰森制药(3692HK):2023年起业绩将恢复较快增长(评级:买入,目标价:16.60港元)2023-03-30腾讯控股(700HK)更新报告:4Q22释放企稳信号,微信新计划拓宽变现边界(评级:买入;目标价:469.00港元)2023-03-30永达汽车(3669.HK)更新报告:预计下半年营收增长加速(评级:买入;目标价8.3港元)2023-03-29中集安瑞科(3899HK)更新报告:清洁能源板块回升,氢能订单持续增长(评级:买入;目标价:10.54港元)2023-03-29伟仕佳杰(856HK)更新报告:业绩短期仍存压力,有望于下半年恢复稳健增长(评级:买入;目标价:5.80港元)2023-03-29联邦制药(3933HK):原料药业务表现亮眼,胰岛素业务走出集采阴霾(评级:买入,目标价:6.65港元)2023-03-28 每日大市点评 港股上周继续反弹,恒生指数全周上升2.4%,收报20,400点。恒生科指全周上升1.9%,收报4,303点。上周日均成交金额达到1,307亿港元,按周上升9.3%,交投逐渐活跃,反映市场气氛有所改善,利好行情的伸延。当前恒指预测PE仅9.6倍,处于自2016年以来3.1%分位数。股权风险溢价为6.75%,处于2016年以来61.2%分位数,港股估值不高。若海外银行风险不再恶化,这样低估值的背景下,经历1月以来深度调整的港股必然出现一波反弹行情。 我们认为积极因素正在支撑港股反弹,包括海外银行风险纾缓,这体现在美联储的贴现窗使用量及FIMA贷款按周减少,表明海外流动性需求可能正在企稳。此外,银行风险增加美联储提前结束加息周期的机率,长端国债利率见顶的大方向已确定,中长期逐渐回落,这也是支撑港股以及全球股市估值修复的核心力量。 国内因素方面,内地经济及政策环境持续改善,如3月内地制造业PMI报51.9%,总体保持向好态势,供需两端继续扩张。随着疫情影响消退,服务业快速修复,3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按月上升1.9个百分点至58.2%,非制造业恢复发展步伐加快。两会后内地政策继续发力。如央行全面降准25个BP、上海市发布《关于我市进一步促进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国常会决定延续和优化实施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地方债发行节奏继续前置等都支撑经济复苏,同时有利提振企业信心。腾讯(700HK)、美团(3690HK)、快手(1024HK)等业绩优于预期,其中腾讯的广告收入恢复增长,游戏业务亦持续改善,显示公司已渡过最坏时刻。 此外,工信部、网信办、海南省地方政府等向民营经济释放积极信号,大力提振了市场信心。近日阿里巴巴(9988HK)宣布业务重组,提出潜在分拆业务以释放价值的概念,京东(9618HK)亦宣布分拆旗下资产上市。我们认为措施一方面证明1)政策已积极转向,更呵护民营企业;2)分拆业务增加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业务效率;3)估值方法从PE转向分部估值法,令公司释放潜在价值。 现在距离美联储下次议息还有一个月时间,加上港股企业公布业绩后可重启回购,迭加国内外的积极因素支撑,当前是交易港股的美好时机。布局反弹的策略上,我们看多1)受惠流动性预期改善的互联网科技(迭加政策利好)、生物医药及香港地产股;2)受惠被抑压的需求释放,基本面修复确定较高的服务类可选消费如博彩、餐饮、旅游、酒店;3)基本面边际好转且估值较低的行业如工业、基建、保险。 内地经济继续修复,但动能有所分化,制造业景气回落,服务业景气持续向上。3月内地制造PMI景气有所回落,但总体保持向好态势,供需两端继续扩张。3月PMI按月下跌0.7个百分点至51.9%;生产指数按月下跌2.1个百分点至54.6%;新订单指数及产成品库存指数分别按月下跌0.5及1.1个百分点至53.6%及49.5%,需求端相对较好,经济可能开始被动去库存,但仍然观察其趋势。从行业看,非金属矿物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等行业两个指数均升至57.0%及以上较高景气区间,行业产需加快释放。新出口订单指数按月回落2个百分点至50.4%,尽管仍处于扩张线,但海外银行流动性风险曝露可能会导致信贷收缩,从而对我国出口带来压力。 各规模企业PMI保持扩张。大型企业PMI为53.6%,景气水平与上月基本持平,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恢复发展动能较强。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3%和50.4%,比上月有不同程度回落,但均连续两个月位于景气区间。大型企业的经营状况较为稳健,中小型企业复苏动能仍然不稳,定向支持中小型企业的政策需接力出台。 疫情影响消退,服务业快速修复。3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按月上升1.9个百分点至58.2%,非制造业恢复发展步伐加快。其中商务活动指数为56.9%,高于上月和上年同期1.3和10.2个百分点,显示随着各地促消费等政策措施显效发力,服务业恢复 发展动力有所增强。此外,随着气候转暖各地工程施工进度加快推进,建筑业生产活动扩张加快,商务活动指数按月上升5.4 个百分点至65.6%。 政策更新 香港调整四项输入人才计划申请方式 据香港政府新闻网,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入境处)30日宣布,为进一步推动电子化签证申请服务,入境处将于4月2日起调整四项输入人才计划的签证/进入许可及延长逗留期限的申请方式,包括“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科技人才入境计划”“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和“输入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计划”。申请人须使用电子化服务递交有关申请,入境处不再接受亲身递交、以邮递或投递方式递交的有关申请。相关入境计划的申请资格和审批准则维持不变。 科技公司密集赴港上市背后:上市门槛更加友好港股“硬科技”短板有望补足 据21财经,根据梳理,自3月27日至30日短短4天内,便有包括货拉拉、海普洛斯、Kcash金融科技、途虎养车、京东工业、京东产发共计6家企业正式在港交所递表,Soul、Keep则更新了招股书。此外,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网络亦传出在年内启动港股IPO的传闻。科技公司密集递表港交所的背景下,赴港上市也正式迎来全新规则。3月31日,香港联交所近日宣布调整的《主板上市规则》正式开始生效。据港交所公告显示,最新的《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第18C章,主要面向特专科技公司调整上市机制,从而进一步扩大香港上市框架。对于港交所和特专科技公司而言,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据港交所官网显示,所谓特专科技公司,指主要从事应用于特专科技行业可接纳领域内科技产品及/或服务(特专科技产品)的研发,以及其商业化及/或销售的公司。其中又分为已商业化公司和未商业化公司两类,区别在于已商业化公司经审计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收益至少达2.5亿港元。 李家超:期待沪港合作把握科创新机遇 “科创新机遇共谋新发展”沪港创新发展主题论坛31日在上海举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视频致辞。李家超指出, 沪港两地交流密切,今年更是沪港合作会议机制成立20周年的里程碑。他衷心感谢上海市政府长期以来对在沪港人港企的支持。李家超表示,希望沪港两地能把握科创新机遇,未来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 行业动态 【非银金融】中金公司(3908.HK):2022年净利75.98亿元同比降29.51% 中金公司公告,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60.87亿元,同比下降13.42%;净利润75.98亿元,同比下降29.51%;公司每10股派发股利1.8元(含税)。 【博彩】澳门3月博彩收入同比大增237%创三年多来最高 澳门博彩监察协调局公布,3月博彩收入127.38亿澳门元,同比增长247%,环比增长23.4%,为2020年1月以来最高,相对于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258.4亿澳门元,已经恢复至50%的水平。今年第一季度澳门博彩收入346.42亿澳门元,同比增长94.9%,环比增长22.7%。 【新能源汽车】极氪:3月交付6663辆同比增长271% 吉利汽车(0175.HK)旗下高端智能电动品牌极氪宣布,3月公司共交付6663辆,同比增长271%,环比增长22%;累计交付93182辆。其中,极氪009交付超过2000辆。据极氪CEO安聪慧透露,今年极氪001、009及极氪X预计分别交付7万辆、3万辆和4万辆以上,全年确保14万辆的交付目标;2024年、2025年,极氪将累计新增4款车,2025年实现8款车支撑全年65万辆的销量目标。 近期研报摘要分享 【中泰国际】方达控股(1521HK):在手订单快速增加,临床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评级:买入;目标价:3.40港元) 2022年收入与股东净利润略超预期 公司2022年收入同比增加35.7%至2.5亿美元,股东净利润同比增加25.1%至2,573.5万美元,收入与利润均略超预期。分板块看,公司主要业务中除化学、制造和控制业务由于受中国疫情等影响同比下滑13%外,其他主要业务收入均好于去年同期。实验室检测、临床前研究、早期临床/生物等效性研究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加13.1%、117.3%、33.3%,其中临床前研究业务收入超越预期,主要是因为公司苏州与武汉新研究设施开始运作导致公司在毒理及药物安评等方面服务能力提升。利润层面,公司销售费用率从3.1%下降至2.9%,导致股东净利润略超预期。 临床前研究与生物分析服务能力将持续提升 公司苏州临床前动物研究设施与武汉药效学研究设施相继于2022年投入营运,导致临床前研究与生物分析业务服务能力显着提 升。苏州临床前动物研究设施已于2023年3月获得国际实验室动物护理评估和鉴定协会(AAALAC)认证,而且已于2022年下半年启动优良实验室规范(GLP)验证测试。国内现行法律规定新药临床前安全评价必须在通过GLP认证的实验室进行,但是GLP认证对实验室硬件、软件及药检人才要求均很高,因此对中小型药企来说建设难度很高。我们认为如公司实验室能通过GLP认证,将获得更多临床前研究订单。除此以外,公司上海临港实验室(主要提供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DMPK」及大分子生物分析)也在2022年9月投入营运,未来公司在DMPK与生物分析方面的服务能力将提升。 上调2023-25E收入与股东净利润预测 我们将2023-25E收入预测分别上调4.8%、5.0%,股东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3.5%、4.7%,预计2022-25E收入与股东净利润CAGR分别为24.7%与26.4%,基于:1)公司在手订单持续快速增长:公司2022年底在手订单总额同比增加41.6%至约3.4亿美元并略超预期,公司的新增订单多数在1~3年内完成,因此预计收入将维持较快增长。2)预计2023年中国业务毛利率将回升:由于上海及郑州生产基地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2022年上半年公司中国业务毛利率下降至19.4%,但下半年已回升至25%,我们预计2023年将维持同一水平。 重申“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至3.40港元 由于公司2022年收入中78.4%来自北美,我们早先曾因忧虑疫情通关受扰的负面影响上调风险溢价假设,但是目前中国已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