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3月17日发布2022年度报告,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3.02亿元,同比下降5.36%;实现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下降30.64%;实现扣非净利润0.29亿元,同比下降42.68%。分季度看,公司2022年Q4实现营收0.78亿元,环比增长27.76%,同比增长0.74%;实现归母净利润0.04亿元,环比下降57.84%,同比下降70.1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02亿元,环比下降12.55%,同比下降78.17%。 消费电子需求收窄,公司业绩短期承压:2022年,消费电子市场智能手机应用需求收窄,热控PI薄膜受下游终端客户需求下降,公司热控PI薄膜产品收入同比下降19.70%。主要原材料价格、电力单价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毛利率38.33%,同比下降6.55pct;净利率12.88%,同比下降4.70pct,盈利能力短期承压。费用方面,2022年全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07%/12.45%/8.96%/3.96%,同比变动分别为0.13/-0.22/0.62/1.16pct。2022年公司财务费用增加主要系公司发行可转债利息支出增加所致。 嘉兴项目投产有望拓宽应用场景,CPI薄膜工艺填补国内空白:嘉兴瑞华泰1600吨PI薄膜募投项目是公司2022年重点工作目标之一。目前厂房建设工程已基本完成,处于设备调试的第一阶段。嘉兴项目产能释放后,公司将调整市场应用板块:第一板块为高速通讯和柔性基材,集中面对消费和可穿戴电子领域;第二个板块为交通和能源,主要针对轨道交通、高铁和功能型应用;第三个为EV板块,主要对应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对PI的迫切需求;第四块为信息显示,包括浆料和柔性显示的盖板。公司正在研发的柔性OLED用CPI薄膜项目光学级产线处于工艺优化提升阶段,在CPI专用生产线建设完成后,可实现CPI薄膜产品在折叠屏手机等柔性显示电子产品领域的应用,有望填补柔性显示领域的国内空白。公司掌握了完整的高性能PI薄膜制备核心技术,有望受益柔性线路板、柔性显示、汽车电子等下游旺盛需求,进一步开拓成长空间。 国产化趋势增强,高性能PI薄膜市场前景广阔:PI薄膜广泛应用于柔性线路板、消费电子、高速轨道交通、风力发电、5G通信、柔性显示、航天航空等多个领域。目前国内PI薄膜行业的整体水平与国外存在差距,高性能PI薄膜市场主要被美国杜邦、日本钟渊化学、韩国PIAM、日本宇部等少数国外厂商所占有。高性能PI薄膜作为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材料,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且国产化需求较迫切。公司通过18年的技术研发,成为国内少数掌握配方、工艺及装备等整套核心技术的高性能PI薄膜制造商,成功开发了热控PI薄膜、电子PI薄膜、电工PI薄膜、航天航空用PI薄膜等系列产品。公司高性能PI薄膜产品有望受益关键材料国产化政策和市场环境支持,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PI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系列包括热控PI薄膜、电子PI薄膜、电工PI薄膜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柔性线路板、消费电子、高速轨道交通、风力发电、5G通信、柔性显示、航天航空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公司已成为全球高性能PI薄膜产品种类最丰富的供应商之一,同时也是国内规模最大、产线最多的高性能PI薄膜专业制造商,打破了杜邦等国外厂商对国内高性能PI薄膜行业的技术封锁与垄断,跨入全球竞争的行列。受益于关键材料国产化趋势以及下游细分领域需求强劲,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9亿元、1.49亿元、2.27亿元,EPS分别为0.44元、0.83元、1.26元,PE分别为58X、31X、20X。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市场开拓及竞争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募投项目实施和产能扩张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