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分析与观察
核心结论:
-
宏观环境影响:在全球低增长、高通胀环境下,高分红品质的国企央企表现出相对优势。这些特性包括低估值、稳定的盈利模式、高分红率以及改进的治理结构。
-
市场定价因子:当前市场定价中,劳动生产率和研发投入强度被视为具有较高预期价值的因子;而ROE、营业现金比率、股息率和资产负债率则作为核心定价因子。市场重点关注ROE和现金流指标,这成为推动中特股行情启动的关键因素。
-
估值方法:当前的定价方法与ROE关联性较低,与PB-ROE框架关系不大,也与净利润现金含量的关联性不高。鉴于国企的特殊属性和社会责任,推荐采用EV/EBITDA估值方法,并结合EBITDA利润率进行评估,考虑资本密集度的影响。
-
产业视角:新型举国体制的核心在于央企链长制,其在战略产业生态中扮演关键角色。现代产业体系强调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作用,数字经济作为枢纽性产业,对于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现代产业体系至关重要。基于此,安信策略构建了产业全球竞争力-产业安全评估体系,未来战略部门聚焦于数字经济和重大技术装备(如军工)。
-
改革进程与国际比较:当前国企改革中激励机制加速,新业务拓展同步进行。与全球相比,我国国企存在明显的估值折价,新加坡的“政府-国企控股平台-政联公司”模式值得参考。主要的估值折价集中在大金融、科技和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
关注标的组合:
- 图1:基于特定估值方法,筛选出的一系列符合分析逻辑的股票组合。
- 图2:采用安信策略的估值方法选择的组合,相较于国新央企综合指数,展现出明显的超额收益。
以上分析揭示了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核心要素、市场定价的关键因子、估值方法的选择、产业布局的方向,以及与全球估值体系的对比,为投资者提供了深入的洞察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