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赛迪]:长三角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估评价白皮书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长三角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估评价白皮书

2023-03-15-赛迪小***
长三角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估评价白皮书

长三角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估评价白皮书 (2022年) 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苏州)有限公司赛迪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2023年3月 指导 杜娇 编写组 裴京肖莹吴昊李梦柔张家铭栗媛黄晶晶张临川刘梦冉马淑君 前言 随着数字经济的广泛深入发展,我国的生产组织、产业链条、贸易结构、生活方式等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乃至重塑,社会进入到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数字赋能全面开展、产业结构互联升级、智能驱动加速显现的新阶段。“十四五”征途开启以来,我国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创造了诸多成果,并将在未来迎来更多机遇。站在数字经济和全球竞争的关键发展期,要整体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使其真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整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要研判家底、把握态势、聚焦问题。其中,对于各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重点区域的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客观性、阶段性的回顾、评估和总结,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一环,也是本白皮书编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目录 一、形势研判1 (一)核心概念1 (二)全球背景1 (三)国家战略2 (四)阶段分析3 二、研究洞察4 (一)发展优势4 (二)经验做法7 三、评价体系9 (一)评估依据9 (二)指标体系10 (三)指标测算方法12 四、指数评估13 (一)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总体情况13 1.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优势明显,发展环境有待优化13 2.三省一市数字经济发展格局不变14 3.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优劣势各有不同15 (二)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基础设施17 1.总体评估17 2.分指标分析18 3.典型案例:南京市23 (三)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关键要素24 1.总体评估24 2.分指标分析25 3.典型案例:无锡市30 (四)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产业发展30 1.总体评估31 2.分指标分析33 3.典型案例:上海市37 (🖂)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融合应用39 1.总体评估39 2.分指标分析40 3.典型案例:合肥市45 (六)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发展环境46 1.总体评估46 2.分指标分析48 3.典型案例:杭州市54 (七)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区域协同55 1.总体评估55 2.分指标分析57 3.典型案例:苏州市61 五、展望与建议62 (一)未来展望62 1.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将成为长三角各地近阶段的重要发展方向62 2.各地发展数字经济的模式、路径、定位将更加清晰明确 ................................................................................................63 3.数字鸿沟问题与数字经济红利分配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将得到重视63 4.三省一市加快政策保障,数字营商环境将愈加健康63 5.国际合作将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合作共赢新机遇 ................................................................................................64 (二)发展建议64 1.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65 2.加快数字化应用拓展,培养个人及企业数字素养65 3.加大数字化产业变革发展,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65 4.增强对落后地区扶持力度,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异66 一、形势研判 (一)核心概念 数字经济是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性创新、融合性应用为内在核心,以数字基础设施、现代信息网络和数字化平台为依托载体,通过实现物理世界中人、机、物的广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连接,建立实体与实体间、实体与虚拟间、虚拟与虚拟间的系统性信息交互、共享和联动,从而激发出数字技术对全面提升人类产业经济、社会生活、治理机制水平赋能作用的数字时代经济形态。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传统经济形态相区别,数字经济以万物互联、数据驱动、平台支撑、系统赋能为主要特征,将挖掘和实现数据的新型生产资料要素价值作为推动人类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活高水平提升,和治理高效能升级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正在引导和推动人类社会经历全面性、深入性、整体性、重塑性变革和升级。 (二)全球背景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演进下的全球创新处于空前活跃期,人类加速迈入数字时代,数字经济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调整国家力量对比、改变区域竞争格局中愈加发挥重大作用。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久,“产业回流”“逆全球化”等多形式贸易保护主义在国际经贸合作中频繁抬头,跨国贸易不确定性对世界各国科技产业核心实力提出严峻考验。在此背景之下,世 界各主要国家均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美国出台《美国国 家网络战略》,德国出台《德国2030年工业4.0愿景》,英国推出《国家计量战略实施计划》,欧洲推进《欧洲新工业战略》 《“地平线欧洲”(2021-2028)计划》,日本成立数字化转型“司令塔”数字厅,世界各国均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国家在深入演进的科技产业革命和持续动荡的国际经贸局势中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掌握全球竞赛主导权的重要路径。 (三)国家战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在准确把握未来科技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构建国内国际竞合格局的基础上,持续着力数字经济发展高水平顶层设计,以引导和保障国家总体经济发展前瞻布局和目标定位。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范围参与要素市场化配置;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建设数字中国独立成篇,提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同年12月,数字经济领域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十 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出台,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2022年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以单独成段方式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已经成为我国壮大国际竞争力、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四)阶段分析 “十四五”以来,随着数字产业自身快速进步,数字技术对社会经济各领域广泛赋能水平的提升,我国总体经济发展在世界科技产业变革浪潮汹涌和全球宏观局势持续变动的考验中呈现出强劲韧性,数字经济发展取得诸多成果,迈上崭新台阶。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球领先。5G基站、数据中心、云计 算中心等关键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适度超前部署,网络通信“数字高速公路”建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构建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提供关键支撑。 数字技术水平持续创新突破。芯片、软件、大数据、人 工智能、云计算、5G等核心数字技术水平不断实现创新突破,带动我国数字经济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供给等自主发展能力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可控水平不断增强。 工业互联网开局良好、布局加快。“5G+工业互联网”发 展态势积极,各地方支持力度稳步加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应用目前已延伸至超40个国民经济大类,涉及各关键制造业领域及国民经济重点产业,工业互联网广泛融合应用格局加速形成。 实体领域数字化转型迈向深入。数字技术对产业、生活、 治理各领域赋能进入全面拓展期。产业数字化进程迈向深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重构和升级;数字化生活模式 持续探索创新,人民生活水平在数字赋能下不断实现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数据成为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重要驱动力。 跨区域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步伐加速。数字科技、产业经 济、社会治理区域性协同发展范围渐广、程度渐深、进程渐快,数字经济发展关键要素汇聚、流通和共享加快,逐渐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板块联动的数字经济协同共进区域发展格局。 总体而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由点及面、由粗到细、由浅至深,迈向领域应用向实向深、安全效率并重并行、发展成果普惠共享的新阶段。数字经济为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出重要价值。 二、研究洞察 (一)发展优势 基础设施布局超前。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 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前瞻,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有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上海率先打造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高水平建设5G和固网“双千兆”宽带网络。杭州大力推进布局合理、绿色集约的数据中心基础建设,为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打下坚实基础。南京依托国家未来网络实验设施,加快工业互联网核心设施建设,在全国率先建成城市级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 科研创新活力蓬勃。“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数量占全国总量约1/4,2021年长三角研 发经费合计超8000亿元,有效发明专利数占全国1/3。长三角已初步建立大科学装置群,以上海超强超短激光10拍瓦用户装置建成、江苏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首套试验台位点火、浙江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加快建设等为代表,长三角目前已建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24个,除各个 大科学装置,还集聚了3.8万套大型科学仪器,此外,在2021年三省一市获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协同开展的项目在数量上占了75%,资金总额上占比更是高达89%。为加快建设长三角科创共同体,三省一市还在协作创新的模式、规则等方面不断探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围绕建立科研新机制、资源配置新模式开展试点,既支撑长三角创新要素更高效流动,也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一块重要试验田。 产业基础实力雄厚。长三角已成为全国数字产业化示范 者。长三角已经建成以电子器件、信息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数字产业领域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在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建设方面,已率先实现“双千兆宽带城市”的建设目标。浙江形成电子元器件及材料、应用电子以及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在人工智能方面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创新试验区。南京作为全国首个“中国软件名城”,拥有新型显示、信息通讯设备、物联网三个“千亿级产业”。合肥数字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产业蓬勃发展,已 经形成龙头有效引领、科研强力支撑的产业生态体系,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开放性创新平台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思想,绿色美丽长三角建设成效显著,数字经济带动生态环境向好作用明显。长三角各城市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充分发挥区域内科研机构集中、数字经济发达等优势条件,共同打造数字长三角。利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智慧应用的有利契机,开展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工业、智慧城市管理,努力实现生态环境智慧智能监管。开展重大科技课题研究,提高科学化、精准化治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益。同时,通过技术手段,有效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的技术产业支撑。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环境风险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顶层设计理念领先。省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 展,发展定位清晰、政策体系完备、实施路径完善。上海先后发布《上海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上海经济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年)》,推动数字化应用于实体经济之中。浙江在“八八战略”的引领下,超前布局数字产业,《浙江省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中首次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在《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更是提出要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江苏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 济发展规划》《江苏省数字经济加速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提升江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数字经济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