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易华录(300212)交流纪要-调研纪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易华录(300212)交流纪要-调研纪要

2023-03-13未知机构金***
易华录(300212)交流纪要-调研纪要

易华录交流纪要Q:国家数据局在产业内部发挥的作用与国土资源局对比,主要有哪些异同点? A:这两个局都是顺应时代的需求,1986年后国家对于土地财政的探索经过了近40多年的历史阶段,在各个地方通过土地要素的有效开发,利用相应的技术资金等手段加快对土地资源的挖掘,带来了各个地方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中国城镇化。 但这几年土地财政或者是房地产市场趋于冷静,整个的发展也遇到了一系列瓶颈问题,这些问题有很多在早期可以进行规避。 现在对于数据这一第五大生产要素的有效挖掘利用,会比土地要素具有更大的财政空间,相比于土地的资源有限性、有形性,数据要素是未来发展新经济最核心的枢纽和基础资源,具有非常可观的延续性以及可再生性,能够重构相应的社会关系跟社会生产力。 前一阵子大火的ChatGPT就是典型的基于数据的大模型去模拟人的智慧,已经通过了图灵测试,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未来对于这些数据资源的有效挖掘利用,可以看到一个发展契机。 李克强总理提到的80%的政务数据还是在政府手上,这些高价值的数据最初不管是由于内部机制原因,还是因为技术手段没法实现有效的流通流动,都存在数据的孤岛问题,这些数据资源反而是一个沉睡的矿产,它所带来的潜力比土地要高很多的数量级,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土地资源的价值挖掘,政策和市场都达到一个比较成熟的模式认知以及法律的有效规制。 对于数据要素,从15年确定大数据战略以来,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在陆陆续续探索中,同时对于数据要素价值化的基本模式,也在探索中,最早像数据交易所被大家认为是能够快速带来数据价值的模式,但是很遗憾并没有发展成熟,没有达成一个闭环,现在也在探索数据信托以及数据银行、数据集市等等这一系列的新模式理念。 随着市场的发展、社会的需要以及技术的不断更新,例如区块链的成熟,为数据要素的市场化、资源的资产化提供了技术保障,但是过程中依然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经历了这两三年的密集探索,确实需要数据局这样一个顶层规划,来管理协调数据要素相应的规制、技术、市场化模式。两会之后相应的政策落地所带来的产业赋能,非常值得期待。Q:国家数据局的成立是否会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形成? A:是的。 国家数据局引导形成中国顶层规划到细分细则领域规制的落地。 很多省市都推出了数据要素条例,开展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的探索,这符合我国政治体制或者政治习惯的模式,就是一些新理念政策的提出或者完善的过程,往往是先推进地方的实践,等地方形成一些产业的落地突破之后,再由中央去吸收全国各地的成功经验,从国家层面形成一系列的顶层设计,包括数据资源基站的部门建设、数字中国的条例。 国家数据局的成立明确了整个组织架构,改变了之前九龙治水的局面。 各个地方,特别一些后发的城市,还是在学习跟观望的状态,更需要地方先进经验的总结归纳和向下输出。国家数据局的成立对于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必然是有利的。 Q:目前在国内有没有针对“数据要素”定价相对成熟的案例或者地区? A:现在全国没有能真正完全闭环走出来的,大家都在探索路上,只不过有先后:有的地方产业基础好,例如北上广深产业基础好,人才密度也高,对于数据要素的认可程度也相对更高,就走得更为超前。 公司今年跟国家发改委在共同探索成立数据评估定价中心机构,因为参与市场的机构或者是配置层面还不够成熟,目前数据交易所这样一个撮合平台既没有数据产品,也没有终端客户,没有形成成熟的市场机制。 同时各地也在推进政务数据的授权运营,也就是数据银行的模式。 从江西四五线城市的经验探究,再到像无锡和开封二三线城市,这样一个模式闭环会走得更晚一点,而河南省级的政务数据授权运营、数据资产评估定价发展到了省市共建阶段,在国家部委层面,公司也在和卫健委共同探索一些行业的卫健数据价值化。 公司在国内数据交易市场处于比较靠前的排头兵位置,但并没有一个非常成熟的模式经验可以在全国立刻进行复制,也是在不断探索,但公司坚信政务数据授权运营,基于数据银行模式下的数据价值化,由一个地方政府去合规,有效的把自己的数据资源授权运营进行盘活,去实现价值化的模式,在近2~3年内会有一个爆发式的产业落地和发展。 Q:数据要素的交易在支持地方财政方面会带来哪些帮助?A:各个地方的大数据局统筹整个数据,参与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工作。 委办局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通过大数据局作为一个纽带来实现,大数据局作为一个统一的主管部门把地方提供的信息对产业企业进行数据的输出。 这样的机制在各地其实发展程度不一,沿海省市信息化基础、数据质量比较好,行业基础也相对较为完善,大数据局在数据变现方面能够去发挥很多作用。 目前很多地方政务数据无偿对外进行开放,服务到一些事业单位、民生行业,但是政府部门无法形成财政收入。 目前数字经济投资公司承担这样的一个平台责任,去帮助政府对数据资源进行价值贡献。 同时各地推进数据银行模式下的数据授权运营,一般而言就是授权到各个平台公司,一些技术的运营服务提供商来为这些城投公司运营加工数据,对外提供服务。 由这样的平台公司作为财政入口,去实现数据的价值,变现收入反哺到当地财政。 现在在国家层面有了国家数据局,未来会核心负责未来数字经济、数字中国、数字社会等等这一类数字经济相关的产业。Q:国家数据局成立后,地方网信办、工信部、发改委等各个部门之间如何配合协调工作?A:我们猜测:1)之前由一些地方大数据局管理的,有可能直接划拨到国家数据局下管理。2)有的地方它可能是由发改委牵头,比如福建省发改委主管数字化建设,它可能还是归属于发改这个体系,有可能直接划拨到国家数据局下。 3)某些地方由工信部牵头,跟发改委是两套系统两个体系,未来如何去平衡,确实是一个问题,这次因为数据资源局挂到了发改底下,在地方有可能还是由发改委作为相对强势方,有可能会有一定的部门调整跟移动的过程。 Q:委办局如果拒绝整合数据,是否会受到相应处罚?在数据管理这块是否有强制性? A:数据资源共享、数据内部共享交换体系建设从2016年开始在各个地方全力推进,早年大数据局在承担整合汇聚数据的工作,但是当时不敢利用数据对产业企业去开发,去进行市场化价值化的使用,目前很多地方的大部分数据资源,至少说在名义上归到了大数据局这边。 那么这次国家成立国家数据局,之后可能也会明确由各地的大数据局来进行统一的数据对外变现输出。在最初做数据共享时已经有出台一系列考评考核的机制。 由市长或者书记层面来主管这一块,还是有比较强的政策推动力,至于考核还是比较弱,因为大数据局和卫委办局是平级部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那么强势的一个平级部门。 所以数据的汇聚开放确实还是需要一个对于行业有明确认知、有较高的理解能力的核心推动力去助力大数据赋权。 Q:易华录公司的数据湖、数据银行业务具体的业务模式和流程是怎样的? A:公司现在在推进数据服务作为底座,数据银行作为未来的数据价值化输出模式,公司整个链条叫收存治用易,从数据的收集存储,再到数据的治理,以及形成相应的一个数据服务,为政府的信息化建设、治理体系智能化数字化的政府转型提供服务,再到为企业提供服务,数据的交易、数据的登记确权、评估定价、数据产品的评估等等这些业务形成一个闭环。 有些工作不一定全由公司来完成,因为公司作为中央企业,更大的优势是去做一个大的产业平台、产业集群等数据要素的生态,帮助政府做数据的一级治理,然后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一些细分行业提供技术运营,还会协同各个合作伙伴,探索智慧应急,智慧人社等等领域。 数据资产的登记确权,数据资产的评估定价等等,这些相对而言更为具备理论挑战性,正处于产业落地的探索阶段,国家部委相关领导也希望公司这样一个中央企业去承担这些职能,为整个数交所的规章制度建设,产业基础建设提供前期的技术服务、相应的理论探索。 公司定位为数据要素基础的技术以及治理的服务商、技术的提供商,以及未来数据银行模式的倡导者跟推进者。 Q:易华录公司的数据湖建设、数据银行业务开展过程中,主管的审批单位是? A:一般地方由大数据局作为主管部门,要推进包括数据银行的数据湖建设,因为它本身涉及的是一个新模式新理念,同时它要涉及的资源调动一般需要由市级领导作为主要牵头领导,具体落地的主管部门就是大数据局,现在国家数据局成立之后应该就更为名正言顺,公司可能也会跟工信部等来做牵头。 Q:数据局的成立,是否会加速地方去建设数据存储基础设施?这个趋势是怎样的? A:数据局成立之后,建设数据存储基础设施是一个水到渠成、顺水推舟的过程。 上周数字中国政策的推出,再加上年前系列部委文件的输出,对于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更加明确。 数据服务的产业落地,还有数据银行的建设运营,在未来肯定会迎来一个各地的认可跟持续推进,但目前各地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初期,它的顶层规划也是这几年才慢慢明晰,地方政府接受需要一个过程,不过整体还是非常利好,今年公司会抓住时机,在全国各地去继续推进落地,可能更多是会以数据银行这样一个较为轻资产的模式在全国落地布局。 Q:易华录公司如何抓住国家数据局成立的机遇?国家数据局对公司的影响是怎样的? A:国家数据局的成立,无论从政策层面,还在实际落地层面,实际上都是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之前涉及到数据没办法整合的问题、委办局的数据,特别是在纵向层面、行业层面可能存在的审核问题,在目前国家大数据局设计之后,都是有望进行整合的。 整合之后,公司存储体量会很快放大,领导干部读本、国内外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在河南省培育试点城市、资产评估、各类白皮书制定参与、数据湖建设,公司都是全国领先,所以目前来看,从政策层面以及实践层面,对公司来讲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Q:易华录公司数据湖业务在全国市场、或者地方类数据湖市场的业务模式是怎样的? A:公司之前说公司没有竞争对手,因为整个商业模式是公司构建的,中央党校关于数据湖这块,公司是出了两本书来说商业模式,公司17年就提出了数字经济、数字银行。 对于政策制定,公司贡献了很多智慧。 数据湖、云平台层面数据的流通,在实际落地过程中,真正做到在存储层面打通的,公司还是比较领先。 国家政策出来之后,公司就不再是一种纯投资的模式来要求政府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公司跟政府协商,第一是要政府数据集中存储,第二要政府所有数据的运营权,所谓的集中存储就是政府所有委办局的数据实现集中存储,第二政府数据的运营权,政府对公司的态度实际上是一个招商引资的态度,所以公司在做30多个数据湖的时候需要重资产投资,需要在当地建数据中心来实现数据存储要求,但目前国家制定出来之后,政府自己就已经有了,公司只需要把政府数据实现集中存储,来达到国家想要的数据要素发展数字经济的理念,所以对于公司来讲,公司现在只需要提供相关的服务就可以了。 公司无论在这个数据银行领域,还在数据治理领域,现在都是排在前列的。 所以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已经可以实现只给政府提供相关的服务,不一定非要在当地建立重资产投资,政府可以自己做重资产投资来建政府数据的集中归集。 Q:公司未来3-5年维度看,数据湖业务是否会渗透到每一个省市县?未来发展状况如何? A:会渗透到每个市每个县,目前的主要项目是重资产的,因为轻资产的这种模式公司可能会用分公司的模式来做,目前在陆续升级过程中,前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就没有再做数据湖重资产的投资,实际上公司报表结构是有极大的改善。 第一个改善是公司的现金越来越好,公司去年应该差不多6个亿的正现金流,现金情况越来越好。第二个是报表结构进行了改善,报表结构里面运营收入占比现在是越来越高的,快超过一半。 公司重资产投资实际上是从前年中旬就没有投了,所以还是之前30多个数据湖。 轻资产投资有可能只是一个项目,有可能只是一个分公司的形式,就有可能只是给政府提供了相关的服务,不再是一个能看到的投资主体了。 目前来看30多个数据湖,其实基本上每个省都有一个,像河南省现在有个开封数据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