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粤开证券]:【粤开策略大势研判】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看点及投资主线分析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粤开策略大势研判】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看点及投资主线分析

2023-03-05李兴粤开证券李***
【粤开策略大势研判】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看点及投资主线分析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www.y kzq.com 1 / 10 证券研究报告 | 策略研究 投资策略研究 【粤开策略大势研判】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看点及投资主线分析 2023年03月05日 投资要点 分析师:李兴 执业编号:S0300518100001 电话:010-83755576 邮箱:lixing@ykzq.com 近期报告 《【粤开策略大势研判】关注基本面修复的“滞涨”板块》2023-02-05 《【粤开策略大势研判】震荡筑底期,优先关注确定性》2023-02-12 《【粤开策略大势研判】震荡调整中关注“高性价比”板块机会》2023-02-19 《【粤开策略大势研判】复盘历年复苏期的两会,后市将如何演绎》2023-02-26 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看点及投资主线分析 2023年全国两会已经开幕,一般两会期间的行业表现与政策方向密切相关,政策支持有助于带动行业景气上行,推动相关企业业绩实现增长。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及的行业板块,我们可以初步研判市场行情的演绎方向。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高度肯定去年和过去五年成绩,对形势的判断突出风险和预期不稳,稳增长是政策首要目标。结合我们宏观团队的观点,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有以下看点。 GDP增速目标5%符合预期且大概率能实现,就业目标进一步增强。第一,经济增速目标要基于经济潜力和内外部约束条件,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能够发挥出目标的信号和引导意义,总体上实现概率较大。第二,3%的CPI增速目标与正常年份一致,预计今年能够顺利达成。第三,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目标进一步增强,城镇新增就业由“1100万人以上”提高至“1200万人左右”。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减税降费从追求规模到效果,宏观税负不能再降了。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着力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纾困房地产风险。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赤字规模、专项债额度上升以及实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减税降费从数量规模型转向效率效果型,更加注重精准性,有利于稳定宏观税负。货币政策仍有必要发力,着力支持实体经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证实际利率的水平处于合理空间。 产业政策方面,继续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对于A股市场而言,政策预期落地,短期对于政策的炒作情绪将有所降温。我们对过去20年两会期间市场走势做了统计,主要以窄幅震荡为主,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政策预期变化,年报披露渐近,时间周期较短。通过统计过去20年全国两会期间上证指数涨跌幅,上涨概率较大,但平均涨幅低于0.5%。从两会期间各风格指数涨跌幅来看,消费风格表现较好,领先于其他风格指数。具体到行业来看,过去20年两会期间涨幅中位数较高的行业分别是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等大消费行业。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后续政策将继续在稳增长方面持续发力,政策目的主要在于稳增长。在政策支持下,我国经济将持续恢复,企业盈利改善预期较强,从中长期来看,也对股价形成了业绩支撑。在配置方面,可关注以下三条主线:一、稳增长和扩内需是政策主线。二、数字经济板块具备长期投资机会。三、关注国企改革主题投资机会。 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www.y kzq.com 2 / 10 大势研判 本周(2月27日-3月5日)市场表现强势,沪指日线录得五连阳创下年内新高,以“中字头”股票为代表的大盘股表现亮眼,A股正式进入“两会”时刻。 宏观经济数据方面,2月我国经济景气水平继续回升,采购经理指数持续扩张。受益于稳经济政策措施效应进一步显现,企业复工复产和复商复市加快,2023年2月份PMI继续回升,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达到52.6%,创下2012年5月以来的新高,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强势上升。 技术面来看,本周沪指日线五连阳,创下年内新高3330点,有效突破前期高点3310点位,走势上释放出较为积极信号。尤其五日、十日和二十日均线出现金叉粘合,对指数上行构成强力支撑。另外日线KDJ指标金叉向上发散,MACD指标绿柱变短,表明后市市场情绪有望持续释放。 资金面来看,随着2023年以来权益市场持续回暖,公募基金发行热度显著回升,2023年前两月新成立基金数量达120只,总发行份额突破1000亿份。其中2月新成立基金超过60只,平均发行份额超过11亿份,创下2022年9月份以来新高。随着居民财富持续“搬家”、公募基金发行回暖,有望为后续市场上行提供充足弹药。 总体来看,当前市场情绪较高,各项技术指标均释放出较为积极信号,叠加政策催化助力,后续大盘有望延续震荡上行态势。具体操作方面,重点关注两会政策相关主线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外围环境超预期走弱。 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www.y kzq.com 3 / 10 目 录 一、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看点及投资主线分析 .......................................................................................................... 4 二、大势研判 ....................................................................................................................................................... 6 三、本周市场回顾 ................................................................................................................................................ 6 四、风险提示 ....................................................................................................................................................... 8 图表目录 图表1: 国企改革指数PE(TTM)处于近三年相对低位(虚线为中位数) .................................................. 5 图表2: 本周主要指数涨跌幅(%)............................................................................................................. 6 图表3: 本周风格指数表现(%) ................................................................................................................ 7 图表4: 本周各行业涨跌幅(%) ................................................................................................................ 7 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www.y kzq.com 4 / 10 一、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看点及投资主线分析 2023年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2022年工作成绩、明确2023年经济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政府工作报告》高度肯定去年和过去五年成绩,对形势的判断突出风险和预期不稳,稳增长是政策首要目标。结合我们宏观团队的观点,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有以下看点。 GDP增速目标5%符合预期且大概率能实现,就业目标进一步增强。2023年主要经济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第一,经济增速目标要基于经济潜力和内外部约束条件,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能够发挥出目标的信号和引导意义,总体上实现概率较大。第二,3%的CPI增速目标与正常年份一致,预计今年能够顺利达成。第三,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目标进一步增强,城镇新增就业由“1100万人以上”提高至“1200万人左右”。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减税降费从追求规模到效果。2023年的赤字率拟按3%安排,高于去年0.2个百分点;赤字规模为3.88万亿,高于去年5100亿元;专项债拟按3.8万亿安排,高于去年1500亿元。赤字规模和专项债合计7.68万亿,高于去年6600亿元,体现了加力提效的政策基调和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决心。 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着力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纾困房地产风险。货币政策基调是“精准有力”,需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2023年货币政策仍有必要发力,着力支持实体经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证实际利率的水平处于合理空间。第二,“精准”意味着短期内全面降息的概率下降。第三,货币政策将持续在扩大国内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制造业、中小企业和纾困房地产风险上有所作为。 重点促进消费和扩大有效投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在出口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政策重在促进消费和扩大有效投资。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但近年来居民消费较为低迷。伴随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经济总体复苏、促消费政策加力提效,2023年消费有望持续回升。 产业政策方面,继续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高度重视房地产,房住不炒基调不变,支持优质房企融资,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房地产的重视程度明显上升。从数量上来看,去年提“房”仅11次,今年增至17次;从内容上来看,今年除了常规的房地产长效机制以外,还注重从供需两端共同发力,有效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近期市场信心加快恢复,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性有所上升,一线城市出现“小阳春”,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优质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环境明显改善。预计今年房地产市场将逐步恢复。 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再繁荣。报告指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第一,数字产业已成优势产业,未来将加速发展。2012至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1.6%提升至39.8%。第二,对平台经济等数字企业的态度 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www.y kzq.com 5 / 10 已转向,未来将大有作为。第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是大趋势。 对于A股市场而言,政策预期落地,短期对于政策的炒作情绪将有所降温。我们对过去20年两会期间市场走势做了统计,主要以窄幅震荡为主,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政策预期变化,年报披露渐近,时间周期较短。通过统计过去20年全国两会期间上证指数涨跌幅,上涨概率较大,但平均涨幅低于0.5%。从两会期间各风格指数涨跌幅来看,消费风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