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2月,制造业PMI为52.6%(前值50.1%,下同)。非制造业PMI为56.3%(54.4%),建筑业PMI为60.2%(56.4%),服务业PMI为55.6%(54.0%)。 各项PMI均出现回升,尤其是建筑业,再次回升到高位区间运行。 2.制造业PMI较前值出现回升,证明景气程度向好,经济继续处于恢复状态。 随着防疫优化多地疫情高峰度过后,年后进入2月,持续复产复工。从供货商配送时间和从业人员指数方面也能证明,两者分别上升了2.5和4.3个百分点,证明劳动参与率和物流速度均出现大幅回升。另外,从季节性来看,在基数并不低的情况下,2月制造业PMI是自2009年以来的同期最高值。主要原因或在于政策支持程度,2月一系列部委会议均强调对经济企稳、扩大内需的重视程度,政策的力度和可持续性或将带动经济的回升。 3.供需端,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较上月上升6.9和3.2个百分点,两者均处较高位置运行,节后复产复工导致供给端恢复好于需求端。从高频来看,生产端高频好于需求端,2月生产端的开工率等指标涨幅均出现扩大。进出口,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订单指数分别较上月上升6.3和4.6个百分点。外需回升要更强,海外需求高位运行,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房屋销售、PMI等指标均创阶段性新高,海外需求仍存。从业人员和配送时间指数,两者均出现大幅上升,这两项是在之前受疫情和节假日影响较为直接的分项,两者在疫情影响和节假日度过之后均出现回升。均出现回升证明疫情的影响在逐渐减弱。企业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回升1.9个百分点,在2022年12月之后预期已经连续回升,证明企业在对后续自身经营情况和经济回升的信心增强。 4.服务业PMI较前值回升1.6个百分点,处于较高位置运行。据国家统计局,“道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住宿、租赁及商务服务等8个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高位景气区间”,随着人流恢复,与人流相关行业的线下接触性消费已经出现回升,从高频来看,多个城市的地铁客运量出现大幅回升。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也大幅回升,证明企业对后续的消费恢复较为乐观。从季节性来看,2月服务业PMI是2013年以来的同期最高值,已经超过疫情前2019年。 5.建筑业PMI较前值回升3.8个百分点,或证明项目开工数量正在上升。其中,新订单数量大幅回升4.7个百分点。随着施工进度加快,后续项目开工预计转化为实物工作量拉动GDP。业务活动预期下降2.4个百分点,或证明现在多数开工为2022年累计项目,由于疫情影响推迟到2023年开工,需要关注后续政策支持下的地产和基建新增项目。 6.后续来看,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PMI均超季节性回升,证明经济已经开始进入恢复轨道,各行业企业对后续自身的经营业较为乐观。我们认为后续政策的可持续性不会发生变化,会对经济形成支撑。伴随着经济的回升,居民的超额储蓄或将出现转化,促进经济的额外回升。 7.对资本市场而言,在数据真空期之后,2月PMI超季节性、超预期回升,或证明2月生产消费均恢复较好,基本面出现恢复。扩大内需是支撑经济恢复的主要支柱,因此内需回升或是确定方向,看好内需相关的转债。利率债中枢长期来看或将波动上移,短期超调后或有买入机会。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疫情变化超预期。 附图1:2023年2月多数分项均出现恢复 附图2:2023年2月PMI超季节性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