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建银国际]:香港施政报告简评:增强发展动能 开启由治及兴新篇章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香港施政报告简评:增强发展动能 开启由治及兴新篇章

2022-10-19赵文利、刘思桐、宋林建银国际℡***
香港施政报告简评:增强发展动能 开启由治及兴新篇章

策略|2022年10月19日 投资策略 香港施政报告简评: 增强发展动能开启由治及兴新篇章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10月19日发表了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报告在完善治理体系、增强发展动能等方面提出诸多实质性举措,回应了市场早前就人才、资金及民生等方面问题的关切。报告亦为指定项目订立了110个不同指标,包括绩效指标(KPIs),体现出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方向。 今次施政报告,从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提高治理水平、招商引才以提升竞争力、巩固传统优势与开拓新兴产业、排解民生忧难、培育本地人才及说好香港故事等方面,对接国家战略,融入 发展大局,增强发展动能,绘制了未来五年香港的发展蓝图。 在完善治理体系方面,施政报告表示,要成立全新的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一步用好财政储备以促进产业和经济发展,把近年在未来基金下 设立的香港增长组合、大湾区投资基金和策略性 创科基金,以及共同投资基金收纳,汇聚有关资源,由政府主导投资策略产业,吸引和助力更多企业在港发展。设立由政府主导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有助中长期进行本港策略性产业的布局,对于企业留港发展、本地产业升级与优化及把握未来新机遇,均有帮助。 在招商引资引才方面,施政报告对于吸引企业和人才均提出了多项实质性举措。首先,对于企业而言,要求财政司司长带领“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并成立300亿港元共同投资基金,引进和投资落户香港的企业。对于人才而言,要求政务司司长领导“人才服务窗口”,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优化现有多项输入人才计划,及推出合 资格人才可申请退还在港置业额外印花税等措 施。同时,政府的17个内地和海外经济贸易办事 处设立“招商引才专组”,主动招揽目标企业和人才。本港近年在疫情困扰、外围通胀高企及经济衰退风险上升等因素之下,人才和资金外流的市场忧虑逐步上升,过去两年劳动人口流失高达约14万人。各界围绕香港和新加坡之间竞争优势的讨论亦越来越多。今次施政报告在抢企业、抢资金及抢人才方面,提出了上述多项具针对性和吸 引力的积极举措,回应了市场的关切,有助增强香港的竞争力及发展动能。 在巩固和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优势方面,施政报告亦提出了一系列具变革性的举措:1)港交所拟于明年修改主板上市规则,以便利尚未有盈 利或业绩支持的先进技术企业融资,同时构思活化GEM(前称创业板),为中小型及初创企业提供更有效融资平台;2)强化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优势;3)加强互联互通,包括宽免双币股票市 场庄家交易的股票买卖印花税及优化人民币股票交易机制等;4)发展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包括扩大政府绿色债券发行,在2021-22年度起的五年 内,总发行量比2021-22年度前增加五倍以上;5)强化资产和风险管理,包括为合资格家族办公室提供税务宽免,目标是在2025年年底前推动不 少于200间家族办公室在港设立或扩展业务;6)不断提升金融科技竞争力,在虚拟资产方面政府已提交条例草案建议引入有关服务提供者的法定发牌制度,及金管局已开展“数码港元”的准备工作等。港交所拟推新规吸引先进技术企业融资,这或是2018年上市规则新增章节后,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制度性变革,有助吸引行业领先的大型硬科技公司来港上市。对于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互联互通及资产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举措,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本地金融中心的优势。对于绿色金融及金融科技的举措,体现出对未来新趋势的布局。 另外,施政报告亦在发展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方面提出多项措施,包括强化创科发展顶层设计,未来五年吸引100间具潜力创科企业落户香港,包括 20间龙头创科企业,及设立100亿港元“产学研 1+计划”,资助大学研发团队推动科研成果商品化 等。 今次施政报告多措并举,以不断增强香港的发展动能。当中在引进重点企业、招揽高质人才等方面,提出多项积极进取的举措,显示出招商引资引才的态度和决心。在巩固和加强国际金融中心优势方面,报告提出了有关上市制度改革、强化离岸人民币业务、强化互联互通、发展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强化资产和风险管理及提升金融科技竞争力这六大方面的举措,既巩固和加强了已有优势,亦对未来新趋势进行了前瞻性布局,有助进一步提升香港金融服务竞争力。 附:香港施政报告链接 https://www.policyaddress.gov.hk/2022/public/pdf/policy/policy-full_tc.pdf 赵文利 (852)39118279 cliffzhao@ccbintl.com 刘思桐 (852)39118014 scarlettliu@ccbintl.com 宋林 (852)39118267 lynnsong@ccbintl.com 本报告由建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撰写。分析师证明及其他重要声明请见报告最后一页。1 提高治理水平  提升管治水平,从体系建设入手,包括由行政长官领导「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和「北部都会区督导委员会」,以及成立「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 成立「特首政策组」,提升长远和策略议题的研究能力。 「以结果为目标」,就指定项目订立110个不同指标(包括绩效指标(KPIs))。 强化公务员管理,包括更新《公务员守则》、强化赏罚制度、优化培训和动员机制。 2022年施政报告部分要点一览 招商引才财政司司长带领「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以具针对性和吸引力的特别配套措施将重点企业引进到港。 政务司司长领导「人才服务窗口」,统筹招揽人才工作,向人才提供一站式支持。 17个内地和海外经济贸易办事处设立「招商引才专组」,主动招揽目标企业和人才 成立300亿元「共同投资基金」,引进和投资落户香港的企业。 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吸引高薪人才和全球百强大学毕业生来港发展。 合资格外来人才在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后,可申请退还在港置业已缴付额外的印花税。 优化现有多项输入人才计划,加强吸引力。 巩固金融中心地位 提升金融服务竞争力,包括便利具规模先进技术企业主板上市、催生更多人民币计价投资工具、加强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发展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等。 o支持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修改主板上市规则,便利具规模但尚未有盈利或业绩支持的先进技术企业融资。 o支持港交所构思活化GEM服务中小型发行人,为中小型及初创企业提供更有效融资平台。 o强化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优势,鼓励发行人在港推出人民币计价证券柜台,催生更多人民币计价投资工具,筹备设立市场庄家制度以优化人民币股票交易机制,提高人民币计价股票的流通量和价格效益,便利投资者。 o加强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在准备工作完成并获得相关监管许可后尽快开启互换通「北向通」,探索进一步优化债券通「南向通」。 o继续透过「绿色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资助符合资格的债券发行人和借款人的发债支出及外部评审服务。推出为期三年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培训先导计划」。 o强化资产和风险管理,政府会在今年内提交条例草案,为合资格家族办公室提供税务宽免,目标是在2025年年底前推动不少于200间家族办公室在港设立或扩展业务。 国际创科中心建设推动创科发展促进科研落地 o未来五年吸引100间具潜力创科企业落户香港,包括20间龙头创科企业。 o设立100亿元「产学研1+计划」,资助大学研发团队推动科研成果商品化。 o优化现有科技人才计划,兴建更多创科人才住宿。 o设立「工业专员」,专责统筹「再工业化」策略工作。 o全力推展落马洲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工程、加快「北部都会区」新田科技城发展。 房屋土地与交通   推出全新「简约公屋」,未来五年兴建30000个单位。 结合「简约公屋」和传统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大幅增加未来五年公营房屋总建屋量约五成至158000个单位,将「公屋综合轮候时间」在四年内(即 2026-27年度)降至约四年半。 推出先导计划,鼓励私人发展商参与兴建资助出售单位。 未来五年推出足够私营房屋土地,以满足估算需求,稳定私楼供应。 压缩造地程序,「生地」变可建屋「熟地」缩短三分之一至一半时间,长远建立土地储备,掌握土地供应主导权。 放宽申请强拍门槛至六成或七成业权,助老旧社区重建。 成立「专责审批组」加快审批一般建筑图则,使约八成图则可于首次或第二次呈交时获得批准。 建议兴建三条主要干道及三条策略铁路,完善全港运输网络,推动发展。 企业与民生纾困延长「会议展览业资助计划」至明年6月底,并紧接推出14亿元新计划,三年内资助超过200场展览在港举行。 再延长中小企「预先批核还息不还本计划」六个月,继续减收商业用户水费、排污费八个月,并继续宽减政府处所和短期租约租金或费用六个月。 加大「BUD专项基金」和「中小企业巿场推广基金」每家企业资助上限至700万元和100万元。 再延长「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特别措施六个月。 专上学生贷款免息延迟偿还安排再延长一年。 疫情防控 强化高层架构,成立由行政长官监督的「应对疫情指导及协调组」。 有序调整防疫策略,暂缓个别航线「熔断机制」,实施「0+3」安排。 循序渐进恢复与内地跨境往来,第一个目标是在香港做「逆向隔离」,即「前置检疫」 推高疫苗接种率,有效运用医疗资源。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网、建银国际证券 分析师证明: 本文作者谨此声明:(i)本文发表的所有观点均正确地反映作者有关任何及所有提及的证券或发行人的个人观点,并以独立方式撰写;(ii)其报酬没有任何部分曾经,目前或将来会直接或间接与本文发表的特定建议或观点有关;及(iii)该等作者没有获得与所提及的证券或发行人相关且可能影响该等建议的内幕信息/非公开的价格敏感数据。本文作者进一步确定(i)他们或其各自的关联人士(定义见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持牌人或注册人操守准则)没有在本文发行日期之前的30个历日内曾买卖或交易过本文所提述的股票,或在本文发布后3个工作日(定义见《证 券及期货条例》(香港法例第571章))内将买卖或交易本文所提述的股票;(ii)他们或其各自的关联人士并非本文提述的任何公司的雇员;及(iii)他们或其各自的关联人士没有拥有本报告提述的证券的任何金融利益。 免责声明: 本文由建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编写。建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为建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建银国际控股」)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建行」)全资附属公司。本文内容之信息相信从可靠之来源所得,但建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其关联公司及/或附属公司(统称「建银国际证券」)不对任何人士或任何用途就本文信息的完整性或准确性或适切性作出任何形式担保、陈述及保证(不论明示或默示)。当中的意见及预测为我们于本文日的判断,并可更改,而无需事前通知。建银国际会酌情更新其研究报告,但可能会受到不同监管的阻碍。除个别行业报告为定期出版,大多数报告均根据分析师的判断视情况不定期出版。预测、预期及估值在本质上是推理性的,且可能以一系列偶发事件为基础。读者不应将本文中的任何预测、预期及估值视作为建银国际证券或以其名义作出的陈述或担保,或认为该等预测、预期或估值,或基本假设将实现。投资涉及风险,过去的表现并不反映未来业绩。本文的信息并非旨在对任何有意投资者构成或被视为法律、财务、会计、商业、投资、税务或任何专业意见,因此不应因而作为依据。本文仅作参考资讯用途,在任何司法管辖权下的地方均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产品、投资、证券、交易策略或任何类别的金融工具的要约或招揽。建银国际不对收件人就本报告中涉及的证券的可用性(或相关投资)做任何陈述。本文中提及的证券并非适合在所有司法管辖权下的地方或对某些类别的投资者进行销售。建银国际证券及其它任何人仕对使用本文或其内容或任何与此相关产生的任何其它情况所引发的任何损害或损失(不论直接的、间接的、偶然的、示范性的、补偿性的、惩罚性的、特殊的或相应发生的)概不负上任何形式的责任。本文所提及的证券、金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