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乘用车市场十大趋势 2022年的汽车市场在“激荡”中前行,年初就开启“困难模式”,外部局势不稳、内部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上涨、零部件供给不足,消费信心波动等等“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对汽车市场造成阵阵冲击。但在购置税优惠、新能源补贴、地方促消费政策的激励下,中国汽车市场仍表现出极大的韧性,消费需求的变化也驱使着车市结构发生变迁,主机厂则“拥抱变化”,积极探索新模式,以期在“困境”中寻求新增长。 前言 PREFACE 汽车之家研究院与行业共行,深入观察到了行业、用户、市场的重大变化,并努力探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以此为基,汽车之家研究院盘点2022年汽车十大发展趋势,并为2023年发展做出展望。 新能源市场持续爆发但渗透率增长放缓 中国品牌超越合资品牌厂商销冠易主 价格向上趋势明显 中国品牌价格天花板不复存在 明星品牌引领新能源发展形成三大细分市场 插混市场爆发 开启与燃油车的“正面交锋” 智能化进程加速 智能驾驶从高端尝鲜走向低价普及 新能源语境下 消费者购车决策形成新逻辑 新兴销售模式获青睐线下体验仍不可或缺 积极拥抱数字化 数字化营销成为主机厂转型首选 车企探索智能软件和服务收入新曲线目前规模尚有限 乘用车市场十大趋势2 1 新能源汽车需求依然强劲,销量延续昂扬态势。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狭义乘用车整体销量2053万辆,同比增长1.9%,在多重不利因素冲击下仍然逆势复苏,展现出中国汽车市场强大的发展韧性与稳定性。但从结构上看,燃油市场同比下降13%,新能源市场同比增长88%,两级分化更加明显。新能源成为驱动车市正增长的中坚力量。 新能源月度渗透率自2021年起阶梯式跃升,2021年1月,新能源渗透率仅7.4%,此后一路高歌猛进,至2022年3月渗透率已达到28.3%,15个月间,新能源市场完成了从小众市场向主流市场的蜕变。但在 2022年,受内外供需等多方面影响,增长势头有放缓,新能源渗透率在27%左右持续性波动。随着电池及零部件问题的短暂缓解,加之区域性购车激励政策的实施,同时“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到来,9月起新能源月度渗透率基本突破了30%,再上了一个台阶。 乘用车市场十大趋势3 图1 狭义乘用车新能源月度销量和渗透率(万辆) 数据来源:乘联会产销数据,汽车之家预测 汽车之家研究院预测,2023年新能源市场仍将引领行业增长,销量有望达到800万辆,渗透率将增长至40%左右,增速有所放缓。从中长期来看,新能源发展的内外驱动力仍然强劲,未来将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 乘用车市场十大趋势4 2 2022年,比亚迪以180万销量反超一汽-大众,问鼎中国乘用车市场年度销冠,终结了合资品牌长期霸榜的历史,一起一落间也透露出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势能逆转。2022年中国品牌市场份额达到43.4%,超越合资品牌。 而合资品牌的颓势自2021年已经显现。上险量数据显示,2021年9月起,中国品牌月度销量超过合资品牌,此后中国品牌高歌猛进,合资品牌逐渐黯淡,份额差距持续扩大。至2022年12月,中国品牌份额高达48.3%,合资品牌跌至38.0%。 图2 乘用车分品牌档次份额趋势(2019-2022) 数据来源:上险量 乘用车市场十大趋势5 中国品牌逆势增长实现弯道超车,与长期布局新能源关系密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实现全球领先,完善稳定的本土供应链体系、创新性的产品设计、不断突破的动力技术、极致的服务体验等因素是2021-2022年中国品牌新能源市场爆发的坚实依托,在这背后,比亚迪、五菱等品牌功不可没。 反观合资品牌,新能源进程缓慢,在售的新能源车系销量并不理想;且由于传统市场合资品牌的定价受到豪华品牌和中国品牌的上下挤压,市场空间不断萎缩;加之2022年汽车行业受到多重冲击,对合资品牌来讲无疑雪上加霜。合资品牌逐渐失去市场主导地位。 汽车之家研究院预测,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将持续增长,中国品牌新能源厂商持续发力,而合资品牌暂未看到新能源爆款车系的迹象,这将导致合资品牌的份额继续萎缩。 乘用车市场十大趋势6 3 对比疫情前的2019年,2022年中国品牌市场价格向上趋势明显。中国品牌在原本几乎空白的30万+市场有所突破。以红旗、理想、蔚来、岚图、高合为代表的车企,更是主攻40万以上市场。中国品牌价格天花板不复存在。 而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也有所动作。豪华品牌价格下探的时代已成历史,车企纷纷收缩20万以下产品,转而增加40万以上产品布局。合资品牌主销的10-20万市场受到中国品牌的大幅冲击,份额持续下降,反而是25万以上的市场份额略有增长。 乘用车市场十大趋势7 图3 整体市场价格分布(2019vs2022) 数据来源:汽车之家线索量,汽车之家研究院整理 汽车之家研究院认为,如果合资品牌无法改变对10-20万市场的依赖,其市场份额仍将持续被中国品牌蚕食。而中国品牌目前正在享受新能源爆发带来的结构性增长红利,也是弯道超车带来的阶段性成果。若中国品牌想要维持优势,必须在电动化、智能化等方面持续突破,尽早占领高端市场,方能行稳致远。 乘用车市场十大趋势8 4 虽然近两年新能源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对于刚刚跨入主流市场的新能源来说,仍处于发展初期,产品供给并不充分,市场成熟度低。在此情境下,市场格局均是围绕少数明星车型而形成,现阶段可分为低端、中端、高端三大细分市场。 低端市场围绕五菱形成,以其性价比优势和外观风格形成这一全新市场。并且,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用低于5万的价格买到一款网红车系,拉低了行业的入门级门槛。但2022年低端新能源市场已然成熟,在价格向上的大趋势下,2023年低端新能源难有增长空间,五菱新能源的销量增长可能陷入瓶颈。 中端市场围绕比亚迪形成,是目前新能源最大的细分市场。在此细分市场中,比亚迪拥有绝对的产品优势和规模优势,后续其产品布局仍在完善,将覆盖纯电、插混、轿车、SUV、MPV等各个细分领域。同时,各主流中国品牌、合资品牌也将持续发力中端市场。 乘用车市场十大趋势9 特斯拉也有望发布紧凑型车系,预计2023年这一细分市场将会持续增长。 高端市场围绕特斯拉形成,包含热门新势力品牌,如理想、蔚来、AITO等,传统豪华品牌BBA也盘踞于此。此细分市场凭借智能化打造高端形象,且车企大多具备很强的发展潜力。此外,比亚迪也推出高端品牌“仰望”,进军高端市场。原车企的持续发力、加之实力新品牌的加入,都有望助推高端市场中长期内可持续性增长。 图4 新能源市场档次划分 数据来源:汽车之家产品库,上险量,汽车之家研究院整理 另外,比亚迪的高端化进程与特斯拉的价格下探,将上演两个新能源明星品牌的正面对决,市场竞争格局仍将持续变化,机遇与危机并存。未来伴随新能源产品供给的多样化,竞争也会更加充分,中国车市巨大的市场规模也注定了更加细分的需求和更加聚焦的场景,竞争关系将会持续复杂化,同时竞争格局也将趋于稳定,留给后发品牌的窗口期快速缩短。 乘用车市场十大趋势10 5 虽然新能源市场中纯电车型贡献了75%的销量,但是插混和增程市场的表现更加亮眼。2021~2022年以来,插混及增程市场的销量增幅远超纯电市场。特别是插混市场,在2022年实现了将近150%的同比增长,而纯电增速仅为68%,与此同时插混在新能源市场中的份额也一路飙升至近20%,成为新又一个增长风口。 从价格分布来看,2020年插混和增程产品价格仍以20~40万区间为主,但2021年开始持续向下转移,切入10~20万主流市场,同时也意味着切入燃油车的主销价格段。 图5-1 插混&增程市场分价格段销量占比(2020-2022) 数据来源:上险量,汽车之家研究院整理 乘用车市场十大趋势11 但真正与燃油车形成“正面交锋”的只有比亚迪。从汽车之家对比数据来看,比亚迪DM-i&p主要是与中国品牌和合资品牌的燃油车产生竞争。而同样热门理想、AITO增程车型的主要对比关系仍在新能源车型中,与燃油车市场仅建立了少量竞争关系。 图5-2 插混&增程市场主要品牌及车系竞争对比情况 数据来源:汽车之家对比次数(2022.7-2022.12) 仅比亚迪算是切分了燃油车市场的“蛋糕”。正因如此,比亚迪在插混&增程市场中“一骑绝尘”,市场占有率超过60%。在插混&增程销量TOP10车系中,比亚迪独占5席,并且包揽销量前四。除比亚迪外,插混&增程市场仅理想、AITO月销量超过5000台,其余品牌销量并不理想。 乘用车市场十大趋势12 6 产品上,网联功能配置的新车装备率正在飞速攀升,5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80%。特别是OTA升级,2021年实现爆发式增长,2022年增势延续。未来,快速迭代更新将成为智能汽车的基础配备。 随着5G和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新体验正在与更多的场景结合,实现更丰富的交互形式。尽管当前基于成本控制等原因,HUD、面部识别的新车装备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中国品牌和新势力品牌更加偏好搭载。而像手机无线充电等成本可控、技术成熟、更加实用的配置,近年来装备率不断提升,至2022年已达25%。 图6-1 智能座舱新车装备率走势(2017-2022) 数据来源:2017年-2022年汽车之家车型配置数据 乘用车市场十大趋势13 智能驾驶:L2级车型市场渗透率飞速增长,从高端尝鲜走向低价普及。近年来,智能驾驶成为诸多车企、特别是新势力品牌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亮点配置。随着消费者对新技术的认可,配备智能驾驶的车型也实现热销,更多车企开始配置L2级智能驾驶,新车装备率持续走高。而2019年开始,在国产替代浪潮的推动下,智能驾驶硬件价格不断下探,促进了L2级配置向20~40万中端价格区间的渗透。 2022年,25-30万价格段L2级装备率增长迅猛,装备率已接近50%,成为装备率最高的价位段。同时崛起的还有10~15万价格段,虽然该市场L2级装备率刚刚突破10%,但增长势头最为强劲。 图6-2 L2级智能驾驶新车装备率走势(2017-2022) 数据来源:2017年-2022年汽车之家车型配置数据,L2级自动驾驶水平默认为同时标配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智能化发展初期,各家车企将智能化作为突出卖点,大力宣传传感器搭载数量和芯片算力。伴随智能化向中低价车型的普及,车企关注点将转移至如何提升综合体验和成本控制。智驾端将更加关注安全性,智舱端更加关注实用性、玩乐性与交互性。产业趋势上,中国品牌崛起的主旋律更加清晰,多项新技术率先量产于自主品牌。智能化进程在持续加速中。 乘用车市场十大趋势14 7 在2022年,新能源市场实现阶梯式跃升。由于新能源市场产品矩阵尚不完善,竞争圈层仍未固化,同时产品形态、产品逻辑、甚至是销售方式也与燃油车大相径庭,导致新能源用户的选购逻辑发生颠覆性变化。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用户往往基于车身尺寸、动力、价格等核心参数比较产品。但新能源用户在选购时却对车身形式的认知界限变得模糊,跨级别对比频繁出现。以小鹏P7为例,除了汉、Model3等同级别车型,也出现了蔚来ET7和理想ONE等跨尺寸级别的车型。 此外,由于新能源车型销售模式更加透明化和标准化,新能源车消费者所能接受的价格区间相比燃油车更大。以ModelY为例,43%的消费者集中对比了20-30万元价格区间的车型,30%的用户热门对比车型价格区间可以拓展至10-40万元。而燃油车中,近80%的雅阁、凯美瑞消费者的对比车型价格区间在10-20万元。 乘用车市场十大趋势15 图7-1 ModelY/凯美瑞核心对比车型所在价格区间 数据来源:汽车之家对比数据 毫无疑问,新能源市场的爆发给予了中国品牌绝佳的超越机会。传统燃油市场中海外传统品牌的先发优势在新能源市场受到极大挑战。从用户选购范围来看,ModelY的潜在用户TOP10对比车型中有6席是自主品牌。反观燃油车市场,奥迪A6L为例,对比品牌则全部为国外品牌。新能源市场中的品牌竞争格局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