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泡沫破裂后日本银行危机逻辑与复盘 YY团队2023/2/19 摘要 本文对于日本地产泡沫破裂后银行危机的复盘分为三个递进层次: 一是二战后至危机前日本银行体系运行逻辑,包括银行业生态、银行与监管的关系及银企关系,其核心是护卫船团制度及其派生物。其曾在二战后制造日本第一、银行不倒的神话,在危机逐渐显露、爆发、迫使当局作出应对的过程中,这一系列旧有的运行逻辑也不断和制度变革力量发生纠缠和拉扯。基于该层次的梳理,危机前长期结构性问题存在以下维度: 01护卫船团制度下银行不倒。小银行无动机自立自强,大银行则无法通过金融商品、利率角度的竞争增加获利,唯有捧着资金上门,增加放款,极易造成资金浮滥、金融不安。 02银行对大藏省的监管捕获(regulatorycapture)。通过官民之间的旋转门等等机制形成利益共生体。银行享受隐性担保,其资产免受严格审查。 03主银行制度下银行对企业的予取予求。经济景气时,主银行作为企业的提款机,乃至纵容资金脱实向虚,大肆投机;经济不景气时,主银行为其纾 困,致使不良债权累积。 二是泡沫时期金融(银行、非银机构及金融监管当局)体系内参与者在地产泡沫制造中扮演的角色和行为动机。其中银行为主角、住专为推手、农林为金主、大藏省为保护伞。基于该层次的梳理,泡沫制造期各参与者之间存在如下相互影响、加剧泡沫的机制。 01银行和住专。一方面是利益共同体,母体银行、其他债权银行向住专提供融资投向房地产行业,也经住专之手放高风险贷款给个人。另一方面是竞争双方,为了争夺个人按揭贷款市场进一步导致流动性泛滥。 02银行和企业。一方面企业投身“财技”(即废弃主业,转向房地产和股市投机来牟利),银行盲目满足其融资需求。另一方面直融市场对企业开放,融资渠道不再由主银行垄断,叠加经济增速开始转弱,真实的融资需求退坡,银行为了放款不得不涌入个人按揭贷款或向房企融资。 03银行、住专和大藏省。大藏省疏于对前者的监管,纵容其吹大泡沫、粉饰太平。 04农林和住专。农林作为农村储蓄的蓄水池,向住专提供融资。其形成的政治掣肘也导致大藏省只好临时以公共资金救火,这一唐突举动造成的回弹使得后续建立以国家财政救助金融机构的法律体制更加困难重重。 三是危机全过程的详细梳理,是对制度的失败和再生、纠缠和前进的波澜壮阔历史的刻画。这十余年的金融危机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91-1995年的区域金融机构倒闭危机、1995-1996年的住专危机、1997-1999年的大型金融机构危机,2000-2003年不良债权真正处置时期: 01区域金融机构倒闭危机。以零星个案为主,每次个案救济都以大藏省自由裁量,量身打造方案,直至兵银和木津信组倒闭时终于技穷。这一时期的主线是护卫船团和存保的自救机制发挥作用又走向失败的过程。 02住专危机。围绕救助7家住专展开行动,但仍然没有出台针对金融机构破产危机的系统性对策。桥本内阁寄希望于以休克疗法启动金融自由化,但对于眼前危机仍然无济于事。 03大型金融机构危机(系统性危机)。不良债权继续发酵、桥本内阁财政整顿引发第二次经济倒退、亚洲金融风暴输入,进入系统性危机阶段,大型金融机构陆续崩塌。桥本内阁倒台,小渊内阁放弃姑息政策,终于着手准备化解危机和维持金融市场安定的立法行动。 04不良债权真正处置时期。此为九十年代银行危机的最后一个阶段,其特征是在上一阶段金融机构破产对策框架的基础上攻克不良债权问题。但该阶段亦十分动荡不安,政治上出现小渊-森-小泉内阁的快速更迭,货币政策上出现零利率的取消和快速重启,金融改革上亦存在鸽派和鹰派的交替。 本文希望以相对细致、温和的文笔为读者提供再回顾日本银行危机的窗口,并试图向内挖掘不理性(为何银行危机持续如此之久、当局的处置如此拖 延)下的局部理性(行为的动机及条件、改革的障碍、现实的扰动),以期脱离对该历史时期的简单化、公式化认知(诸如对地价回升抱有幻想或单纯不作 为)。 如需全文或交流,请了解机构付费服务,联系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