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期《区域动态》涵盖俄乌冲突、中亚能源困局、哈萨克斯坦解散议会下院、新乌兹别克斯坦行政改革四个专题。 在俄乌冲突方面,专题内容选自俄罗斯《论据与事实报》专访文章《总参谋长:现代俄罗斯尚未经历过如此规模的军事行动》。在俄罗斯总参谋部成立260周年之际,新任特别军事行动联合部队总指挥瓦列里·格拉西莫夫接受访问,介绍俄罗斯总参谋部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发挥的作用,并指出总参谋部在特别军事行动中的特殊功能。 在中亚能源困局方面,专题内容选自俄罗斯《独立报》的社论文章《俄罗斯正在铺设一条经中亚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作者是俄罗斯独立报专栏记者维克多利亚·潘菲洛娃。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受霜冻天气影响面临天然气短缺的困境,本月,俄与哈国和乌国分别签署了双边天然气合作路线图,俄哈乌三国天然气联盟被重新提上日程并初具雏形,联盟能否真正成立并发挥效用仍有诸多因素待考量。 在哈萨克斯坦解散议会下院方面,专题内容选自哈萨克斯坦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评论文章《一切都取决于选举的公开性和竞争性》,机构专家阿尔曼·托克图沙科夫评析即将进行的马吉利斯(议会下院)和马斯利哈特(地方议会)选举的重要性和特殊之处,指出重置政治制度对构建“强有力的总统-有影响力的议会-负责任的政府”模式的非凡意义。 在新乌兹别克斯坦行政改革方面,专题内容选自乌兹别克斯坦门户网站podrobno.uz文章《部委和公务员的减少是否有助于乌兹别克斯坦反腐》,受访对象为乌兹别克斯坦国际反腐败专家科迪尔·库里耶夫。乌兹别克斯坦自2023年1月1日起对国家部委、机关进行重组和数量削减,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数量削减30%,这样的改革在理论上可以减少政府部门的腐败现象、简化国家行政结构、规范公务人员权利,但最终的反腐效果取决于具体做法,改革本身不是灵丹妙药。 专题一俄乌冲突 总参谋长:现代俄罗斯尚未经历过如此规模的军事行动 俄罗斯军队总参谋部是神秘的:简洁的发言与机密的计划。因此即便是流露出的细微信息也具有特别价值。俄罗斯总参谋长、陆军大将格拉西莫夫在俄罗斯总参谋部成立260周年之际接受《论据与事实报》采访,近期他被任命为特别军事行动联合部队总指挥,他的发言值得深入研究分析。 特别军事行动中的总参谋部 1763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创建俄罗斯陆军总参谋部。苏联解体后,为适应新独立俄罗斯的国防安全需求,总参谋部承担了制定俄联邦军事构想、组建武装部队的任务,并在反恐行动、克里米亚事件、纳卡冲突等任务中有效应对,展现出在不同地缘政治条件下保障国家安全和整体防卫的作战能力。 当前在乌克兰地区展开的特别军事行动正是在总参谋部的领导下展开的。格拉西莫夫指出,“现代俄罗斯尚未经历过如此规模的军事行动,当前俄罗斯面对的几乎是整个西方集体的敌对。为了稳定局势、保障新领土安全、持续发起进攻,总参谋部制定了部分动员计划,这是俄罗斯在伟大卫国战争之后首次陷入这种局势”。格拉西莫夫称,“俄罗斯的动员培训体系还没有完全适应现代经济关系,不得不在推进中解决各种问题。好在经过总参谋部和联邦各主体的协调,30万应征入伍的公民开始服兵役”。目前总参谋部正在采取一切措施,实现最高领导人制定的特别军事行动目标。 格拉西莫夫就任行动总指挥 自乌克兰军队于秋季开展反攻以来,战场前线不断传来惨淡消息,在特别军事行动持续将满一年之际,俄罗斯社会迫切需要好消息。俄罗斯联邦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被任命为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这一军事高层变动被认为是某种预兆:俄罗斯军队将终结当前的阵地守卫战,转而发起决定性的进攻。 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和俄罗斯瓦格纳集团1于1月13日至14日发布的有关攻入顿涅茨克地区的索列达尔市和巴赫穆特地区的声明,俄罗斯精锐部队在前线突破敌人防线,后续还将有30万预备役军人补充作战力量,俄方势头正劲。而乌克兰方面 遭遇了巨大损失,按照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说法,乌克兰伤亡人数在10万人,而按 照非官方的统计这一数字达到30万。 尽管乌克兰军队失去了大量的苏式装备,但泽连斯基不断向西方社会求援,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波兰等北约国家都承诺于春季向乌克兰提供坦克。西方国家明晃晃的支持激怒了莫斯科,俄罗斯意识到需要在西方援助到来前彻底粉碎正处于虚弱状态的敌人。于是俄罗斯重新开始对乌克兰关键基础设施发动空袭,基辅、哈尔科夫、扎波罗热和奥恰科夫等地的爆炸不断。扎波罗热地区2政府人员罗戈夫称,“俄乌战场后续剧本如何上演的决定权在俄罗斯”。 1俄罗斯私营军事公司,由俄罗斯著名商人普里戈津创建,近期在俄乌战场的出色表现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美国财政部称其为雇佣军组织,定性为跨国犯罪组织并对其发起制裁。 2扎波罗热位于乌克兰东南部,于2022年9月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三地公投入俄,但尚未获得国际承认。 俄罗斯武装力量长期规划 近期俄罗斯在军事领域变动较多。1月17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报告,国防部长绍伊古在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框架下召开会议,欲将武装部队的规模增加至150万人;2023年至2026年期间,在增加武装部队人数的同时,军事行政区划也会做出相应调整:建立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军区,在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州组建三个摩托化步兵师作为联合兵种协会的一部分,在卡累利阿地区组建一个集团军,并增强海军、空天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的作战能力。该计划得到了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批准。对此格拉西莫夫指出,“由于芬兰和瑞典意图加入北约,而西方利用乌克兰对俄罗斯发动混合战争,俄罗斯面临的军事安全威胁更加复杂,因此必须做出相应调整。” 俄罗斯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内本齐亚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表示,“俄罗斯的目标是结束乌克兰对俄语使用者的歧视,消除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安全威胁,这些目标可以通过谈判实现”。 俄罗斯会选择“文斗”还是继续“武斗”?莫斯科方面不会接受冻结战线的结果,至少要保证能够解放俄罗斯新领土的全部土地,并迫使乌克兰军队转移到离顿涅茨克足够远的地方。对格拉西莫夫的新任命与特别军事行动的下一步任务有关,俄罗斯军方不会停止行动,格拉西莫夫有望以2023年的胜利大阅兵作为给莫斯科的献礼。 (张淼煜编译) 材料来源 本文编译自俄罗斯《论据与事实报》2023年1月24日专访文章《ГлаваГенштаба:такогоуровнявоенныхдействийсовременнаяРоссиянезнала》(总参谋长:现代俄罗斯尚未经历过如此规模的军事行动),受访对象为俄军总参谋长、陆军大将格拉西莫夫(ВалерийГерасимов),1月11日普京任命其为特别军事行动联合部队总指挥。 原文见:https://aif.ru/society/army/glava_genshtaba_takogo_urovnya_voennyh_deystviy_sovremennaya_rossiya_ne_znala?from_inject=1 补充信息 [1]《格拉西莫夫称芬兰和瑞典意图加入北约威胁俄罗斯安全》(ГерасимовназвалстремлениеФинляндиииШвециивНАТОугрозойбезопасностиРоссии),https://eadaily.com/ru/news/2023/01/24/gerasimov-nazval-stremlenie-finlyandii-i-shvecii-v-nato-ugrozoy-be zopasnosti-rossii [2]《通过指挥体系的调整可以预见特殊军事行动的下一阶段》(Ротациякомандныхкадровпредвещаетследующийэтапспецоперации),https://www.ng.ru/editorial/2023-01-15/2_8634_red.html 专题二中亚能源困局 俄罗斯正在铺设一条经中亚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 1月中上旬,中亚地区遭遇霜冻天气,多国天然气开采受到低温影响暂时中断,包括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多国天然气供应不足,乌兹别克斯坦更是一度因天然气供应中断陷入停暖、停水、停电的窘境。在此背景下,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22年11月提出的建立“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天然气联盟”的提议被重新提上日程。 中亚国家天然气困境 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中亚的两个产气国在今年冬天均陷入国内天然气市场短缺的困境,哈萨克斯坦作为独联体国家中天然气储量第三的国家,甚至需要向俄罗斯购买天然气。据哈国能源部长博拉特·阿克丘拉科夫称,哈萨克斯坦对天然气燃料的需求增加,今年将进口40亿立方米天然气,到2024年进口量将达到100亿立方米。此外,哈国与中国 的天然气合同规定哈萨克斯坦有义务每年向中国提供至少1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但是,哈萨克天然气国有公司(QazaqGaz)董事会主席桑扎尔·扎尔克绍夫表示,天然气出口将在2023年停止,所有燃料都将用于满足国内需求。 而乌兹别克斯坦遭遇燃料短缺更大程度上与土库曼斯坦今冬因霜冻天气减产有关。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1月18日表示,由于邻国土库曼斯坦在低温下暂停天然气出口,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供应中断。此外,本国的天然气开采也受到霜冻天气的影响,使用天然气发电的火力发电厂也临时暂停,乌国民众陷入电力、热力和水力供应不足的困境。 三国天然气联盟对谁有利?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三国天然气联盟对各方而言均有利可图。 对于俄罗斯而言,由于制裁和反制裁,俄罗斯正减少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急需开拓新的出口方向。专家们认为,到本世纪中叶,东南亚将成为主要的能源消耗地区,因此,将天然气出口管道网络扩展到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和中国将很快成为现实。俄罗斯有必要以俄哈乌三国天然气联盟为起点,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将能源出口向南亚、东亚转向。 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将有机会作为天然气管道过境国向俄罗斯收取过境费。此外,哈乌两国还可以借俄罗斯建造的管道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以弥补国内市场的短缺。 专家表示,哈萨克斯坦在欧亚空间内处于中心位置,哈国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将哈萨克斯坦打造为物流和能源自东向西运输的枢纽绝非偶然。在如今的国际形势下,受到政治和经济双重因素影响,哈国将成为自西向东运输的枢纽国家,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对于乌兹别克斯坦来说,天然气短缺造成的困境更为严峻。乌兹别克斯坦没有发现新探明的天然气气田,在天然气储量没有增长的同时,产量平稳下降,而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天然气需求在不断增长。乌国既没有稳定的进口源头也没有充足的国内产量,其能源安全很难得到保证,乌兹别克斯坦当局不得不做出战略性的能源决策。如果想要达到地区的能源平衡,必须引入俄罗斯这一能源出口国。 三国天然气联盟的绊脚石 由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提出的条件严苛——天然气管道输送系统的所有权由俄罗斯天然气公司掌握,三国天然气同盟的提议虽早就由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但迟迟没有下文。尤其是乌国,并没有做好准备将输送系统所有权转交给俄罗斯公司。乌兹别克斯坦“马诺”研究中心负责人巴赫季约尔·埃尔加舍夫表示,乌兹别克斯坦无法承受第二个这样的冬天,社会消极情绪已严重激增,如果天然气进口来源的问题不解决,过去五年内乌国改革的所有结果将付之一炬。 此外,在西方对俄制裁和国际形势紧张的背景下,大多数中亚国家对于与俄罗斯开展的一体化项目十分谨慎,避免本国受到西方二次制裁的影响。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后苏联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斯坦尼斯拉夫·普利钦表示,如果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出发考虑天然气联盟,担心西方制裁的影响,那么将不会有赢家。 三国天然气联盟初具雏形 为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罗曼·斯卡利亚尔与俄气总裁阿列克谢·米勒于1月18日在圣彼得堡签署天然气工业合作路线图,确定了双方合作的主要方向,包括奥伦堡天然气加工厂加工哈萨克斯坦天然气的问题、俄罗斯向哈萨克斯坦供应天然气的可能性等。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安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