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沉积是晶圆制造的三大核心步骤之一,薄膜的技术参数直接影响芯片性能。 半导体器件的不断缩小对薄膜沉积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而ALD技术凭借沉积薄膜厚度的高度可控性、优异的均匀性和三维保形性,在半导体先进制程应用领域彰显优势。 用于薄膜沉积的技术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和原子层沉积(ALD)。其中ALD技术是一种将物质以单原子膜的形式逐层镀在基底表面的方法,能够实现纳米量级超薄膜的沉积。目前ALD技术可以细分为TALD、PEALD、SALD等,制备的薄膜类型包括氧化物、氮(碳)化物、金属与非金属单质等,涵盖介电层、导体和半导体。ALD反应的自限制性和窗口温度较宽的特征,使其生长的薄膜具有很好的台阶覆盖率、大面积均匀、致密无孔洞等优势,且厚度等沉积参数易于精确控制。ALD技术特别适合复杂形貌、高深宽比沟槽表面的薄膜沉积,被广泛应用于High-K栅介质层、金属栅、铜扩散阻挡层等半导体先进制程领域。 2020年,全球ALD设备市场规模约占薄膜沉积设备整体市场的11%。从晶圆厂设备投资构成来看,薄膜沉积设备投资额占晶圆制造设备总投资额的比重约达25%。随着全球和国内晶圆厂的加速建设和扩产,以及半导体器件结构向更细微演进,ALD设备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SEMI,全球晶圆产能2022年将增长8%,2020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将分别增加8家和11家300mm Fab厂,合计约占全球新增数量的50%。在Fab厂设备投资额构成中,前道晶圆制造设备占比高达80%,其中薄膜沉积设备投资额约占晶圆制造设备的25%。Maximize Market Research统计显示,2017至2020年全球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从125亿美元增至172亿美元,CAGR达11.2%,预计2025年可达340亿美元。根据Gartner统计,2020年ALD设备市场规模约占薄膜沉积设备的11%,SEMI预测,受益于半导体先进制程产线数量增加,2020年至2025年全球ALD设备销售额CAGR将达到26.3%,远高于PVD和PECVD设备的增速,市场前景可观。 半导体ALD设备市场由海外厂商高度垄断。2020年,我国薄膜沉积设备国产化率为8%,虽然较2016年的5%有所提升,但总体水平尤其是中高端设备的国产占比仍然较低。 在国际市场,ASMI、TEL、Lam、AMAT等知名半导体厂商均提供ALD设备,其中ASMI为全球ALD设备市场龙头企业,公司在ALD技术领域持续深耕,通过跨国并购拓展并巩固了ALD业务,2020年ALD设备销售额市占率高达55%。 在国内市场,经营薄膜沉积设备业务的公司主要包括拓荆科技、微导纳米、中微公司、盛美上海、北方华创,目前具备半导体ALD技术产业化能力的企业仍然较少。建议关注在ALD设备领域取得较大进展的拓荆科技、微导纳米。 拓荆科技:PEALD产品在逻辑芯片领域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在3D NAND FLASH、DRAM领域验证进展顺利,ALD反应腔通过现有客户验收;TALD设备已取得客户订单。 微导纳米:TALD产品在逻辑芯片High-K栅介质层领域已实现产业化应用;TALD和PEALD设备在新型存储芯片的电容介质层、化合物半导体、量子器件的超导材料导电层等领域已与客户签署订单。 风险分析:下游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产业化验证进展不及预期。 1、ALD技术进行薄膜沉积工艺优势明显 1.1、薄膜沉积:半导体工艺制程三大核心步骤之一 半导体产品制造需要经过数百道工艺,整个制造过程可以分为晶圆加工、氧化、光刻、刻蚀、薄膜沉积、互连、测试、封装八大步骤。其中,薄膜沉积与光刻、刻蚀是半导体制造的三大核心步骤。 薄膜沉积的作用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叠层,即在晶圆表面交替堆叠多层薄金属(导电)膜和介电(绝缘)膜,之后再通过重复刻蚀工艺去除多余部分以形成三维结构。此处的“薄膜”是指厚度小于1微米、无法通过普通机械加工方法制造出来的“膜”,而将包含所需分子或原子单元的薄膜附着在晶圆表面的过程就是“沉积”。目前可用于沉积过程的技术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以及原子层沉积(ALD)。 随着半导体产业不断发展,器件的小型化作为一种趋势致使IC线宽的特征尺寸更加细微。然而,传统的沉积技术(PVD、CVD)可能已经无法完全适应这一发展趋势。ALD技术由于自身沉积参数的高度可控性(厚度、成份和结构)、优异的均匀性和保形性,在半导体领域尤其是先进制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1.2、ALD技术原理:每次反应只沉积一层原子 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LD)是一种可以将物质以单原子膜的形式一层一层镀在基底表面的方法。在原子层沉积过程中,新一层原子膜的化学反应是直接与之前一层相关联的,这种方式使每次反应只沉积一层原子。ALD是建立在连续的表面反应基础上的一门新兴技术,其本质是一种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但是与传统CVD(化学蒸气不断地通入真空室内,因此沉积过程是连续的)不同,ALD是交替脉冲式地将气相反应前驱体通入到生长室中,使其交替在衬底表面被吸附并发生反应。 一个完整的ALD周期可分为4个步骤:a)将气相反应前驱体A以脉冲形式通入反应腔,在衬底表面发生化学吸附;b)待表面吸附饱和后,通入惰性气体将剩余的反应前驱体和副产物带出反应腔;c)将气相反应前驱体B也以脉冲形式通入反应室,并与第一次化学吸附在衬底表面上的反应前驱体A反应;d)待反应完成后,再次通入惰性气体将多余的反应前驱体和副产物带出反应腔。通常一个周期需要0.5秒到几秒,生长的薄膜厚度大约为 0.01~0.3nm ,不断重复循环这4个步骤即可完成整个ALD沉积过程。 图1:ALD技术原理图(1个周期) 图2:典型的ALD系统示意图 典型的原子层沉积系统通常由前驱体源、气路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和真空系统构成。一种传统的、被广泛使用的ALD方法是热处理原子层沉积(Thermal ALD,TALD),即利用加热法来实现原子层沉积的技术。不过由于常规TALD技术存在沉积速率较低、对某些沉积薄膜的沉积温度要求较高等缺点,其在工业应用中受到限制。随着原子层沉积在实验中不断优化,研究人员将ALD技术与其他技术或物质结合,一系列新的ALD技术得以产生和发展,例如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Plasma Enhanced ALD, PEALD)、空间原子层沉积(Spatial ALD,SALD)、电化学原子层沉积(Electrochemical ALD, ECALD)等等。 1.3、ALD反应特征使其成为一种优异的镀膜技术 原子层沉积的表面反应具有自限制性(Self-limiting)特征。这是ALD技术的基础,不断重复这种自限制的反应就形成所需要的薄膜。根据沉积前驱体和基体材料的不同,原子层沉积的自限制特征分为两种不同的机制,即化学吸附自限制(CS)和顺次反应自限制(RS)。 化学吸附自限制沉积(CS-ALD)过程中,第一种反应前驱体输入到基体材料表面并通过化学吸附保持在表面。当第二种前驱体通入反应器,就会与已吸附于基体材料表面的第一前驱体发生反应。两个前驱体之间发生置换反应,并产生相应的副产物,直到表面的第一前驱体完全消耗,反应会自动停止,并形成需要的原子层。而顺次反应自限制原子层沉积(RS-ALD)是通过活性前驱体物质与活性基体材料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来驱动的,即得到的沉积薄膜是由前驱体与基体材料间的化学反应形成的。ALD就是这两种自限制过程不断重复形成薄膜的技术。 图3:CS-ALD过程示意图 图4:RS-ALD过程示意图 原子层沉积的另一特征是其温度窗口较宽。化学吸附作为一个热力学过程会受反应温度的影响,而原子层沉积速率存在温度“窗口”,即低于窗口温度时前驱体会产生物理冷凝吸附,温度过高时前驱体会受热分解,甚至已经沉积好的薄膜也会解除吸附。因此,薄膜沉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整个基板不同区域的温度保证处于ALD温度窗口,使沉积速率接近恒定值。而ALD的温度窗口较宽,这意味着ALD过程反应对生长温度并不敏感,可以适应不同温度环境下的薄膜制备。 ALD技术的自限制性、温度窗口宽的特点使其在实际应用中颇具优势。相比其他薄膜沉积技术,例如传统CVD、PVD、溶胶凝胶(Sol-gel)等,ALD技术具有优异的三维贴合性(保形性)、大面积成膜的均匀性,且薄膜致密无孔洞、薄膜厚度等沉积参数可精确控制,特别适合复杂表面形貌及高深宽结构的填隙生长,随着芯片结构复杂度不断提升,ALD技术优势更加明显。 表1:ALD的特征、对薄膜沉积的内在影响及其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图5:沉积温度对ALD镀膜速率的影响及ALD窗口 图6:ALD与其他技术的镀膜效果比较 1.4、ALD技术在半导体制造关键工艺中的主要应用 1)晶体管栅极介电层(高介电常数/High-K) 介电常数/K(希腊文Kappa)这一术语用以描述一种材料保有电荷的能力,有些材料比其他材料能够更好地存储电荷,因此拥有更高的K值。在晶圆制造进入 65nm 制程及之前,集成电路主要通过沉积SiO薄膜形成栅极介质减少漏电,但进入 45nm 制程特别是 28nm 之后,传统的SiO-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规模缩小到薄膜材料厚度需在 1nm 及以下时,将产生明显的量子隧穿效应和多晶硅耗尽效应,导致漏电流急剧增加,器件性能急剧恶化,已不能满足技术发展的要求。相应地,如果使用High-K材料,那么在所要求的电容密度下,栅电介质的物理厚度就可以制作得更高,从而可以在降低等效氧化物厚度(EOT)的同时大幅减少漏电流。 High-K栅介电层厚度往往小于 10nm ,所需的膜层很薄(通常在数纳米量级内),因此ALD是一种较好的可以制备High-K电介质材料的技术,目前其沉积的High-K材料主要包括 Al2O3 、HfO、 TiO2 、ZrO、TaO,稀土元素氧化物以及一些硅酸盐混合的纳米层状结构材料。 图7:MOSFET结构及SiO2与High-K栅介电层比较 2)金属栅极 High-K电介质材料中的Hf原子会与传统多晶硅栅极中的Si原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Hf-Si键,从而形成缺陷中心,导致无法通过离子掺杂来改变多晶硅的功函数,造成费米能级的钉扎现象。也就是说,High-K电介质与多晶硅栅极的兼容性不是很好。对此,半导体业界利用金属代替多晶硅作为器件栅极材料,这可以避免Hf原子和多晶硅界面上缺陷中心的产生,同时金属栅极具有极高的电子密度,可以把偶极性分子的振动屏蔽掉,提高器件通道内的迁移率,有效地解决多晶硅栅极耗尽问题。 因为金属替代栅极工艺中金属栅极是沉积在多晶硅沟槽里面,要求沉积工艺具有很好的台阶覆盖率,另外,ALD(尤其是PEALD)是一种非常适合生长金属纳米薄膜的技术,所以通常选择ALD技术沉积金属栅极。 图8:具有金属栅电极的FET 3)铜互连扩散阻挡层 目前应用于互连技术的常见工艺主要有铝工艺和铜工艺。与铝相比,铜的导电性更加优良。同时,铜本身具有抗电迁移的能力,且能够在低温下进行沉积。由于金属铜具有这些优势,所以在 250nm 及以下半导体制程中,更倾向于采用铜互连技术。但铜也存在许多缺点,其中最大的一个不足就是铜的扩散速度很快,容易在电介质内部移动使器件“中毒”,因此在镀铜之前必须首先沉积一层防扩散的阻挡层。通过ALD技术沉积铜扩散阻挡层,在器件内部沟槽深宽比超过100:1时薄膜仍具有良好的保形性、均匀性以及防扩散阻挡特性。 图9:采用ALD技术在高深宽比基底上沉积的铜扩散阻挡层薄膜 4)微型电容器 ALD在电容器中应用主要包括 100nm 以下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嵌入式DRAM(Embedded DRAM, eDRAM)等。随着DRAM存储器容量不断增大,其内部的电容器数量随之剧增,而单个电容器的尺寸将进一步减小,电容器内部沟槽的深宽比也越来越大。深沟槽将需要更高的薄膜表面积,例